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
中国人口的分布、区划和展望   总被引:15,自引:10,他引:15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东部第一台阶为湿润的平原和丘陵,人口稠密。第二台阶分布在中部和西北部,大部为干旱半干旱气候。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属高寒气候,人口稀少。一条分界线东北起于黑龙江省的黑河,西南至云南省的腾冲。此线以东居住着全国96%的人口。以西居住着4%的人口。作者把全国分为八大人口区。在未来岁月里,我国人口分布的总格局不会有很大改变。  相似文献   

3.
4.
傅亚维 《地理教学》2007,(12):26-28
一、调整“人口增长”专题教学策略的由来 人口问题是关系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我国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5之强,中国人口的增长、发展和变化对世界人口的发展变化影响很大。上海高中地理新教材中的“人口增长”专题,是通过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金字塔图的分析、讨论,使学生认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理解两类不同国家人口问题和人口政策的差异。因此,“人口增长”专题是对学生进行我国人口国情和人口政策教育的好教材和好机会。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口地图集》的编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了《中国人口地图集》的编制特点。图集主要使用了准确的详细的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并用计算机制图技术完成了人口数据的提取、处理、人口指标值计算、统计分析、制图分级和图形输出。在文中同时对图集的自动编制过程作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6.
7.
8.
人口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经济资源,其收缩态势关系着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性和平稳性。基于2008—2017年贵州县域人口数据,利用年均人口变化率公式测算人口收缩的空间态势,并选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MGWR)定量探讨贵州县域人口变化特征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 2008—2012年,贵州县域人口收缩区域增长显著,尤其西部与南部地带;2013—2017年,贵州县域人口收缩区域锐减,且主要集中在西南部重度石漠化区域。(2)2008—2017年,贵州县域人口收缩类型以阶段收缩为主,持续增长次之,持续收缩最少。(3)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各因素对贵州县域人口收缩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别,政府财政支出是人口收缩的主要驱动因素,地形起伏度次之,到地级市中心距离和到省会距离影响较大,非石漠化地域占比、人均GDP和二三产值占比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9.
环境人口容量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口分布的密度分级与重心曲线特征分析   总被引:37,自引:5,他引:32  
依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将人口密度图分层显示,并形成中国人口分布图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人口重心曲线,根据人口重心曲线上点的邻近性实施人口密度再分级,由此获得了更具空间集聚特征的人口密度图.基于人口密度分级的多圈层迭加分析表明:随着人口密度增大,人口分布重心逐渐由西北向东南移动,由稀疏趋于稠密,中国人口分布多圈层集聚特征明显.人口重心曲线表明,人口分布总体上是从高密度向低密度分布过渡的,其中在低密度中也有高密度地区分布,高密度地区也有相对稀疏的地区.基于人口重心曲线的中国人口密度再分级表明,中国人口密度可以适度划分为9级,据此可以将中国人口地理分布划分为集聚核心区、高度集聚区、中度集聚区、低度集聚区、一般过渡区、相对稀疏区、绝对稀疏区、极端稀疏区、基本无人区等9大类型区.统计表明,中国3/4以上的人口集中分布在不到1/5的国土面积上,半数以上的国土面积上居住着不到2%的人口,研究结果较好地揭示了中国人口分布的空间规律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新疆人口重心的移动轨迹进行了描述,分析了影响人口移动的自然经济原因。  相似文献   

12.
近20年来广州市人口增长与分布的时空间演化分析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周春山  罗彦  陈素素 《地理科学》2004,24(6):641-647
广州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不仅人口增长迅速,而且内部迁居也频繁。利用第三、四和五次人口普查资料,采用数学模型对近20年来广州市人口分布的变化特点进行深入的探讨。首先分析了广州市人口的增长情况,广州市人口增长较前20年要缓,人口增长地区差异比较明显,城市中心的周边地区人口增长迅速,中心城区总体上人口减少;其次分析了广州市的人口分布状况,广州人口分布趋向规则化,均衡化,人口分布重心向东北向偏移,人口密度由单中心向多中心的趋势变化,郊区化现象比较明显等;最后对广州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分布随城市规模和时空间变化特点进行了模型归纳。  相似文献   

13.
《地理教学》2001,(7):44-45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农村老年人口问题的透析彭珂珊,张俊飚(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咸阳712100)人构成了社会,又影响着社会变迁。一时期的人口结构可以预示出一个社会发展的未来景观。在世纪之交,我国人口结构将实现转型并迈人“老年型”国家行列,不仅老年人口绝对...  相似文献   

15.
刘振  齐宏纲  戚伟  刘盛和 《地理科学》2019,39(10):1525-1536
在人口收缩内涵界定的基础上,采用总人口和劳动力等直接指标结合出生率、老龄化率等间接指标进行综合测度,在地级尺度和县市尺度上分析了1990~2010年中国人口收缩区的数量变化、空间分布及演化特征(由于获取限制,未包含港澳台地区数据),并对比了不同测度指标和方法之间的差异。主要的研究发现如下:①人口收缩区在数量上有明显的增长,收缩程度呈现出明显加剧趋势;②人口收缩区在中部和西部偏东地区快速扩张,川黔渝地区、长江中游地区、东北地区最为严重;③单一指标在识别人口绝对收缩方面效果较好,而且总人口指标往往比劳动力指标更早的反映一个区域的人口状况;④综合指标测度的方法能够更加全面的判断一个区域的人口发展状况,进而识别出人口处于相对收缩状态的区域;⑤人口收缩在县市尺度上比在地级尺度上表现更为明显,但两者的差异呈缩小趋势。基于以上研究发现,建议政府更加重视区域人口收缩问题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加拿大人口发展的空间差异及其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桂霞  李玲 《世界地理研究》2004,13(2):96-102,89
本文主要根据200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资料,分析加拿大人口发展空间差异的变化。加拿大人口总量已从20世纪初的快速增长,转为20世纪末的缓慢增长。人口主要分布于国土南部的大中城市,但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增速低于边缘区、与新兴城市形成对比。目前,加拿大人口已严重老龄化,并在探索采取各种措施缓解老龄化所带来的各种社会压力。  相似文献   

17.
世界人口日     
《地理教学》1999,(4):12-12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硅屯-乌苏-独山子区域人口的历史发展过程和区域人口现状的结构特点,采用人口系统动态仿真模型,对区域人口的发展作出了预测,提出了区域人口发展规划方案并制订出相应的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19.
20.
铁大城市人口分布特点及变动趋势研究-以东京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学界一直关注对城市空间结构的解释,如城市地区居住和非居住活动的分布区位和密度,以及它们的空间联系。本文以东京为例,对特大城市的人口分布及其变动趋势作了较全面的分析,主要包括:(1)人口数量变动及其分布;(2)人口结构变动及其分布、(3)主要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