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以低含氯量的氯化聚丙烯与不同比例的丙烯睛及苯乙烯基二乙氧基硅烷,在溶液中及引发剂存在下,经自由基接枝共聚反应制得胶粘剂。实验结果证明:这种胶粘剂不仅对聚丙烯材料有优良粘接性,对钢、铝等材料也有十分理想的粘接效果。  相似文献   

2.
以临安活性白土为载体,研究负载AlCl3的改性颗粒白土对脱除工业芳烃中微量烯烃的活性,对颗粒白土的制备条件及负载前后颗粒白土的脱除活性进行比较,并利用XRD,TG-DTA,BET,FT-IR等技术对颗粒白土的结构和表面酸性进行表征的结果证明AlCl3的负载量和焙烧温度对颗粒白土的结构和活性有显著影响,经过改性可以提高白土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
铝基柱撑蒙脱石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铝基柱撑蒙脱石作为一种新型的多孔材料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其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大小可调的孔径及强的化学活性而成为性能优异的吸附剂和催化剂。显示了其在石油化工和环保等领域的应用潜力。全面综述了当前铝基柱撑蒙脱石的制备。性能表征及其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聚丙烯酸/绢云母超吸水性复合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22  
通过丙烯酸与绢云母超纫粉的接技共聚,制备出吸水率为1100倍的超吸水性复合材料。研究了制备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绢云母超纫粉的用量为10%—20%,丙烯酸单体的浓度为25%,单体的中和度为65%,交联剂用量为0.1%,引发剂用量为1.5%,接技共聚反应温度为70℃时,可获得较好的结果。本文讨论了上述反应因素对复合材料吸水率的影响,并探讨了吸水材料的颗粒大小对吸水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1石油(天然气)、铀、煤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命脉石油(天然气)、铀、煤矿产均属能源类资源。石油(天然气)是国家的经济命脉,几乎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铀资源除小部分用于国防工业外,主要作为核电原料;煤资源除作为日常生活的燃料外,工业上主要  相似文献   

6.
麻粒岩的研究进展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有关麻粒岩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本文讨论了4个相关问题:(1)麻粒岩的大地构造环境与P-T轨迹。麻粒岩可以形成于4种大地构造环境中:(a)碰撞造山带以形成高压麻粒岩为特征,为中压相系,包括曾位于地壳浅部的岩石经历构造埋深达到变质峰期后再折返的过程,为顺时针型P-T轨迹;也包括曾经历洋壳或陆壳俯冲形成的高压-超高压榴辉岩相岩石折返叠加变质形成的麻粒岩,P-T轨迹以减压为主。(b)地壳伸展区以形成低压麻粒岩为特征,并可达到超高温条件,其P-T轨迹为减压加热至温度峰期,随后发生等压或降压冷却。(c)岛弧或陆缘岩浆增生区的下地壳多为高压麻粒岩相,其中侵入的辉长岩首先经历等压冷却,然后再经历升温升压进变质过程。(d)太古宙克拉通麻粒岩相表壳岩呈皮筏状分布于TTG片麻岩内部,多达到超高温条件,发育逆时针型P-T轨迹,受太古宙特殊的垂直构造体制控制。(2)麻粒岩的进变质过程与流体行为。按照流体行为,麻粒岩的进变质过程分为3种型式:(a)流体饱和进变质过程,指岩石在饱水固相线之前达到流体饱和,随后发生饱水固相线熔融与含水矿物的脱水熔融,以及阶段性熔体丢失,导致岩石中水含量降低,缺流体固相线温度升高;在峰期之后的降温过程中,发生熔融反应的逆反应,或结晶反应,形成含水矿物,结晶反应终止于缺流体固相线。(b)流体不饱和或缺流体进变质过程,指岩石在进变质过程中会处于流体缺失状态,不会发生变质反应,岩石中原来的矿物组合以亚稳定状态保留至缺流体固相线后,才开始变质演化,因此经常形成一些不平衡结构。(c)流体过饱和进变质过程,指有过量水参与的熔融反应过程,也称为水化熔融,与熔体注入或局部汇聚有关;水化熔融过程中会更多地消耗斜长石、石英及辉石等无水矿物,导致残余物中富集角闪石和黑云母等含水矿物。(3)确定麻粒岩P-T条件的视剖面图方法。利用视剖面图方法分析麻粒岩的变质条件时,首先需要通过岩相学观察区分出峰期组合和最终组合;然后通过计算T-M(H2O)图解确定最终组合的含水量;最后利用所确定的水含量计算P-T视剖面图。利用P-T视剖面图分析麻粒岩的峰期变质条件时,首先找到峰期矿物组合在视剖面图上的稳定域,然后再结合有价值的矿物成分等值线确定P-T条件。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岩相学观察确定的峰期组合和最终组合都可能受局部结构域控制,与滞留熔体的不均匀分布或原地分凝有关,此时不能简单地用全岩成分模拟其相平衡关系。(4)相平衡模拟时需要选择有效的全岩成分。当选择实测全岩成分进行相平衡模拟时,首先需要检验其有效性,即检验实测全岩成分是否能够代表薄片中所观察到的相平衡关系。方法是计算有效全岩成分,并与实测全岩成分进行对比。对于成分不均匀的变质岩石,需要处理局部结构域的成分。分如下3种情况:(a)宏观尺度的结构域,可以分别取样;(b)微观尺度的结构域,需要在显微薄片中进行图像分析,针对不同结构域分别进行相平衡模拟;(c)由叠加或退变质形成的结构域,需要确定相应的变质反应,通过对反应配平,确定有效全岩成分。此外,文中还介绍了计算岩石中的水含量、O含量和各种矿物相含量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章西焕 《地球学报》2017,38(2):223-228
矿物晶体收藏近年来成为一大热点,雄黄晶体艳丽,是地质类博物馆和矿物收藏家收藏的矿物种类之一,然而光照下雄黄不稳定,雄黄与光的反应倍受关注.因硫砷化合物的光化学灵敏度,硫砷化合物是一种重要的光学材料,国外开展了雄黄与光作用的反应产物和机理研究工作,雄黄与光的反应产物有副雄黄、砷华和x-物相,在光照下雄黄通过As4S5分子间接地转变为副雄黄.作为药用矿物,As2O3是药用雄黄的组成部分,又是毒性成分,As2O3的来源与受到的高热和光照等有关,国内中医药界加强了对雄黄的物质成分的研究,还需加强光照对药用雄黄成分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李泽明  李元 《地球化学》2022,51(2):133-160
水星是太阳系内距离太阳最近的类地行星。水星具有类地行星中最大的未压缩密度,这意味着水星有一个巨大的金属核和异常高的金属/硅酸盐比值,研究其形成过程和机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近10年来美国NASA信使号(MESSENGER)对水星的观测和数据采集极大地促进了水星的研究进展。信使号对水星表面的观测揭示了水星和地球一样具有一个全球规模的偶极磁场,这是水星具有液态的金属外核的最有力证据之一;水星表面富含挥发分但却贫铁,暗示水星可能在非常还原的条件下形成;陨石坑和火山作用在水星表面广泛分布,褶皱脊和地堑等构造单元也是盆地中常见的构造单元。这些观测对研究水星的成因、热演化历史、形成过程中元素的分配行为和表面的火山作用等提供了一定的制约。鉴于水星在太阳系类地行星中的特殊性,研究水星的地质、化学、物理特征及形成过程将有助于人们理解早期太阳系物理化学过程及类地行星的形成过程。本次研究系统地综述近年来人们根据信使号数据对水星的研究进展,并简要探讨了关于水星研究仍然可能存在的一些重要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9.
地球的起源与演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叶玉江  吴淦国  张达 《现代地质》2003,17(2):119-124
地球科学在研究远古地球的形成与演化方面积累了越来越多的证据 ,人类对于太空的观测程度也不断提高 ,加深了对类地行星的认识 ,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太阳系中的火星和金星可能存在已经绝灭了的生命。慧星和小行星对地球的多次撞击有能力导致严重的环境效应及生命大灭绝。行星的演化可能有两种模式 :冷的星团加热及热的星云冷却。火星上存在与地球壳体非常相似的沉积岩 ,说明有流动水存在的可能。较高地热的太古代地壳热流输出被认为是认识地壳构造特性的关键。晚太古代会聚与离散大陆边缘的对比研究表明太古代板块运动与年轻的板块构造旋回在样式及幕次方面都没有根本的区别。元古代大陆的增生是由于元古代源于地幔的板块构造及产生于地幔的热柱构造导致新生成分的加入而造成的。裂谷、盆地、推覆及伸展、火山侵入作用是显生宙大陆增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与河水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本文从地下水与河水的水流形态和水位动态变化 ,分析了二者的补排关系 ;详细介绍了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气候和人为因素等对地下水与河水相互作用的影响 ;综述了研究地下水与河水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如野外实验和室内实验方法、动态资料分析方法、基流切割方法、水化学方法、地下水动力学方法等 ;评述了研究河流与含水层相互作用的解析模型和数值模型的发展状况。最后 ,指出多种方法的相互验证、数学模型中补排量和边界的处理、地下水与河水交错带的研究、河流与含水层相互作用的生态意义、加强相关学科的交流与合作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Comptes Rendus Geoscience》2018,350(7):341-346
The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of polar ozone photochemistry and dynamics has required data obtained from as full a complement of available platforms as possible (ground-based, balloon, aircraft, and satellites). Perhaps the most detailed process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using measurements from aircraft, taking advantage of their targeting capabilities coupled with the potential for enabling measurements at high spatial and temporal resolution. The US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NASA) conducted the first airborne science investigation of polar ozone in an effort to establish the causes of the recurring seasonal depletion of the Earth's stratospheric ozone layer over Antarctica that was identified in the mid-1980s. Subsequent airborne studies in the polar regions of both hemispheres benefitted from extensive successful collaborations among international scientist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the aircraft measurements with those obtained using ground-based, balloon-borne, and satellite instruments. This article provides a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f NASA's utilization of its airborne assets to adva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chemical and physical processes that control the abundance of stratospheric ozone in both the Antarctic and Arctic.  相似文献   

12.
Although the methane in marine methane hydrates is mainly of microbial origin, information about the distribution of methanogens in subseafloor sediments is limited. To address this issue, we analyzed sediment core samples from two sites in the Nankai Trough, off the Pacific coast of central Japan, including those bearing methane hydrates from depths > 100 m below the seafloor (mbsf), for isopranyl ether-linked polar lipids (i.e. with polar head groups of phosphate, sugar, or both) as biomarkers of archaea, including methanogens. In most samples, including the deepest (381 mbsf), archaeol, and sn-2- and sn-3-hydroxyarchaeols were detected as their hydrolyzed derivatives. Concentrations of these three archaeal lipids correlated strongly with each other, suggesting a common biological source. The δ13C values of phytane derived from the phytanyl groups in the archaeal lipids were distinc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methane, indicating that methanogens rather than anaerobic methanotrophic archaea were the major biological source. Depth profiles of polar sn-2-hydroxyarchaeol concentration we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of the potential methane production activity previously estimated from incubation of core sediments from the same sites. This observation, together with results of previous studies showing the presence of sn-2-hydroxyarchaeol mainly in shallow young sediments, strongly suggests that this polar lipid is a valid biomarker for in situ methanogens in sediments. There was a strong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oncentration of polar sn-2-hydroxyarchaeol and that of total organic carbon, suggesting that bulk organic matter concentration is a primary control on the distribution of methanogens in sediments.  相似文献   

13.
冰盖数值模拟是一种基于多源观测数据,通过构建并求解冰流动力学方程组,理解冰流运动物理机制以及诊断和预估其演化过程的方法,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冰盖变化研究。本文简要介绍了极地冰盖数值模拟方法,归纳综述了近十余年我国学者在极地冰盖数值模拟方面的研究进展,厘清我国在冰盖数值模拟领域遇到的瓶颈和关键问题。阐述了如何与我国的极地冰盖科考优势区域深度结合,协同多源强化观测和数值模拟,研发和改进冰盖模式,提高冰盖模拟能力,对定量估算极地冰盖的物质平衡及其对未来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做出实质贡献。通过逐步发展冰盖模式的研究能力,有望将来在冰盖关键动力过程和机制的科学认识上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4.
层孔虫(stromatoporoid)一词由德国地质学家Goldfuss在1826年创立,因其表面呈纹层状而得名。层孔虫属于海绵动物,是一类营群体生活的海洋底栖固着生物,形态多样,大小从几厘米至数米不等,通常生活在温暖、清澈、盐度正常和光照条件好的浅海中,常与珊瑚、藻类共生而形成生物礁,是重要的造礁生物之一。层孔虫起源于早奥陶世,繁盛于泥盆纪,进入石炭纪基本消失,但在晚三叠世复又出现,并于晚侏罗世得到进一步发展,最终在早白垩世末彻底灭绝。本文在回顾总结了层孔虫研究历史与研究现状,指出层孔虫的研究历史大体经历了零星研究阶段(1826—1950年)、系统研究阶段(1951—1971年)和集成创新阶段(1972年至今),主要介绍了层孔虫的形态与构造、系统分类、起源与演化、生物间的共生关系和层孔虫在古环境重建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目前层孔虫研究中存在的3个主要问题: 缺少明确、完善且统一的生物分类方案;起源的时代存在争议,演化过程中存在奇怪的“间断”现象,早石炭世至晚三叠世的地层中未见相关化石记录;与各种共生生物之间的关系不甚清楚。层孔虫在古生物学的研究中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门类,它的各种形态、习性特征在恢复古地理、重建古环境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青藏高原河流演变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藏高原是中国及亚洲大河的发源地,高原内部河网水系发达。在高原抬升、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三重叠加作用下高原河流未来可能发生显著变化,由此引发的一系列交叉学科问题正成为关注热点。在前期多年高原河流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近几十年青藏高原河流演变的研究进展,如地质背景、高原抬升和河流地貌特征与演变等进行较系统的分析和总结。展望了中等时间尺度下气候变化对河流演变的影响,短时间尺度下人类活动的局部、突变和加速的作用;提出冲积河群的新概念,初步给出其定义、特征和分布,以期在这个新框架下促进复杂辫状河道和弯曲河道形成与演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青藏高原土壤碳排放研究是评估国家区域碳排放量和预测气候变化所可能导致影响的关键. 首先对青藏高原土壤碳排放的关键性影响因子进行探讨, 并分析了土壤碳排放的时空分布格局变化. 目前青藏高原土壤碳排放研究主要是针对高寒草甸及高寒草地生态系统, 较少涉及高寒荒漠, 研究区域较为分散; 土壤碳排放受到气候环境因素、生物因素及人为因素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其中温度、土壤湿度、土壤区系生物、人为因素及多年冻土退化是最关键的影响因素; 土壤碳排放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异性, 空间变异性在生物群丛、景观、区域和生物群系四个尺度体现, 时间变异性在日、季、年上体现. 总体而言, 青藏高原土壤碳排放的研究较少, 尤其关于大尺度、长时间序列的研究以及土壤碳排放的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十分缺乏, 有待于后续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17.
得尔布干成矿带成矿区划与勘查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界于蒙古-鄂霍次克断裂带和得尔布干断裂带之间的得尔布干成矿带地区是我国东北重要的Au、Ag、Cu、Mo、Pb、Zn成矿带,可划分为三个成矿亚区,即(1)北部的上黑龙江坳陷Au(Ag)、Cu(Au)成矿亚区,发育有2条NEE向和1条NNE向成矿带及相应的3种主要矿化(成因)类型;(2)中部的额尔古纳隆起Pb、Zn、Au、Ag、Cu、Mo成矿亚区,初步划分为3条NE向成矿带和6种主要矿化(成因)类型;(3)南部的满洲里-克鲁伦浅火山沉积盆地Ag-Pb-Zn、Cu(Mo)、Au成矿亚区,主要产出有3种NW向成矿带和5种矿化(成因)类型。针对上述不同矿化(成因)类型矿床的勘查技术方法实验研究和总结,提出了森林沼泽覆盖区的找矿勘查技术方法的初步方案。  相似文献   

18.
空气反循环钻进技术具有钻速快、能耗低、可不提钻连续取心取样、能有效避免积雪层漏失等优点,在冰层钻探中极具应用潜力。本文针对冰层钻探技术特点,提出了双壁钻杆式、双通道高压胶管式和寄生高压胶管式等三种空气反循环冰层钻探技术,分别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及特点。基于气力输送和气体钻井基本理论,对冰屑颗粒气体介质中的悬浮速度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单颗粒冰屑悬浮、运移方程和冰屑颗粒群悬浮方程,并设计了冰屑悬浮实验台,对冰屑悬浮所需的风速进行了实验测试。理论计算值与实验实测值吻合较好,最大误差约10.91%,可用本文建立的冰屑运动方程来计算实际钻进时携带冰屑所需的风量,为后续在极地实施冰层空气反循环钻进技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郭向博  任东 《地质论评》2022,68(5):1871-1880
二纺蛛总科包括5个现生科、5个化石科以及一些科级位置未定的化石物种,是蜘蛛目中较为古老的一个类群。目前已知最早的二纺蛛总科化石记录可以追溯到早侏罗世,但分子系统发育研究推测其起源时间为二叠纪。二纺蛛总科蜘蛛在中生代最为繁盛,化石物种相对较多,是蜘蛛化石类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现生二纺蛛总科蜘蛛十分稀少,且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近年来的系统发育研究认为二纺蛛总科可能是复杂生殖器类的姐妹群,是蜘蛛演化研究的关键类群。因此,本文对二纺蛛总科分类系统的研究历史进行了回顾,总结了二纺蛛总科化石类群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组成和分布,统计了二纺蛛总科蜘蛛化石的名录。目前,二纺蛛总科蜘蛛化石分类研究基础薄弱,部分化石类群的系统位置存疑,二纺蛛总科内部系统发育关系尚不清晰。在将来的研究中,需要利用多种技术手段获取化石材料的形态学信息,打好分类学基础;结合化石类群和现生类群进行系统发育分析;进而联系古地理、古生态、生物学行为等研究,全方位分析二纺蛛总科的自然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20.
大气气溶胶密度观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气气溶胶的气候效应、环境效应、健康效应均与其物理化学性质密切相关,其中,密度是大气气溶胶重要的物理性质之一。密度影响着粒子的输送过程和在人体肺部的沉积过程。密度可以分别将电迁移率粒径和空气动力学粒径,数浓度和质量浓度联系起来。密度的变化可为气溶胶的形成和老化过程提供信息,细粒子分粒径的密度还可为大气过程和化学组分的演化提供参考依据。因此,研究大气气溶胶密度对了解气溶胶化学组分,评估气溶胶形成过程以及探究气溶胶在人体内的沉积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国内在该领域研究总体较少,对大气气溶胶密度的定义、研究方法、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影响因素和变化特征等进行较为系统的总结,对未来开展大气气溶胶密度的观测和研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