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陈夏芸 《福建地理》2005,20(2):35-37
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是传统经济不可避免的突出矛盾,如何合理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合理利用自然生态资源,是新世纪新形势下人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本文阐述了循环经济的内涵及作用、实践循环经济的重要形态——生态工业,并进一步分析了我国生态工业因区建设的主要问题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推动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循环经济发展是转变我国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与禁止开发区四大类型主体功能区为基础,根据各地方循环经济的具体实践,归纳不同区域范围内循环经济发展的类型、动力、特点及未来方向,并针对经济水平、资源禀赋等差异进一步细分为8种循环经济模式,有助于循环经济生产方式与国家宏观空间格局的适应与融合.  相似文献   

3.
旅游循环经济体系构建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随着旅游经济的迅速增长,旅游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运用循环经济理论,发展旅游循环经济,是解决这种矛盾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应构建企业、产业、区域和社会不同层次上的旅游循环经济体系,将各层面上的旅游经济运行纳入到一个有机的可持续发展框架中.为保障、促进旅游循环经济发展,应建立完善的旅游循环经济法规体系、经济政策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宣传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4.
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小玲  夏斌  聂云峰 《热带地理》2006,26(1):40-44,50
论述了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特点,讨论了广州市经济增长与环境发展、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性,并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科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大教育投资等方面提出了实现广州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绿色招商与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以河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为例论述了招商引资对于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当前全民招商的现象进行了反思.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绿色招商的内涵和主要原则,指出绿色招商和循环经济是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根据县城经济发展的特点,以河南省新郑市和义马市循环经济发展为例,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对县域农业和工业循环经济两大体系构建进行了论述,并对县域绿色招商中应注意的问题,如市场有效性、招商载体构建、实体虚拟产业循环结合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2008年6月,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慈福义教授的专著<循环经济与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证>,对于循环经济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以及对经济转型条件下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方向、不同的区域发展条件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该书具有下而三个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7.
循环经济已经成为中国当前实施科学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战略之一。由于中国的循环经济是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提出来的,因此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这是中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创新性举措,并希望能够对中国循环经济的理论、政策与实践有进一步的了解。中国为什么需要发展循环经济、中国循环经济的内涵与特征,以及中国当前推进循环经济的主要做法和政策动向,本文在此作一介绍和评述,供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8.
矿产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繁荣和发展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矿产开发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日益突出,制约了矿业经济的发展。基于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合理开采和有效利用矿产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BPEIR模型及特尔菲法,建立了河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资源产出、资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资源环境安全、经济与社会发展5类指标共20个单项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运用综合指数法对1993-2007年河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河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程度在逐步提高,具有明显的阶段性.2003年以来为高速发展阶段,资源产出、资源综合利用、经济与社会发展是主要拉动因素;资源消耗水平多年徘徊不前.提出了促进河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循环经济是区域实现向可持续发展转型的重要模式.基于能值分析理论,构建了区域循环经济能值分析指标体系,并以此对1991-2004年徐州市的能值使用与转移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991-2004年徐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依赖于本地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能值自给率都在98%以上;资源利用效率呈现先提高后下降的演变过程,具有明显阶段性特征;环境压力的变化与经济增速的周期性波动相一致,并呈现波浪式加大;徐州市循环经济系统处于比较有活力的发展状态区间,但持续性能力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