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本文详细讨论了1986年门源6.7级地震前后的波速异常,提出了利用波速异常。对该地区进行地震预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根据九寨沟Ms 7.0地震现场调查结果,总结了甘肃文县低烈度区震害的一般特征,分析了低烈度区烈度异常点的震害特点,并对产生烈度异常的原因进行了探讨。调查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研究区的建筑多在汶川Ms 8.0大地震后进行了重建或抗震加固,且地震持时较短,此次地震中低烈度区房屋震害总体较轻。然而,低烈度区存在建筑裂缝、滑坡、滑塌和桥梁损坏等显著的烈度异常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建筑场地位于滑坡体以及高陡边坡等抗震不利地带;此外,地震波的传播方向和研究区内岩土体的特性也是造成低烈度区烈度异常的重要因素。地震地质灾害需在地震烈度评定标准修订时予以重点考虑。 相似文献
3.
2006年文安5.1级地震的烈度异常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7月4日河北省文安县发生的5.1级地震是1998年1月10日张北6.2级地震后首都圈内最大的一次地震.该震震中烈度偏低,而远在100km以外的北京等地区却出现较高的烈度异常.本文根据首都圈数字强震台网及其烈度速报系统测定的地震动强度等值线图,对该地震的烈度异常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首都圈内3个烈度异常区的成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结合震源的发震机理、地质结构和地震波射线路径等,分析了造成该次地震震中低烈度、小灾情,而外围烈度较高的基本因素. 相似文献
4.
汶川特大地震汉源烈度异常原因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远离震中的汉源县老县城在汶川大地震中遭到了严重震害,是Ⅵ度区内的唯一的Ⅷ度烈度异常区.汉源的地震烈度异常现象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汉源科学考察基础上,介绍了汉源震害情况,收集和整理了汉源县城及附近有关工程场地的强震和土体力学参数资料.通过背后山滑坡体有限元分析结果与汉源附近强震台记录的比较,从传递函数角度分析了背后山滑坡复活对烈度异常的影响,研究了汉源特殊土层结构对地震动的影响.结果表明,背后山滑坡的复活和特殊土层结构的放大作用等场地条件的影响是引起烈度异常的主要原因.所得结论对进一步分析汉源烈度异常的原因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6.
7.
8.
9.
汶川地震烈度衰减异常——与郯城、海原地震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震安全性评价以及地震区划等研究工作中,选用合适的地震动参数(加速度、速度等)衰减关系是非常重要的.由于缺少强震记录,我国目前的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一般采用胡聿贤和张敏政(1984)提出的转换方法获得,通过利用既有烈度资料又有强震记录的地区(参考地区)的烈度衰减关系和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经过转换得到只有烈度资料的研究地区的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上述工作需要使用适合各地区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来体现不同地区的地震活动与震害分布的地域性特点. 相似文献
10.
唐山地震引起北京地区烈度异常区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山地震导致北京地区出现烈度异常区的主要地质因素是砂土液化、断层和潜山。砂土液化分布于地势低洼、新近沉积的饱和砂层地区,并位于地下水埋藏浅和迳流滞缓地区。断层控制异常区呈带状分布。潜山的影响主要在于其形态引起的地震动“放大”作用。几次地震对某些地区的影响,常重复出现烈度异常,反映在该地区具有长期起作用的地质因素 相似文献
11.
12.
城市是人口密集、财富集中的区域,也是需要采取特别抗震设防措施的重点地区。地震小区划是精细划分城市抗震设防单元的重要技术途径,可以帮助摸清城市所面临的潜在地震灾害风险,并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更加科学的抗震设防要求。1986—2022年6月,中国共完成城市地震小区划项目369个,地震小区划总面积22856.6km2,涉及61.3%的省会城市和直辖市、33%的设区的市和地(州、盟)驻地城市以及14.1%的县(市、区、旗)所在城市。本文利用文献调研和统计学方法,系统总结了中国城市地震小区划工作开展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推进地震小区划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An earthquake measuring 5.1 on the Richter scale struck Wen'an county,Hebei Province on July 4,2006. No casualties have been reported,with only slight damage. The disaster level of this event is the slightest on the M4.9~5.1 events record tally since the CCDSN (China Center of Digital Seismic Network) was built in 1999. The epicenter intensity of this earthquake was low,while in areas like Beijing,which is 100km far away,abnormal high intensity zones appeared.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reasons behind this abnormal phenomenon,with the diagrams of intensity isolines drawn by the intense seismic stations and networks in the capital circle area as references,as well as the seismogenic mechanism in the source,the seismic histories,the geological structures and the ray pathways of seismic waves in areas within 150km around the epicenter.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special dynamic and geological situations were the main causes for the lower intensity degree and slight damage in the epicenter area,but higher intensity in the surrounding areas. 相似文献
14.
An earthquake measuring 5.1 on the Richter scale struck Wen'an county,Hebei Province on July 4,2006. No casualties have been reported,with only slight damage. The disaster level of this event is the slightest on the M4.9~5.1 events record tally since the CCDSN (China Center of Digital Seismic Network) was built in 1999. The epicenter intensity of this earthquake was low,while in areas like Beijing,which is 100km far away,abnormal high intensity zones appeared.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reasons behind this abnormal phenomenon,with the diagrams of intensity isolines drawn by the intense seismic stations and networks in the capital circle area as references,as well as the seismogenic mechanism in the source,the seismic histories,the geological structures and the ray pathways of seismic waves in areas within 150km around the epicenter.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special dynamic and geological situations were the main causes for the lower intensity degree and slight damage in the epicenter area,but higher intensity in the surrounding areas. 相似文献
15.
基于震情会商实时异常分类记录的综合异常指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进行异常特征或异常判据的定量分析,在多种预测手段(方法)的异常隶属度转换的基础上生成单项异常指数时间序列,再通过将多种预测手段(方法)单项异常指数时间序列逐时段累加取均值,得到综合异常指数时间序列,实现前兆信息的定量化。研究中根据新疆台站分布、历史地震及地震构造背景等,选定7个研究区进行应用研究。各研究区综合异常指数时间进程曲线分析表明,台站相对密集的北天山3个研究区综合异常指数在中等地震前出现较明显的短期异常,而台站相对稀疏的南天山地区几个研究区除柯坪块体的阿克苏-乌什-阿合奇地区的综合异常指数在巴楚-伽师6.8级地震前出现明显的短期异常外,其它地区综合异常指数时间进程曲线稳定性及异常对应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6.
“5·12”汶川8.0级地震汉源烈度异常机理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通过总结分析汉源烈度异常主要特征,初步分析了导致烈度异常的可能原因。初步研究结果表明,“5·12”汶川8.0级地震震源过程及其能量释放空间分布和场地条件是导致汉源烈度异常的主要因素,同时莫霍界面反射波S11断层破裂带的阻震及激震效应等,也可能是汉源烈度的影响因素。探索汉源烈度异常对总结特大地震烈度分布、震害特征和成灾机理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作者提出,应在震害特征总结提炼的基础上,考虑震源机制、地壳介质、场地非线性等因素,对汉源烈度异常区进行全面的数值模拟,进一步确定汉源地震烈度异常的机理。 相似文献
17.
18.
川滇分区地震烈度衰减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考虑到不同区域地震烈度衰减规律的差异性,本文通过分析川滇地区地震空间分布、震害及烈度分布特征,搜集并整理了1900年以来川滇地区的140个5级以上地震案例,利用联合椭圆衰减模型,结合川滇地区的地质构造特征,建立了川滇分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对比结果表明:不同区域的地震烈度衰减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在M=5和M=7级时区域差别明显;同时,与已有成果的对比结果也可看出,滇西地区在M=7级时近场烈度明显偏低,而川西北及滇中地区在M=5级时虽与中国西部地区基本一致,但也均低于其它分区。上述结果对川滇地区地震灾害快速评估和地震应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