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泉州湾蟳埔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比较不同生境的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根据在泉州湾蟳埔潮间带3种生境类型获得的大型底栖动物数据进行了分析。2011年4月-至2012年1月在泉州湾蟳埔潮间带获得大型底栖动物101种,其中浮游生物食者(Pl)、植食者(Ph)、肉食者(C)、杂食者(O)和碎屑食者(D)物种数分别为21种、18种、21种、26种和15种。光滩(沙滩)、互花米草和牡蛎石三种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平均栖息密度、平均生物量、多样性指数的优势功能群多样化,表明泉州湾蟳埔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的复杂化和多样化,这种特征是潮汐、生境、底质粒径等环境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潮汐导致潮间带的空间异质性(沉积物粒径的差异),空间异质性导致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组成的差异。互花米草、牡蛎石构成了多种小生境,有利于众多大型底栖动物的栖息。还讨论了大型底栖动物物种鉴定水平和功能群划分标准不同对功能群研究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烟台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和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2009年11月至2010年8月对烟台3种典型潮间带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分析了烟台典型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包括群落种类组成、丰度和生物量、优势种、多样性等,采用MDS和CLUSTER分析了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并用AMBI和m-AMBI对底栖群落和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111种,其中多毛类动物40种,甲壳动物37种,软体动物29种,棘皮动物1种,鱼类2种,其他动物2种(包括纽虫和腔肠动物各1种)。多毛类动物和甲壳动物占据了研究区域底栖群落的主要成分,两者分别占据了群落总种数的36.04%和33.33%。从季节来看,3种类型潮间带物种数均为冬季最低,而秋季则普遍处于较高水平。物种丰度在3种类型潮间带的分布为泥沙质的渔人码头泥质的养马岛沙质的辛安河口,3种类型潮间带的丰度主要贡献者分别为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和多毛类动物。渔人码头和辛安河口的生物量均以秋季为最高,而养马岛在冬季达到最高,且远高于其他3个季节;软体动物是3种不同类型潮间带生物量的主要贡献者。烟台3种类型潮间带出现的优势种多达15种,但多数优势种仅在某个潮间带的单个季节出现,优势种受季节和潮间带类型的影响明显;日本大螯蜚(优势度为0.29~0.82)是渔人码头全年的优势种,中型阿曼吉虫则是辛安河口的主要优势物种,养马岛的优势物种则为养殖逃逸的菲律宾蛤仔。与以往历史资料相比,烟台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已经受到了人类活动的深刻影响,原有的潮间带经济种类已经严重退化或消失。  相似文献   

3.
胶州湾女姑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根据2003年8月至2004年5月间夏、秋、冬、春4个季度月,对位于胶州湾内女姑口潮间带的高潮带、中潮带和低潮带所设的3个站进行的大型底栖动物生态调查并分析所获得的资料,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H′)、物种丰富度指数(D)和物种均匀度指数(J)以及Jaccard的群落种类相似性指数Ja分析该潮间带不同潮区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种类组成的相似程度。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采到大型底栖动物57种,其中软体动物24种,占42.11%;甲壳动物和多毛类各15种,占26.32%;鱼类2种,占3.51%;螠虫1种;女姑口潮间带高、中和低潮区生物种类和生物组成均差别较大,两两群落相似性系数也比较低;3个多样性指数H′,D,J的值大小顺序为低潮区>中潮区>高潮区;女姑口潮间带物种多样性指数季节性变化明显,H′和J为春季最高、冬季最低;D为秋季最高、春季最低。  相似文献   

4.
山东半岛宁津沿岸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9年11月至2010年8月4个季度(秋、冬、春、夏)对宁津沿岸潮间带2个断面的高潮带(SC1H与SC2H)、中潮带(SC1M与SC2M)和低潮带(SC1L与SC2L)所设6个站位的大型底栖动物生态调查资料,采用种属组成、优势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度指数等方法,分析了调查区域内大型底栖动物的生态特征和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宁津沿岸潮间带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45种,其中甲壳动物为优势类群,共计20种;软体动物14种,环节动物多毛类9种,其他类动物2种。优势种组成方面,甲壳动物钩虾类是4个季度的绝对优势种。调查区域大型底栖动物的年平均生物量为45.09 g/m2;最高生物量出现在秋季,最低出现在春季;空间分布上,除春季外其他三个季度的生物量变化趋势均为中潮带低潮带高潮带。年平均丰度为182.67个/m2;最高丰度出现在夏季,最低出现在冬季。宁津沿岸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年平均物种多样性指数H′为1.09,季节变化趋势为冬季秋季夏季春季,空间分布趋势为低潮带中潮带高潮带。与邻近潮间带文献资料相比,调查区域的大型底栖动物在物种数量、生物量和丰度、物种多样性方面均处于低值水平。  相似文献   

5.
黄河三角洲潮间带动物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1996年黄河三角洲潮间带动物定性调查结果,分析了黄河三角洲潮间带动物物种多样性;以定量调查结果研究了潮间带动物多样度以及与均度、单纯度的关系。研究表明:该区共鉴出潮间带动物193种,隶属于13个门15个纲40个目94个科;潮间带动物多样度为0~1.70,均度为1~1.00,单纯度为0.22~1.00;多样度与均度呈正相关,与单纯度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射阳河口互花米草入侵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11月至2009年10月,在盐城自然保护区射阳河口滩涂分别于潮间带、潮上带和潮沟中设置互花米草区与非米草区2类对照样地(共6类生境),按月份取样来研究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的差异,探讨互花米草入侵对底栖动物的影响。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22种,隶属3门4纲17科,其中软体动物13种,节肢动物6种,环节动物3种。米草区和非米草区的物种组成不同,各生境在不同月份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数、密度、生物量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在不断波动,在潮间带上述指标均为In>Ig,潮上带除密度外均为Sn>Sg,潮沟边滩除个别月份外均为Cg>Cn;3类互花米草生境中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各项指标月间变动趋势基本一致(仅个别月份例外),均表现为Cg>Sg>Ig,互花米草生境存在共同的优势种,但数量有一定的差异。分别对潮间带、潮上带和潮沟中互花米草区与非米草区2类对照样地的物种数、密度、生物量以及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H’进行生境-月份间无重复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潮间带2类对照样地各项指标在生境间差异均极显著,月份间差异均不显著;潮上带2类对照样地各项指标生境间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除密度外),月份间差异显著(除多样性外);潮沟2类对照样地生境间差异显著(除生物量外),月份间差异均显著。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境中的互花米草对底栖动物的影响不甚相同:潮间带互花米草的入侵降低了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数、密度、生物量和多样性;潮沟米草的入侵提高了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数、密度和多样性;而潮上带米草入侵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各指标影响不一。  相似文献   

7.
根据2008年8月至2009年5月4个季度月(夏、秋、冬、春季),对位于石岛大鱼岛村潮间带的高潮区(SD1站)、中潮区(SD2站)和低潮区(SD3站)所设的3个站进行的大型底栖动物生态调查并分析所获得的资料,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H’)、物种丰富度指数(D)和物种均匀度指数(J)分析该潮间带不同潮区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石岛大鱼岛村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总平均栖息密度、总平均生物量和总种数分别为397.7个/m2,99.874 g/m2和68种。3个潮带的平均密度(D)、平均生物量(B)和种数(S)的季节变化分别为:D冬季>D夏季>D秋季>D春季,B夏季>B冬季>B秋季>B春季,S冬季>S夏季>S秋季>S春季。多样性指数H’值大小顺序为低潮区>高潮区>中潮区,D值大小顺序为低潮区>中潮区>高潮区,J值大小顺序为高潮区>低潮区>中潮区;大鱼岛村潮间带物种多样性指数季节性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栖息于潮间带的海生动物中,营底内生活的种类占很大的比例。这类动物以独特的生活方式适应或克服潮间带的各种不利条件而得到生存和繁衍。从报道来看现代海洋底内动物泂穴的研究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如某些潮间带底内动物的鉴定,仅以外部形态作依据显然不够,还需以其他生态资料,如粪便、洞穴、卵块等作参考。有些潮间带动物的地理分布范围与其营底内生活有关,它们可以借助洞穴的保护而渡过寒暖不适的气候。更重要的是这方面研究能对古生态学和地史学问題的探讨提供科学依据。有很多种潮间带底内动物洞穴、排出物和爬行痕迹等被作为“生活遗迹”而保存在化石中,因此这类化石的沉积岩层实际上已成为该类动物生存发展年代的记载。但是,在岩层古生态学分析研究中,比较困难的是如何区别古代生物居住、死亡或埋藏的地点,这个同题涉及到对沉积物形成的地点和过程的确定,进一步就可用这些资料来研究古代海岸变迁和海面的升降。就潮间带底内动物的居住和死亡地点(埋藏与死亡地点也可以不同)来说,有的可能一致(如某些不太活动的种类),有的则不一致(如贝类),作为古生态学依据,各具其长短,贝类无洞穴化石,其贝壳可成为化石,但埋藏与生活地点往往不一致;蟹类的优点是洞穴能成化石,其上并留有爬行痕迹;洞穴化石的埋藏与动物原来生活地点一致(亦有个別情况不一致)。早在地史年代就已有不少虾蟹类遗体及生活迹迹化石被发现:因此,现代潮间带蟹类洞穴的研究不仅对认识或鉴定古代甲売类动物有价值,而且对进一步鉴定种类、寻找演化线索和促进古生态学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青岛潮间带在我国北方沿岸潮间带中颇具代表性。潮汐是规则的半日潮。 著者曾于1954-1964年,选以下四个点进行了调查:1,沧口潮间带,位于胶州湾内东北区中部,座东向西,坡度小的泥质和泥沙质滩涂;2.沙子口潮间带,位于青岛以东,为沙质滩涂;3.湛山湾潮间带:位青岛以东近郊,为沙质滩涂;4.大黑澜潮间带,位于胶州湾口,为岩石岸滩。每月进行二次大潮采集,每一采样点取两个定量(50×50厘米)样品和若于定性补充样品。从1963年5月至1964年9月,结合甲壳类生态进行了专题调查,本文就是根据上述调查,在软底质滩涂所获11种蟹类材料总结的,对所见各种蟹类的洞穴均经现场观察、测量并作了详细记录和拍照。对同一种蟹类洞穴的形态在不同地点和时间内所出现的变化也给予了特别的注意。 本文定稿过程中征得了山东海洋学院李嘉泳及本所曾呈奎,刘瑞玉、郑执中、吴宝铃、齐钟彦、马绣同等同志的修改意见,文中插图、照片由王兴虞、宋华中同志给予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9.
李莉  张永丰  张臻  陈燕  马新 《海洋通报》2014,33(4):475-480
2012年春季(5月)和夏季(8月)对滦河口-洋河口海域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及环境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春季调查共鉴定大型底栖动物36种,种类组成以软体动物和多毛类为主;夏季调查共鉴定大型底栖动物22种,种类组成以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为主。夏季大型底栖动物丰度和生物量明显低于春季。春季丰度和生物量皆以软体动物最高;夏季丰度以多毛类最高,生物量以节肢动物最高。滦河口-洋河口海域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丰度和生物量从高潮带向低潮带不断增高。采用大型底栖动物污染指数MPI和AMBI指数对调查海域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分析时,发现滦河口-洋河口海域潮间带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处于良好状态,但MPI评价法和AMBI指数法对滦河口-洋河口海域潮间带生态环境质量分级结果存在差异。两种评价方法在生态环境状况分级评价中皆存在一定偏差,还需相互校准,并通过环境压力的梯度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0.
烟台养马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食物网结构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明烟台潮间带主要底栖生物类群间的营养关系和食物网结构特征及其季节性变化,于2019年春季(3月)和夏季(7月)在山东烟台养马岛潮间带采集大型底栖动物、沉积颗粒(SOM)、悬浮有机质(POM)、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样品。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对养马岛海滩潮间带底栖生物的碳、氮稳定同位素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大型底栖动物在春季和夏季δ13C和δ15N值分别为?20.23‰—?12.99‰, 5.32‰—10.45‰和?21.91‰—?9.88‰, 7.01‰—14.17‰。夏季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数值范围相较于春季均有所增加,相同大型底栖动物物种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值会随季节变化而发生变化。春季该潮间带主要大型底栖动物的营养级范围为1.98—3.49,夏季为1.89—4.00。相同大型底栖动物营养级在季节之间无显著变化(P0.05)。营养传递顺序可表达为:滤食性软体动物→多毛类→甲壳动物,与能量流动方向一致。  相似文献   

11.
根据2022年8月大潮期间庙岛群岛岛屿的潮间带和潮下带大型底栖动物的调查结果,对其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优势种、多样性以及群落结构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次潮间带定量调查共鉴定大型底栖动物52种,其中甲壳动物最多(17种);定性调查共鉴定42种,软体动物最多(30种)。潮下带定量调查共鉴定大型底栖动物39种,低于潮间带定量调查,其中软体动物最多(26种)。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平均丰度为234个/m2,平均生物量为82.82g/m2。潮下带平均丰度为180.2个/m2,平均生物量为708.02g/m2。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H′)、丰富度指数(D)和均匀度指数(J′)平均值分别为1.187、1.723和0.540;潮下带H′、D和J′平均值均高于潮间带,分别为1.301、2.204和0.669。在本次潮间带定量调查中,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为施氏玻璃钩虾(Hyaleschmidti)、平背蜞(Gaeticedepressus)、潮间海钩虾(Pontogeneialittorea)等。潮下带优势种与...  相似文献   

12.
纤毛虫是潮间带沉积物中多样性高且丰度占优势的类群,其群落结构可反映环境状态。于2013年11月(秋季)、2014年2月(冬季)、5月(春季)和8月(夏季)开展了南麂列岛火焜岙砂质潮间带沉积物中纤毛虫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时空分布研究。结果表明,该生境中底栖纤毛虫物种丰富,共检获148种纤毛虫,涉及19目70余属;纤毛虫的丰度和物种组成呈现显著的季节差异和垂直分层差异。其中,丰度占优势的纤毛虫按食性依次为菌食类群、肉食类群和藻食类群;已非典型的砂隙纤毛虫区系,而是呈现出某些有机质丰富的泥沙质沉积物中的纤毛虫群落的特点,这可能是该生境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后续效应。但纤毛虫物种多样性较高,这表明尽管存在人类干扰的长期效应,潮间带周边环境良好,对周边居民及设施的动迁等多样性保护措施可能已经产生了向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深沪湾沙滩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及其次级生产力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2006年冬、春2个季度在深沪湾沙滩潮间带获得的大型底栖动物栖息密度和生物量表明,深沪湾沙滩潮间带生物群落生态特点是种类少、数量高,群落结构简单.运用Brey(1990) 的经验公式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和P/B值的计算,得出冬、春两季深沪湾沙滩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平均次级生产力和P/B值分别为48.79[g(AFDW)/(m2·a)]和1.30.深沪湾沙滩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平均栖息密度、平均生物量和平均次级生产力三者的变化是一致的,均是低潮区>中潮区>高潮区.这种分布格局与沉积环境及潮汐有关.  相似文献   

14.
山东长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生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15年11月(秋季)、2016年2月(冬季)、2016年6月(春季)、2016年9月(夏季)大潮期间对山东长岛列岛中南长山岛和北长山岛的3个不同底质类型的潮间带采样点进行了系统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研究了其数量特征和季节变化,包括群落种类组成、密度和生物量、优势种、物种多样性等,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隶属7个门,共81种。其中环节动物门多毛类动物25种,软体动物门25种,节肢动物门22种,棘皮动物门6种,其他类群共3种(包括纽虫、腔肠动物和鱼类各1种)。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平均密度为118.97 ind./m~2,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占据了研究区域底栖群落的密度主要成分,两者分别占比为39.58%和36.68%。各采样点平均密度为北长山岛(BCS)(141.17 ind./m~2)避险角(NCS1)(122.33ind./m~2)明珠广场东(NCS2)(93.42ind./m~2);各采样点平均生物量为128.03g/m~2,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占据了研究区域底栖群落的生物量主要成分,两者分别占比为58.56%和35.32%。平均生物量北长山岛(BCS)(234.95g/m~2)避险角(NCS1)(99.99g/m~2)明珠广场东(NCS2)(49.13g/m~2)。从季节来看,各站点的物种数、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季节变化的规律性不明显,总体为秋、春季较多,夏、冬季较少。3个站点物种多样性指数(H′)、丰富度指数(D)和均匀度指数(J′)平均值分别为2.30、1.99和0.79,各潮区中,均为中潮带低潮带高潮带,各季节变化不明显。优势种受底质类型和季节变化的影响明显,没有在各站点和季节均为优势种的种类,主要的优势种有平背蜞(Gaetice depressus)、绒螯近方蟹(Hemigrapsus penicillatus)、短滨螺(Littorina brevicula)等。与以往历史资料相比,长岛潮间带生物出现了一定变化,种类和数量减少,与烟台近岸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差别很大。  相似文献   

15.
山东半岛镆铘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于2007年1月至2007年10月间冬、春、夏、秋4个季度月,对位于山东荣成的镆铘岛潮间带的高潮带、中潮带和低潮带进行大型底栖动物生态调查,根据所获得的样品,对该潮间带不同潮区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平均密度、平均生物量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本次调查共采到大型底栖动物92种,其中多毛类环节动物11科22种,软体动物17科28种,甲壳动物18科33种,棘皮动物2科2种,扁形动物1种,腔肠动物2种,鱼类3种;平均栖息密度为329.67个/m2,软体动物贡献最大,其次为甲壳动物;平均生物量为81.74 g/m2,软体动物贡献最大,其次为多毛类环节动物.镆铘岛潮间带多样性指数H'垂直变化规律为高潮带>中潮带>低潮带,季节变化规律为秋季>春季>冬季>夏季.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福建省闽江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的时空变化,于2014年11月—2015年8月对闽江口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4个季度的调查研究。在获得3条断面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密度和生物量的基础上,利用Brey经验公式计算年平均次级生产力(P)。研究结果显示:闽江口4个季度共获得大型底栖动物63种,其中优势类群为多毛类。闽江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年均次级生产力为6.13 g (AFDW)·m-2·a-1(AFDW,去灰分干重,ash-free dry weight)。在季节分布上,次级生产力最高值出现在夏季,为11.04 g (AFDW)·m-2·a-1,最低值出现在冬季,为2.25 g (AFDW)·m-2·a-1;在空间分布上,次级生产力最高值出现在P03断面,为10.23 g (AFDW)·m-2·a-1,最低值出现在P01断面,为2.54 g (AFDW)·m-2·a-1。大型底栖动物年均P/B值(B=Biomass,生物量)为2.31 a-1,最高值出现在春季,为3.17 a-1,最低值出现在夏季,为1.74 a-1;且P02断面的P/B值高于其他2条断面。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次级生产力与温度呈显著正相关,P/B值与盐度呈显著正相关但与p H呈显著负相关。因此,环境因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该区域大型底栖动物的次级生产力。闽江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中以个体小、生活史短、繁殖快的小型甲壳类蜾蠃蜚(Corophium sp.)为主,使该潮间带区域的P/B值高于其他临近潮间带区域的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17.
2012年春季和夏季大潮期间在舟山嵊泗10个无居民海岛布设10个岩相潮间带断面进行底栖动物样品采集。经实验室鉴定,春季共采集到23种潮间带底栖动物,其中软体动物16种、甲壳动物6种、腔肠动物1种,潮间带底栖动物的平均生物量范围为907.52~3 402.43g/m2,优势种为鳞笠藤壶、厚壳贻贝和日本菊花螺;夏季共采集到34种潮间带底栖动物,其中软体动物23种,甲壳动物8种,腔肠动物、海绵动物和多毛类各1种,潮间带底栖动物的平均生物量范围为358.09~4 790.95g/m2,优势种为厚壳贻贝、疣荔枝螺和紫贻贝。潮间带底栖动物的区系按温度性质可分为沿海广温广布种、亚热带种、暖温带种三大主要类群。春季和夏季潮间带底栖动物的多样性指数均较低,分布不均匀。通过ABC曲线分析发现,潮间带底栖动物已受到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或人为干扰。  相似文献   

18.
文章根据2020年7月的调查数据,研究山口红树林保护区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分布特征和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记录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7门9纲52种,以节肢动物和软体动物为主,优势种包括隆背张口蟹(Chasmagnathus convexus)、扁平拟闭口蟹(Paracleistostoma depressum)、红树蚬(Gelonia coaxans)等10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平均生物量和平均密度分别为81.17 g/m2和54 ind/m2,其中节肢动物占比分别为43.70%和80.09%,节肢动物对群落密度作出的贡献最大;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为0.86~2.52,系统聚类和多维尺度分析可将群落划分为3个类型;与我国其他红树林区相比,山口红树林保护区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19.
2013年5月对浙江省温州市瓯江口和飞云江口附近海域7个海岛的7条潮间带断面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调查。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120种,其中软体动物44种,甲壳类33种,多毛类31种,腔肠动物6种,其它动物6种。优势种东方小藤壶(Chthamalus challengeri)是北方海域的典型优势种,首次在调查海域乃至浙南海域占据优势地位。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平均生物量和平均栖息密度分别为539.14g/m2和4945个/m2。各断面的Shannon-Wiener(H′)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和Pielou evenness均匀度指数(J)分别为0.496-2.720、1.946-4.071和0.117-0.508,平均值分别是1.923、2.756和0.403。灵昆泥相潮间带的ABC曲线表明该断面大型底栖动物受到严重的扰动。岩相潮间带数据与历史数据比较发现大型底栖动物趋向小型化,机会种逐渐取代敏感种的优势地位,生态系统功能呈现退化趋势。  相似文献   

20.
在异质性潮间带湿地中通过野外采样估算大型底栖动物物种丰富度,面临的挑战是统计上精确性的要求与实际采样难度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研究通过对采样策略整个过程的三个主要部分进行优化设计(优化采样方法、确定最少采样效力、探索最佳的采样间距),以期在中国长江河口典型的潮间带湿地中获得一个优化、有效和实用的大型底栖动物采样策略。本研究选取了横断面采样方法,并根据典型栖息地类型(潮滩、潮沟、盐沼植被)进行分层优化采样,这种类型的采样也称为横断面分层抽样。最少采样效力和最佳的采样间距由两个数学方法确定:蒙特·卡洛模拟和物种累积曲线。结果表明,根据典型栖息地类型优化的横断面分层采样,在大为减少采样效力和劳动力的情况下,还能采集样地81%物种,优化效果明显。同时,还分别确定了三类栖息地的最佳采样间隔和最小采样效力:在盐沼植被中,采样效力需要超过1.8 m2,最佳采样间隔为10 m;在潮滩中,最小采样效力2 m2,最佳采样间隔为10 m;在潮沟中,采样效力为3 m2,间隔为1 m。不同栖息地类型之间最小采样效力和最佳采样间隔的差异可能受到优势物种的迁移范围和栖息地的物理差异(例如潮汐水文、底泥、植被覆盖)的影响。本研究所采用的优化采样策略在平衡采样效力的情况下,为大型底栖动物丰富度估算提供良好的精度。此外,在河口湿地进行大型底栖动物调查之时,本研究的结论能提供采样策略参考。本研究所采用的采样策略设计注重采样的三个关键部分,具有良好的采样效果,可作为栖息地管理或生态系统评估的野外实地采样指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