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囿苑”中是中国风景园林起始源流之一,中国风景园林实际是众流汇集而形成。风景园林的基本性质是生态环境域的艺术,而不是建筑空间艺术或造型艺术。它最初起源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审美选择,以“因地制宜”、“巧于因借”顺乎自然规律的设计指导思想,最终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标准,更有“首法自然”以追求“天人之意,相与融洽”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2.
:“囿苑”只是中国风景园林起始源流之一,中国风景园林实际是众流汇集而形成。风景园林的基本性质是生态境域的艺术,而不是建筑空间艺术或造型艺术。它最初起源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审美选择,以“因地制宜”、“巧于因借”顺乎自然规律的设计指导思想,最终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标准,更有“道法自然”以追求“天人之意,相与融洽”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3.
五、综述先秦是我国行政区划的萌发时期,一方面由于年代久远、史料记载不祥,另一方面,有关先秦的行政区划资料纷繁,而各个时期对先秦行政区划的记载、论述多有矛盾,更由于对行政区划定义认识的不一致,直至今日学术界在先秦行政区划问题上的看法仍存在相当的差距。(一)关于州制问题1、九州制九州又名九有、有囿、九域、九服、九原、九野等,被后人认定为大禹时代和夏、商、周的行政区划。早在西周,古人就有广泛的“九州”概念。《诗经·商颂·玄鸟》:“奄有九有。”《诗经·商颂·长发》曰:“帝命式于九围”。马瑞辰在《毛诗结笺通…  相似文献   

4.
都者,大城也。《荀子·富国》:“田畴秽,都邑露。”亦引申指首都,《三国志·吴主传》“秋九月,权迁都建业。”而且诸侯之都城,繁华之大市,盖有“都会”之说。柳宗元《封建论》所谓“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所谓“邯郸亦漳河之间一都会”,即可为证。柳永《望海潮》词则更写尽杭州古都会之极:“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荣。”据传金主完颜亮读之,欣然有慕于此词之“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神州之都,世皆祈仰,江山多娇,人共折  相似文献   

5.
“图们”之名,在古籍中用字很不统一,有“统们、驰满、土们、豆满”之称,皆同音而异字,都是指图们江。据《中国古今地名辞典》记载:图们江,出自满语“图们色禽”。“图们”意为“万”、“众”,“色禽”意为“源”、“河源”,“图们色禽”即“万水之源”之意,后来略去“色禽”,简称“图们”。图们市图们市位于吉林省东缘,以地濒图们江而得名。隔图们江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为邻,是我国东部的口岸城市。商周时,图们为肃慎族生活栖息之地。秦汉之际属挹娄和北沃沮(勿吉)领地。南北朝时为高句丽所据。唐代属渤海国中京显德府卢州境。辽时属…  相似文献   

6.
2004年5月9日,日政府高官透露,针对中国主张日本最南端的“冲之鸟”为“岩石”,且中国海洋调查船有权在“未经日方许可”的情况下对“冲之鸟”附近水域进行调查活动一事,日本政府决定通过“外长级等层面”向中方“表示抗议”。引发日中争执的“冲之鸟”,是距离东京中心约1740公里的太平洋上的一处珊瑚礁,地处我国台  相似文献   

7.
几场冷露寒霜 ,柿子熟了。红柿垂枝 ,如霞似火 ,悬金挂彩 ,一派“晓连星影出 ,晚带日光悬”之美景 ,令人陶醉。我国是柿的故乡 ,约有3000余年的栽培历史 ,《上林赋》中已有“枇杷柿 ,奈厚朴”的记载。《晋宫阁名》云 :“华林圆柿六七株 ,晖章殿前一株。”南北朝时 ,柿子开始由庭园栽培发展为大面积种植。唐代 ,“教民种柿”蔚然成风。明代朱元璋敕封柿为“凌霜侯”而传为美谈。据考证 ,现今东南亚和欧美各国栽培的柿树 ,多为我国柿树之后裔。柿 ,色艳味美 ,博得了历代文人雅士的厚爱 ,或状之以诗 ,或绘之以画 ,或倾之以情 ,或著之以文。…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名》2011,(8):54-55
安阳——冠有“八大古都”之美名洛阳——拥有“九朝古都”之雅名南阳——刻有“南都帝乡”“四圣故里”之盛名濮阳——享有“中国古代文明重要发祥地”之芳名信阳——素有“江南北国、北国江南”之靓名  相似文献   

9.
偏关,又名偏头关,位于山西省偏关县境内,地处西北边陲。与宁武关、雁门关合称“三关”。偏头关东连丫角山,西濒黄河,因地势东高西低,故名偏头关。“雄关鼎宁雁,山连紫塞长,地控黄河北,金城巩晋强”,是古人对偏头关的赞誉。偏头关历史悠久,地处黄河入晋南流之转弯处,为历代兵家争夺重地,为“三晋之屏藩”、“晋北之锁钥”。  相似文献   

10.
汉语“中国”一词,最早出现于《尚书·梓材》。其有云:“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范围所指,仅仅是周人对自己所居关中、河洛地区而已。至春秋时,“中国”之涵义逐渐扩展到包括各大小诸侯国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而后,又随着各诸侯国疆域的展拓,而最终成为当今雄据东方的泱泱大国之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为夏朝。其时,黄河流域所居之先民自称“华夏”,或简称“华”、“夏”。“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中有“楚失华夏”之语。唐代孔颖达疏云:“华夏为中国也”。从字义上来讲,华者,美也,夏者,大也,连缀而用…  相似文献   

11.
“章华台”之名最早见于《左传》、《国语》,当时称“章华之台”,为楚灵王所修。三国吴韦昭(公元204—273年)注:“章华,地名”。但没有指在什么地方。西晋杜预(公元222—284年)明确指出“台在今华容城内”(《左传·昭公七年》注)。华容为汉县,隶南郡。属荆州刺  相似文献   

12.
王村是秦汉时期酉阳城旧址,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位于酉水之滨,为湘西著名古镇。古镇因得酉水交通之便,上通川黔,下达洞庭,素有“楚蜀通津”之称。古镇更享有酉阳雄镇、湘西“四大名镇”、“小南京”之美誉。著名电影《芙蓉镇》曾在这里拍摄,古镇也因此得名"芙蓉镇"。  相似文献   

13.
十笏园位于山东省潍坊城区胡家牌坊街,明清之际为缙绅邸它,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由丁善宝改建为私人花园。因其地小,人喻之为“十个笏板”,清末状元曹鸿勋题名“十笏园”。该园水木清华,布局精巧,为潍邑诸园之冠”。在仅有的2000平方米内建有楼、台、享、榭、书斋、客房等、曲桥、回廊连接,鱼池假山点缀其间,小巧玲珑,匀称紧凑,集中国南北园林之美于一体。园内筑有藏书的“砚香楼”,课于授书的“深柳读书堂”,待客的“十笏草堂”、治学著书“小书巢”、“烦芬书屋”,还有“四照亭”、“小沧浪亭”、“漪岗亭”等24处景观。  相似文献   

14.
菱塘回族乡地处苏皖交界的江苏省高邮市西部,是江苏省回民聚居最多的地方,全乡东、北二面被全国第六大淡水湖的高邮湖所环绕,南部为苏中众山之母的神居山,西与安徽省天长市为邻。独特的地理位置,使菱塘回族乡成为连接苏中皖北的桥梁,是江苏通往安徽的一个要塞之地。改革开放以来,回汉同胞团结奋斗,共建共荣,菱塘回族乡先后被上级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全国少数民族体育模范集体”、“江苏省民族团结先进集体”、“江苏省文明乡(镇)”、“江苏省绿化先进乡(镇)”、“江苏省群众文化先进乡”、“江苏省体育十大名镇(乡)”、…  相似文献   

15.
林爱民 《地理教学》2023,(20):47-49
新课程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本文以“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为例,阐释“三问三进”深度学习的课堂模式,推进中学地理课堂的教学革新。课例通过创设多样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引领学生依次开展自主独学、同伴互学、共同体助学和独立思考等进阶学习活动,激励学生“能生疑”“敢质疑”,经历“知识获得之问”“知识结构之问”和“知识融会之问”。在正确价值观引领下,学生在深度学习中逐步进阶认知水平、能力水平和素养水平,培养创新思维和开放意识,提高独立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名》2009,(6):14-21
瑶里,古代称“窑里”。顾名思义,是烧窑之地。远在唐代中叶。这里就有生产陶瓷的手工业作坊。20世纪初,随着景德镇官窑的兴盛。瑶里的制瓷业逐步衰退,大批的瓷窑被关闭,所谓的“窑里”也就名不副实了,于是将“窑”字改为“瑶”字。不过,这个改动到也妥帖,“瑶”字本意为美玉,这里曾烧造出洁白如玉的瓷器;“瑶”字也喻意风景之美,如同瑶池仙境一样。  相似文献   

17.
九华山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青阳县境内,李白诗云:“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绣出九芙蓉。”“九华”一名自此而出,沿用至今。九华山素有“九十九峰”之称,“佛国仙境”之美誉,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奇峰峭石,洞幽潭碧,风光旖旎。这里保存了灿烂的宗教文化,民居式佛寺建筑在中国的佛寺建筑中更是独树一帜。九华山风景,以天台、天柱、莲花、独秀、芙蓉等最为雄伟,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又因其九大主峰形似莲花,此地又是佛教圣地,而被誉为“莲花佛国”。九华山历史悠久。公元前110年,这里就有道家活动,曾被道家视为“第三十九福地”。…  相似文献   

18.
北岳恒山,绵延五百里,号称108峰,气势壮观,为北国万山之“宗主”,中华五岳之一。恒山历史悠久,是塞外高原通往冀中平原之咽喉要冲,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曾是我八路军、解放军的重要根据地。恒山悬空寺的“三教合一”,被誉为“世界一绝”。恒山主峰在山西省浑源县城南,海拔2017米,被称为“人天北柱”、“绝塞名山”、“天下第二山”。恒山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  相似文献   

19.
“阿拉善”系蒙古语,意为“五彩斑谰之地”。阿拉善草原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的最西端,隶属于阿拉善盟。阿拉善草原为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大草原,  相似文献   

20.
"冰臼"与"壶穴"之争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李孟华  谢小康 《热带地理》1999,19(4):381-384
对目前见诸报端的“冰臼”之说进行了讨论, 认为目前广东范围内所见之“冰臼”实际上是现代流水地貌之“壶穴”, 并指出, 以“冰臼”作轰动效应来吸引游客, 发展旅游业是不够严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