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气候研究委员会和国家基础性研究重大关键项目“气候动力学和气候预测理论的研究”专家委员会联席会议于1993年5月19日在安微黄山市召开,会议由中国气候研究委员会主任和项目首席科学家曾庆存教授主持。中国气候研究委员会名誉主任和项目顾问叶笃正教授,中国气候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和项目专家委员会委员王绍武教授,中国气候研究委员会秘书长黄荣辉教授及有关专家共22人参加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2.
两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正式启动“我国重大气候和天气灾害的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项目于1998年间月经国家科技部正式立项批准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本项目研究内容共分两个部分:(1)“我国重大气候灾害的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大  相似文献   

3.
2008年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我国南方致洪暴雨监测与预测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实施的第4年,也是项目研究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的一年。2008年,在国家科技部和中国气象局的大力支持下,在项目首席科学家张人禾研究员和项目专家组领导下,经过7个课题负责人的精心组织和合理安排及项目组80多名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我国南方暴雨研究在一些关键科学问题上取得了重要进展,这些进展的取得为本项目圆满完成国家规定的研究任务并实现预期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项目启动会于2006年11月13日在北京召开。许小峰副局长在会上指出,该项目集中了我国气溶胶各领域研究的精兵强将,有着深厚的研究基础和创新能力。项目首席科学家张小曳研究员做了项目总体情况报告,介绍了研究意义、总体目标、关键科学问题、主要研究内容、总体研究方案、项目主要学术骨干等诸多方面内容。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是该项目的主持单位。本项目要实现以下3方面的科学目标:(1)取得对中国大气气溶胶特性、分布和变化的准确与系统的科学认识;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科委组成有关学科专家考评组,于、6月11日在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定西综合试验站对省列“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甘肃干旱减灾系统工程研究》课题进行了检查和阶段评估。项目主持人徐国昌研究员和各课题组就项目执行情况和研究工作进展向考评组作了汇报和专题报告。考评组在听取汇报、查看现场、翻阅资料、观看工作录像和数据的微机处理演示后认为,该项目主攻方向明确,项目组紧紧抓住干旱监测技术研究这一重  相似文献   

6.
国家基础性研究重大关键项目首席科学家联席会议于1991年8月31日在京举行,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向各项目的首席科学家颁发了聘书。 国家基础性研究重大关键项目的提出,有利于实现我国科技的纵深部署;有利于吸引一批学术带头人,形成高水平的研究队伍;有利于集中力量在一些有优势的重要领域取得突破,发挥其对经济发展的革命性影响。 为了加强国家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统称基础性研究)工作的领导,促使基础性研究的持续、稳定发展,国家科委从1988年开始着手准备国家基础性研究重大关键项目的遴选工作,并于1989年  相似文献   

7.
 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全球性问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作为我国支持基础研究和部分应用基础研究的主要机构,不但参与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一系列政策的制定,而且为气候变化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撑。从科学基金研究项目资助的4个层次(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重大项目)上,对1986-2007年大气科学学科受资助的项目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 近22 a来NSFC在气候变化研究领域资助项目达506项,资助金额达24304.3万元,这从一个侧面说明NSFC对气候变化研究的关注和支持。最后,对今后NSFC为满足国家需求和学科发展需要在气候变化研究方面将作的进一步投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全球性问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作为我国支持基础研究和部分应用基础研究的主要机构,不但参与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一系列政策的制定,而且为气候变化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撑。从科学基金研究项目资助的4个层次(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重大项目)上,对1986-2007年大气科学学科受资助的项目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 近22 a来NSFC在气候变化研究领域资助项目达506项,资助金额达24304.3万元,这从一个侧面说明NSFC对气候变化研究的关注和支持。最后,对今后NSFC为满足国家需求和学科发展需要在气候变化研究方面将作的进一步投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媒体扫描     
正《美国全球变化研究项目成果》2017年2月美国全球变化研究项目(USGCRP)基于美国《1990全球研究法》建立,向与该法相关的开展全球环境变化科学研究的13个联邦部门提供协调制定战略规划。美国科学院发表的这份项目成果报告,重点给出整个项目协调和综合评估产品两方面的主要成果。报告分4章,其中最后一章提出未来25年USGCRP在观测扩展协调、基于应用的研究方向、国际合作和多样化需求等方面的  相似文献   

10.
陈皎  江丽 《贵州气象》2013,37(4):58-62
重庆市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工程是重庆市气象部门"十二五"期间的大型重点建设项目,该文对此项目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通过对项目在建设实施过程中各项管理工作的分析和研究,提出做好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全国各省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工程的项目建设管理提供了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国家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资金项目———我国登陆台风灾害的监测及预报技术研究年度成果交流会于 2 0 0 3年 3月 2~ 4日在广东省广州天气雷达基地召开。会议由项目负责人陈联寿院士主持。项目以及所属 5个课题、2 5个专题的负责人汇报了登陆台风项目设计和实施、登陆台风边界层探测、华南、华东登陆台风机理及预报技术研究以及百年台风数据库系统研究与进展情况。会议还专门邀请了广东省气象局专家介绍了台风观测研究有关“追风计划”的实施与分析结果。通过 2 0 0 2年一年的研究 ,该项目在登陆台风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40多位与…  相似文献   

12.
该项目是我国首批国家973项目“我国重大天气灾害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部分研究成果的集成应用。该项目研究群体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为核心。在各单位、各位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2004年度该应用平台的研制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东部春季土壤湿度影响夏季降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项目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的资助.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中国东部春季土壤湿度与夏季降水有联系.春季,从长江中下游到华北的土壤偏湿,对应着中国夏季东北和长江流域降水偏多,华北和南方降水偏少.  相似文献   

14.
中日气象灾害合作研究中心项目(简称JICA计划项目),由中国气象局国际合作司俞纪新司长负责组织,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张人禾院长、徐祥德研究员为项目执行负责人.3年多来,中日专家成功地开展了合作研究,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及周边云、贵、川地区布点观测及其设计和野外现场考察调研等方面成绩显著.2005年中日JICA项目取得如下进展:  相似文献   

15.
美国国家科学出版社1984年出版了一份“加强美参与中层大气计划(MAP)研究工作的建议”。该建议由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NRC)所属日地研究委员会的中层大气计划专家组提出,并得到日地研究委员会的审阅和认可。建议提出需要加强研究的三个方面的项目——最优先项目、优先项目和重要项目如下:最优先项目1.中层大气的上层:辐射、化学和动力学中层大气的所有尚未获得解决的问题中,似乎大多出现在中层大气的上层而不在任何其它部分。这些问题包括例如反经向温度梯度和伴随的隔断的纬向急流,温度递减率的变化,臭氧化学,离子化学,非局地热力平衡红外辐射,与热层低层的相互作用,以及“迟延的”短波加热现象。这些未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基础科学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198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建立。从该年开始,基金委地学部开始资助大气科学基础研究项目。截至2021年,35年来,基金委以研究项目的遴选、资助和评估等过程为推动,不仅促成了我国大气科学研究的持续进步,更形成了一支核心研究机构和队伍。自然科学基金大气科学类项目立项呈现持续增加态势立项数量的增加出现两个快速增加的台阶:一是2000年开始。  相似文献   

17.
项目名称 :自由模与短期气候变化项目负责人 :陆维松教授项目内容简介 :用观测资料诊断分析自由模的特征 ,由非线性准地转涡度方程 ,提出距离泛函 ,数值求解变分方程 ,得普遍自由模 ,确定自由模的稳定性 ;将普遍自由模和遥相关型结合研究副高成因 ;用普遍自由模作强迫场 ,研究强迫耗散系统中阻塞型与纬向型相互转换产生的中高纬低频振荡 ,提出中高纬阻塞和低频振荡新机制 ,为短期气候预测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改进的途径。项目名称 :全球大尺度陆地年、季降水场的气候变化及年代际变化项目负责人 :施能教授项目研究简介 :研究全球及各大洲年的…  相似文献   

18.
该项目属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第一批资助的项目。项目的关键技术是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技术研究”(96-020)的研究成果。申请转化的内容为推广冬小麦干旱综合应变防御集成技术和低温冷害综合防御技术等。项目的创新点是农业干旱综合应变集成防御技术(软硬件相结合)和低温冷害综合防御技术可明显提高防御严重干旱的能力和科学水平,有利于高  相似文献   

19.
该项目是国家科技部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资金项目,其研究目标是:基于高性能的数字摄隐系统对天气现象的实时监测,结合先进的计算机图像识别、处理和分析技术,实现对雨、雪和冰雹等降水现象以及雾、烟幕和沙尘等视程障碍现象的自动识别,开发基于数字摄像技术的主要天气现象自动观测系统,为气象站目测要素的自动化观测提供先进有效的技术手段,促进我国在气象站自动化观测技术方面的研究进程.本项目执行以来,主要开展了下述工作:  相似文献   

20.
受中国科技部委托,中国气象局于2001年5月14日在北京主持召开攀登-B“青藏高原地-气系统物理过程及其对全球气候和中国灾害性天气影响的观测和理论研究”验收会。验收组认为该项目关于高原边界层的观测分析及其研究成果是创新性工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项目所属课题已于2001年4月全部通过验收,项目圆满完成合同规定的各项任务,达到项目考核目标,验收组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验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