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东南地洼区铀矿为例,对过渡层(岩性)、构造过渡带及地洼阶段过渡期的有利配合的“三位一体”的成矿模式进行阐述,并对其找矿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3.
地洼区是陈国达教授提出的有别于地槽区的一种新型活动区,是地壳第三基本构造单元。地洼区金成矿作用强烈,分布着众多的金矿床(点),而多因复成金矿床则是其中重要的金矿类型。由于金矿的成矿继承性,致使地洼区金矿的含金建造比较简单。金矿的空间分布严格受构造区的发育程度和展布方位所制约,表现为一定的层控性。金矿的岩控性集中于加里东期、海西期和燕山期三期岩浆活动,而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则控制了中国金矿的空间分布格局。地洼区金矿的成矿构造,主要为短轴复背斜、块状断裂、面状断裂、层间破碎带、构造窗和火山机构等。重磁异常与金矿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这是我们圈定成矿远景区的重要准则。  相似文献   

4.
5.
海南岛中生代地洼期构造与金银多金属成矿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南岛地洼活动始于二叠纪末,白垩世达到剧烈期。经历了基性一中性,中一酸性岩浆喷发及侵人和基性岩浆活动三个阶段。时空分布由南向北迁移。区内发育四种金、银、多金属矿床:(1)多因复成型;(2)隐爆角砾岩型;(3)热液型;(4)矽卡岩型。矿体产于断裂构造内,与酸偏碱性侵人岩相伴生。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内外发现的地洼区及其与铀成矿时代的关系,分为早元古代、中元古代、晚元古代、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等7个不同时代的地洼区。铀的成矿富集,发生在地洼阶段激烈期向余动期的过渡时间内。元古代地洼区地壳固结早,铀成矿年龄值大,地洼余动期时间长。中新生代地洼区地壳固结晚,铀成矿年龄值小,地洼余动期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7.
广西中生代岩溶作用有两期:地洼初动和激烈期。这两期岩溶作用形成的地下洞穴,分别为T_3-J_2、K-E的洞穴堆积物——岩溶沉积岩充填或成为目前已不被现代地下水循环所利用的化石岩溶-古岩溶沉积体。地洼初动期岩溶作用,与Cu、zn、Mo、Ag、Sb、Au、U等成矿关系密切,形成古岩溶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先成的矿源层、体或矿化、经表生风化浸出,由地表水带入古地下洞穴中,在细菌作用下富集成矿。这种类型矿床,在广西找矿潜力很大。找矿模式可归纳为:先成的矿源→地洼→古叠置型岩溶洼地→地洼初动期岩溶沉积体→亲硫元素和放射性等异常→沿古岩溶方向沉积体中下部→矿体。  相似文献   

8.
9.
本文在筒述崇安-长汀古地堑盆地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与该地暂盆地相关的金银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特征,建立了裂谷改造-再造型和裂谷沉积变质-热液叠架改造型两种矿床成因类型,阐明了成矿的机制,建立了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0.
广西大厂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同位叠加成矿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厂矿田各地质历史时期地质环境条件以及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分析表明,100号矿体是大厂矿田内层状、脉状两种基本矿化类型之外的独特类型,可称为块状矿化类型,属有机成矿成因。大厂矿田成矿元素多、品位富、规模特大的原因在于基底Sn等成矿元素预富集作用、泥盆纪热水沉积成矿作用、有机成矿作用、燕山期花岗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等不同时代、不同性质的多种成矿作用在特定空间部位叠加。  相似文献   

11.
<正> 成矿过程是成矿物质聚积和分散的对立统一过程。当聚积因素取得一定程度的支配地位时即可形成矿床。因此成矿过程的发生必须具备有两个前提。一是要有成矿物质存在,即有物源,这是最根本的。二是要有促使过程向成矿物质聚积方面转化的条件,如岩浆、变质、沉积、构造等作用,两者相辅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东部地洼阶段岩浆建造与瓷石矿床成矿作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瓷石是中国传统的陶瓷原料。中国瓷石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它们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的华夏期地洼区,其中又以华中地洼区、华北地洼区和东南地洼区的分布最广泛。中国瓷石矿床主要是酸性岩类经中低温热液蚀变而成,也有少数是由岩浆自变质作用或风化作用形成,其成矿作用与地洼阶段的岩浆建造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瓷石矿的有益矿物组分主要为石英  相似文献   

13.
地洼学说对成矿学的贡献很多很大,现已发展成为国际性的大地构造成矿学派之一,地洼学说对成矿学最突击的贡献,是创造性地从地壳大地构造单元中划分出地洼成矿区,并与地槽区、地台区并列,成为一种新型的大地构造矿区。因而扩大了找矿领域,指明了研究的新动向,获得了显著的找矿效果;地洼学说对成矿学的又一突击贡献,是提出多因复成成矿论及多因复成矿床。陈国达教授的著名论文《从地壳演化规律看多因复成矿床及其形成机理》,指出这类矿床具有多成矿阶段、多物质来源、多成因类型、多成矿作用及多控矿因素的五多特点,是多阶段多期次成矿作用的综合结果。这一理论已广泛运用于成因有争议的矿床研究。解决了多年争论不休的学术问题,指明了新的找矿和研究方向。由于地洼学说在成矿学中的广泛运用,使地洼成矿区的时代,已从晚古生代和中、新生代,推延到元古代和早古生代,地洼成矿区的空间分布,由亚洲、欧洲、非洲,扩展到北美洲、南美洲和澳洲等世界各地。地洼学说使成矿学研究引向深入,有许多领域有待探索。  相似文献   

14.
15.
在论述了扬子地台西缘大地构造格局和边缘构造控矿类型的基础上,厘建了扬子地台西缘铜多金属矿床构造成矿模式。它由内带川滇叠加裂谷系和外带-三江“沟-弧-盆”系两个区域构造成矿模式组成。  相似文献   

16.
地洼区的地震活动性问题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地洼大地构造学说科学地揭示了地壳新的第三基本构造单元-地洼区的存在,为现代成矿学和地质灾害防御等研究开拓了思路。地震作为最新大地构造运动的一种表现,它与地洼区及其构造性状不仅有着成因上的联系,而且在时间、空间和强度等分布上也有着相互的依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地洼区的研究无疑是为潜在震源区和地震危险区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滇东北地洼区铅、锌、银成矿预测数据库”的建立为例 ,简要介绍了将Access97数据库运用于区域成矿预测中的概况。根据研究 ,本区铅、锌、银矿床主要形成于地洼期 ,本文运用该数据库分析了滇东北铅、锌、银矿产的时空分布特征 ,结合构造运动概况划分了滇东北地洼区铅、锌、银矿床的成矿构造层 ,指出了滇东北地洼区铅、锌、银矿床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8.
通过大厂锡多金属矿床多种测温方法测试结果的分析,确定该矿床主要的成矿温度为300±30℃,并进一步推算出其成矿压力为84.2×10  相似文献   

19.
20.
在印度三个时代不同的地洼区中,出现重要的赋存于沉积岩中的铀矿化作用。这些地洼区是:a)印度南部的元古代库达帕洼地;b)印度东北部梅加拉亚的白垩纪Madadek盆地;c)印度北部的晚第三纪喜马拉雅前渊。库达帕洼地呈新月形,沿南印度克拉通东缘沉积,紧邻东加茨活动带,面积达44,500km~2。该洼地由数个上升、下落断块组成。在这些断块内,浅水砂质(库达帕亚组)和钙质(库尔努尔组)沉积物厚度超过12km,同时从2,000—600Ma,至少有四期粒玄岩墙侵入。铀矿化作用主要呈沥青铀矿(含硫化物)和次生铀矿物形式,沿库达帕洼地面南缘出现于磷质碳酸盐岩和共生物的帕帕格尼组砂质岩、砾岩中。如Tummalapalli、Ammasripall,在梅加拉亚,约200米厚的河流相、海相砂质、泥质沉积物分布于1.5km高的西隆高原南缘的Mahadek盆地。该盆地的铀矿化限于河流相、边缘海相早白垩世“石英粗砂碎屑岩/亚长石砂岩”型Mehadek砾岩中,如Comasahat,Pdensashakap、Domiasiat,并呈沥青铀矿、水硅铀矿、钛钠矿形式。这些矿物与还原剂(如碳、生物成因黄铁矿)紧密共生。在喜马拉雅前渊,铀矿化赋存于河流相锡瓦利克砂岩中,并主要产于锡瓦利克砂岩的下-中或中-上接触面上,如Thein、Morni、Hamirpur,Naugajiarao等地。矿化主要呈沥青铀矿、水硅铀矿(与硫化物共生)和大量次生铀矿物形式——这主要是由于持续至现在的反复的活化作用和沉淀作用。这三个地洼区铀成矿作用的共同特点是河流相沉积物围岩(主要为砂岩,并来源于丰富的酸性源区)、远成热液成矿作用和原始成矿作用时的强烈还原环境。这特征可作为在地洼区寻找赋存于沉积岩中的铀矿化的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