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引言 1975年8月7503号台风登陆北上,最后在河南境内折向西南行消失。我们发现,在台风消失时,对流层上部(300毫巴以上)在我国东部平原上空稳定维持着一个南亚高压(即一般所说的青藏高压)单体。  相似文献   

2.
南亚高压     
高蓉兰 《气象》1979,5(10):14-17
南亚高压是南亚地区上空对流层上部夏季特有的环流系统,是夏季北半球上空一个强大的天气系统,从非洲西北部的大西洋沿岸,向东一直伸展到西太平洋,它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北半球的环流形势,也影响着亚非地区的天气。 60年代以来,我国许多气象工作者着手研究了南亚高压的活动及其影响。1964年陶诗言等[1]联系我国天气实际,研究了南亚高压与西太平洋高压在大陆上的进退关系,提出了盛夏南亚高压存在着东西振荡  相似文献   

3.
利用2002—2009年8年中6、7、8、9月的NCEP 1 °×1 °再分析资料对登陆我国大陆的台风与150 hPa高层位涡的关系进行统计,8年中共有23个台风受到150 hPa南亚高压南部边缘位涡的影响。其中3个台风(0216“森拉克”、0604“碧利斯”、0903“莲花”),在其发展初期在南亚高压南部的大值环境位涡进入台风中心后,台风中心气压下降。通过诊断分析从等值线的角度得出高层位涡与此类台风发展的关系,在150 hPa高层正位涡异常的作用下,等熵面向大值位涡处汇聚,这种形式可使正位涡异常区两侧的等熵面向下倾斜,从而引起台风中高层的暖中心加强以及中层位涡增大,中层的位涡增大以及暖中心的出现又有利于低层气旋性涡度增长,导致台风中心气压下降,使台风强度增强。根据吴国雄的倾斜涡度发展(SVD)理论,其原因可能是等熵面倾斜使垂直涡度发展,从而加强对流运动潜热释放使台风暖心加强,使得台风的强度加强。通过位涡反演试验也证实了高层位涡对中层位涡发展的影响大于低层。   相似文献   

4.
历年的台风直接影响河池地区造成大风灾害的没有出现过,主要是台风登陆后减弱为低压或低槽后造成我地区的降水,它是7—9月份我地区重要的降水系统之一。它的活动次数的多少往往决定7—9月份雨量的多寡。而台风雨的中、短期预报问题与台风移动路径关系最为密切。本文以国家气象局出版的台风年鉴1955—1985年7—9月共249个台风个例,重点分析台风移动路径与我地降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利用1948-2006年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南亚高压的移动路径、特征及其触发机制。根据高压的移动情况及其环流等特征发现,南亚高压的移动路径分为东路型,南路型和西路型。对比不同路径的温度场、风场及热源整层积分场等特征,发现不同路径之间存在很大差异。通过SVD分析以及合成分析发现,高原附近热源强弱配置的差异是造成路径差异的可能原因;同时,高原地区热力、动力作用造成的中低纬度的大气长波波型配置对路径的影响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7.
使用1985年5-9月青藏高原及其附近地区的OLR资料和同期该范围100hPa位热高度格点资料,通过自然正交函数展开、功率谱和交叉谱的计算,研究了青藏高原上空对流发展的空间分布的两种主要类型,这和南亚高压活动的关系,它们的时间演变特征等。  相似文献   

8.
南亚高压是夏半年对流层上部最强大最稳定的天气系统,国内外已有不少研究表明其与亚洲及我国大范围的天气关系密切。那么它的活动与广西天气的关系如何呢?为此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1979年7月23—26日南亚高压活动同我国降水天气之间的关系。发现:①主要降水区发生在南亚高压的中心和脊线附近,有随高脊北移而增强的趋势。②小—中雨区同300毫巴等压面上的上升气流区以及100毫巴等压面上的气流辐散区配合一致,而大—暴雨区则吻合较差。但大—暴雨区多在100毫巴散度梯度很大的地方发生。说明那里由于对流层上部有十分明显的非地转效应产生,有助于低层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发展,这可能是产生大—暴雨天气的一个重要原因。 普查1979年5—9月的历史天气图,从100毫巴流场型式发现南亚高压中心或脊线附近出现明显辐散区,当天到次日基本上都有大—暴雨。这个定性分析的特征,可以用来作短期内大—暴雨落区预报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赵福吉 《气象》1978,4(9):12-14
新疆南部(简称南疆)位于青藏高原北侧,三面环山,东南开口,距海遥远,气候干燥。降水过程主要发生在夏半年,7月份的降水量达到最大值。过去有人对南疆夏季降水过程的天气气候特征做过一些工作,对引起南疆降水的某些天气系统和大气环流背景进行过初步分析。但这些工作都偏重于500毫巴  相似文献   

11.
南亚高压北进或南退,决定了我国东部雨带的南北移动。中央气象台陈兴芳等的工作指出,副高周期转换容易在秋季发生。我台徐国昌等则发现20°N 1、2波振幅以及高原温度也容易在秋季转换。由此看来,夏秋过渡时期,也正是副热带环流转换时期。南亚高压脊线历年的平均位置,在7月底8月初达最北,以后开始南退。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注意到,副高由最北位置开始南退的演变方式与我省第二年春季降水有较密切的关  相似文献   

12.
夏季南亚高压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利用1951—2010年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资料研究夏季南亚高压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西太副高)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夏季南亚高压与西太副高的联系密切,年际尺度上强度指数之间的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对稳定,两者同时偏强(简称同强)与同时偏弱(简称同弱)的模态超过70%。当南亚高压与西太副高同强(同弱)时,西风急流偏强(偏弱),高纬度地区大气环流呈经向(纬向)型,太平洋EAP遥相关为正(负)位相。贯穿对流层中上层的中纬度纬向西风与高压强度异常有密切的联系,西风急流可作为中纬度地区连接两者作用的纽带。青藏高原与太平洋地区对流层的温度差异分布对当地的环流系统造成很大影响,高原热力异常和海温异常联系着高压系统的演变。南亚高压、西太副高的异常影响了整体东亚大气环流的配置,是了解不同纬度系统相互作用的又一着眼点。  相似文献   

13.
夏季各月,在亚洲南部的对流层上部出现的南亚高压与我国大范围旱涝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我们着重分析了南亚高压的经、纬圈环流结构,发现在不同的南亚高压水平环流型式下,其经、纬圈环流结构是不同的。而这种经、纬圈环流结  相似文献   

14.
张敬业 《气象》1986,12(5):18-20
一、前言 梅雨期雨带和暴雨天气的分布,很大程度取决于南亚高压脊线的位置。我们曾分析过梅雨期南亚高压脊线(120°E)的南北振荡,提出了脊线振荡特征与梅雨丰歉的关系。但对脊线南北振荡发生的原因井不了解。本文试图从北半球西风角动量通量分布特征来探索南亚高压脊线北跳、南退的原因。 计算资料:1968—1971、1978、1980—1981年  相似文献   

15.
利用ERA-interim月平均再分析资料、相关分析和信息流方法,分析了1979~2015年夏半年(5~9月)100 hPa上南亚高压与邻近地区臭氧变化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除7月外,夏半年南亚高压与南亚高压区臭氧低值(简称臭氧低值)存在相互作用。6月和9月南亚高压和臭氧低值强度变化相互影响,而在5月和8月二者的作用仅仅是单向的。在6月南亚高压和臭氧低值的中部和西部边缘,以及9月南亚高压北部和臭氧低值中心区,臭氧低值增强(减弱)可能是南亚高压增强(减弱)的部分原因,南亚高压增强(减弱)也可能是臭氧低值增强(减弱)的部分原因。在6月南亚高压和臭氧低值的东南部、8月南亚高压和臭氧低值的西部和东部,以及9月南亚高压的西部,南亚高压增强(减弱)可能导致臭氧低值增强(减弱)。在5月南亚高压西部和臭氧低值南部,臭氧低值的增强(减弱)可能导致了南亚高压的增强(减弱)。根据相关分析,推测臭氧变化对南亚高压变化的可能影响机制如下:当南亚高压区臭氧浓度出现正异常时,辐射加热在其上部(下部)为负异常(正异常),导致高层(低层)异常辐合(辐散),从而导致下沉异常。高层异常辐合与下沉异常最终使南亚高压异常减弱。而臭氧浓度负异常导致南亚高压呈现正异常的过程与上述过程相反。  相似文献   

16.
南亚高压与华北夏季降水的关系   总被引:21,自引:11,他引:21  
黄樱  钱永甫 《高原气象》2003,22(6):602-607
利用1958-1997年40年华北地区逐月降水资料与南亚高压的特征参数进行比较,分别检验了同一年6月南亚高压中心经度和前一年6月高压中心强度与华北夏季降水的相关性。从100hPa流场形势、低层到高层速度势和流函数的上下配置、辐合辐散风场以及涡旋风场的高低空配置等不同方面讨论了南亚高压对华北夏季降水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如果当年6月南亚高压的位置偏西,华北夏季降水就有可能增加。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1981—1984年6—8月100毫巴资料的分析,提出南亚高压中心位于95°—105°E区域的中部型是高原大气的一个重要环流系统。在此流型控制下,我国主要雨带特征与西部型和东部型有着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关于台风非对称结构与台风路径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一个有限区域原始方程双向相互作用的移动套网格台风路径数值预报模式,对1992年的两个台风进行了5个个例预报试验,结果表明预报路径和实况有很好的一致性,通过对预报个例的台风非对称结构进行分析,发现非对称结构随时间变化与台风移动路径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如能了解实际台风的非对称结构,将有助于提高台风路径预报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南亚高压是对流层上部强大而又稳定的环流系统,它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我国大范围的旱涝分布,所以多年来全国许多气象工作(以朱福康为代表)者对南亚高压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980年开始,作者也参加了这项研究工作,并就南亚高压对陕西的夏季降水做了一些分析研究工作,在中期预报中使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989年,这些成果在气象台专业有偿服务中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了有关用户的赞扬。一、南亚高压活动与陕西降水的统计事实 1、多、少雨时段划分情况本文所用的多、少雨时段是依据陕西省  相似文献   

20.
南亚高压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简要回顾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南亚高压研究工作的若干主要进展,对比分析了不同时期的一些特点,在此基础上展望了今后南亚高压研究的重要方向和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