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赵宗溥 《地质科学》1965,6(3):221-234
主要由副长石、长石組成的(碱性) 火成岩的四面体空間投影分类图解含副长石及长石和仅含副长石的火成岩称为碱性岩。碱性岩的产出虽少,其分布面积不超过全部火成岩的1%;但由于矿物组分复杂,岩性变化较大,特定的岩石名称竟占全部岩石名词的35%左右。因此,碱性岩的分类及命名问题,从来就是一个麻烦的事情。  相似文献   

2.
碱性长石又名钾钠长石,是地壳上广泛分布的造岩矿物之一.近年来,用近代物理的方法(如X射线粉晶及单晶衍射、中子衍射、红外吸收谱及透射电镜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已经揭示了该矿物的许多真实行为.在近期,长石的结构状态有序度、超结构状态(连生、出溶、晶畴、失步或反相,调制结构等)新概念的大量引入,为成岩成矿的研究提供新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桐庐同熔型火山-侵入杂岩中出现两种碱性长石,一种为无色透明,另一种为微红色,本文利用X射线衍射仪,电子探针,透射电镜对其结构态,成分及出溶微结构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两者成分差别不大,而结构差别较大,无色透明的为透长石,出溶叶片发育;微红色的为正长石或低透长石,出溶结构不发育。而且随着冷却速率的变慢,无色透明碱性长石的Al/Si有序度增大,微红色碱性长石的有序度降低,分析后认为这种共存现象是岩浆混和造成的,从而为桐庐杂岩体的岩浆混合成因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4.
周玲棣  孔you华 《矿物学报》1990,10(4):313-322
我国东部六个碱性岩体的长石以碱性长石为主,包括了正长石、微斜长石和钠长石;斜长石有中长石和奥长石。它们具有三种组合,即正长石-斜长石;正长石-微斜长石;钠长石-微斜长石组成的条纹长石。各组合长石在组分或结构态方面都有某些共同之处,某些岩体还体现了长石成分演化的一致趋势。本文根据长石结构态,以及二长石和长石-霞石地质温度计的应用,对岩体形成温度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中国东部碱性玄武质岩石中的辉石和角闪石巨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儒瑗 《地质科学》1986,(3):248-260
在中国东部,北起黑龙江、南到海南岛,广泛地分布着新生代碱性玄武质岩石,例如碱性橄榄玄武岩、碧玄岩、霞石玄武岩等。它们含有丰富的超镁铁岩包体和各种巨晶。已发现的有辉石、角闪石、石榴石、歪长石、钛铁矿和云母等巨晶。Harte(1978)把巨晶定义为大的单矿物单个晶体,它比超镁铁岩团块中的矿物粗得多(2—20cm)。然而有的地质学家把巨晶的粒度下限定在1cm(Eggler 等,1979)。笔者遵循这一定义和采纳后一界线,在此基础上着重对中国东部部分地区的辉石和角闪石巨晶进行研究,研究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6.
陈小明  刘昌实 《地质论评》1997,43(6):601-606
碱性长石的结构状态是其温压条件,特别是冷却速率的反映。对碱性长石的结构态,目前国内均是采用X-射线衍射资料中060峰及204峰的2θ值来求解的,但单斜晶系的碱性长石204峰常被其它峰叠覆。Hovis(1989)在对碱性长石的X-射线衍射资料作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用113峰及060峰来计算单斜碱性长石不同四面体位置Al占位率的方法。本文分别利用上述两种方法(即利用060峰、204峰的方法和利用113峰、060峰的方法)对相山及七宝山火山—侵入杂岩中存在较大冷却速率变化梯度的碱性长石进行了系统的结构态研究  相似文献   

7.
黄长石族矿物广泛分布在各种工艺岩石,尤其是高炉渣中,它在高炉渣中的分布量可与长石类矿物在天然岩石中的情况相比拟。黄长石有时也出现在富钙的碱性岩中,因此,黄长石的研究对岩石学和工艺岩石学,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陈小明  刘昌实 《地质论评》1997,43(6):601-606
碱性长石的结构状态是其温压条件,特别是冷却速度的反映。对碱性长石的结构态,目前国内均是采用X-射线衍射资料中060峰是204峰的2θ值来求解的,但单斜晶系的碱性长石204峰常被其它峰叠覆。Hovis在对碱性长石的X-射弛衍射资料作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用113峰及060峰来计算单斜碱性长石不同四面体位置Al占位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桐庐和相山两类酸性火山—侵入杂岩中长石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小明  赵连泽 《岩石学报》1999,15(2):279-285
桐庐和相山杂岩体分别属于同熔型和陆壳重熔型火山-侵入杂岩系列,通过对这两个系列中的斜长石及碱性长石进行了对比研究。桐庐杂岩体中存在两种斜长石及两种碱性长石,而相山杂岩体中只有一种斜长石及一种碱性长石。桐庐杂岩体中的两种斜长石,一种为环带构造发育、中心绢云母化较强的斜长石,其中心成分有的已达培长石,而边缘主要为更长石,另一种为环带构造不发育的斜长石,其成分变化较小,主要为中长石;而两种碱性长石中一种为无色透明的透长石,其内部均匀分布有规则的出溶微结构,另一种为微红色的正长石,基本上看不到出溶结构,这两种碱性长石结构不同但成分基本相似。笔者认为桐庐杂岩体中存在的两种斜长石及两种碱性长石反映了岩浆的不平衡结晶作用,这种不平衡主要是岩浆上升过程中带状岩浆房的扰动引起的;而相山杂岩体中的长石反映了一种近平衡结晶的岩浆环境  相似文献   

10.
尹樹森  丁奎首 《地质科学》1964,5(3):282-289
顾家石(Ca2BeSi2O7)产在东北一地碱性正长岩与寒武紀石灰岩接触带的矽卡岩中,是属于黄长石类的一种含铍的新矿物。直到目前为止,它是第一次在自然界中找到的,与人工合成的鈹-鎂黄长石(GoriaC. 1953-1954)几乎完全一样。詳細的矿物学研究見另文(彭琪瑞等,1962年)。一、顾家石矿物学顾家石的晶体完整,呈平行于底面的四方薄板状,一般大小为:长寬約2-3毫米,厚0.3-0.5毫米。五色透明至半透明,条痕白色,玻璃光泽,鋸齿状断口,性脆,硬度5±,比重为3.0336±0.0022。  相似文献   

11.
应变-滑劈理(Strain-slip cleavage)一词,早在1886年提出。后来的研究者提出了相应的术语,诸如滑劈理(Slip cleavage)、皱劈理(Runzel cleavage)、剪劈理(shearcleavage)、锯齿形劈理(Crenulation cleavage)等。  相似文献   

12.
前言岩石的化学分析法,早在20世纪初期由W.F.希里布兰德(Hillebrand)和H.S.华盛顿(Washington)进行过较详细的研究。其中特別是华盛顿为了探索各种岩石中元素的平均含量,曾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1936年,A.W.格罗维斯(Groves)编写了“硅酸盐分析”一书,书中內容与华盛顿的岩石化学分析方法大同小异。随后这方面的文章和书籍不断的增多。  相似文献   

13.
伊丽莹  郭陀珠 《地质科学》1979,14(4):359-373
锆英石的化学组成为 Zr、Hf 的正硅酸盐,其中可能含有少量的 Fe2O3、CaO 及 MgO等杂质。有时在锆英石中含有 Th、U、Nb、Ta、RE、Be、P 及 H2O 等成分。习惯上称这些化学组成比较特殊的锆英石为变种锆英石。  相似文献   

14.
硅灰石是一种钙的偏硅酸盐矿物,它作为工业矿物仅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从六十年代起,硅灰石用作陶瓷原料有了迅速地发展,由于能低温快速烧成,可大幅度降低燃料消耗,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率。因此,大量用于釉面砖的生产。此外,硅灰石还在涂料工业、塑料与橡胶工业、磨料工业、电焊和绝缘产品等方面也得到应用,特别是把硅灰石处理成超细粒材料后,更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新丰江水库区微震震源力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丰江水库位于广东省河源县境内。1959年水库蓄水后连续发生地震,1962年3月19日发生6.1级强震,十几年来记录到1级以上测定参数的地震二万多次。本文试图通过对新丰江水库区微震震源力学的研究,探讨该区发生地震的应力场和地壳变形。  相似文献   

16.
前言宏伟的喜马拉雅山系,呈向南突出的弧形,屹立在我国西藏高原的南缘。它的主脊线上有一系列举世瞩目的高峰,比山系南侧的印度恒河平原高出八千多米。这样剧烈的地形高差,是地球表面结构上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地质证据表明:喜马拉雅山系是在老第三纪晚期,从古地中海中升起的。  相似文献   

17.
曾庆丰 《地质科学》1975,10(4):352-365
岩组分析主要是研究岩石和矿石中矿物原生的及后生的排列方向性。查明晶体生长和沉积作用等的矿物原生排列规律性,有助于深入了解它们的形成条件;而对于后生者,则其应用范围及意义就更为广泛。众所周知,当构造应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岩石和矿石中的矿物会发生沿一定方向排列起来的分异运动,这种岩石或矿石称之为构造岩,它可分为S、B、R等几种基本类型。研究构造岩中矿物排列方向性,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各种构造形迹的性质及其成生时的应力状态,从而更准确地阐明地质构造的成因。  相似文献   

18.
工程实践表明,在边坡、地基或地下工程岩体中几组地质结构面和临空面的组合往往构成可能失稳的岩石结构体、存在向临空面运动的可能性、影响到工程岩体的稳定性。这时必须针对这种可能失稳的结构体进行分析,采取必要的加固或处理。关于岩石结构体的稳定分析,文献中已有一些报导,但偏重于图解和计算方法、一般是针对特定单一块体的解析,仅应用于边坡工程。  相似文献   

19.
岩体的开挖改变了岩体的边界条件,扰动了岩体的原始应力场,并使岩体产生变形。岩体的这种变形综合地反映了岩体的结构和地质构造环境,变形的量值及其变化规律直观地反映了岩体的稳定性。量测分析岩体的变形对监视预测岩体的失稳和不支护安全运营的期限、确定岩体加固处理的方法等都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岩体变形的量测在地下洞室、边坡等岩体工程的勘探、施工和运营中都广泛地开展着。  相似文献   

20.
张启锐 《地质科学》1986,(4):403-410
回归分析是地质数据处理中应用最广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尤其是其中的线性回归模型应用最广泛。模型中的变量,包括因变量和自变量,均被看作是线性的,但实际计算时,这些变量却可以看成是原始观测值的一种非线性的变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