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出了在天气预报中增加健康预报这项新内容,为气象服务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拓宽了新的领域。在研究人体对气象条件的反应和人体疾病与天气条件的关系中,得出开展健康预报的必要性和实用性.并从医疗气象学的观点出发,把天气分为5种状态,对各种状态下健康预报的内容分别作了探讨,从而形成了健康预报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2.
天气变化影响人体健康的信息与预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天气变化与人类健康的关系,预报影响人体健康的疾病信息,在统计天气变化与慢性疾病发病关系的基础上,推导出了日平均气温与哮喘、癌症、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四种疾病的数学表达式。结合利用业务预报的气温要素值与天气形势,对影响人体健康的天气信息作出预报,并通过“221”等声讯媒体服务于首都百姓。这一实践结果表明,天气变化影响人体健康的信息与预报的问世,为北京地区的群众防病和提高健康水平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高温天气的分析与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温天气的分析与预报王正旺,庞转棠(长治市气象局046000)1引言高温是一种灾害性天气。高温能影响作物开花授粉,造成空壳猛增,可加速植株蒸腾,破坏水分代谢活动而发生萎谢。在作物生长后期使作物逼热而粒重减轻等。高温对人体健康也具有一定影响。当人体皮肤...  相似文献   

4.
杨雪艳  王宁 《吉林气象》2006,(2):2-3,27
1引言 我国有八大沙漠和四大沙地,又与蒙古南部戈壁毗邻,在适当的天气条件下,沙尘暴就会席卷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尤其是2000年以后,春季沙尘暴的次数明显增加,影响范围不断向南、向东扩张。受外地沙尘暴东移和本地沙源起沙的影响,近几年,吉林省的沙尘暴也呈多发趋势。发生沙尘暴天气时,空气中布满沙尘粒子,人们呼吸困难,极大地影响了人体健康;同时能见度很低,严重影响了交通运输。由于沙尘天气对农业、畜牧业、国民经济、生态环境等均构成负面影响,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因此加强沙尘暴的监测和预报已成为气象部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业务工作。为此我们对吉林省中部地区沙尘天气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客观预报系统。本文主要介绍吉林省沙尘天气客观预报系统的组成、功能、软件特点等。  相似文献   

5.
杭州市人体健康生活气象指数预报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气气象条件是影响人体生理、心理感觉的一种重要因素。科学家发现,越来越多的疾病其实都与气候变化有关,杭州市气象部门开展医疗气象工作是在1988年开始的,统计了50万个病例的发病情况,总结了二十几种痢疾的发病率预报方法,并在杭州人民广播电台开辟了《气象与健康》栏目。1999年,杭州市气象局推出了杭州“都市气象”服务系列,将杭州市多发病、常见病气象预报方法升级、换代、优化成杭州市人体健康生活气象指数共16种。人体健康生活气象指数预报系统包括单个指数预报、复合指数预报、数据管理、气象资料曲线、指数资料曲线、系统参数、关于系统等7个模块。  相似文献   

6.
人体舒适度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经过人群调查得出适合于江淮地区人体舒适度指数公式及预报指标,综合利用T106数值预报产品和地面常规资料,采用MOS预报的方法和天气气候统计方法预报出气温、风速、日照等与舒适度指数有关的气象要素,研制了合肥市人体舒适度预报系统,该系统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和客观实用,易于操作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重分析了1994年汛期5次暴雨天气过程的雨量数值预报结果,简要阐述了产生暴雨天气的天气背影并把该数值预报结果与日本人的同类数值预报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本系统对暴雨折预报结果明显优于日本的数值预报结果,从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到,本系统无论是对暴雨范围的预报,还是对暴雨雨量的预报,都是非常令人鼓舞的。  相似文献   

8.
湖北一次冰雹天气过程的落区诊断分析和预报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利用欧洲中心和T106数值预报产品,分析常规气象资料,对湖北省1998年3月20~25日历史上罕见的连续性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揭示了产生强对流天气的环流形势和影响系统,并从短期角度对连续性强对流天气过程归纳出天气模型和预报指标,得出了强对流天气落区及降水性质与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为更好地提高预报强对流天气的准确率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1引言进入秋季,随着暖空气活动的逐渐减弱,北方冷空气活动开始加强,大雾天气频繁出现。大雾作为一种灾害性天气,是影响交通安全的首要因素,同时大雾天气出现时城市释放的烟尘、废气等有害物质容易在近地面空气中滞留,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研究大雾天气的成因,尤其是当地地形条件对大雾形成可能造成的影响,对秋季大雾预报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多普勒天气雷达短时预报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短时预报技术的一些概念和基本内容,并就国内外基于多普勒天气雷达的短时预报技术开发进展情况,从临近外推预报和短时数值预报两方面详细叙述了包括雷达资料控制、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测、雷达资料同化等技术研究的最新动态。  相似文献   

11.
天气关键区大气低频波延伸期预报方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针对上海地区强降水过程预报,根据大气低频振荡特性和使用Micaps 700 hPa位势高度场资料,提出了一种新的预报方法——“天气关键区大气低频波延伸期预报方法”,确定了天气关键区的范围和分析了天气关键区的低频变化特征。该方法的重点内容是天气关键区的低频波特征、各关键区低频气流辐合及其与降水过程的联系。2010年该方法在上海春季业务预报中取得了比较好的预报结果,尤其是对重大事件的预报服务。  相似文献   

12.
杨绍洪 《贵州气象》2001,25(5):14-16
受弱的两高切变和高空冷平流的影响,2001年8月10日黔东南州出现了一次秋季大暴雨天气过程,11-12日受地面冷空气从东北路径影响,又出现了秋风天气。由于在预报过程中疏忽了高空冷平流的作用以及出现转折性天气前单站要素的某些重要特征,造成过程漏报。本文对这次大暴雨和秋风天气过程作了分析,得出一些结论,对今后秋季暴雨笔秋风天气的预报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王春红 《气象》2001,27(2):48-51
对1998年4月18日强风沙尘暴天气从天气形势、天气特点、形成机制及预报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这是一次在大尺度锋前晴空干热区新生干飑线造成的特殊天气,目前的常规监测及预报手段还无法准确预报这种特殊的灾害性天气。  相似文献   

14.
西宁地区沙尘暴天气的环流特征及其预报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保广裕  高顺年  戴升  达成荣 《气象》2002,28(5):27-31
通过青海省气象台建立的沙尘暴天气档案中影响西宁地区的23次沙尘暴天气个例,从高空环流形势、地面冷空气强度、热力不稳定条件三方面入手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预报西宁地区沙尘暴天气的短期及短时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15.
强对流天气的分析和预报历年来是气象业务工作的难点。“九五”期间 ,地方和军队气象部门先后开展了“冰雹落区预报逐级指导技术研究”、“内蒙古防雹减灾新技术和冰雹专项预报研究”和“区域强对流天气数值分析预报系统”等课题研究。在此过程中 ,为了深入了解国外强对流天气研究和应用的最新进展 ,各课题组检索、查阅和翻译了大量有关文献 ,汇集成内部参考材料 ,并提供给感兴趣者。编者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加工 ,并结合对强对流天气应用研究的认识 ,编成了本书。全书选入 67篇文章 ,主要内容包括分析预报基础与预报方法两大部分 ,内容包括美…  相似文献   

16.
李亚林  陆海席  安新宇  刘志辉 《气象》2007,33(S1):67-70
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往往会造成雷雨、大风、水雹等强对流灾害性天气,它从发生、发展到消亡通常在几小时到十几小时,但所造成的灾害程度远大于稳定性的天气系统,由于其小尺度、突发性的特点,常规的观测手段和预报方法难以监测和预报其生消过程。通过对2007年7月17日19一20时飚线过境的一次强降雨天气过程,用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资料、云图资料结合自动确量站降水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提取出了一些有价值的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17.
西沙海区是我国受热带气旋影响最频繁的海区之一,全年除2月份外,各月均有热带气旋影响。由于西沙海区是南海的主要交通枢纽,了解西沙海区热带气旋的活动规律及做好该海区的热带气旋预报,具有重要的经济和国防意义。本文在统计分析1949~1995年西沙海区热带气旋活动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天气预报的多层递阶方法卜」的基本思路——将天气系统看成是随机动态的时变系统,把对天气系统的状态预报分成两步。首先对系统的时变参数进行预报,然后再对系统的状态进行预报。为了改进目前多层递阶方法中大多采用仅有预报因子的线性单输出系统模型存…  相似文献   

18.
郑州市人体舒适度预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参照人体舒适度的有关公式 ,结合郑州市的天气气候特征 ,确定了郑州市人体舒适度计算公式 ;利用此公式及 1 998、1 999年历史资料计算了人体舒适度数值并进行分级 ;根据当日要素预报值计算的舒适度数值 ,进行次日的人体舒适度分级预报  相似文献   

19.
李青  田忠臣 《吉林气象》2005,(4):36-37,44
云天变化与大气的层结状态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同时云天变化又与天气系统的类型、强度密不可分。作为一名测报人员,通过日本数值预报产品、北京各物理量要素分析及天气预报,预先了解未来24小时影响本地的天气系统类型和强度、大气层结状态,对准确取云、减少错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作为一名预报人员,认真辨析云天演变所预示的天气变化,通过云天变化来判断天气系统强度、移入、移出,对做好短期、短时、临近的天气预报,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多元判据综合评估中期天气客观相似预报模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钟元 《气象》2003,29(4):3-9
提出一个对多元判据综合评估的中期天气客观相似预报模式。模式应用同中期天气过程的时间—空间尺度相适应的经过时间滤波的大气环流背景为客观判据,比较全面地评估了预报时刻前后多层次、多要素的大气环流动态变化的相似,通过定义相似指数综合评估在多元判据下样本的相似程度,从相似时域的历史样本中找到较佳相似的中期过程,预测未来l~10天的中期天气过程。模式检验和预报试验表明该模式具有预报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