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2年是我的恩师沈照理教授80华诞暨从事水文地质工作60周年.1952年沈先生毕业于清华大学地质系,同年到北京地质学院任教;1957年至1961年就读于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获地质—矿物学副博士学位;1978年至1988年,任武汉地质学院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系主任;1988年至1992年,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校长.几十年来,沈先生在科学研究和教书育人道路上,孜孜以求,不倦探索,成就卓然.  相似文献   

2.
池际尚,女,教授。1917年6月25日出生于湖北省安陆县。早年参加过爱国学生运动。194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1946年获奖学金去美学留学,入宾夕法尼亚州布仑茂学院,主攻岩石学。1947年获硕士学位,1949年获博士学位。后在美国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地质系任著名岩石学家F.J.特纳教授的科研助理。1950年回祖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任清华大学地质系副教授。1951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2年任北京地质学院教授。195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过石油教研室主任、岩石教研室主任、岩浆岩研究室  相似文献   

3.
编者的话     
冯景兰教授(1898—1976)是我国著名的老一辈地质学家、矿床学家和地质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原北京地质学院一级教授。他早年曾留学美国获硕士学位。自1923年起,先后在中州大学、北洋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地质学院任教,并曾兼任清华大学地质系主任、云南大学工学院院长等职。冯教授从事地质教育工作五十余年,历尽艰辛,鞠躬尽瘁,为我国地质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材。在他的学生中,不少人已成为卓有成就的专家学者。冯教授毕生致力于矿床学、工程地质学和地文学的调  相似文献   

4.
(依胜氏笔划为序)州,月,|!1933年1913年1930年1926年1 918年1929年1929年1917年1921年1 920年1915年1937年1931年1923年1933年1921年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同位素地球化学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学部委员沉积学北京大学地质系副教授矿床学华东石油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副教授沉积学地质矿产部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研究员学部委员沉积学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地球化学国家地展局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岩石学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教授学部委员岩石学中南矿冶学院副教授岩石学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教授矿物学地质矿产部矿床地质研究…  相似文献   

5.
王鸿祯 《第四纪研究》1994,14(2):115-118
尹赞勋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又是我国地质事业的一位开拓者和组织者。尹先生对科学界、地质界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在地质教育方面,自1952年至1956年,他参加了北京地质学院的筹建工作,并担任了第一任副院长兼教务长。在北京地质学院任职期间,他竭尽全力推进各项教学工作,培养了大批学生,满足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对地质人才的需求。他为北京地质学院的成就而自豪,并长期关怀学院的成长,关怀地质教育的健康发展。我们缅怀尹先生的最好方法就是推动学校工作的进一步向前发展,使之建成为当代地质教学和科研的一个中心。  相似文献   

6.
我国杰出的石油地质学家、教育家潘钟祥教授逝世已经两年多了。现趁武汉地质学院学报《地球科学》刊出油气地质专辑之机,对我们尊敬的前辈和老师潘钟祥教授表示深切的怀念! 潘钟祥教授生于河南省汲县。1931年在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后,在中央地质调查所和四川地质调查所工作。1940年至1946年赴美留学,在堪萨斯大学及明尼苏达大学地质系学习,获得硕士及博士学位。回国后任中山大学地质系系主任及两广地质调查所所长。1950年以后,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地质学院、武汉地质学院执教,曾任北京大学地质系系主任,北京地质学院金属及非金属矿产勘探系、石油系系主任,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石油地质研究室主任。潘钟祥教授是中国石油学会的创始人之一,曾当选为该学会副理事长。  相似文献   

7.
地质出版社于2010年2月出版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庆祝翟裕生院士80华诞,而编辑的<翟裕生文集>.翟裕生先生是著名的地质学家、矿床学家、地质学史专家、地质教育家.1930年生于河北成安县,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以后,一直在北京地质学院及相继的武汉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作,曾任副系主任、系主任、校长,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顾问,中国地质学会名誉理事兼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地学前缘>主编等.  相似文献   

8.
于津生男 1933年12月 1956年北京地质学院矿产地质及勘探系毕业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同位素地球化学。叶连俊男 1913年7月 1937年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沉积学。  相似文献   

9.
公报     
经本会常务理事会1983年9月通讯审查,特别批准下列同志为本会会员。韩德馨男 1918年9月西南联大地质系毕业北京大学研究生部研究生美国密执安大学研究院留学研究生中国矿业学院北京研究生部教授煤田地质。秦蕴珊男 1933年6月 1956年北京地质学院普查系毕业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市南海路七号)副研究员海洋沉积。  相似文献   

10.
研究现状 早在1922年,莫斯科大学地质系就设立了沉积岩石学课程。1932—1934年间,纳里夫金和什维佐夫关于沉积学方面的教材先后出版。当时苏联学者所提出的沉积矿物成分受火地构造控制的理论在美国曾得到推广和发展。 1952年由1077名专家参加的全苏沉积岩和沉积矿产会议可谓苏联沉积学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会议确定了苏联沉积岩石学的发展方向,并成立了沉积岩石学委员  相似文献   

11.
    
沈其韩 《地质学报》2012,(9):1329-1330
程裕淇,中共党员,浙江嘉善人。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地质系,1938年考取庚子赔款的留学名额,赴英国利物浦大学专攻变质岩石学,并获博士学位。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称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是国内外知名的学者、是我国老一辈的地质学家、是我国现代地质科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是我国变  相似文献   

12.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2009,(4):F0002-F0002
刘宝琚院士 男,生于1931年9月,天津市人,著名地质学家。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研究生班,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先后在北京地质学院、成都地质学院、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工作。曾任国际地科联“全球沉积委员会”领导成员和全球沉积地质计划中国委员会主席,多次组织并参与了国际有关全球沉积地质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3.
1953年秋,北京地质学院水文及工程地质系本科12位同学毕业。当时正值我国“一·五”建设计划的第一年,社会需要迫切,12人分赴祖国各地,成为各部门各院校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业务的带头人。五十年后他们都已年过七旬,没有一个转业改行的,为祖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事业的开创和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生。北京地质学院于1952年成立的当年,在我国率先招收了第一批四年制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本科生。但很少人知道,清华大学在这之前就已开始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高级人才的前期培养工作。1950年,清华大学地质系招收了约40名新生,其中部分同学了解到清华…  相似文献   

14.
袁见齐     
袁见齐,上海市奉贤县人.我国著名盐类矿床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1929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地质系,后留校任教.1939年任云南大学地质系讲师.1940年起任前盐政总局技师、技正.1948年改任唐山工学院教授.1952年起任北京地质学院教授,先后兼任水文、工程地质系及地质勘探系主任、副院长.1978年起任武汉地质学院(后改为中国地质大学)教授,曾兼任北京研究生部主任及钾盐研究室主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 (地学部)学部委员.曾任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及北京地质学会副理事长.  相似文献   

15.
王嘉荫     
王嘉荫,别名王荫之、痴公,永年县人,我国著名岩石学家。 王嘉荫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并留校任教。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在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学系任助教、讲师。后曾在前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1946年后任北京大学副教授、教授。1952年任北京地质勘探学院教授、岩石教研室主任、图书馆馆长。1955年回北大地质地理系,参加地质专业恢复招生工作,又先后任地球化学教研室、岩石教研室主任。曾任中国地质学会助理会计、《地质评论》编辑等职。  相似文献   

16.
地学新星     
地·学·新·星吴才来男,1960年生。1982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同年被分配到安徽地矿局321地质队工作;1988年考取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分别于1991年和1994年获岩石学硕士及博士学位,随即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做博士后...  相似文献   

17.
《矿床地质》1988,7(3):1-2
著名地质学家程裕淇先生1912年出生于浙江省嘉善县。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地质系。1938年荣获英国“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在云南、四川、西康、南京等地进行了大量地质调查工作,其中包括对磷块岩、砂金、煤、石油等矿产的地质调查以及火山地质工作。60年代程裕淇先生带领一批地质工作者对辽宁、山东、  相似文献   

18.
彭志忠教授是著名的结晶矿物学家,原籍湖北省天门县,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地质系,并留校任教,同年转到北京地质学院当助教。彭志忠20岁时就参加翻译了《结晶学原理》等5本教材,23岁与潘兆橹合作编出我国第一本《结晶学教程》。1957年,在唐有祺教授指导下,在世界上首次测出了葡萄石结构,突破了国际研究晶体结构的权威  相似文献   

19.
卢耀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学家。1931年5月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950年,入清华大学地质系本科学习。1952年院校调整转入北京地质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系,1953年提前毕业。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同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20.
应中国科学院地质所和兰州地质所的邀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地质系教授A.D.Miall于1985年7月1日至30日在我国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访问。访问期间除在兰州、北京和玉门讲学外,还在酒西盆地、兰州附近和陕西礼泉唐王陵进行了野外地质考察。Miall教授是一位年轻有为、精力充沛的沉积学家,主要从事碎屑沉积,特别是冲积扇、河流、三角洲沉积的研究,以及沉积盆地分析工作。他曾在加拿大地质调查所石油和沉积研究室工作过,并曾多次在美国和其他国家举办的石油地质讲习班讲学,在1982年举行的国际沉积学家大会上他担任学术秘书长。仅从1974年起,在沉积相和沉积盆地分析等方面发表了近30篇论文。并著有《沉积盆地分析原理》和主编过《冲积盆地的沉积作用和大地构造》两本书。他学识渊博,经验丰富,是现今加拿大知名的地质学家,并活跃于国际学术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