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含煤地层中岩浆岩侵入在山西含煤盆地分布广泛,对煤层破坏和影响较大。运用煤田地质学和煤岩学的观点,分析研究了山西含煤地层岩浆岩的岩性特征和侵入规律。认为山西含煤地层岩浆岩主要是三叠纪晚期的煌斑岩体和白垩纪早期的碱性—偏碱性岩。前者产生于伸展构造背景下,受区域深大断裂控制。后者是华北克拉通东部早白垩纪岩石圈减薄大规模岩浆活动的结果。岩浆岩的大规模侵入破坏了含煤地层的稳定性和连续型,造成无煤区,但提高了地层古地温梯度,使侵入区煤层产生大规模区域热变质和小规模的接触变质;促进了煤层的二次生烃,提高了煤的渗透率;影响了煤中部分微量元素的分布。  相似文献   

2.
断陷盆地热演化史与盆地形成演变过程紧密相关,对成烃、成储、成藏等都有重要影响。通过构造演化分析及古地温恢复,结合研究区地质、地震资料,系统研究了该区构造-热演化过程,并明确了其石油 地 质 意 义。研 究 结 果 表 明:地温梯度相对较低的西江主洼,经历了多期的增温和降温过程,具体为缓慢增温、快速增温、地温反转、加速降温与持续降温5个阶段,且分别与盆地的初始断陷期、强烈断陷期、断坳转换期、坳陷沉降期及断块升降期各构造演化阶段相对应,古地温变化受控于构造演化。受构造-热演化过程影响,前期增温阶段有助于烃源岩快速演化,并奠定了晚期成熟的基础;后期降温过程使得低地温断陷生、排烃期相对变晚,生油窗持续时间更长;长期的低地温梯度背景,促使成岩演化趋缓,优质储层发育范围更深、更广;低地温断陷中温度增压作用不明显,导致成藏动力相对较弱,油气大多优先在近源圈闭内聚集成藏。   相似文献   

3.
乌固诺尔勘查区是一个大型的陆相沉积煤盆地,主要含煤地层为早白垩世伊敏组和大磨拐河组,煤炭资源丰富,为呼山煤盆地中的富煤盆地之一。通过对勘查区已有地质资料,并结合其结构、构造、岩性、厚度以及岩相特征等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初步了解了勘查区的形成、演化及聚煤规律。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大同晚古生代含煤盆地地层格架、沉积特征、砂岩碎屑成分及物源区构造背景,认为大同晚古生代含煤盆地形成于华北和西伯利亚两大板块发生陆-陆碰撞的区域地质构造背景,论述了大同晚古生代含煤盆地与内蒙古造山带之间盆山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5.
收集2012-12~2013-03 广西平果Ms4.5地震震区连续的MODIS/Terra卫星遥感热红外资料,经去云等数据处理,选取观测质量最佳的北京时间凌晨5:00~7:00之间的热红外数据进行地表温度反演,分析地震前、后地表温度异常时间演化过程及其异常空间分布与活动断裂的关系,并讨论了震区地形地貌、季节性气候等非构造因子对地温异常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平果Ms4.5地震发生前2个月震中附近出现热红外异常增温现象,异常增温与发震时间有一定对应性。显著增温主要表现在震前半个月左右,震前7 d异常增温幅度达到峰值,震后温度逐步降低。2)与地形地貌、季节性气候等非构造因子相关分析表明,平果Ms4.5地震反映出震前构造“增温”信息。3)异常升温由震中沿北西向发育,与此次平果地震北西向发震构造较为一致。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季节性气候等非构造因素对异常升温的影响,认为此次平果Ms4.5地震前热红外升温可能为震前短临异常现象。 
〖HT5”H〗关键词〖HT5”K〗: 平果Ms4.5地震| 地表温度| 地形地貌| 季节变化| 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6.
试以地幔热柱观点的为理论依据,以隆起作为主线对山西的构造单元进行划分。构造单元的分界线不再选择较大规模的断裂为界,而是以地体隆升后引发的地层挠褶构造带为界。以此划分出山西燕山期两个Ⅱ级构造单元,在Ⅱ级构造单元中划分出11个Ⅲ级构造单元;划分出山西喜马拉雅期5个Ⅲ级构造单元。  相似文献   

7.
采用欧洲中尺度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ERA5温度数据和GPS观测数据,提取2016-11-13新西兰凯库拉MW7.8地震前的温度异常和电离层VTEC异常,探讨震前空间大气扰动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16-11-08、09震中以北分别出现温度异常和VTEC异常。温度异常具有增温-增温加强-增温衰减-增温高峰-快速衰减的变化特征,这与岩石形变-破裂释放热的过程基本一致;随着高度上升,增温面积及幅度逐渐减小,符合地震热异常在自下而上的抬升过程中逐渐消退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勃利煤盆地北兴-金沙区块主要分为两个含煤小区,中间以七里嘎山-老黑背为界,南部为金沙含煤小区,工作程度相对较高;北部为北兴含煤小区,工作程度相对偏低,工作区内分布有大面积猴石沟组地层,其下部含有城子河组含煤地层的可能性,为本次工作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9.
山西煤的形成是多种煤变质作用综合叠加、长期演化相互作用形成的,在区域上呈现多样性。文章从区域构造格局及演化对煤变质作用的控制角度方面,深入研究了山西晚古生代和中生代煤的变质特征,认为山西煤变质类型主要有深成变质、区域岩浆热变质和接触变质作用三种类型。其中,深成变质作用是山西煤变质基础,区域岩浆热变质作用仅在山西的中、南部是主要因素,而接触变质作用仅仅在局部对煤的变质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辽宁石炭纪海侵可划分为中石炭世本溪期和晚石炭世太原期、山西期.本溪期海侵自海绿石石英砂岩期开始,在本溪灰岩期达到高峰,牛毛岭灰岩期海水退出;晚石炭世海侵包括太原期和山西期,太原期最早海侵相当山西庙沟灰岩期,故辽宁缺失Triticies带,即缺少相当山西吴家峪、无名灰岩期的海侵.  相似文献   

11.
滩间山金矿床位于柴达木地块北缘,产于中元古界万洞沟群碳质糜棱片岩和华力西晚期侵入岩中。矿床是在热水沉积、区域变质和热变质预富集的基础上,与进变型绿片岩相韧性剪切带的退化演化同步,经历了脆韧性、韧脆性和脆性剪切变形成矿阶段的演化并遭受华力西晚期侵入岩浆活动的叠加和改造而形成的,属多因复成矿床。  相似文献   

12.
青海滩间山金矿床成矿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滩间山金矿床位于柴达木地块北缘,产于中元古界蓟县系万洞沟群碳质糜棱片岩和华力西晚期侵入岩中。矿床形成与柴北缘区域地壳多阶段演化和多次成矿作用有关,属多因复成矿床。矿床是在热水沉积、区域变质、热变质等预富集的基础上,与区域绿片岩相韧性剪切带的退化演化同步,经历了脆韧性、韧脆性和脆性剪切变形成矿阶段的演化并遭受华力西晚期侵入岩浆活动的叠加改造形成的。成矿物质来自容矿黑色岩系和华力西晚期侵入岩。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深部砂岩热储资源丰富,热储开发利用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但如果不注重深部热储的适度、有序开发,超出其临界量后可能会引发区域地面沉降等不良地质环境问题,因而,研究深部砂岩热储开发引发的地质环境变形问题意义重大。本文针对山东省鲁北典型深部砂岩热储区热储开采的地质环境影响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确定了开采量、开采层位等因素导致的热储层沉降量,分析了热储层沉降对该区地面总沉降的贡献。对深入认识鲁北地区深部砂岩热储的地质环境效应,合理开发深部热储资源提供借鉴与依据。  相似文献   

14.
自1985年在桂西北中三叠统浊积岩中发现微细粒浸染型金矿以来,该区己受到世人所瞩目。本文在简介区域地质背景与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侧重于金矿成矿作用分析。通过对成矿的三源(矿源、水源、热源)、构造(导矿、容矿)、物理—化学条件与运移—沉淀机制和成矿过程分析等,得出中三叠统浊积岩系为容矿岩系之一,而非矿源岩,成矿时基底存在区域岩浆热液活动的认识;并指出在求取元素丰度值过程中所剔除异常值性质的判断时,采用了柯氏正态检验法、岩石孔渗性、镜质组反射率与牙形石色变指数等研究方法的成果。还探讨了右江浊积岩盆地与成矿作用之间的关系、产金层位分带性变化原因。  相似文献   

15.
西大明山-大瑶山隆起带金银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西大明山-大瑶山构造-岩浆隆起带的系统观测,获得了各区域地质体金银成矿元素的初始丰度,文章利用最近完成的区域内各1:5万区调地层剖面数据并补充实测的若干区域地化剖面数据,给出了区域基岩地球化学场及其结构的基本面貌,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对金银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6.
对重力卫星微加速度计位移检测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进行了详尽的推导,对各种噪声进行了分析,并选取一组典型参数计算了具体数值。发现在所有位移噪声中,电阻的热噪声处于主导地位,而运算放大器的电压和电流噪声可以忽略。电阻的热噪声包含桥路电阻的热噪声和反馈电阻的热噪声。反馈电阻的热噪声可以通过减小反馈电容而减小.桥路电阻的热噪声则与反馈电容无关。位移检测电路的设计所能达到的最好水平是使其噪声处于桥路电阻的热噪声的水平。而桥路电阻的热噪声与探头结构参数、激励电压、温度和差动变压器品质因数等有关。  相似文献   

17.
工程场地破裂效应是区域非稳定动力学环境下的主要灾害效应之一,但目前对其缺乏系统性研究。本文提出了工程场地破裂效应研究的区域稳定动力学方法,并对非稳定动力学环境下的破裂效应进行了初步探讨。笔者提出非稳定动力学条件决定了破裂原动力,深浅相关性,以及成灾致灾连续性等动力学和运动学特征。  相似文献   

18.
小秦岭区域复背形南侧的“秦仓沟组”,原定为一套混合岩和混合岩化变质岩,划属太华群的上部组元.近年经研究确认为具典型韧性变形的动力学标志的古老糜棱岩带,是在左行走滑的强烈挤压条件的深层塑性变形产物,从而肯定了太华群南侧也与北侧一样,为古韧性剪切带所围限.结合实际资料提出了对太华群划分方案的意见.太华群边缘韧性剪切带的发现,对小秦岭区域地质构造发展演化的认识具重要意义,开辟了认识区域构造格局和金矿分布规律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由于地表观测大地热流值的精度较低 ,并且测点分布不均匀 ,加之我们对地球内部介质热学参数随深度分布的了解也很模糊 ,因此 ,由通常解热传导方程获得的岩石层温度模型比较粗糙。本文提出一种利用重力异常资料精化传统的单纯依赖地热资料确定岩石层温度模型的方法 ,并对方法的有效性与局限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P??????????????????????????????о????????????????????????????????????????????????????£????????????????????????????????????????????????????????????????????????????????γ???????????????? ????????????????????????????????????????????????????????????????????????????????????£???????????????????????Ρ???????????????????????????????????????????μ???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