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气象条件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前言象农作物一样 ,花卉植物花的发育除受遗传基因控制外 ,还要求有一定的环境条件 ,如温、光、水等 ,这些条件通过花卉植物的生理生态活动对生长、发育及花期调控发挥作用。优质花卉多在温室内栽培 ,温室内小气候要素是可人为调节的 ,人们可以使小气候条件尽量满足花卉要求  相似文献   

2.
李绍进  朱渭龙 《浙江气象》2003,24(2):11-13,46
分析了山区气候特点与优势,结合近几年山区花卉的种植实践,得出在600m以上山区发展花卉具有巨大的潜力,而且在海拔600—1200m之间的气候条件有利生产优质花卉。利用山区夏季温凉的特点种植球根花卉、调节花期具有成本和品质优势。  相似文献   

3.
根据观测试验及参考资料,概述了长春等北方地区花卉、蔬菜温室内小气候调控的基本原理及常规措施 ,包括采光设计与光照调控、温度、湿度调控及CO2 调控技术。温室的保温效果取决于合理的温室设计和温光调控 ,以便在适宜的小气候环境下生产出优质、高产的花卉或蔬菜产品。与自然气候相比 ,温室内小气候受人工干预和控制的因素较多 ,因而 ,温室花卉生产的成败除与温室性能、花卉品种选择有关外 ,关键是科学的小气候调控 ,即光、温、湿度及其配合情况的调控。本文根据温室气象观测结果及部分参考资料 ,概述普通日光和加温温室的小气候调控的原理及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2011年西安世园会花卉气象服务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气象服务需求,收集整理206种参展花卉的相关信息,建立花卉生长习性气象指标、分科属种植信息、灾害敏感性、展园种植信息等数据库;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和专家打分方法分别建立了艳丽指数、移栽指数、喷洒指数、遮蔽指数等花卉气象指数模型和花期、果期、生育期适宜气象条件预报模型;开发了基于信息检索和预报服务为主要功能的西安世园会花卉气象服务系统,为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提供花卉的生长和管理等方面的气象服务,并取得了较好的服务效果。  相似文献   

5.
北方温室花卉栽培气象条件诊断分析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花卉产业对气象服务的迫切需求,在明确温室花卉栽培小气候生态环境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北方温室花卉栽培气象条件分析系统,用VB语言编制了系统软件。该系统由气候生态指标库、小气候要素模式库、小气候调控知识库、室内小气候诊断分析系统及系统维护等功能模块构成;该系统输入温室类型、花卉品种、季节、天气要素实况或预报值后,自动给出温室内部小气候要素值,判断适宜与否,提供调控技术措施。文章对该系统的不足及下一步的改进方向作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6.
通过连续几年对塑料大棚内、外小气候的平行观测,总结出成都地区塑料大棚温、湿、光等小气候特征。并重点从调控措施入手,通过多年生产实践,总结出一套提高花卉产量、品质及喜温花卉安全越冬的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7.
桃花盛花期气象综合调控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试验观测资料,分析了气象条件,摘叶时间和化工试剂对桃花盛花期迟早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推导的适宜摘叶期的计算公式,为生产上确定摘叶期以便调控春节期提供参考,本文还对调控桃花花期的其他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唐菖蒲本名菖兰、马兰花,日本人称菖兰为唐菖蒲。唐菖蒲属鸢尾科多年生草本球茎花卉,主要产地为地中海一带,性喜温凉,为长日照植物。其植物学特征,地下茎扁圆,大小如荸荠或蒜头,叶片剑形,聚散花序。花茎从叶丛抽出,各花着生在每一苞叶中,地栽花期为6~10月,...  相似文献   

9.
利用2005—2015年丹东河口桃树花期物候观测资料和宽甸国家基准站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气象条件光、温、湿等对桃树花期影响,探讨花期前气象要素候值与花期的内在关系,并建立逐步回归预测模型对丹东桃树花期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气象要素候平均气温、候相对湿度和候日照时数对桃树花期的影响显著;作为预报因子而建立的花期预测模型拟合效果较好,预报准确率满足业务要求。  相似文献   

10.
新源县杏花始花期气象预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准确地提供杏花始花期的预报,利用新源县1996—2020年的始花期观测数据以及同期气象资料,统计分析关键影响因子,建立预报模式。结果表明:新源县杏花始花期平均出现在4月5日,最早最晚始花期相差28 d,近22a来始花期提前约4 d。始花期前的气温、日照、0℃积温等对始花期有明显影响,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得到了新源县杏花始花期的预报模型,回代检验中始花期预报值与实际值相差0~2d的准确率达到63.6%,相差3 d的准确率为27.2%,2018—2020年的试报服务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相差分别2 d、1 d、3 d,可为花期专题气象服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渭北地区苹果花期推迟气温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渭北优势苹果种植区8县(区)2008—2010年的苹果始花期观测资料和月平均气温、积温资料与2011年相应资料对比分析,建立始花期预测模型。结果显示:2011年苹果始花期明显推迟,花期低温冻害风险降低。花期推迟主要受前期气温、积温影响,3月气温偏低起决定性作用。前一年12月到当年2月负积温绝对值与始花期呈正相关,前一年12月到当年4月上旬≥0o C积温、3月上旬到4月上旬≥10 o C积温与始花期均呈反相关。当3月平均气温小于7 o C,始花期在4月12日以后;3月平均气温大于7 o C,则始花期在4月12日或之前;3月平均气温每偏低1 o C,始花期推迟1~2d。  相似文献   

12.
基于广州地区2010—2016年梅花开花期和气象因子平行观测资料,采用相关分析、线性回归等方法研究了梅花开花期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广州地区梅花初花期、盛花期和凋谢期年际变化较大。梅花初花期、盛花期、凋谢期出现的时间与降水量没有明显的相关,反应不敏感,但初花期和盛花期持续时间的长短在一定程度受降水量影响;初花期前10 d降水量、前20 d降水量与初花期天数有显著的正相关,与盛花期天数有较为明显的负相关。梅花花期与其前期气温有显著的负相关,初花期前1个月平均最高温度每升高1℃,初花期就提前3. 8 d,盛花期就提前5. 1 d;前3个月平均温度每升高1℃,凋谢期就提前5. 3 d;而初花期前2个月平均温度每升高1℃,初花期天数就减少2. 7 d;初花期前1个月平均温度每升高1℃,盛花期天数就增加2. 3 d。  相似文献   

13.
根据1981-2011年库尔勒市气象局香梨始花期物候观测资料和同期地面观测资料,分析近31a香梨始花期变化趋势及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确定关键影响因子,建立香梨始花期预测模型.结果表明,31a来,库尔勒香梨始花期有明显的提前趋势;香梨始花期与始花前期气温、≥5 ℃积温、≥10℃活动积温、不同深度地温以及日照时数呈负相关或显著负相关.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了香梨始花期的预测模型,通过检验模型效果良好.此结果可为香梨始花期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苹果花期冻害防御技术试验通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窦慎  张军 《陕西气象》2003,(6):19-20
经2a在旬邑县对苹果花期冻害防御技术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作物秸秆覆盖、树体涂白、化学控制生长等方法,可推迟果树花期、初花期7~10d,使盛花期稳定进入无霜期。  相似文献   

15.
BP神经网络在油菜花期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花期预报模型,发布观赏性植物的精准花期预报,为旅游活动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已经成为气象服务领域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为了解高淳旅游区油菜花期的变化规律,探索其预报方法,指导高淳油菜花节旅游活动,根据1985—2010年高淳站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日平均气温、日降水量、日日照时数、日平均5 cm地温、日平均相对湿度和日小型蒸发量等气象观测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其与油菜花期相关系数较大的3个主成分,即温度因子、天气因子和辐射因子,以此为输入因子,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油菜花期预报模型,探讨BP神经网络在花期预报领域的应用。结果表明,传统的有效积温方法预报结果与实际开花期平均相差4.25天,BP神经网络方法预报结果与实际开花期平均相差1.5天,与有效积温预报油菜花期的方法相比,BP神经网络技术具有预测结果准确率高和操作简单等特点,在花期预报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气象要素对雪梨始花期的影响,并对雪梨始花期做出准确预报,利用2008—2017年金川县雪梨始花期物候资料和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影响雪梨始花期的气象因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气温影响显著,日照次之,降水微弱;气温对雪梨始花期显著影响时段主要体现在冬末2月,2月平均气温≥10℃的天数和2月下旬平均气温对雪梨始花期早晚起主导作用,2月≥10℃的天数越多,2月下旬平均气温越高,雪梨始花期越早,反之相对较晚。应用SPSS软件,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了雪梨始花期预测模型,模型拟合效果较好。所建模型预报准确率能满足业务要求,及时为政府和旅游部门提供准确的始花期预报。  相似文献   

17.

经2a在旬邑县对苹果花期冻害防御技术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作物秸秆覆盖、树体涂白、化学控制生长等方法,可推迟果树花期、初花期7~10d,使盛花期稳定进入无霜期。

  相似文献   

18.
引用关于梅花花期需冷量计算的台湾模型,利用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萝岗街自动站逐时气温数据和萝岗香雪公园同时段的梅花花期数据,修改了模型需冷量计算的界限温度,建立了广州地区梅花花期的预报模型。利用广州模型计算得出,萝岗香雪梅花进入初花期、盛花期和凋谢期的需冷量分别约为50~66、80~96和145~164 CU。经对2013—2014年萝岗香雪公园梅花花期的预报效果检验,梅花初花期和凋谢期的预报误差为1~3 d,盛花期的预报误差为5~9 d,预报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北京地区东京樱花花期对气候变化的分段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1965—2014年北京颐和园观测的东京樱花(Cerasus yedoensis)始花期数据和同期日均气温资料,运用相关、回归分析法和M-K突变检验法分析了北京地区东京樱花始花期对气候变化的分段响应情况。结果表明:1965—2014年间,北京地区东京樱花始花期总体呈现显著提前趋势,且于1990年发生了突变。1990—2014年的平均始花期较1965—1989年提前了10 d。始花期与2—4月气温最为相关,气温的敏感度总体为-4. 1 d/℃。对比1990年前后两个时段东京樱花始花期的气温敏感度,发现1990年后始花期的气温敏感度有所增加,从-2. 9 d/℃增至-4. 6 d/℃。根据时空物候模型分析,后一时段樱花开花当日温度相对较低,积温累积的时间也相对较长,这是导致樱花始花期气温敏感度在后一时段较高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20.
鸭梨初花期预报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物候资料及春季气候特点,利用榆树初花期与鸭梨初花期期间≥0℃的积温,预报鸭梨初花期;根据花前生育期特点,利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对开花前的29种气象要素进行回归筛选,建立鸭梨初花期统计预报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