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即墨市位于中国山东半岛西南部,是山东省的一个县级市。是一座有着1400余年建城史的文化古城,曾荣获"国家环保模范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省级文明城市"等称号。2012年,位居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第17位、在山东省县域经济"十强"排名中居第7位。即墨市因其东濒黄海,南依崂山,是青岛近郊市,素有"青岛后院"之称。历史悠久,区划多变。早在四五千年前,先祖就在这方热土上繁衍生息。"即墨"之名称,在《战国策》《国语》等典籍中曾多  相似文献   

2.
城市景观体系构成从总体上划分为自然要素与人工要素。城市景观体系构建的主要工作是通过对城市景观构成要素的归纳分析,在景观引导规则的调控下,进行城市景观的总体布局,建设结构合理、特色浓郁、环境优美、自然和人文景观相互交融的城市景观体系。西昌是航天城、月亮城、历史文化城、山地旅游休闲城、又是彝族文化的中心。尽管西昌在城市景观构建方面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从城市地域特色景观构建、景观整体意象、山、城、水多元生态共生景观建设、建筑群设计整体效果表象等方面仍然十分薄弱。对此作者提出了制定城市景观规划、构建绿色走廊景观带、新村延线蓝色走廊景观带、海河与邛海滨水区主轴线、整理南北街历史文化景观带、规划点、注重城城景观设计的环境评价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潘月斌 《地理教学》2013,(11):67+65
正三亚市位于海南岛最南端,因三亚河成"丫"字形,故取名"三亚"。三亚是目前中国最南部的滨海旅游城市,是海南省南部的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是我国东南沿海对外开放黄金海岸线上最南端的对外贸易重要口岸。  相似文献   

4.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城市体检方法体系探讨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张文忠  何炬  谌丽 《地理科学》2021,41(1):1-12
改革开放40a来,中国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发生了质的改变,但快速城镇化所引发的城市问题日益突出.城市体检概念应运而生,并逐渐从国家战略落实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中.在梳理和解析城市体检背景及其作用的基础上,详细阐述城市体检指标设计的逻辑框架,梳理城市体检各指标间的关系,辨析不同尺度间城市体检的异同,提出中国城...  相似文献   

5.
从吉林省通化驱车集安,入境山口"迎宾岭"有古典式牌坊横跨公路,上书"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集安"。路边落款"集安欢迎您"的巨幅说明牌,呈现当地另外三项美誉:"世界文化遗产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我隐隐感到,"集安"之称,与顶戴的"历史文化"桂冠不那么般配……过犹不及。集安,原本写作"辑安",地处吉林省东南隅,濒临  相似文献   

6.
胡刚 《热带地理》2007,27(2):154-159
城市链由多个城市或城市圈串连而成,呈窄长形,跨度比较长,城市之间依托强大交通走廊进行联系,是以交通为纽带的一种城市空间组合形式。文中分析了东南沿海地区形成城市链的社会经济基础和动力机制,提出了构建东南沿海城市链的设想和实施途径。认为东南沿海城市将以沿海高速公路和沿海铁路为交通轴线,以香港、广州、上海为龙头,以汕头、厦门、福州、温州、宁波为结点,以加强城市间物流、人流、信息流、科技流为目标,整合优势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形成开放、流动、有序、互补的城市链。  相似文献   

7.
太原是我国北方历史悠久城市之一,距今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战国时期的赵简子,北齐的高欢,唐代的李世民以及五代时期的后唐、后晋、北汉等都曾把晋阳作为国都或陪都,素有“唐朝发祥地,两代帝王城”之称。历经漫长的历史演进,遗留文物古迹众多。山西宋、金前的古建筑为全国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市开发区的发展,始于东南沿海的4个经济特区。在经济特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根据需要,发展了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等不同类型的城市开发区,形成了多层次、垒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相似文献   

9.
针对中国城市转型的空间实践困境,迫切需要用空间权力的理论范式和空间正义的价值思维去反思、重构中国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及其空间治理.城市政治地理学是以政治地理学的空间权力思维为学科基础,论文借鉴城市政治学和城市社会学对"城市政治"和"城市权力"开展研究,拓展了城市空间的政治属性.然后,基于中国国情与城市实践,从现实层面阐释了...  相似文献   

10.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神户市在日本率先明确将城市设计运用于创意城市建设,提出涵盖外观形状和颜色设计以及计划与制度体系、意图与思维方式的"大设计"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以建设优裕的创意城市为目标的城市发展规划,提出城市发展的方向是建设"高质量生活",以安全、安心、健康为基础,以多样性交流与融合创造新价值为特征的创意城市。"设计之都"是创意城市建设的步骤之一,其特征是充分利用神户的优势资源,进行空间的设计、经济的设计和文化的设计。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城市地理学近期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兴盛时期始于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进入历史以来最旺盛的发展时期。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城市体系、城市化、城市地域结构与具体的大小城镇。其重要的实践领域则主要通过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国土规划。特别是70年代中期借助于我国城市规划工作的复兴,为城市地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2.
城市经济学的理论表明,城市人口增长和交通改善等因素都会导致城市的空间扩张,但其作用的机理不同。结合中国的情况,将城市空间扩张的影响因素分为城镇化和郊区化2个市场化动力,二者都会推动城市空间扩张,导致城市边界向外延伸。历年截面数据和面板数据分析结果都表明,在中国城市空间扩张进程中,城镇化动力和郊区化动力都在起作用,城镇化动力占主导地位,与此同时,郊区化动力也有增强的趋势。人口增长和交通改善推动城市空间扩张,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张的推动力远大于阻力。作为城市空间扩张速度变化的分水岭以及市场作用下收入水平显著性改变的分界点,1998年的住房制度改革对于中国城市空间扩张进程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城市脆弱性的综合测度与空间分异特征   总被引:26,自引:5,他引:21  
方创琳  王岩 《地理学报》2015,70(2):234-247
城市脆弱性是指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抵抗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等内外部自然要素和人为要素干扰的应对能力。当这种抗干扰的应对能力低于某一临界阈值时,城市即进入脆弱状态。城市脆弱性是城市资源脆弱性、生态环境脆弱性、经济脆弱性和社会脆弱性的综合体现。城市脆弱性的评价与调控研究对提升中国城镇化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系统分析方法和综合指数评价法,从资源、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4个方面确定10项分指数、选取36个具体指标,构建了中国城市脆弱性综合测度指标体系,并确定测度标准值,对中国地级以上城市脆弱性及其空间分异做了总体评价。研究表明,中国城市脆弱性呈现明显的"级差化"分异特征,总体处于中度脆弱状态。按照这种差异,将中国城市脆弱程度划分为低度脆弱、较低脆弱、中度脆弱、较高脆弱和高度脆弱5个级别。城市脆弱性呈现显著的"梯度化"和"集群化"空间分异,东部地区城市脆弱性明显低于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地区脆弱性低于其它地区。城市脆弱性与城市规模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规模越大的城市脆弱性相对越小。资源型城市脆弱性明显高于综合性城市,职能综合性强的城市脆弱性相对较低。城市经济增长的快慢不能反映城市脆弱性的高低,经济高速增长并不意味着城市脆弱性就低。如何科学测度城市综合脆弱性,如何应对和降低城市脆弱性,是本研究试图回答的问题。该研究为丰富城市脆弱性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为解决快速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的城市资源枯竭、生态环境破坏、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及系列社会问题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从雪域高原千里奔波而下的岷江、金沙江在四川省宜宾市汇合成长江后,继续逶迤东去,从此处开始才有长江之称,因此宜宾有"万里长江第一城"之称。宜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2180多年的建城史,是古南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江上游开发最早、历史最悠久、文化最灿烂的地区之一,素有"西南半壁古戎州"之誉。宜宾是国家计委规划的长江上游一级中心城市,也是世界银行咨询报告确定的21世纪长江流域最具开发投资价值的25个城市之一。同时还是对外开放城市,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全国卫生城市和全国十佳绿化城市。宜宾酒文化源远流长,已有3000多年的酿…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市与城市发展理论的历史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薛凤旋 《地理学报》2002,57(6):723-730
论述中国自周期以来的城市概念和理论,指出中国城市性质和城市结构的自有特点及其与西方发展经验为基础的城市概念和理论不同,将中国漫长的演变历史分为封建时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至1978年和1978年以后的改革开放3个时期。3个时期所形成的城市概念和理论,都有中国特色,是中国城市及城市化向前发展的重要的理解和指导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城市人口迁移和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城市发展的动力之一。城市创新受多种因素影响,人口是影响城市创新的重要因素,人口迁移的数量和质量会对创新产生深刻的影响。以专利指标测度创新,基于中国34个主要城市人口2003—2012年的人口迁入、迁出数据,使用stata面板模型,分析中国人口迁移对城市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人口迁移对城市创新有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省外迁入人口、省内迁出人口以及高学历和多样化人口迁移对城市创新有积极作用,其他人口迁移因素对城市创新影响则不显著,人口迁移对城市创新的影响具有区域性的差异。研究的政策意义表明:中国需要鼓励高层次的人口迁移,以发挥创新的溢出效应,提升城市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会展旅游之定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会展旅游是旅游业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升级与深度发展,以发展会展旅游为突破口是一种审时度势的明智选择。文章将中国137个优秀旅游城市分为三大类,探讨了它们各自发展会展旅游的优势,不足和定位,预测了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于茜 《中国地名》2012,(5):26-27
惊奇:世界历史上第一座城市惊誉:世界上最早超过百万人口的城市惊赞: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古城西安,陕西省省会所在地,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中国众多古都之首。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  相似文献   

19.
韩光辉 《地理学报》1995,50(4):324-334
中国古代城市市政建制出现于公元12世纪中叶,发展成熟于13至14世纪前半期,其主要标志是都市警巡院和城市录事司的兴起,对城市实行专门行政管理是城市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城市规模扩大及其职能完善的结果,本文就中国元代城市市政建制的职能及建制城市的规模和性质等城市历史地理问题作了较为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入境游客多城市旅游空间网络结构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借鉴社会网络分析技术和方法,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了中国入境游客多城市旅游卒闻网络结构特征。结果显示:①入境游客多城市旅游空间网络共有46个节点,节点分布呈现“东南密、西北疏”的空间格局;②旅游网络中每个城市节点平均与2.96个节点具有旅游流联系,节点体系共分4个等级,等级越高,节点数量越小,传统热点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在中心性和结构洞指标方面表现好,在旅游网络中占有重要地位;③整体旅游网络密度很低,网络功能发育不完善,且均在较大的不均衡性,网络核心节点对边缘节点的入境旅游辐射效应很弱;④旅游网络共存在9个派系,区位交通、旅游资源、经济联系是派系形成的重要驱动力,城市空间距离对派系形成影响作用极小。基于旅游流联系的角度,构建以城市为节点的大尺度入境旅游空间网络结构并进行深入分析,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