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5,(4)
监测草地资源的变化、把握草地资源变化的动向,有利于及时有效地保护我国的草地资源和草地生态环境,然而长时间跨度的规律监测不易实现。该文以5a为间隔,借助GIS技术和遥感数据,监测了1995-2010年我国西部新疆、西藏和青海3个代表性区域的草地资源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草地退化是草地资源流失的主要原因。草地资源转出的主要方向为裸岩石砾地、戈壁和沙地等。要控制草地资源的流失,首先要阻止草地资源的退化。2)低覆盖度草地资源的保护更应引起重视。相比得到较好保护的高覆盖度草地,低覆盖度草地流失情况往往较严重。3)新疆面临着严重的草地资源流失问题,流失的草地资源面积高达8×106 hm2,且最后一个5年流失的面积占总流失面积的72%,亟须引起注意。西藏和青海的草地资源在研究时段后期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2.
Lakes in China have undergone considerable environmental changes during the past 50 years, e.g. lake level, water area changes, as did in the past several thousands years.The enhanced human activities, such as land reclamation, application of chemical fertilizer,land use and cover, irrig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in the catchment etc.,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on the recent decades' changes of these lakes, although constrained to a great extent by the natural impact. Comparative study on variations of lake volume (water level,depth and area) in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lake regions of China during 1950-2000 indicated that, lake volume in the eastern region had approximately undergone a two-stage change, i.e.a dramatic decrease from the 1950s to 1970s, and a continuous increase between the 1980s and 1990s; while, in the western region, lake volume had been decreasing nearly all the time.Further studies on some typical lakes concluded that, climatic change was a primary factor for the variations of lake volume during the past 50 years, although human activities showed important effect. 相似文献
3.
美国MGA网络数据库2000-2005年收录的中国地理学期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气象学与地球天体物理学文摘》(Meteorological&Geoastrophysical Abstracts,简称MGA)创刊于1950年,由美国气象学会编辑。MGA收录内容覆盖了环境科学、气象学、天体物理学、水文学、冰川学和物理海洋学等6个学科。该文摘收录了世界50多个国家、30多种文种的600余种期刊,以及气象、地球天体物理学组织、机构出版的专著、文集、科技报告、会议文献。 相似文献
4.
利用采自腾格里沙漠东缘的贺兰山油松树轮样本,建立树轮宽度年表。通过相关普查发现,贺兰山油松树轮宽度差值年表与腾格里沙漠东缘当年5月至7月的降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06(P<0.001)。利用贺兰山北部的树轮宽度差值年表,可较好地重建腾格里沙漠东缘近231 a来当年5月至7月的降水变化,交叉检验表明,降水重建结果稳定可靠。通过与腾格里沙漠南缘地区树轮降水重建序列对比分析,发现腾格里沙漠边缘区的树轮重建降水的干湿阶段变化具有良好的同步性,并对西北地区极端干旱历史事件有良好响应。 相似文献
5.
对新疆阿尔泰山中段森林上树线西伯利亚落叶松(Larix sibirica)树轮宽度标准化年表与区域气候要素进行相关分析,发现6月平均气温与树木径向生长存在显著相关关系(r=0.658,P<0.001)。据此重建的该地区1579-2009年间初夏温度变化曲线(解释方差为43.2%)表明,在过去431年,该地区经历了8个偏冷阶段和8个偏暖阶段,且对整个阿尔泰山有较好的空间代表性。功率谱分析表明,重建温度序列存在2.3a、2.4a的显著周期和3.9a、71.5a、95.3a的较显著周期。 相似文献
6.
美国西部和中国东南部都是世界上中生代红层的主要分布区,形成了以赤壁丹崖为特征的地貌景观,具有很高的对比研究价值。通过地质资料分析和野外考察,对美国西部红层的分布和形成年代,地质构造背景,岩性和地貌特征等进行梳理,并和中国东南部丹霞地貌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美国西部红层地貌和中国东南部丹霞地貌都是发育在红层基础上的侵蚀地貌,都有显著的红色陡崖坡,但受控于区域地质构造、物质基础、及主导外营力等因素的差异,两地具体的地貌特征并不完全一致。美国西部红层主要形成于三叠纪和侏罗纪,红层堆积的构造环境为大型弧后盆地,沉积环境复杂多变,以陆相为主,尤以风沙沉积最为典型,岩性以细砂—粉砂岩和泥岩为主,砾岩很少,主导外营力为流水下切,红层发育的地貌类型相对单一,总体以高原—峡谷景观为主。中国东南部丹霞地貌区的红层多形成于白垩纪,构造环境为内陆中小型断陷/拗陷盆地,沉积环境全部为陆相,以粗碎屑混杂堆积为主,主导外营力以流水冲刷侧蚀为主,发育的地貌类型较为多样,整体以簇群式峰丛—峰林景观为主。 相似文献
7.
1970-2000年美国非农产业的空间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空间自相关的角度用Moran’sI统计分析了美国各县1970-2000年制造业和服务业就业的空间变化情况.结果验证了距离美国大都市区中心城市20Km和70km的区域范围内。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分布呈明显的差异,距离中心城市的远近会影响到产业的集中分布;在全国范围内.产业的扩散表现出区域尺度上的扩散。 相似文献
8.
中国1951-1980年及1981-2010年的气候区划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根据资料均一性、完整性和连续性,从1951-2010年中国756个站气象观测日值数据集中,遴选了654个站(1951-1980年)和658个站(1981-2010年)的资料,依据气候区划理论,遵循同一区划原则,采用同一区划方法和指标体系,分别对中国1951-1980年及1981-2010年2个时段的气候状况进行了区划。结果将中国分为12个温度带、24个干湿区、56个气候区;对比表明:虽然这2个时段所划分的气候区数量一致,但与1951-1980年相比,在56个气候区中,有30个区在1981-2010年间出现了水平位置移动或范围盈缩;其余26气候区虽然水平位置、范围未出现显著移动或盈缩,但多数区域的区划指标值也出现了变化,说明在过去60年中,中国气候格局已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由著名区域经济学家陈栋生先生与魏后凯、陈耀、刘楷等青年学者所撰写的《西部经济崛起之路》一书(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从西部与东部及全国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社会、自然环境因素的交互影响,历史、现在与未来的关联等多维视角,对近半个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西部经济的发展历程、取得的成效、与东部沿海地区存在的差距,西部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加快西部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西部经济崛起的理论依据、战略措施和发展前景等进行了系统、深入、理性地研究,提出了关于西部经济发展的创见性认识和政策建议,堪称发展西部经济难得的… 相似文献
10.
根据历史日记中的华中地区春季植物物候、清代档案中的湖南4地降雪日数记载和区内5个树轮宽度年表,以及植物物候期、雪日观测记录等代用资料;以器测的华中整个地区的逐年气温距平为校准序列,采用逐步回归方法,结合逐一剔除法验证和方差匹配技术,重建了1850-2008年华中地区年均气温变化序列。结果表明:1自1850年以来,华中地区气温变化以年际至年代尺度波动为主要特征;但至1990年以后则迅速增暖,并超出了原有的年代际波动水平;而1920s中期至1940s中期的温暖尽管也持续了20年,但其温暖程度显著低于1990s-2000s。其间,最寒冷年代则分别出现在1860s、1890s及1950s,最寒冷的年份为1893年。2华中地区1850年以来的气温年代际波动周期为10~20年和准35年,其中1920s以前主要为12~14年,但自1940s开始则转为18~20年以及准35年。 相似文献
11.
12.
美国西部(约西经100°以西)的自然条件和中国的新疆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直到1848年开始的黄金热之前,还是一个仅有少量游牧业的荒芜之地。目前已经变成了一个以石油、化工、造船、汽车制造、原子工业、肮天工业为主的发达经济区。农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已经高于人口的比重。美国西部的开发,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可以借鉴的经验教训,对于开发新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美国"阳光带"的崛起对中国西部城市化战略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西部开发以城市化为先导,中国西部大开发本质上也是西部城市化。西部大开发战略应以城市为中心组织与落实。本文通过透视美国“阳光带”城市崛起的历史,尤其是产业集群的成功经验,提出中国西部城市化战略实施中应将培育地方产业集群作为推动城市化的重要战略方式和地方重要的公共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14.
15.
通过分析甘孜黄土1.15Ma以来的高分辨率碳酸盐记录,发现0.65Ma以前川西地区受到印度季风强烈稳定的影响,降水丰沛,气候湿润;0.65Ma以后,尤其是0.50Ma以后印度季风对该地区的影响开始逐步减弱,气候开始向干旱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邱宏烈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06,1(3):11-23
根据采自福建省中部戴云山脉亚高山水系源头地带(大致25°40'N,118°11'E)泥炭沉积洼地的孢粉纪录,对该地区亚热带山地植被近4 000年来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孢粉记录和其他沉积资料显示,3个取样点的泥炭沉积开始于4 000年前,很可能是全新世后期气候转冷的结果.在距今4 000~1 200年前期间,戴云山脉上部(海拔1 300~1 600 m)的植被为亚热带针阔叶混交类型,优势种属包括Cryptomeria(柳杉)、Castanopsis(栲)、Quercus(栎)和Tsuga(铁杉)等.距今1 200年前左右,该区域的植被发生了一次大的变化,表现在上述优势属种的孢粉在样品总孢粉数的比例突然下降,而Pinus(松),Gramineae(禾本科)以及Dicranopteris(芒萁)等属种的比例则提高了.这次剧烈的植被变化在其中的一个泥炭钻孔中留下了一层粘土记录,它代表了当时流域内植被受破坏后出现的严重土壤侵蚀.从泥炭沉积提取的孢粉记录还可以看出,研究区内广泛分布的松林是一种次生植被,它是人类不断干扰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18.
19.
本文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地理学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综述。尽管近年来中国人口地理学在地理学科领域给人留下的是萧条、甚至被边缘化的印象,但从跨学科的角度看,该学科还是取得了巨大进展。人口地理学者在复兴中国的人口学研究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并在这一跨学科研究领域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人口地理学者从地理学的视角出发,在人口迁移流动、城镇化、人口分布、人口与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老龄化、婚姻模式和移民犯罪等众多人口问题的研究上作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在人口迁移流动研究和人口城镇化若干问题的研究中占据着领先地位。中国人口地理学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与社会科学领域学者间的交流互动不断增加,在促进学科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种逐渐偏离主流人文地理学的倾向;今后,中国人口地理学应更多地回归地理学领域,在人口学和人文地理学两个领域间寻求健康、平衡的定位,以促进其在跨学科领域中获得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油松树轮记录的过去134年伏牛山5-7月平均最高温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豫西伏牛山的两组油松树轮宽度年表,重建了该区域1874年以来5-7月的平均最高温度.并用Jackknife和Bootstrap等方法进行了方程稳定性检验,统计检验参数表明重建序列与实测序列吻合较好,且方程稳定可信,重建方程的解释方差为40%(调整自由度后为39%).重建显示,在过去134年中,豫西伏牛山区5-7月平均最高气温经历了4次冷期和5次暖期.其中,20世纪20-30年代末是最显著的暖期,之后开始降温,至50年代降到谷底,温度小幅回升后,在70-80年代中期又显著下降,80年代末以后开始增温.该重建温度序列与秦岭中部南五台地区温度序列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