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弓月古城考     
丝绸之路,这条古代横贯亚欧大陆联系中国与欧洲的国际通道,是一条充满神秘、奇谲、美好回忆之路,是一条联结中外文明的纽带,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起过重要的作用。2000年来,人们怀各种希望与目的踏上了丝绸之路漫长而又艰辛的旅途。 本刊从本期起,陆续刊登反映这路历史、古城遗址考、古今地名考及民族风情等方面的文章和摄影作品,望广大读者、作者以及所有对这一专题感兴起的专家、学者积极向本刊赐稿,让我们共同努力办好这一专栏。  相似文献   

2.
本文第一节主要针对生态平衡或自然界平衡概念的一些误解作简单的说明。说这一概念重要,乃由于许多重要问题的认识和解决需要在此概念的指导之下,根据物质不灭,能量不灭等规律,进行具体、深入的研究。否则这一概念、这一名词就没有什么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卫 《地理教学》2012,(1):38-39
一、这节课该怎么讲 "认识地球"一节,知识点多,内容抽象,尤其是"地球仪和经纬网"部分:经线、纬线的特点、经度、纬度划分,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判读等等,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由于学生空间观念尚未完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所以这部分知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都具有相当的难度。每次讲到这部分知识,学生学的苦,我教的也累。  相似文献   

4.
一、两门关系十分密切的科学第四纪地层的开始形成,根据目前多数人的看法,大约距今已有三百万年的历史。这个时代的堆积物,在以往常常被地质学家所忽略,在这方面做的工作不多。直到解放之后才得到重视,把有关第四纪的科研填补上。这是非常好的事,因为这一阶段的地层很重要,我们的衣、食、住、行都得向它索取。  相似文献   

5.
陈学明 《地理教学》2000,(12):29-30
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类活动及其相互作用,是贯穿于中学地理教学的主线,自然资源这部分知识在全书中的重要地位也就不言而喻了。作为初二地理重要内容部分,应体现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6.
1959年5月6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柏林国家歌剧院隆重地举行亚历山大·洪堡逝世一百周年纪念会。我国科学院、高等院校、科学团休、党派和群众组织、国营企业的工人、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社员、大学生、中学生——简单地说,人民中各阶层的人都要参加这一纪念会。使得这一杨念特别有意义的是,几乎所有的外国都派遣了代表参加这一纪念会,苏联、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所有的人民共和国、法国科学院、瑞典科学院的著名学者,将  相似文献   

7.
1959年5月6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柏林国家歌剧院隆重地举行亚历山大·洪堡逝世一百周年纪念会。我国科学院、高等院校、科学团休、党派和群众组织、国营企业的工人、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社员、大学生、中学生——简单地说,人民中各阶层的人都要参加这一纪念会。使得这一杨念特别有意义的是,几乎所有的外国都派遣了代表参加这一纪念会,苏联、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所有的人民共和国、法国科学院、瑞典科学院的著名学者,将  相似文献   

8.
2007年11月26日,这是一个令人欢欣鼓舞的时刻:从中国制造的月球卫星上传回数据并制作出第一幅月球三维图像。继第一颗人造卫星、载人航天之后,我国航天发展史上矗立起第三座里程碑:首次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实现了地外星球探测。承载这座里程碑的坚实基座,是代代相传的辉煌的航天精神。构筑起这座里程碑宏伟碑身的,是当代最可爱的人——我国航天人。奠定这座里程碑的广袤的基础,是我们日益繁荣富强的伟大的祖国。  相似文献   

9.
"破碎地带": 当代国际关系的地理枢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忻华 《世界地理研究》2003,12(1):100-106
“破碎地带”是指从巴尔干半岛经中东、克什米尔地区、喜马拉雅山南麓直到东南亚的一条斜贯欧亚大陆南部的地带。这一地带民族众多,各种宗教、教派纷繁复杂,是世界主要文明交汇与碰撞的地方。同时这一地带国家林立,且各国大小不同、强弱迥异、贫富悬殊。这一地带处于沟通海陆的战略要地,历来还是世界各大国竞相争夺的焦点。冷战以后,世界各大国追求国家安全和争夺自然资源的活动更加复杂。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深层次矛盾在这里不断集中并加深,使之成为动荡之地和恐怖主义等各种全球性问题的发源地。因此,这一“破碎地带”是解读当今国际关系发展演变的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10.
陈中原  张永战 《地理研究》2013,32(9):1768-1769
2013年8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八届国际地貌学大会"上,中国地理学会理事会顾问、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海岸海洋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王颖教授获国际地貌学家联合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Geomorphologists,简称IAG)荣誉会员(Honorary Fellow)奖,这是中国地貌学家首次获得这一殊荣。这是IAG  相似文献   

11.
新疆古称西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多民族聚居的地方,这一客观现实决定了这一地域的地名的多层性。随着历史和经济建设的发展,虽然为数不少的汉语地名在这一地域逐渐增多,但是维吾尔、哈萨克语等地名仍居地名语种之首。它们以极强的生命力像颗颗珍珠,星罗棋布地镶嵌在高山深谷、绿洲草原和戈壁沙滩,把整个新疆大地点缀得更加绚丽多彩。  相似文献   

12.
课文提到:“由于太阳辐射对各纬度加热的不均匀,造成高低纬间的热量的差异,这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这容易引起“以偏概全”的误解,建议在教学中将其改为“由于太阳辐射对地面加热的不均匀,造成地区间的热量差异,这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这是因为太阳辐射对地面加热不均匀造成热量差异,并不仅仅表现在高低纬度间,也表现在同一纬度的不同地区间,如海洋与大陆之间、山地与平原之间、有林地与无林地之间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地名》2011,(4):6-6
本世纪,中国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这三个人的伟大实践都与湖北密切相关,而毛泽东、邓小平这两位历史巨人第一次相会也是在湖北,即相会在湖北汉口召开的“八七”会议上。  相似文献   

14.
在今天大兴安岭西南,有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这就是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那里有山地,多丘陵,乌力吉木伦河等数条河流蜿蜒于境内。闻名于世的"红山文化"遗址,珍贵奇特的辽、金、元、清各代遗存,给这片土地刻上了一道道值得深思的皱纹。当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社会各行各业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也是不断加大的。然而需求量越大,人们对矿产资源的开采量也就越大。那么,这就会出现一个资源开采与环境保护的矛盾问题。尤其采矿工程是一个高污染的行业,对土地资源、地表水及地下水资源和大气环境都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那么,这就必须要协调好采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而采矿工程中绿色开采技术的应用就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就是针对这一突出问题,来从采矿工程中绿色开采技术的应用方面来展开论述,并对这一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一个判断。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名》2014,(10):62-64
这是一条地理学家划出的虚拟线,然而却没有任何一条经纬线有着如此神奇的魔力。 这是一个奇观绝景层出不穷的地带。这里有地球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和最深的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长江、密西西比河、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均从这里注入大海。  相似文献   

17.
邹扬 《地理教学》2009,(5):25-27
在高中地理的学习中,有关地球运动和大气部分的知识内容重点、难点集中,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令大多数学生感觉比较吃力。在历年会考、高考的考查中,这部分内容试题的难度系数和区分度都比较高,是学生获取高分的瓶颈。  相似文献   

18.
郭迎霞 《地理教学》2010,(10):58-60
为鼓励年轻人发现阅读的乐趣,并对那些为促进人类社会和文化进步做出不可替代贡献的人表示敬意,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选择这一天是因为莎士比亚、塞万提斯和加西拉索·德拉维加都是在1616年4月23日逝世。此外,许多著名作家包括莫里斯·德吕翁、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和曼努埃尔·梅希亚·瓦列霍等也都是在这一日出生或辞世。这一天,全世界都在读书。  相似文献   

19.
十多年前,在巴格达市东北部哈比比亚区将一处约五平方公里的采石场改为垃圾场。多年来,各种拆迁废物,城市垃圾,甚至废弃的破旧车辆等多类固体废物都被倾倒在这儿的大坑中,1977—1978年这一带被填坑封闭,并推成平地。随着巴格达市的发展,这一垃圾场周围兴建起许多公共事业机构,居住区楼房林立,这一带也成了绿化区。掩埋在坑中的垃圾发生了生物的、化学的、物理的等多种变化。  相似文献   

20.
郭振宇  鲁爱华 《地理教学》2011,(18):40-44,5
一、课标解读 1.学习内容 (1)水是地理环境组成要素之一。地球上的水主要包括大气水、陆地水和海洋水三部分,其中可以被人们开发利用的水称之为水资源。陆地水体类型有很多,主要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河流水、冰川水、湖泊水、沼泽水等都是典型的地表水。地表水这部分知识重点要抓住各种水体之间的补给关系以及河流水的特征这两个核心知识点。地下水包括潜水和承压水,第一个隔水层是潜水和承压水的分界线,潜水位线、承压水位线、承压水补给区是这部分的重要知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