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作者从提高数据采集的质量,提高编辑作业人员的技术素质,优化生产组织结构以及重视软件的二次开发四个方面阐述了提高数字化测图质量,精度和效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数字化地形图内业等高线的生成过程中,成图软件的不完善和外业高程数据采集的非无限多,将会使生成的等高线变形失真,从而降低图面和测量精度.这种情况并不全是由于外业测量造成的,可由内业完善处理.就等高线的生成修改问题进行了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吴景勤 《铀矿地质》2000,16(5):315-318
本文从加快人才建设,提高编辑作业人员的技术素质、提高数据采集质量、加强生产管理、狠抓软件保障、加强技术设备的建设与管理、加强制度建设等方面探讨了提高数字化制图质量、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5.
数字化成图的几点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特征点应满足的几种条件,给出了一次范围最小(L1)法,最小二乘法以及粗差探测法进行特征点粗差定位方法,并以模拟实例为例对它们进行了比较,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席春平 《地下水》2007,29(3):133-134
通过介绍野外数字化测图的方法和步骤,对两种测图方法在地物点、地形点施测中产生的误差进行分析比较,坐标法测图误差主要来源:测站点误差、视距(或测距)误差、展点误差及高程正中误差;数字化测图误差来源:点位中误差、平面位置中误差、高程中误差.通过对比得出野外数字化测图具有成图精度高,野外工作量少,工作效率高,可任意制作不同比例尺地形图,容易保存等优点;野外数字化测图是工程地形测量发展方向,必将取代传统的测图方式.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各领域日新月异的变化在不断改变着传统的技术。数字化测图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智能测绘的广泛应用,在数字地球、数字中国、数字城市等概念提出及数字化工程相继启动的影响下,测绘领域的应用在逐步实现测量数据和绘图技术的自动化、实时化、数字化。本文通过介绍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大比例尺地形测绘中的应用,为数字化测图技术的应用推广提供理论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9.
从数字化测图角度出发,对几种数字化测图软件的功能、数据组织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并讨论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0.
刘顺焰 《中国煤田地质》2005,17(Z1):103-105
在大比例尺数字测图工作中,全站仪电子极坐标法的精度与测点至碎部点的距离有关.当测站点至碎部点的水平距离不大于500m时,平面位置误差和高程误差均附合规范要求的地形图精度.在测量工作中,根据实际情况测距最大长度可以大于测量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1.
MapGIS K9软件在数字地质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丽霞  胡红霞  朱忠梅 《地质与资源》2013,22(6):502-504,512
从制图的角度,结合工作实践阐述了MapGISK9在地形地质图的绘制、图形数据库的建立等方面的应用.使制图专业人员对MapGIS K9软件更加了解,并对其基本功能与应用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更好地掌握MapGIS K9,提高制图质量及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2.
数字地质填图技术中的数字剖面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数字填图系统(RGMAP)是中国地质调查局运用数字填图技术、自主研制开发的数字地质填图的GIS系统,它使传统的地质调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RGMAP由两大部分组成地质路线系统和地质剖面系统;每一部分包含两个子系统野外掌上机系统和室内桌面系统。数字剖面系统的野外掌上机系统的使用,使实测剖面的全部野外观测记录实现了数字化采集。数字剖面系统的桌面系统可以自动计算厚度,自动生成剖面图和柱状图,极大地提高了地质剖面的测量与剖面图制作技术。  相似文献   

13.
陶萍  张惠琴 《安徽地质》2007,17(4):319-320
地形图数字化是获取矢量空间数据,建立GIS数据库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而地形图数字化的精度直接影响着GIS数据库的精度.地形图数字化的方式通常有两种,一是手扶跟踪数字化,另一种是扫描数字化.本文就扫描数字化的精度问题做以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MAPGIS 为地质图件数字制图提供了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质量,应用前景广阔。在宜昌市矿产资源规划1:20万地质图件的编制工作中,对在 MAPGIS 环境下绘制大型地质图件的数据准备、流程设计.矢量化、误差校正、拓扑上色、子图库添加等进行了成功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数字AGC(自动增益控制)是数字地震仪中的关键部件之一。本文对DFS-V型数字地震仪中的数字AGC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建立了严格的工作流程图和工作方框图,对第一乘法器、第二乘法器、数字电平检测器、扩展和压缩发生器进行了深入的电路分析。最后结合主要的时序图,对DFS-V型数字AGC的整体工作过程进行了全面地评述。  相似文献   

16.
PRB技术在矿区地质填图及图件编绘中应用的几点尝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运用PRB数字填图技术进行矿产地质填图及图件编绘的基本做法是:用手持GPS对地质点定位,并将坐标值及相关简单属性存于其中,用接收软件将存于GPS中的数据导出,然后在比较通用的软件如Excel.surfer8、Grapher4、CAD、Mapgis等软件中进行处理,最后在Mapgis中加挂属性,进行建库分析。实践过程中尚遇一些难题,如GPS的精度问题、地形图矢量化工作量大且各自为战、地质花纹及颜色填充混乱不统一等问题,有待于今后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7.
杨镇乾  李长顺 《铀矿地质》1995,11(2):72-75,101
中俄双方技术人员在额尔古纳地区上护林盆地进行了1:2.5万比例尺的立体地质填图,这种以找矿模式为指导,以全面查明盆地地质构造特征为目的的立体地质填图有如下几个特点:(1)超前编图,提高填图工作的目的性;(2)地表精细地质填图,以填岩性图、蚀变图为重点,密切配合放射性测量;(3)作构造物探剖面,将物化探成果转化为地质语言;(4)布设基准孔,了解盆地深部地质构造特征。  相似文献   

18.
大连市基础测绘1:500比例尺地形图工程,为大连市基础测绘主要内容之一,其目的是通过制作金州以南(含金州)核心区域的1:500地形图,为“数字大连”提供基础性地理信息数据。探讨了数字大连基础测绘数字线划图内业编辑的方式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安徽铜陵地区蚀变-流体填图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蚀变流体填图是一项区域流体地质调查研究工作 ,也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综合性的基础地质研究工作。区域大面积的流体填图工作的理论依据、思路方法、填图要素、技术要求和规范等还没有一套成熟的方法体系。在实施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司的“铜陵地区蚀变流体填图”项目中 ,探讨了流体填图的理论依据、思路方法、研究内容和填图要素 ,对填图单位制定了 3级填图单元等级体制 ,即流体系统流体子系统流体单元。在铜陵地区划分出 4个流体系统 ,7个流体子系统和 18个流体单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