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国海鸟公司近年来生产的SBE26型浪潮仪采用石英压力传感器,1024k固态半导体存储器,通过RS—232口输出数据。它具有准确的温度传感器,并可选择安装电导率传感器。壳体及外部结构全部采用塑料和钛结构。仪器有可靠有效的软件支持。  相似文献   

2.
正海鸟海鸟是一种能够适应海洋气候环境的鸟类,而无论于生活习惯、处事态度、生理运行等皆与其他鸟类大为不同。不同的海鸟有不同的获得食物的方式。企鹅、鸬鹚和海雀等海鸟特别善于潜水,它们的潜水深度可达10~15米,帝企鹅甚至可潜入265米深处,并在水下停留18分钟之久,堪称是海鸟中的潜水冠军。潜水类海鸟的腿经常位于体后,羽毛的防水性很强,蹼发达,不善  相似文献   

3.
各种渔具都有误捕海鸟的可能性,而海鸟是一种应受保护的海洋动物,因此,渔民在作业时,应尽量避免渔具对海鸟的残害。 流刺网是最易误捕和残害海鸟的网具之一。这种网具在公海作业时长达数十公里,其中一部分被废弃在海洋中。在80年代,仅日本一  相似文献   

4.
心仪海鸟     
在辽阔的海洋上空,飞翔着各种各样的海鸟,它们有的常居海岛,有的嬉水站立潮头,有的追波逐浪随船伴侧。海鸟的生活空间正好与鱼类相反,并以生活在水下的鱼类为生,构成了空中—水下的立体食物链。我是一名老海员,见过太平洋的海鸟,也见过印度洋和大西洋的海鸟。虽现已辞海归田,但心中常记起曾给我的海上生活平添乐趣的海鸟。海鸥、信天翁、海燕、军舰鸟等,它们的灵性、仪态、叫声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了寄托我对海鸟的  相似文献   

5.
期待     
《海洋世界》2012,(1):F0002-F0002
海滩上,一群海鸟排成一排遥望远方。海鸟是一种能够顽强地适应海洋气候环境的鸟类,新年伊始,它们在期待什么呢?  相似文献   

6.
读编往来     
《海洋世界》2014,(1):78-79
<正>总有读者来信询问在海上旅游时经常能看到的一种鸟类——?信天翁,为什么在茫茫大海中任意翱翔。在此,小编就对大家最耳熟能详的这种海鸟的飞行能力进行说明。信天翁"Albatrosss"这个词从葡萄牙语"Alcatraz"一词发展而来,最初用于指任何一种大型的海鸟。信天翁区别于本目(鹱形目)其他科鸟类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管状外鼻孔的位置是分别在喙基部的两侧,而非聚合在喙基顶部。  相似文献   

7.
每年夏秋季节,我国沿海地区都要遭受台风的袭击。为了减轻台风造成的危害,现在介绍几种民间预测台风的简便方法,颇为灵验。看海鸟——在沿海地区,如果你看见海鸟成群急速飞向陆地,或飞鸟疲备不堪,以致跌落海面,甚至停歇在船上,任人驱逐也不肯离去,这表明海上可能已有台风发生,海鸟无法安居而逃  相似文献   

8.
海鸟是以海洋生物为食的鸟类,它们常常下潜到水中觅食。近几十年来,布入海洋中的渔具的数量不断增加,许多下潜捕食的海鸟往往因撞到渔具上或被网衣缠住而死亡。对海鸟威胁最大的渔具是流刺网,这种渔具的网衣长达数公里甚至数十公里。据绿色和平组织调查统计,仅日本一国每年就用大型中上层流网捕杀了约80万只海鸟。美国国家科学院也在一份调查报告中指出,流刺网的网衣是一种不易腐烂消失的化纤制品,它一旦流失在海洋中,就会  相似文献   

9.
万千世界,无奇不有。在人们常识中,只有鸟食鱼,没有鱼食鸟。因为海阔任鱼跃,天空任鸟飞,海鸟就能钻入水中叨鱼,海中鱼怎能会食到空中鸟?可是,在粤东南澳海中,就有一种吃鸟的鲨鱼.俗称猫鲨,学名叫食鸟龟。它是数十种鲨鱼中的一种,肉味鲜美可口。它有智力,食鸟是巧妙诱获的。在茫茫大海中,它先是翻着白肚向天.漂浮于水面。海中鱼虾的天敌海鸟.在空中飞翔,往往十分疲劳,当见到猫鲨大白肚时,误认为是一处小陆地,便下来歇脚。  相似文献   

10.
跟踪信天翁     
航行在太平洋里的人们,常常可以看到一群振翅盘旋的海鸟——信天翁,跟着海轮。寻觅食物。在蓝天碧海之间,信天翁能巧妙地利用海面的气流,像滑翔机一样高速翻飞,随便兜一个圈子,就是2000~3000米,在短短的一个小时里,能横扫110千米的海面。信天翁是大洋里最大的海鸟,身长1米有余,展开双翅长达3.7米,体重8—9千克,披着一身犹如浪花似  相似文献   

11.
重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使青岛近海出现新景观,大批鸥鸟冬季飞临这里,而人们对环保意识的加强,便呈现人类与海鸟和睦共处的喜人景象。  相似文献   

12.
陈涛  涂晨  郭鹏鹏  周倩  骆永明 《海洋学报》2018,40(12):112-119
微塑料因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可作为重金属、有机污染物以及病原微生物的载体。已有研究表明,微塑料表面附着的微生物主要以生物膜的形式存在。本研究以山东省海岸带环境中常见的两类软质塑料——发泡类聚苯乙烯(expanded polystyrene,EPS)和聚乙烯薄膜(polyethylene films,PE)为研究对象,比较了MP FastDNA®和MOBIO PowerSoil®两种DNA提取试剂盒对微塑料表面生物膜DNA的提取效果,探讨了不同的微塑料粒径和数量对DNA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MP FastDNA®试剂盒对两种软质微塑料表面生物膜DNA的提取浓度显著低于MOBIO PowerSoil®试剂盒(1.0~12.5倍)。采用MP FastDNA®试剂盒提取的PE表面DNA的浓度约为EPS的1.3~4.4倍。当微塑料数量不大于20片时,小粒径(1~3 mm)的EPS表面生物膜DNA浓度显著高于大粒径(3~5 mm) EPS,而对于PE薄膜则相反。对于两种粒径的EPS,微塑料表面DNA浓度均随着微塑料数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但对于小粒径(1~3 mm)的PE薄膜,DNA浓度随微塑料数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而大粒径(3~5 mm)的PE薄膜表面DNA浓度随微塑料数量的增加而降低。微塑料的粒径和数量对其表面DNA提取效果影响的差异与微塑料的类型及其理化性质有关。本研究可为海洋与海岸环境中微塑料表面微生物群落组成与多样性研究提供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13.
海洋微塑料污染是全球共同面对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过去10 a,海洋微塑料研究发展迅速,但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包括突破小粒径微塑料和纳米塑料的检测技术瓶颈、建立标准化的微纳塑料分析检测方法、优化海洋微塑料输运模型以及完善生态风险评估方案等。本文简要概述了近海、大洋和极地微塑料污染的现状,总结了海洋微塑料研究在样品采集和检测分析方面存在的挑战、在海洋微塑料存量估算和海洋微塑料输运模拟及生态风险评估方面存在的不足等,并展望了海洋微塑料未来研究方向,旨在为海洋微塑料常规监测、科学研究、风险评估和治理管控等方面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作为新型海洋污染物,海洋塑料垃圾入海通量计算过程中涉及的源汇过程、迁移途径、输运过程等尚未完全清楚,需进一步研究完善。以工业高速发展的厦门湾为研究对象,考虑潮流、入海径流、风等因素的影响,基于MIKE3软件的生物仿真模拟技术(Agent Based Modelling),模拟研究了漂浮及悬浮塑料垃圾的分布特征和迁移规律,并提出经验公式对沉积塑料垃圾的通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漂浮塑料垃圾在不利风、常风向和最大风的作用下集中堆积于岸线处。而悬浮塑料垃圾由海面向下呈现指数式下降的分布特征,且其水平迁移分布与潮流运动密切相关;流速小的区域悬浮塑料垃圾更容易堆积使局部浓度升高。悬浮塑料垃圾的扩散速率也与塑料颗粒的物理性质有关,沉降速度小的塑料颗粒在水中悬浮的时间更长,更容易被传输到距离污染源更远的地方。同时,研究发现沉积微塑料通量的增长规律近似为线性变化,通量大小与厦门塑料产量和厦门湾的水动力特性相关。  相似文献   

15.
军舰鸟     
据称,在海湾战争中名噪一时的美国“爱国者”导弹,是科学家受军舰鸟的启迪研究出来的。要说其中故事,得从军舰鸟说起。军舰鸟是一种生活在我国沿海以至印度洋东部一带的大型海鸟,体长有70厘米,体羽黑色而带蓝绿色光泽,白天在海面飞翔,夜宿岸边林带。军舰鸟的飞行速度极快,每小时可飞150多公里,是海鸟中飞行速度最快的鸟类。军舰鸟主食鱼类。凭它高超的飞行本领,练就了一手捕鱼绝技和吃鱼妙法。  相似文献   

16.
海洋塑料作为一类具有潜在生态风险的污染物,已经引起了研究人员的重点关注。大到数米的塑料垃圾,小到微米级的微塑料,塑料污染物以各种形式在海洋环境中广泛存在。因能长期以固体形式赋存于海水和沉积物中,塑料污染物比溶解性污染物更难在海洋介质中均匀分散;但近年来,各项调查活动却在远离塑料来源的大洋、极地和深海中均发现了塑料污染物,这显然与塑料在海洋环境中的迁移息息相关。一方面,海洋中塑料污染物的分布和迁移受到塑料自身性质以及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针对海洋塑料污染物设计监测方案时,有必要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研判,规范和优化采样方案,有效提高采样代表性。另一方面,了解海洋塑料污染物迁移和归趋的影响因素,也是预测塑料污染物蓄积和富集的海域或层次,推断其在海洋生境中的暴露情况,进而预测其潜在风险的必要前提。本文归纳了海洋塑料污染物迁移规律的相关研究,分析了影响海洋中塑料污染物水平和垂直分布的因素,总结并列举了在海洋水体和沉积物介质中塑料污染物监测活动的常用采样方法,分析了塑料污染物监测活动方案的制订依据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杨灿  徐文喆  孙军 《海洋科学》2023,47(4):176-183
随着纳米塑料在海洋中的分布越来越广泛,纳米塑料逐渐演变成目前海洋生态系统中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纳米塑料比微塑料粒径更小,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与吸附力,成为海洋中污染物的重要载体之一,影响深远。双壳类具有滤食特殊摄食方式,可通过食物链影响其他营养级生物,是食物链中重要一环。本文主要就纳米塑料的定义与来源、在海洋中的污染现状、对海洋双壳类的生态毒理效应进行阐述。纳米塑料可以通过海洋生物呼吸和进食过程中摄入体内,在吞噬细胞中诱导氧化应激、线粒体损伤和细胞毒性并产生严重的炎症反应。研究表明,在有其他污染物的存在下,纳米塑料的存在,会增加污染物在海洋生物体内的留滞时间,从而加大其毒性。纳米塑料可以通过食物网对海洋生态系统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大量的原始塑料微球和次生的塑料碎片或颗粒进入水环境,潜在危害水生生物健康和生态系统安全。微塑料在环境中难以降解,可在水体、沉积物等环境介质中长期存在,并在水生生物体内积累,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海洋环境问题之一。一方面,微塑料在降解过程中释放出单体化合物、塑料添加剂等有毒有害成分;另一方面,微塑料由于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可吸附水体中的有机化合物,增强有机污染物对生物的毒性效应。本文参考近年最新发表的有关水环境中微塑料的分布状况、生物毒性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对微塑料的来源及其在海水、淡水、沉积物、水生生物体内等不同介质中的分布进行了梳理,并分别讨论了微塑料对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贝类、鱼类、珊瑚和胚胎幼体等不同受试生物的毒性效应,发现微塑料在鱼类体内具有明显的积累现象,且对海洋生物的胚胎发育具有相对敏感的毒性效应,最后针对海洋环境中微塑料污染问题提出了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海鸟系列温盐深测量仪(CTD)原始数据预处理的方法和步骤,解释各个过程中的原理,根据规范和工作实际对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针对资料的标准化提出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20.
针对在海洋观测领域得到广泛认可的海鸟SBE3高精度温度传感器进行时间常数测量和测试方法的研究。研发设计了时间常数测量装置来对SBE3温度传感器的动态特性进行测试。开展了1 m/s运动速度下的时间常数测量,不同运动速度和时间常数关系的研究,并且对不同温差梯度和时间常数的关系也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对大量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测试结果显示,SBE3温度传感器在运动速度为1 m/s时时间常数为64.8 ms,与海鸟公司标称值65 ms相比,绝对偏差0.2 ms,相对偏差0.3%。不同运动速度下的时间常数关系与国际公开文献上的研究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