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曲阜是古代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故乡,是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它不仅以悠久的历史和礼仪之邦的圣名著称于世,而且以大量珍贵的地上地下文物而蜚声中外。全市具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2处,其中国家级4处,省级12处。孔府、孔庙、孔林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和中外学者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的学院。曲阜自古以来便向世界展示它无可比拟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地位,成为世人所景仰并向往的旅游胜地。曲阜现有5000年悠久的历史,是东方文化的发祥地,1994年孔庙、孔府、孔林被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录。孔子是世界伟大的哲学家之一,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2000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逐渐成为中国正统文化,传统文化的基本构成了东方文化的高峰,特别是对中华民族品格和特性的形成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由于曲阜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贡献,被公认为是世界三大圣城之一。  相似文献   

2.
印度班加罗尔软件科技园的发展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软件业为代表的印度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印度已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软件出口大国,在世界信息科技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而素有印度“硅谷”之称的班加罗尔,是印度、亚洲乃至世界软件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其软件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3.
钻石与印度     
《西部资源》2012,(6):54-54
钻石之初——印度钻石的历史起源于印度。在十七世纪之前,虽然早期婆罗洲也产钻石,但由于产量极少,因此可以说印度是当时钻石的唯一产地。古印度人把钻石颜色分为四个等级,这是印度所特有的种姓制度,就是对印度人地位、身份所进行的一种划分:无色的钻石称作"婆罗门";浅红色的钻石称作"刹帝利";浅绿色的钻石称作"吠舍";灰色的钻石称作"首陀罗"。在公元前四世纪的文献中已有关于钻石的描述和记载,  相似文献   

4.
张国 《地理教学》2009,(5):22-23
一、季风的强度不同 南亚北面有一系列山地,如兴都库什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等使之与中亚及我国青藏高原相分开,亚洲大陆的冬季风很难进入印度境内,在凉季(10月至次年3月)这里没有类似东亚的寒潮这样的强冷空气的入侵,所以印度凉季的月平均气温要比我国东部同纬度地区暖和得多,例如印度的新德里和迪布鲁加尔1月平均气温较同纬度的长沙和福州分别高出几度到十几度。正  相似文献   

5.
《西部资源》2012,(5):61-61
最早的钻石于公元前800年-公元前600年发现于印度。印度是18世纪以前唯一的主要钻石产地。早期就在这里发现了包括"光明之山"在内的一系列名钻。1725年,在巴西的米纳斯吉拉斯发现首粒钻石。在19世纪南非发现钻石以前,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钻石生产国。1867年到1868年(有争议,时间不  相似文献   

6.
刘小唤 《地理教学》2008,(10):20-2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利用地图说出印度的位置、地形特点;读图分析印度气候特征。及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读图分析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从材料中分析出印度人口增长快速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印度对布拉马普特拉河的开发现状及计划,分析其开发对上下游国家的影响,发现印度在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已建水电工程8座,在建1座,拟建19座,并且布拉马普特拉河在印度的连通计划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JTF(布拉马普特拉河-恒河)和MSTG(布拉马普特拉河-恒河)工程分别占印度北部水系连通计划总体投资的12.04%和14.53%。这些开发计划使中印的边界问题更加复杂,并且当中国开发雅鲁藏布江时,将会对印度的水利工程的运作带来影响;印度为了缓解能源问题以及调节印度境内的水电工程,在不丹境内建造了大量的水电工程,这使不丹更加依赖印度,并给不丹带来生态灾难;孟加拉国位于印度的下游,上游过多的水电工程使其旱季供水不足影响农田灌溉,改变河流水文条件影响其渔业,并使海水倒灌至使土地盐碱化。  相似文献   

8.
《地理教学》2011,(2):63-64
印度中央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印度经济增长8.9%,高于此前市场预测的8%左右。印度经济的超预期增长,主要归因于第三产业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印度凭借软件产业的迅猛发展,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软件生产和输出大国。印度软件业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产业地理集聚与扩散现象。借助国内外关于集聚与扩散理论的研究框架,利用印度官方统计数据,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印度软件产业发展阶段进行了划分,分析了各阶段软件产业的企业内部的集聚特征。把影响印度软件业集聚与扩散的影响因子概括为智力资源,区域环境,供应链环境,政策扶持以及印度特殊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结构。研究近年来印度软件产业的集聚与从工业中心发生扩散的现象及原因,有利于对我国软件业的发展和集聚地的建设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张庆辉 《世界地理研究》2004,13(3):103-107,65
印度是世界上仅次于中国的第二人口大国,同时也是个发展中大国,经济并不富裕。近几十年来印度人口的过度增长,对其国家现今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沉重的压力,并影响着印度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本文在阐述印度人口结构、区域分布等地理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印度人口特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指出印度解决人口问题的当务之急是控制人口和大力发展经济。  相似文献   

11.
《地理教学》2011,(5):63-63
关于印度的崛起,很多人认为源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经济改革,自那时起印度崛起就逐渐蔚然成势了。其实这是一个不怎么准确的说法,尽管印度媒体乃至官方有时候也持这种说法。  相似文献   

12.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印贸易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与印度的双边关系一直牵动着亚洲乃至世界的经济发展格局,研究其贸易关系对推进双边关系、推动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合作及“一带一路”建设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贸易角度入手,深入剖析中印贸易关系发展态势,探讨中印贸易商品结构及敏感行业,评估中印贸易对两国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以期为中印关系演变提供有利支撑。研究发现:(1)2001—2017年中国与印度的贸易规模迅速扩大,但印度在中国的贸易地位提升较慢;(2)东部沿海省份与印度的贸易联系较紧密,西部地区大部分省份与印度的贸易联系相对较弱;(3)中、印双方均未能识别出明显的敏感行业,中国从印度进口主要商品为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商品,而中国出口印度的商品逐渐转为技术密集型商品;(4)机械设备、化学制品业的出口拉动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贡献相对较高,而非金属矿物制品、矿物的出口拉动对印度的经济发展贡献相对较高;(5)出口印度对东部沿海贸易大省的经济拉动比较明显,对于印度毗邻的西藏、新疆两个自治区的拉动也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13.
选取10.55~2.7 kaBP Qunf洞的Q5石笋δ18O记录作为印度夏季风的代用指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多尺度分析结果揭示了印度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和与亚洲季风减弱事件的一致性,进一步讨论了11 kaBP以来印度夏季风的逐渐增强而后减弱的发展态势。选用同时期的古树年轮14C记录作为太阳活动代用指标,调频、调幅分析结果发现印度夏季风的31 a、70 a和7 860 a尺度分量受太阳活动相应分量的调频胁迫较为显著;同时又揭示出“太阳活动71 a周期-印度夏季风31 a周期”“太阳活动1 379 a周期-印度夏季风142 a周期”和“太阳活动2 376 a周期-印度夏季风733 a周期”三对调幅胁迫。  相似文献   

14.
多尺度视角下的印度地缘环境解析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和印度共同崛起的背景下,随着中国“向西开放”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与印度的地缘竞争日益激烈。加强对印度地缘环境解构有助于中国更好地识别地缘风险和制定有效的地缘策略。本文从地理环境、国家的地缘政治想象、地缘关系环境三个方面,从全球、区域和国家内部三个尺度来解构印度的地缘环境,并论证了印度如何在其地缘环境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本国的地缘战略:(1)在全球尺度上,凭借印度洋的地缘优势,印度建构了以印度洋为基础的全球地缘战略,追求“有声有色”的大国地位;(2)在区域尺度上,印度凭借地理结构、体量、权力和影响力的优势,构建了邻国优先和防止域外大国干涉的区域战略,谋求南亚领导地位;(3)在国家内部尺度上,印度的国家实力被内部的多样性(包括种姓制度、宗教矛盾、地方主义、党派斗争等)所肢解,如何加强统一的国家认同是印度面临的极大挑战。根据印度地缘环境的特点和中印的权力对比情况,从中国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在南亚和印度洋地区,中国作为权力弱势方,应该加强与印度的利益共同体建构、加强区域内合作、区域互联互通和一体化建设、增强区域内的话语权和合法性;在中印边境区,中国作为权力的强势方,应该加强边境管理、防止域外势力干涉。  相似文献   

15.
奇城集趣     
雨城,印度梅加拉亚邦的乞拉朋齐,是一个不到万人的小山城,年降雨量平均是11418毫米以上;1861年,曾创造了全年22991毫米的世界最高记录2960年,又创造了26410毫米的新纪灵,所以有“世界雨极”之称。  相似文献   

16.
《地理教学》2006,(5):46-47
印度经济的改革开放比中国整整晚了10年,许多经济政策还没有到位,基础设施相当落后,这使熟悉了中国投资环境的西方投资对印度很不习惯。印度的企业通常都是遵守当地政府的政策法规,而印度各邦、各县的化、宗教和习俗差异很大,所以政策法规也有所不同,因此,国外投资常常感到非常困惑。德国的一个企业家代表比较了中国和印度的情况,认为在中国创办外资或合资企业要比印度容易得多。  相似文献   

17.
印度野牛目前在中国仅发布于西双版纳地区可以视为西双版纳热带森林系统中的代表性物种。有关印度野牛生境信息的缺乏和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修复的要求必须进行印度野牛生境的分析。文中综合利用多元统计技术和GIS技术,建立逻辑斯蒂回归模型去评价所调查的印度野牛生活动位置与一组生增变量之间的关系。GIS为逻辑斯蒂回归模型提供空间信息,并执行逻辑斯辑期蒂模型预测印度野牛生培在该区的空间分布概率。结果表明,硝塘、居民点  相似文献   

18.
《地理教学》2007,(7):48-48,F0003
近日,印度用一枚自制火箭将一颗意大利卫星送人太空。这是印度首次完全意义上的商业卫星发射。有评论认为,乘着这枚火箭,印度在茫茫太空的探索中又向前迈了一步,更重要的是,印度从此跻身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市场。  相似文献   

19.
洪涝是影响印度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自然灾害。本文基于全球紧急事件数据库(Emergency Events Database,简称EM-DAT),通过识别洪涝事件,利用频次分析方法,分析了1950-2016年印度洪涝灾害事件频次的时空变化,揭示了印度洪涝灾害的时间和空间分异特征和因灾致死人口的变化特征。结果发现:(1)印度洪涝灾害呈现鲜明的季节变化特征,7-9月为高发季节,占总频次的65.704%,峰值出现在7月,占24.549%;1950-2016年洪涝频次总体呈增加趋势。(2)印度北部,特别是东北部,是洪涝灾害的高发区。(3)1950-2016年洪涝灾害致死人口随洪涝频次增加而增加,但单次死亡人口最大值和年最大死亡人口值均明显降低。由此表明,20世纪中叶以来印度抵御洪涝灾害的能力逐渐增强。本研究为进一步分析印度社会的脆弱性和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洪涝灾害风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南亚作为哈·麦金德"陆心说"中"世界岛"和斯皮克曼"陆缘说"中欧亚大陆边缘地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缘政治地位因印度作为重要大国的出现而上升到突出位置并成为独立的地缘政治区。印度作为南亚力量中心,其在与南亚邻国互动过程中使得南亚地缘政治显现出印度领衔下的吸引力与排斥力互动的统一,现实利益需求与不确定性并存,地缘政治主体间合作与心存互疑的矛盾心理和南亚地缘政治走势受印度影响等特点。而导致这些特点的原因既是南亚地理环境作用的结果,也与印度地缘政治思想,南亚国家间权力结构以及印度抵制外部势力渗透等有关。最后提出对中国经略南亚的3点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