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永嘉县是浙江欠发达县之一,总面积2677平方公里,山地丘陵面积2320.2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6.7%。近年来,随着永嘉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建设用地需求量越来越大,而耕地资源不足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4%,用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可以预言,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低丘缓坡土地的开发利用,在全县耕地开发、建设用地、村庄建设中的份额将越来越重。有着"八分半山半水一分田"之称的永嘉,低丘缓坡土地资源丰富,低丘缓坡土地作为全县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供地作用将越来越显现。因此,加快低丘缓坡资源的合理有序开发,有助于增加永嘉县土地供给、缓解土地瓶颈,有助于实现耕地、林地占补平衡,保障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20世纪80年代初,扶沟农民爱科技、抢财神,科学种田,一举甩掉穷帽子的做法享誉全国。如今,扶沟农民惜地爱地抢地,土地整治充盈钱袋子,奔向小康路的做法又闻名全国。一个全民性的土地整治热潮在全县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并不断升温升级,越来越热,越来越俏。一个个整治项目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扶沟广袤的大地上。英雄故里爱土情吕潭乡吕潭村是著名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的故里。村民对土地的情结格外深挚。全村人均耕地仅800平方米,而村  相似文献   

3.
近来,内乡县采取得力措施,大力开展全方位的土地市场清理整顿和土地违法案件查处活动,极大地震慑了土地违法犯罪分子,提高了各级领导干部依法管理土地的水平,使全县的土地管理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强力推动了全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信息荟萃     
杨学作 《山东国土资源》2012,(11):8+38+53+72-76
复垦验收后可新增耕地62.33公顷。三是扎实开展闲置低效利用土地清理清查,努力维护土地市场秩序。为有效利用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一步规范全县土地市场秩序,该县自2012年3月1日至6月底,利用四个月时间集中开展了闲置低效利用土地清理清查专项行动,全县共查实各类闲置和低效利用土地25宗,面积为144.27公顷,开发区、各乡镇对每宗土地都提出了拟处理意见。  相似文献   

5.
湟中县国土资源局于2001年由原县土地管理局和县地质矿产局合并成立,肩负着全县土地管理与矿产资源管理职能。全局现有干部职工31人,其中公务员16人,其它职工15人,内设机构有办公室、耕地保护科、土地利用科、地籍科、地质矿产科、执法监察队、土地整理中心、统一征地事务所、土地估价事务所。保护着全县2700平方公里的土地,管理着127个矿山企业,涉及到全县基础设施和重点企业项目建设的征地工作、农村宅基地和村办企业用地的审批管理、基本农田保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占补平衡、土地复垦整理、国有土地和农村集体土地的确权发证、地质灾害的防治、矿产资源勘探及开采审批、土地市场和矿产秩序的规范及巡查工作等等。  相似文献   

6.
<正>10月17日,光山县委副书记、代县长刘勇主持召开全县加强土地管理建立健全国土资源监管责任机制工作会议,对全县国土资源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迅速转变工作思路。刘勇在讲话中指出,当前,无论是中央和省市的工作要求,还是县情,都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必须彻底转变过去粗放、低效利用土地的管理思路,要依法依规、科学高效地利用好每一寸可利用地土地,切实保护全县每一块耕地。二是要建立健全共同责任机制。根据中央和省委、省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的顺利推进,金乡县土地供应"瓶颈"制约矛盾日益突出。该文对全县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对策与措施,必将更好地推动全县经济与社会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8.
天等县在城镇化建设中,充分利用城镇土地资源,探索并走出了一条“以地生财、以财建城、以城兴业”的自我发展的路子,有效地解决了贫困县城镇化建设资金瓶颈问题,推进了城镇化建设的进程。2000年以来,全县每年土地开发收入都在1000万元以上,至今年9月底,全县累计土地开发收入453  相似文献   

9.
《河南国土资源》2009,(7):12-13
2008年,我局下发了在全县范围内聘任村级土地协管员的文件,经过乡村及基层国土资源所逐级审查,我们在全县19个乡(镇、办事处)组建了一支由245人组成的村级土地协管员队伍,建立了"局聘所管"的管理体制。经过一年来的任用和管理,这支队伍已经成为我县国土资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村级土地协管员在政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夏邑县召开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会议,县长刘海鹰指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事关全县"十三五"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用地保障,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开拓创新,严格标准,确保规划修改质量。一要体现科学性。在规划调整完善工作中要有超前意识,要从有利于全县今后的经济发展着想,做到科学性、预测性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临颍县针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需求激增,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实际,把节约集约用地、高效利用土地,当做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全局性战略任务来抓,坚持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中心,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到依法管地,节约集约用地,有力地保障了县域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入春以来,河南省大部分地区都遭受不同程度的干旱,位于豫北的范县尤为严重。全县耕地只有国家、省投资范县的土地整治项目区未受到太大影响,特别是近两年实施的白衣阁乡等8乡(镇)土地整治项目。项目区群众积极利用新修建的水渠、水井等水利设施,大力开展抗旱工作,项目区内农作物灌溉率达到90%以上,土地整治大显神威。自土地整治项目实施以来,范县国土资源局先后完成国家及省、市土地整治项目8个,总投资3亿多元,惠及全县  相似文献   

13.
《南方国土资源》2014,(9):79-79
正2014年以来,江西省新建县采取健全激励机制、摸清资源家底、用活上级政策、加快项目立项等多种措施,积极推动全县土地整治工作上新台阶。一是健全激励机制。为鼓励各乡镇多造地、造好地,提高项目实施积极性,提升项目工程质量,县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文件,提高土地开发项目水田工程预算标准,强化项目资金保障。同时,对按时保质保  相似文献   

14.
平原县土地总面积1047.32km^2,辖7镇,3乡,2个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874个行政村,总人口44万,其中农业人口38万,非农业人口6万。平原县耕地总量大,基本农田保护率高,全县共有6.07万hm^2耕地,基本农田5.52万hm^2,保护率达90%,高出法律规定的10个百分点;未利用土地较多,后备资源丰富,全县未利用土地6100hm^2,占土地面积的5.9%,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汤阴县通过更新观念,创新手段,按照"自愿、依法、规范、有偿"的原则,积极开展集体土地流转,实现了土地节约集约规模化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保障了农民合法权益。截至目前,全县土地流转面积5000余亩,约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1%。  相似文献   

16.
2008年,我局下发了在全县范围内聘任村级土地协管员的文件,经过乡村及基层国土资源所逐级审查,我们在全县19个乡(镇、办事处)组建了一支由245人组成的村级土地协管员队伍,建立了"局聘所管"的管理体制.经过一年来的任用和管理,这支队伍已经成为我县国土资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村级土地协管员在政策宣传、协助管理、信息收集等方面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目前已经成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好帮手,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7.
《浙江国土资源》2005,(9):F0004-F0004
长兴县国土资源局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在保障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实现了对国土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加大土地整理和建设复垦力度全县土地整理总面积达1.29万公顷,建成标准农田3.155万公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湖南省桂阳县国土资源局坚持以公平、公正为原则,采用市场化方式配置国土资源的力度不断加大,国土资源资产价值日益显化。白2003年以来,全县公开挂牌出让土地35宗,总面积12.52公顷,成交总价款8035万元。全县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拍挂出让达到100%。  相似文献   

19.
正入春以来,河南省大部分地区都遭受不同程度的干旱,位于豫北的范县尤为严重。全县耕地只有国家、省投资范县的土地整治项目区未受到太大影响,特别是近两年实施的白衣阁乡等8乡(镇)土地整治项目。项目区群众积极利用新修建的水渠、水井等水利设施,大力开展抗旱工作,项目区内农作物灌溉率达到90%以上,土地整治大显神威。自土地整治项目实施以来,范县国土资源局先后完成国家及省、市土地整治项目8个,总投资3亿多元,惠及全县  相似文献   

20.
日前,新邵县国土资源局在全县15个乡(镇)651个行政村推行村级土地协管员制度,建立了土地监察网络。该县将协管员的工作成绩、协管员区域违法情况纳入考核办法进行考评,对评出的部分工作突出者给予奖励,奖励资金列入年度工作经费预算。全县各乡(镇)、村的土地协管员都充当了国土资源事业的法制宣传员、监察巡查员、土地信息员、民事调解员、地质灾害监测员、集体土地使用证传递员,为村民办事节约了时间和费用,提高了办事效率,发挥了国土资源的“前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