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罗布泊盐湖卤水含硫酸盐矿浮选尾矿为原料,高钠低钾卤水为浸取液,采用原位堆浸方法浸取硫酸钾浮选尾矿中K+、Mg2+、SO42-等有价元素,实现罗布泊盐湖卤水盐田含硫酸盐矿浮选尾矿中K+、Mg2+、SO42-等有价元素的综合回收利用。试验数据表明:经过堆浸工艺,实现了浮选尾矿中K+的回收;尾矿中K+含量从3.84%降至0.83%;K+收率≥77%,Mg2+收率≥79%,SO42-收率≥73%,浸取液K+含量达到1.42%。  相似文献   

2.
以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国投罗钾)提供的硫酸钾镁肥浮选尾矿和氯化镁饱和卤水为原料,探索出了一条以硫酸钾镁肥浮选尾矿为原料,以氯化镁饱和溶液为浸取介质,通过中温溶浸、冷却结晶(包括盐田冷析)等工艺方法制取七水硫酸镁的工艺路线,给出了各工序的工艺技术条件及主要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3.
选用3种有机溶剂甲醇、乙醇和丙酮作为沉析剂,以淡水浸取的东台吉乃尔盐田钾盐矿所得的富钾卤水为试验原料,进行了有机溶剂沉析结晶分离富钾卤水中钾盐的研究。研究表明3种溶剂均能分离出富钾卤水中的钾盐,其中甲醇的分离效果优于乙醇和丙酮,当甲醇与富钾卤水体积比为1.5∶1时,甲醇分离提取富钾卤水中钾离子的析出率最大为87.38%,同时结晶分离所得钾盐中钾离子的收率高达81.79%。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利用盐田高硫酸镁混盐矿—泻利盐矿和提钾老卤为原料,通过中温溶浸、冷却结晶的方法制取工业级硫酸镁。盐田高硫酸镁混盐矿热溶浸取最佳配矿条件,泻利盐矿:提钾老卤:淡水=1∶1.8∶0.8,溶浸温度(55±5)℃,溶浸时间1~2 h;将热滤液分别进行自然蒸发和冷冻结晶处理,得到的粗品经水洗均可达到工业级硫酸镁产品标准,采用冷冻结晶法收率较高,达到80.25%。  相似文献   

5.
昆特依盐湖是柴达木西北部一个次级断陷盆地,大盐滩矿区即位于其中。大盐滩矿区赋存有丰富的卤水钾盐矿床,同时也沉积了储量可观的固体钾盐矿,杂卤石是主要的固体钾盐矿物。大盐滩杂卤石主要分布于矿区中南部,面积约302 km2。杂卤石主要产出于石盐粒晶间及淤泥或粘土层中,呈薄层状分布,埋深12~65 m,钻孔岩芯化学分析结果揭示,K2SO4品位在2.43%~8.78%之间,平均3.95%。对不同赋存状态的杂卤石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推测杂卤石成因的两种可能性:1在盐湖沉积期间,当石膏和石盐沉淀后,浓卤水和硬石膏反应而生成杂卤石,并交代了硬石膏或结晶在石盐孔洞中。2在构造较为剧烈的升降期,由于钾易被粘土物质吸附,当进一步浓缩的卤水与粘土作用便以杂卤石的形式沉积下来,此类杂卤石原生沉积的特征明显。大盐滩固体钾盐资源成矿潜力大,查明其成因和分布规律可为开发大盐滩固体钾盐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将犹他州大盐湖的天然卤水,在盐田中蒸发浓缩到钾盐饱和,然后转到混合池中与含有镁钾比值较高的另一种卤水混合。将调节好的卤水进行盐田蒸发,使析出氯化钠,直到钾盐再次达到饱和。然后将卤水转到另一池中,进一步蒸发析出钾盐镁矾。钾盐镁矾的析出一直进行到光卤石开始形成为止。这时候再将卤水转到另外一个池中去,进一步蒸发使析出光卤石。析出钾盐镁矾后的部分卤水仍循环到混合池中去。在盐田中已经析出光卤石后的老卤被转送到深的储池中去,经冬季冷却析出另一部分光卤石。将析出的光卤石与钾盐镁矾饱和卤水接触,使其转化为钾盐镁矾。  相似文献   

7.
江陵凹陷深层富钾卤水井内降温析盐情况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江陵凹陷位于湖北省江汉盆地西南部,其赋存有高温高压深层富钾卤水,该卤水资源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采卤过程中的结盐堵井。不考虑压力等其它因素,只探讨单一因素温度对氯化钠溶解度的影响,资料分析显示在50~150℃之间时,温度与溶解度线性关系较好;探索了岗钾1井井内析盐规律,发现在井深为1 600~2 400 m时析盐量最大。根据此规律,建议采用注入淡水法,使井内卤水得到稀释,以达到防止结盐的目的;建议稀释到对氯化钠溶液浓度略小于28.3%,注水井深2 400 m。  相似文献   

8.
东台盐湖晶间卤水在自然条件下日晒蒸发,通过不同阶段卤水兑卤,使其钾以钾石业和光卤石的形式析出,硼、锂等富集于浓缩卤水中。  相似文献   

9.
采用蒸发—冷却结晶方法,对青海大柴旦盐湖提钾后的老卤进行脱镁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一次蒸发温度为125℃时,老卤的镁去除率达到了33%,蒸发冷却后卤水的流动性较好。一次蒸发温度在135℃时,老卤的镁去除率达到了74%以上,但蒸发冷却后的卤水流动性差,过滤性能不佳。二次蒸发采用125℃蒸发后的卤水为原料,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0.
察尔汗盐湖低品位固体钾盐资源丰富,是我国钾盐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后备资源。充分了解储卤层中钾盐矿物的溶解机理有助于提高资源开采的效率。本研究以察尔汗盐湖浅部储卤层中含有不同钾盐矿物的3种典型钻孔岩芯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渗流溶解实验,开展储卤层中固体矿物的溶解效率、孔隙度以及渗透性变化特征模拟研究。室内渗流-溶解实验结果表明,3种储卤层中的钾盐矿物溶出率皆近100%,其中主要含光卤石的岩芯样品溶解速度最快,含钾石盐岩芯次之,含杂卤石岩芯最慢。实验过程中,溶解反应后的储卤层固相骨架皆未塌陷,表明饱和NaCl卤水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由于石盐析出和不溶矿物的运移堵塞,3种岩芯的孔隙度皆降低,其中含光卤石岩芯孔隙度降低了26%,含钾石盐岩芯孔隙度降低了20%,含杂卤石岩芯孔隙度降低了32%。受控于盐类矿物溶解、石盐的析出和不溶矿物的运移堵塞,各储卤层岩芯渗透性降低幅度为40%~70%,降幅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