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兆第  蓝东兆 《台湾海峡》1994,13(4):335-337
硅藻门沟纹藻属在我国是1个新记录的属。核属最先由Kolbe(1954)在西太平洋赤道区(2°52'S,89°50'W,水深3225m)的柱状样沉积物中找到1种,订名L.petterssonii。之后,又在1955年从大西洋(0°7'N,19°12'e;0°8′N,16°19′E)和太平洋(6°44′N,129°28′W;2°52′S,89°5′W)的柱状样沉积物中找到另1种,订名L.hustedt  相似文献   

2.
硅藻门(Bacillariophyta)沟纹藻属(LiriogrammaKolbe)在我国是1个新记录的属。该属最先由Kolbe(1954)在西太平洋赤道区(2°52'S,89°50'W,水深3225m)的柱状样沉积物中找到1种,订名L.petterssonii。之后,又在1955年从大西洋(0°7'N,18°12'E;0°8'N,16°19'E)和太平洋(6°44'N,129°28'W;2°52'S,89°5'W)的柱状样沉积物中找到另1种,订名L.hustedtii。笔者在南海第四纪的一个柱状样,距今约120ka(晚更新世)至11ka(全新世)的沉积物里找到了迄今该属已记录的2个种。此外,还记录了新组合的种:Liriogrammasarcophagu(Wallich)nov.comb.  相似文献   

3.
本文记述了南海晚第四纪沉积物中发现的两个新种[线形辐环藻(Actinocyclus lineatus Liu,Cheng et Lan sp.nov.)、星圆筛藻(Coscinodiscus aster-aeus Cheng,Liu et Lan sp.nov.)]以及在我国首次记录的圆筛藻的7个种。  相似文献   

4.
蓝东兆 《台湾海峡》1994,13(3):254-262
南海中部深海平原KL91剖面共鉴定出硅藻109种和变种。隶属于43属。依据剖面硅藻种类的含量变化,自下而上划分三个硅藻带,其中I带划分出6个亚带,Ⅱ带8个亚带。文中讨论了各硅菏带的古温度和古地理条件,并依据结节圆筛藻壳体大小比值变化,确定出该剖面的地层年代:Ⅲ带属于全新世沉积,Ⅱ带和I2-6亚带属于晚更新世沉积,I1亚带属于中更新世沉积。  相似文献   

5.
蓝东兆 《台湾海峡》1993,12(4):393-401
南海北部和中部三个晚第四纪柱样沉积物中,鉴定出硅藻56属193种和变种。其中,相对含量大于10%的硅藻种有15种,相对含量5%-10%的种有9种,相对含量1%-5%的种有41种,依据硅藻的地理分布,确定了其中18种常见硅藻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
蓝东兆  程兆第 《台湾海峡》1995,14(3):235-240
本文根据分析结果阐述了两种不同样品处理方法所获得的硅藻丰度和微型硅藻的人主要种类和相对百分含量。研究表明洗涤富集法所获得的硅藻丰度存在较大误差;微型硅藻的含量普遍介于10%-20%之间,最高可达42.31%,最低为5.66%,并指出了在微型硅藻相对含量大于20%的样品中 ,其主要种类为具槽直链藻和条纹小环藻等沿岸底格格不入中,并成群体产出。  相似文献   

7.
蓝东兆 《台湾海峡》1994,13(1):85-93
南海下大陆坡KL37剖面共鉴定出硅藻112种和变种,隶属于45属。依据剖面硅藻种类的百分含量变化,自下而上划分而个硅藻带,其中Ⅰ带划分出8个亚带,Ⅰ1,Ⅰ3.Ⅰ5亚带和Ⅱ带的热性种平均含量高于40%;Ⅰ2,Ⅰ4,Ⅰ6,Ⅰ7,Ⅰ8亚带的热性种含量低于40%,反映了该区古温度和古地理条件的变化。并依据结节圆藻壳体大小的值变,化确定出该剖面的地层年代:Ⅱ带属于全新世沉积,Ⅰ带属于晚更新世的沉积。  相似文献   

8.
蓝东兆 《台湾海峡》1994,13(2):176-189
南海北部深海平原边部KL29柱样中共鉴定出硅藻169种和变种,隶属于53属,依据硅藻种类的含量变化,自下而上划分为三个硅藻带,其中Ⅰ带划分出5个亚带,Ⅱ带划分出8个亚带,文中讨论了各藻带的古温度和古地理条件,并依据结节圆筛藻壳体大小的比值变化,文中讨论了各硅藻带的古温度和古地理条件,并依据结节圆筛藻壳体大小的比值变,确定出该柱样的地质年代:Ⅲ带属于全新世沉积,Ⅱ,Ⅰ带均属于晚更新世的沉积。  相似文献   

9.
南海下大陆坡KL37剖面共鉴定出硅藻112种和变种,隶属于45属。依据剖面硅藻种类的百分含量变化,自下而上划分两个硅藻带,其中Ⅰ带划分出8个亚带。Ⅰ1、Ⅰ3、Ⅰ5亚带和Ⅱ带的热性种平均含量高于40%;Ⅰ2、Ⅰ4、Ⅰ6、Ⅰ7、Ⅰ8亚带的热性种含量低于40%,反映了该区古温度和古地理条件的变化。并依据结节圆筛藻壳体大小的比值变化,确定出该剖面的地层年代:Ⅱ带属于全新世沉积,Ⅰ带属于晚更新世的沉积。  相似文献   

10.
南海中部深海平原KL91剖面共鉴定出硅藻109种和变种,隶属于43属。依据剖面硅藻种类的含量变化,自下而上划分为三个硅藻带,其中Ⅰ带划分出6个亚带,Ⅱ带8个亚带。文中讨论了各硅藻带的古温度和古地理条件,并依据结节圆筛藻壳体大小比值变化,确定出该剖面的地层年代:Ⅲ带属于全新世沉积,Ⅱ带和Ⅰ2~6亚带属于晚更新世沉积,Ⅰ1亚带属于中更新世沉积。  相似文献   

11.
南海北部深海平原边部KL29柱样中共鉴定出硅藻169种和变种,隶属于53属。依据硅藻种类的含量变化,自下而上划分为三个硅藻带。其中,Ⅰ带划分出5个亚带,Ⅱ带划分出8个亚带。文中讨论了各硅藻带的古温度和古地理条件,并依据结节圆筛藻壳体大小的比值变化,确定出该柱样的地质年代:Ⅲ带属于全新世沉积,Ⅱ、Ⅰ带均属于晚更新世的沉积。  相似文献   

12.
冲绳海槽晚第四纪沉积硅藻及其古海洋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蓝东兆  许江  陈承惠 《台湾海峡》2000,19(4):419-425
本文描述了冲绳海槽辫中KL22+KL18岩芯的硅藻丰度、优势硅藻种的相对含量、微型硅藻的种类和丰度、热带远洋种的丰度的分布特征,讨论了该岩芯的地层年低、古黑潮流等问题。结果表明晚更新世以黑湖主干未流过研究区;岩芯中硅藻丰度和热带远洋种丰度的突然增加系新仙女木(YD)、海因里奇(H1)等古气候变冷事件留下的记录。  相似文献   

13.
东海陆架晚第四纪沉积硅藻及其古海洋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超  蓝东兆  方琦 《台湾海峡》2002,21(3):351-359
本文对东海陆架DG9617岩芯沉积硅藻进行了研究,共分析鉴定出97种和变种,有近10种硅藻在岩芯中连续分布,且有较高的含量,而其余种类含量极低,仅零星检出。根据该岩芯中产出硅藻种类、含量及硅藻丰度变化特征自下而上共划分出3个硅藻组合带及5个亚带。结合孢粉资料,对产出3个不同硅藻带岩芯的地层年代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该岩芯所代表的地层年代为中-晚全新世,硅藻I组合带大致为大西洋期的沉积,硅藻Ⅱ组合带应为亚北方期的产物,而硅藻Ⅲ组合带与亚大西洋期对应。文中并对不同硅藻组合带产出时的古海洋环境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东海长江口区晚第四纪孢粉组合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第四纪沉积物孢粉分析,反映了本区及其周围区域晚第四纪时期的古植被和古气候.晚更新世晚期以松、蒿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草原植被,代表第四纪末次冰期盛冰段影响下形成的冷干植物群,气候冷凉干燥,年均气温较现代低6.5—10℃左右,全新世中期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气候湿热,年均气温比现代长江下游地区高2—4℃左右.依据气候地层学原则,划分了本区全新世与更新世地层的界线.  相似文献   

15.
南海深海晚第四纪火山沉积物及其起源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通过对5个岩心和30个层样品的分析,发现在沉积物中存在着大量的火山物质,有的呈层状,有的则以分散状态存在。电子探针对火山玻璃的测试结果表明,本区的火山物质有两种成分,一种为碱性玄武岩,另一种为岛弧安山岩。从火山灰的形态特征来看,基性火山物质来自海底火山喷发,中性的火山物质来源于陆上的火山喷发。由同位素、碳酸盐含量、孢粉的分析结果推断,317-82-29②岩心是在晚第四纪沉积形成的。此外,^87Sr/^86Sr的比值表明,南海深海的火山物质起源于上地幔。  相似文献   

16.
南海北部陆坡晚更新世末期硅藻及其古环境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南海北部陆坡17940孔晚更新世末期沉积物硅藻的研究表明,该时期硅藻组合以亚热带浮游性种类为主。硅藻组合中优势种和特征种含量的变化,指示了晚更新世末期南海海洋环境较现代封闭、海平面较现代为低的古地理环境。同时,根据硅藻组合中特征种的变化,也可以清楚地界定出波令-阿勒罗德期和新仙女木事件,但是全新世的底界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18.
海桑属花粉在南海晚第四纪地层中的分布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桑属(Sonneratia)植物是热带滨海特有的盐滩植物,是气候和环境的指示植物,其花粉可作为滨海相沉积的重要标志。此属花粉在南海南部晚第四纪地层中分布较广,在南海中部的深海盆地,由于海流的影响,也有少量的断续分布,而处于南海北部的香港地区,在晚更新世中晚期的地层中,曾大量出现过。分析海桑属花粉在晚第四纪地层中的分布,对深入研究南海海区的物质来源、古环境和古气候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南海中东部表层沉积物矿物组合分区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利用油浸系统鉴定法对南海中东部 2 86个表层沉积物样品 63— 1 2 5 μm粒级的矿物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 ,沉积物中矿物种类丰富 ,有 5 7种 ;矿物组成以轻矿物为主 ,重矿物含量较低 ;与中国其他海区相比 ,以铁锰微结核、磁铁矿、普通辉石和火山玻璃的高含量为特征。根据矿物来源和成因的研究 ,可分为陆源碎屑矿物、自生沉积矿物、火山碎屑矿物、生物骨屑矿物和宇宙来源矿物 5类。为了定量地探讨沉积物中矿物组合及其空间分布 ,根据特征矿物的相似性对 2 86个样品 2 2种矿物变量进行Q 型聚类分析 ,将南海中东部表层矿物分布划分为陆源、混合、自生、火山 4个矿物组合区。各组合区中矿物组成和含量上的变化反映了物质来源和沉积环境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海桑属花粉在南海晚第四纪地层中的分布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绍光 《热带海洋》1991,10(1):21-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