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助兴 《地图》1992,(2):17-18,T001
本文叙述的是如何通过一定的制版处理,利用黑白晕渲稿在图上印出彩色晕渲。一、问题的提出在以往的大量地图中,采用晕渲法表现地形地势都是在一色底色上用灰色印晕渲。在印刷过程中,晕渲专有一版。这种方法,从工作上看增加了一块印刷版;从效果上看也不够理想,印出的晕渲对地形地势的表达能力不强。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用彩色晕渲代替黑白晕渲。彩色晕渲虽然好,但做起来比较困难,因为印  相似文献   

2.
高质量晕渲图制作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晕渲法是表现地貌的一种直观形象的方法,在地图产品中广泛使用。本文从晕渲的原理、晕渲生成的参数控制、晕渲的图像处理、彩色晕渲图的制作方法等方面探讨了高质量晕渲图的制作技术。  相似文献   

3.
张彤  俞连笙 《四川测绘》2002,25(3):102-105
晕渲地图由于其美观,立体感强的特点,在大型挂图的制作中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而传统晕渲帛作难度很大,在计算机晕一出现以后,自动晕渲地图以快速,准确,美观的特点取代了传统方法,本文就新型自动晕渲《深圳市地图》的研制过程,特点和研制中的技术问题作些讨论。  相似文献   

4.
地貌是地理环境中最基本的要素,地貌晕渲是地图制图学中表现地形地貌的一种有效方式,具有立体感强、直观易读、对地貌形态表达能力强等特点。地貌晕渲经过了近两百年的发展,已经由最初的手工绘制发展为现在利用计算机技术以及海量的地理数据来进行快速的数字地貌晕渲图的制作。数字地貌晕渲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过去的地貌晕渲完全是手工制作,对人的要求很高。虽然手工晕渲速度较慢,门槛较高,但是所绘制的效果要远远好于数字地貌晕渲,尤其是老一辈晕渲专家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性。相比之下数字地貌晕渲速度快、对人的要求低,适合大数据量的生产作业,但效果较差,往往需要人工干预,因此提升效果和加强晕渲的灵活度一直都是数字晕渲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基于DEM的地貌晕渲图的制作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自动地貌晕渲是以计算机软、硬件为基础,对DEM数据实现的一种可视化。以《深圳市地图》的晕渲部分的制作为例,介绍了自动晕渲的基本原理和过程,讨论了自动生成晕渲的特点及意义。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技术已经深入应用到地图设计、制作和出版等各个领域中,使得晕渲技术得到飞速发展。针对不同格式的数据源,介绍不同数据的前期处理及三维晕渲的制作过程和方法,分析各过程参数的选取对三维晕渲效果的影响,探讨三维晕渲在地图制图中的表现方式以及在Photoshop中进行晕渲与影像融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地貌晕渲图是指利用数字高程模型( DEM)来生成,可以很好地反映地形、地势的变化,具有较好立体感的地图。本文以地貌晕渲基本理论为出发点,利用Global Mapper软件实现对制图数据的地貌晕渲图自动生成。对制图区域内的地形地势特征,地貌晕渲图在计算机上实现的关键技术,整体性考虑对地貌晕渲图效果的影响,合理分析设置Global Mapper软件中的各类参数,并利用Photoshop软件对地貌晕渲图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DOM和DEM在制作数字地貌晕渲过程中各自的优劣性。利用滇池盆地高质量GIS数据,提出一种提取山脉DOM与分层设色DEM集成的数字地貌晕渲制作方法。能很好地突显地貌晕渲效果,解决传统地貌晕渲过程中存在的2项技术问题:1以DEM制作地貌晕渲不能显示地物要素;2以DOM制作地貌晕渲地貌表现效果欠缺。用文中所叙述的方法制作地貌晕渲在视觉上更具美感,可在影像地图编制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三维空间晕渲技术,以其特色广泛应用于地图生产中地貌晕渲工艺,地貌直观、形象、生动。本文讨论计算机环境下数字地貌晕渲图制作的主要工序与关键技术方法。供同仁交流。  相似文献   

10.
张文 《地图》2002,(6):46-47
现代技术的发展,在地图的生产过程中已采用了计算机来进行绘制设计。地图晕渲也有了各种软件可以采用,可以制作出许多漂亮的图件。那种主要依靠手工一笔一笔画出来的鸟瞰曰和晕渲图是越来越看不到了。  相似文献   

11.
基于视觉表象的彩色晕渲地图色彩设计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结合我国地形特点 ,设计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彩色晕渲地图设色方案 ,为数字环境中晕渲地图设计知识工程的建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 由于晕渲地图具有形象美观、立体感强的特点,一直是表现地貌地势的一种常见手段。随着计算机、测绘等先进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自动生成晕渲技术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本文旨在通过对数字地貌晕渲生成技术的研究分析对比,提高地貌晕渲图的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丰富数字地图的产品,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在熵理论和地图分级评价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熵的彩色晕渲图设色方案辅助设计方法,并进行了晕渲制图实验.从客观信息量测定和主观评价结果的分析表明,本文方法制作的晕渲图色彩过渡自然,地形区分明显,层次清晰,能更好地表达地貌形态.  相似文献   

14.
张雷  付超 《现代测绘》2009,32(4):46-48
分析了基于DEM数据的自动晕渲地图生成的意义,介绍了将1:5万数据库中等高线文件转换到CartoShading软件中,利用软件本身功能生成晕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西部测图工程以"丰富产品种类,拓展服务领域"为设计宗旨,力求地图新产品开发,在传统4D产品的基础上,根据西部地物地貌特征补充了地形图要素内容,开发研制了影像地图、晕渲地形图新产品。本文针对原有地形图在表达西部地物地貌特征方面的不足,介绍了西部测图工程中地图新产品的内容设计与制图表达,包括地形图要素扩充内容与制图表达、影像地图产品内容设计与制图表达、晕渲地形图产品内容设计与制图表达等技术内容。地图新产品设计与表达技术已应用在西部测图中,指导生产了我国西部首批1:50000地形图、影像地图和晕渲地形图产品,丰富了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产品种类。  相似文献   

16.
论地貌晕渲的原则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 言地貌晕渲法在地貌立体造型法中属面状符号法,由于这种方法在地图上不会形成大片的底色,所以不致妨碍地图基本要素的表达,而且还能直观地显示出地貌的基本形态(山地、平原、丘陵等)、山岭的走向、山顶的形状、斜坡的基本类型、河间地区的切割状况等。此外,地貌晕渲具有较强的概括性和选择性,它可以根据使用者的目的来强调所需要的要素。正因如此,地貌晕渲法在自己的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不只是保留了下来,而且还得到了更多的发展,尤其在中小比例尺地图上被广泛地应用着。本文就作者以往的工作实践并参考了国内外有关文献,对不同光源晕渲组合(以下也把它称为综合照晕渲)的某些基本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不当之处望同志们不吝指正。  相似文献   

17.
胡静妍  孙鹏  李霖 《测绘工程》2007,16(4):67-70,78
介绍平面地图上地貌的表示方法,总结了地貌晕渲法的基本概念、光照原理和设色原理,讨论研究了计算机地貌晕渲的地形建模、坐标转换和光照处理方法,提出地形数据分块的管理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利用VC 和OpenGL实现了地貌可视化及晕渲图制作系统,最后论述了地貌可视化及晕渲图制作系统的功能和结构,展示了部分系统成果。  相似文献   

18.
数字地貌晕渲中若干参数的设置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曹纯贫 《测绘通报》2003,(5):17-19,37
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制作效果逼真的地貌晕渲,可以增强地图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本文根据数字地貌晕渲法的基本原理分析地貌晕渲效果与参数设置之间的关系,概述了数字地貌晕渲法中主要参数的合理设置,并得出了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19.
大型彩色地貌晕渲图的自动生成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阐述了计算机地貌晕渲的基本原理 ,提出了一个实现地貌晕渲图自动绘制的方案。实践证明 ,该方法能快速、自动地生成大幅面的、满足印刷出版要求和用作专题地理信息系统基础底图的彩色地貌晕渲图 ,适合大规模彩色地貌晕渲图生产  相似文献   

20.
地貌晕渲图是直观反映地形地貌的有效手段。地貌晕渲的生成技术、生产流程和表达形式,是晕渲图制作的关键环节。讨论了地貌晕渲的基本理论以及数字地貌晕渲的生产技术,并以ArcGIS技术平台为依托,重点研究晕渲图的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