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曹军 《地理教学》2012,(5):60-60
学生根据生活感受,有时就能对书本知识提出质疑。在学习“水圈和水循环”时,就有学生指着教材中的“河流径流量与气温的关系”图问:该河流属冰雪融水补给,一、二月断流,怎么在二月底径流量突然达到了40立方米/秒?还有学生说,12月径流量约50立方米,秒,到一月就突然变为0了。  相似文献   

2.
1.造成土地资源的巨大浪费。 据统计,一个小城市(镇)万元工业产值所占 用土地比一个大城市高出80倍。 2.分散型的城市化和工业化,经济发展得不到 聚集经济的推动。 一是地域内的企业太少,无法进行分工和协 作;二是企业规模不大,缺乏规模经济效益;三是 企业建在村子里,基础设施、市场容量、劳动力素 质、信息流动、交通运输等外部条件不经济,限制 了企业的发展。 3.分散型的城市化和工业化,第三产业发展的  相似文献   

3.
朱艳  陈发虎  施祺  颉耀文 《中国沙漠》2001,21(2):141-146
河西走廓东段、石羊河终闾湖泊边缘的三角城剖面下部全新世早期至末次冰消期的292-600cm处155个样孢粉组合显示云杉、圆柏属含量极高,两者之和达40%-60%左右,且百分比互为消长,通过对云杉、圆柏属生态习性、传播性能、与其它组分关系、当地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表土花粉记录的综合分析,笔者认为剖面中高含量的云杉、圆柏属来自流域上游祁连山,是石羊河搬运的结果,两者含量与区域有效湿度关系密切,云杉丰值指示湿润,圆柏丰值指示干旱。  相似文献   

4.
质疑粤西北的冰川遗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尚仁  彭华 《热带地理》2001,21(2):183-188
从地貌、沉积物、第四纪地层关系、古气候、古环境等方面论证了广东封开-怀集-带所谓的冰川谷、冰蚀三角面、悬谷、角峰、刃脊、冰半、鼻山尾、冰碛砾石、蛇形丘以及近百万年来发生过3次冰期,是既不符合地学基础理论也不符合野外实际,所以是不确实的,那里没有第四纪冰川遗迹。  相似文献   

5.
正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课堂教学是师生双向交流的教学过程,让学生提问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质疑精神。我们要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留给学生充分思索的时间,尊重学生以不同的方式理解和解答问题。课堂教学中经常看到教师提问,而并没有学生发问。不管是什么原因,这样的课堂教学导致了我们的学  相似文献   

6.
庐山“冰川遗迹”质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自“冰期之庐山”发表以来,第四纪古地理、冰碛沉积相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近年来,我们对庐山地区和天山等山地的地貌和沉积物进行了比较研究,特撰写此文,对庐山“古冰川遗迹”进行再认识,不妥之处欢迎指正。  相似文献   

7.
8.
从宏观环境质疑“船台说”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平日 《热带地理》2001,21(4):378-383
从^14C年代、出土古生物和地理环境提出对广州中山四路儿童公园的旁的“秦代船台”遗址提出质疑,认为该处不是海潮可达的江畔,是高地,不适宜造船,是秦汉之交的南越国王宫与宫苑建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周丹 《地理教学》2007,(11):25-26
新课改赋予了师生关系新的理念,我在教学过程中,也尝试了教师角色的转变。我认为,教师敢于“出错”,善于“出错”,在一定程度上能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那么,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巧“出错”,善“出错”呢?  相似文献   

10.
山东中低山丘陵古冰川遗迹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有关山东中低山丘陵“古冰川遗迹”时有报道,使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再起纷争。为作澄清,通过实地考察对业已报道的“古冰川遗迹”进行质疑,指出其列举的“冰碛垄”“古冰斗”“擦痕”“颤痕”等不符合冰川地貌证据的专有属性和判别标准,冰期划分和雪线重建不符合科学发现与科学事实确证所需的充分条件,即不满足“将古论今”、地貌组合三要素系统配套、成因-环境一致性的判别原则和方法。因此认为,山东中低山丘陵不存在第四纪冰川遗迹。部分学者提出“低海拔型古冰川”的论断,是基于例外主义的泛冰川论,必然会引致“雪球地球”事件进而颠覆第四纪为灵生纪的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1.
西方区域发展差异理论评介与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古典主义增长模型 新古典主义增长理论(The Neoclassical Growth Model)的主要观点是:任何实质性的区域差异现象都是暂时的,在一定条件下,随着区域发展要素的区际运动,各区的发展水平将趋于收敛,即趋于均衡。 该理论的一个最简单模型是由G.H.鲍茨提出的(1960)。他假设,不同的区域虽拥有不同的发展条件,但区域的经济产出是同质的,而且使用技术水平相当的劳动力。则其生产函数为  相似文献   

12.
学生的创新精神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实施“愉快、和谐、成功教育”,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启发学生在答题时,提出不同的见解,坚持“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耐心细致地听取学生的独立见解和不同意见,平等地和他们讨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诺贝尔得奖者温伯格说:“很重要的一个素质是‘进攻性’不是人与人之间的进攻性,而是对自然的进攻性。”  相似文献   

13.
吴同秋 《地理教学》2010,(11):34-36
新课程已经实施多年,如何理解新课程理念,实现新课程的目标,本文就自己的几个教学片断,进行反思,诠释对新课程的理解,对地理教学的感晤。  相似文献   

14.
目前旅游学基础研究成果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逻辑缺失现象,有些概念已严重泛化和异化,有些认识越来越模糊,已造成严重的误导。该文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商务旅游的概念问题从逻辑上进行分析探讨,从理论上正本清源,试图澄清一些认识误区问题。认为现行的"商务旅游"概念主要是"商务旅行"或部分人的"商务顺带游",严格地讲,商务旅游应是指商务人士在商务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旅游行为或附带进行的旅游消费活动,而不是全部的商务活动与消费现象。现行的"商务旅游"概念不够严谨并具有误导性,造成了目前旅游统计的严重失真等消极影响,应在科学上予以反思和澄清。提出用抽样调查的统计方法对"商务旅行者"和"商务旅游者"进行区分,以增强旅游统计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5.
16.
高中《地理》第五章在说明自然带的水平分布规律时,配有一幅插图,即“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图”,这对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教材知识是有利的。但笔者发现,该图的设计存在不够严谨之处,容易使学生产生误解,给教学带来一定的矛盾。觋对此提出质疑和修改意见,敬请同行指正。  相似文献   

17.
周瑾 《地理教学》2014,(21):22-24
地理新课程不再是单一的、理论化、体系化的书本知识,而是以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着眼于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新的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评价,对地理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师到底应该怎样做,才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质疑是创新的基础,是创新教育和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关键。"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无疑则不进。"因此,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18.
最近文物收藏界及相关媒体对香港佳士得以2.3亿拍出的“鬼谷下山”图罐的真假争论得沸沸扬扬。主要质疑者福建省泉州市文物鉴定专家裴光辉发表五大质疑:一疑此罐来源:对荷兰范·赫默特于1913至1923年被派驻北京这一历史质疑。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地质遗迹调查与保护工作的蓬勃开展,各时代地质遗迹包括第四纪冰川遗迹均广泛地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与此同时,一些不实的报道,如浙江省庆元、新昌、上虞等地区发现冰臼群、冰石河等冰川遗迹的消息多见诸报端(叶隆生,2006;刘忠永,2005;韩同林,2007)。与浙江庆元、新昌、上虞毗邻的缙云县大洋山地区地理位置独特,在主峰石鼓尖也有人发现了与庆元、新昌等地相类似的“冰臼群”。对于这些“冰臼群”的成因进行深入的探索,可为揭开上述地区所谓“冰臼群”的神秘面纱提供有力的证据。1地质背景大洋山地区位于丽水-余姚深断裂东侧、上陆-…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地理学和物理学的规律进行论证,认为楚义芳同志在《地理学的逻辑方法与基本法则》一文中提出的“地理学公理”不能成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一个公理体系不适合于地理学,而经验假设则是绝对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