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NCEP1°×1°再分析资料、结合多种数值预报产品对2007年7月27-29日发生在四川盆地的大范围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暴雨环流不同于四川盆地常见的四种基本类型,主要表现为500hPa中高纬度为两槽一脊并在贝加尔湖南侧伴有大范围阻塞高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588线西端位于114°E附近,同时河套附近的冷涡为此次降水的发生补充了冷空气。大气低层伴有西南低涡,云南、贵州、四川一带维持一支8-12m/s的西南急流;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垂直配置及暴雨区维持的垂直环流是此次暴雨发生的动力条件;暴雨区的降水中心变化,与垂直环流的上升区域位置变化有密切关系:欧洲数值预报产品对此次暴雨发生的环流形势预报效果较好,具有很好的预报参考价值,但数值预报产品对降水量级的预报误差较大。  相似文献   

2.
贵州省普安县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06—06—12—06—13普安县出现大范围的降水天气过程,通过对高空图、地面图、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的分析,判断该次大型降水天气过程是高空槽和低涡切变共同影响,触发普安县不稳定能量造成的,是一次典型的暴雨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3.
许秀红 《黑龙江气象》1994,(3):34-34,52
一次暴雨过程的分析许秀红1前言1993年6月11日到12日,我省普降雷阵雨,中西部雨量普遍达到中一大雨程度,其中望奎、青岗、安达等市县降了暴雨,是解除旱象的一场降雨。这次降水过程是北来冷空气和南来系统交汇,河套气旋北上造成的,是产生强降水的一次典型天...  相似文献   

4.
暴雨是安康地区重要灾害性天气之一,特别是持续性暴雨,常常引起山洪爆发和河流泛滥,造成严重灾害。因此对持续性暴雨天气的研究和预报特别重要。1997—07—18日、19日连续两天,安康地区出现了区域性暴雨天气,下面从能量天气学的角度进行分析。1环流形势演变特点从历史资料看,安康地区出现持续性暴雨天气的环流形势多为:副热带高压增强西进和青藏高压加强东压,且稳定维持,我区处于两高之间切变线前的西南气流中。所以在持续性暴雨的预报过程中,副热带高压和青藏高压的强弱和进退的预报尤为重要。在这次预报过程中,我台…  相似文献   

5.
一次台风暴雨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对1994年7月12~13日一次登陆台风造成的华北暴雨作了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分析表明,9406号台风登陆后,台风和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间形成的偏东南风低空急流,具有明显超地转特征,它是触发这次台风暴雨的关键系统。Q矢量诊断表明,Q矢量辐合区与暴雨位置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6.
7.
1997—07—26~30日间,我区长城沿线连续出现大到暴雨日,其中26日20时到27日20时靖边(60.3mm)和28日20时到29日20时靖边(89.3mm)、横山(54.2mm)出现暴雨,本文对其进行初步分析。1天气形势演变7月21日起,副高发展,控制区域向西北方向迅速扩大,到22日588线已控制河套地区。脊线位于36°N以北,从青藏高原东部到日本构成带状高压,26日开始出现东退迹象。受东海台风和河西浅槽的影响,副高脊线转为NE—SW向,后逐渐东南退,28日东退明显,30日584线已退至延…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2013年8月7日发生在黑龙江省中、东部地区的一次分散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通过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资料以及动热力条件等情况,详细讨论分析了此次暴雨天气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本次暴雨过程是中小尺度系统产生的对流性降水,强的热力不稳定层结是中小尺度系统发生发展的背景条件;暴雨以地面暖锋为触发机制,暖锋在黑龙江省南部停留时间长,是本次对流性降水过程持续时间较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对2008年8月16~17日怀化地区暴雨过程分析结果表明:高空低槽、中低窄切变线和较强的低空西南气流与地面冷锋的配置,以及怀化部分地区处于水汽和风速的辐合中心附近,为大一暴雨的产生提供了动力条件;中低层水汽输送充足,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水汽条件;沙氏指数、K指数对暴雨天气的发生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单站气象要素的变化对强降水的发生也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莹 《陕西气象》2000,(1):13-15
对1998-08-03 陕西乾县一次强局地短时暴雨过程从高低空环流形势、能量场和单站要素综合量进行分析, 揭示了在环流背景场有利的情况下单站要素及其综合参数的时间变化特征, 对短时暴雨具有一定的预报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雷达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应用天气分析和诊断分析方法,对2013年6月9日至10日南宁市出现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是由阶梯槽东移加深合并,槽后西北气流引导低涡、切变线、地面冷空气南下,大量暖湿气流在桂中附近辐合抬升凝结造成的;辐合线和中小尺度涡旋是此次暴雨的直接原因,地面冷空气对暴雨起增幅作用.低层的偏南大风为此次过程提供了大量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底层辐合,高层辐散及强烈的上升运动加强了水汽的抬升凝结.雷达资料的应用为暴雨和强对流天气的预报等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10年7月11—12日南京市江宁全区普降暴雨到大暴雨。本文利用M3、NCEP/NCAR全球资料同化系统再分析等资料(1°×1°)应用环境分析、物理量场诊断,对产生这次暴雨的形势背景、低空急流、水汽输送、垂直运动、中小尺度系统和强对流云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有利的环流背景条件下,中小尺度系统发生发展和演变是这次暴雨产生的直接原因;低空急流为这次暴雨提供了大量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中低空切变两侧的水平风场切变不仅为暴雨产生提供了强烈的辐合上升运动,同时对水汽的水平辐合和垂直输送非常有利;强对流云团的生成、移动与强降水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一次暴雨过程的EOF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铭  安洁  朱敏 《大气科学》2007,31(2):321-328
在用21层η坐标细网格模式对1998年7月21~22日发生在武汉地区的一次持续性特大暴雨过程数值模拟的基础上, 利用较高时空分辨的模式输出结果对暴雨过程做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分析)尝试。结果表明:EOF第1主分量的空间分布代表典型的暴雨环境背景场的低值系统;EOF第2主分量的空间分布与人字形切变线(西部为冷式切变,东部为暖式切变)相联系,是影响这次暴雨的重要形势场;利用相轨线分析方法发现,暴雨过程中EOF第1主分量和EOF第2主分量的时间系数在暴雨临近阶段,两者正相关,激发暴雨,在暴雨后期两者负相关,促使这次暴雨趋于减弱结束。  相似文献   

14.
15.
一次远距离台风暴雨过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孙兴池  陈金敏  刁秀广  李静  杨明 《气象》2009,35(5):35-41
应用常规观测资料、卫星、雷达产品,综合分析2008年山东最强的一次降水过程,研究西风带降水系统影响山东时,远距离台风对降水的增幅作用,并对主要降水时段进行中尺度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西风带系统影响山东时,远在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右侧的东南气流产生的风向、风速辐合与西风带辐合区合并,东南风所及范围比湿增大,水汽通量辐合使大气中的垂直液态水含量明显增大.西风带系统在垂直方向上后倾,使得低层影响系统受高空槽前的正涡度平流影响,是降水发生的环流背景.中尺度模拟结果显示:前期鲁西暴雨垂直方向对流基本稳定,但有强的对称不稳定支持上升运动发展,后期半岛地区的连续暴雨则是低层增温、增湿且对流和对称不稳定并存,从而产生强降水.  相似文献   

16.
利用常规探测、地面加密观测、NCEP 1°×1°的6小时资料和卫星、雷达等资料对2008年7月22日重庆地区暴雨进行了天气动力学和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暴雨是在比较有利的天气背景条件下产生的,造成强降水的雨团在时空尺度上具有中尺度系统的特征,不断移入的对流回波是降水的直接制造者,西南涡及切变线为降水发生提供了有利的触发条件,低空南风急流的激发了对流运动的产生,同时低空南风急流的维持为降水过程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来源.  相似文献   

17.
对2006年7月17日锡林郭勒盟南部地区及苏尼特右旗的暴雨和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天气诊断分析,结果表明:7月17日暴雨的产生是地面倒槽、高低空急流、切变线、副热带高压共同作用的结果。高空500hPa稳定的环流形势为大暴雨的酝酿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低层切变线、冷空气是暴雨产生的触发条件,而台风低压的滞留为暴雨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汽和动力抬升条件。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卫星云图资料,采取天气学分析方法,对2012年7月28-30日黑龙江省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暴雨、大暴雨天气过程是在低涡东移发展,受副高北抬与日本海弱高压阻挡作用,在黑龙江省停留较长时间而造成的。暴雨出现在低涡中心和切变线附近;偏南风低空急流为暴雨提供了水汽条件;地面辐合及高空暖锋活动为暴雨提供给了动力条件;在物理量场上充足的水汽条件以及"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抽吸效应"引起强烈的上升运动有利于此次区域性暴雨、局地大暴雨天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2013年8月12-13日,黑龙江省受暖锋影响,自西南向东北出现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此次暴雨天气过程,降水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本文利用常规观测、卫星、雷达、自动站等资料对暴雨产生的成因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暴雨主要是蒙古低压东移北上和暖锋的共同影响产生的,暖锋锋生是雨强增强的原因。低空西南急流为暴雨区带来了丰富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高低空急流耦合加强了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20.
利用常规天气图资料、自动气象观测站资料,对2014年7月3日至5日河池市一次暴雨过程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本次强降雨过程主要是由西太平洋副高、高原槽、切变线及地面弱冷空气共同影响造成的。(2)强烈的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加上强咧深厚的垂直上升运动,给这次强降雨提供了良好的动力条件。(3)低层西南急流为暴雨提供丰富的水汽。(4)本次过程散度、水汽通量散度辐合中心及涡度大值区均位于河池西部,加上地形作用都是导致暴雨中心在凤山、东兰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