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系列世界地图》简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郝晓光 《地球物理学进展》2005,20(3):F0003-F0003
郝晓光主编的《系列世界地图》于2002年4月由湖北省地图院在武汉编制完成。现行世界地图适用于表达东、西半球的地理关系,其投影方法采用经线分割地球仪,是一种“经线世界地图”。新设计的“纬线世界地图”适用于表达南、北半球的地理关系,其投影方法采用纬线分割地球仪。  相似文献   

2.
基于新编《系列世界地图》的全球板块分布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新编《系列世界地图》绘制出一套四种全球板块分布图,具体分为,“东半球版”、“西半球版”、“北半球版”和“南半球版”.其中,“东半球版”和“西半球版”为“经线全球板块分布图”,适用于反映东、西半球的板块构造分布;“南半球版”和“北半球版”为“纬线全球板块分布图”,适用于反映南、北半球的板块构造分布.基于《系列世界地图》的全球板块分布图以东、西、南、北四种视角,从经度、纬度两种方向,将全球板块构造以多元化的形式地表达出来,为深入研究板块相互作用和运动机制,提供一种新的图形工具.  相似文献   

3.
基于《系列世界地图》和全球数字高程模型,绘制出一套四种的系列世界地势图,具体分为:"东半球版"、"西半球版"、"北半球版"和"南半球版".其中,"东半球版"和"西半球版"为"经向世界地势图",适用于表达东、西半球的地形和构造分布;"南半球版"和"北半球版"为"纬向世界地势图",适用于表达南、北半球的地形和构造分布.新编世界地势图采用分层设色的方法显示出各高程带的范围以及区域地貌形态、不掺杂任何人为描绘成分、将全世界陆地和海底的地势起伏逼真地表现了出来,为地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图形工具.目前,该图件已经正式出版.  相似文献   

4.
《系列世界地图》及其应用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系列世界地图》是本世纪初诞生在我国的创新性地图作品,该图以东、西、南、北四种视角,从经度、纬度两种方向,准确地将世界地理和中国与世界的地理关系完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本文回顾了新编《系列世界地图》的研制过程和基本概况,给出了近几年《系列世界地图》在国家科考、国防科研和地学研究中的应用事例,介绍了《系列世界地图》的普及和推广情况.  相似文献   

5.
用GPS和VLBI数据检测固体地球的体积和形状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2003年GPS和VLBI组合的站坐标、站速度及它们的误差估计,采用Delaunay算法生成的三角形来逼近地形表面,研究了地球的表面积、体积及它们的变化趋势,并利用板块运动模型插值方法得到的全球分布均匀的台站对检测方法进行了检核.结果表明,实测的和插值后的数据给出的结论是一致的,即若以赤道为界,北半球在压缩,南半球在膨胀;若以0°~180°经线为界,东半球处于挤压变形中,西半球处于扩张变形中;若以90°~270°经线为界,包含太平洋的半球处于压缩状态,而包含大西洋的半球则处于扩张变形中.这种变形证明地球仍处于非对称变形中.根据GPS和VLBI组合的数据解算的体积变化率达到 -15937×1012?m3·a-1,相当于地球半径每年大约缩短3~4 mm,表明地球整体上处于压缩变形中.  相似文献   

6.
带状地形剖面是以高程为纵向参考,以距剖面起始端点的距离为横向参考进行制图表达。由于其可真实地反映地表形态,是新构造和活动构造地貌研究中的基本参考和研究对象。随着数字化基础地理信息成果的普及,很多GIS软件可实现地形剖面的自动化提取。但以往方法的位置信息均是建立在剖面投影平面的基础上,当研究区域范围过大,会引入非构造变形,为消除该影响,提出基于球面坐标系统的带状地形剖面图制作方法。该方法不仅适用于小型地质构造,也适用于喜马拉雅弧形造山带等大型地质构造,可提取出更接近真实地形的地形剖面。  相似文献   

7.
我刊接到《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三版编委会的通知,经过多项指标的筛选,《地震研究》已进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三版中P3类即地球物理学类的核心期刊,该书将于1999年内出版发行。这是继1992年和1996年《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一、第二版之后,《地震研究》连续第3次被评为核心期刊。第三版的研制所使用的指标基本与前两版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三版所选用的数据均来自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文摘数据库”、“引文数据库”、“影响因子数据库”及重庆情报中心的“载文数据库”并利用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课题是“十五”期间地震科技信息发展的重点课题之一。运用文献分类技术方法,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中的地震学类目进行了扩充,客观地反映了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并将相关类目纳入《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中。  相似文献   

9.
GB/T 17742-2020《中国地震烈度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2020)(以下简称“2020版烈度表”)自2021年2月1起施行, 5月21日云南省漾濞6.4级地震首次采用2020版烈度表进行烈度评定。本文通过计算地震平均震害指数,对比GB/T 17742-2008《地震烈度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等,2009)(以下简称“2008版烈度表”)和2020版烈度表的烈度评定指标,分析2020版烈度表的变化改进,讨论2020版烈度表在地震烈度评定中的应用实效。结果表明,2020版烈度表房屋结构分类更精细,在此次漾濞地震中更好满足实际需求,评定结果更加科学反映真实破坏。  相似文献   

10.
《地震防灾——预报的现状和对策的具体实例》是由日本国立防灾科学技术中心高桥博、大谷圭一,国土地理院藤井阳一郎,气象研究所胜又护等人编写,于1979年1月20日由白亚书房出版发行的。全书共分五章、二十九节。第1章“地震预报”,介绍了地震预报的方法、研究过程和现状,第2章“过去的震灾特征”,回顾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震灾特征,阐述了战后日本的文明进步与灾害的关系以及从中得到的经验教训;第3章“现在的地  相似文献   

11.
副高的运动     
《地球》2012,(7):48-48
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系统.由于受下垫面的影响.比如.青藏高原的影响.大陆和海洋的影响,等等.被分割形成了一个个独立的高压系统。这些独立的高压系统.在行星风系的影响下.开始向北移动.进而影响我国大部。正是它与西伯利亚冷高压“你进我退”式的斗争.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多变的天气现象.更是带来了“风风雨雨”。  相似文献   

12.
马腾飞 《地震学报》2016,38(1):96-102
地震波场本质上是三维矢量波场, 单分量记录实际上是三维矢量震动在某一方向上的部分投影. 本文基于单分量地震记录互相关公式, 提出了一种新的适合三分量地震波形记录多元互相关运算的简易方法, 并以2008年汶川MS8.0地震余震序列波形为例, 对其进行了效果验证. 结果表明, 相对单分量互相关, 该方法可以得到更为合理的全局最优结果, 解决波形识别匹配工作中不同分量间的差异问题. 该方法还可以利用不同分量间的“同源”信息, 有效压制随机噪声, 并从理论上说明其合理性. 其原理及计算过程均较为简单, 整体运算量较小, 适用于目前“大数据”时代的地震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13.
陈静 《地球》2011,(4):26-28
“这是我们一生都不会忘记的经历。”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院的女博士生何露对《地球》记者说。  相似文献   

14.
用计算机、绘图仪配套绘制与地图有关的图件,如点震中、应力场图等既准确又迅速。我们利用地图投影原理,用BASIC语言编写成DRMAP.BAS程序,共有四种投影方式(单、双标准纬线等角圆锥投影和单、双标准纬线等面积圆锥投影)可供选择,它们适用于中纬度地区。由于程序是根据投影原理采用解析法解算x、y坐标,所以准确度高。用此程序绘制的经纬线网格,与国家出版的地图完全吻合,且  相似文献   

15.
日本地震调查研究本部对活断层长期评价方法问题进行了讨论研究,汇总其研究的基本思路,于2010年11月25日向社会公布了《活断层长期评价方法报告(暂行版)》,现对该报告的主要内容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6.
随机子空间识别方法计算效率的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参数识别是结构健康监测领域研究中的重点。随机子空间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线性系统辩识方法,可以有效地从环境激励的结构响应中获取模态参数。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将“将来”数据向“过去”数据进行垂直投影,进而根据该投影计算出可观测矩阵和一个Kalman滤波状态序列。而Kalman滤波序列是“过去”输出信号的线性组合,即“过去”输出和“将来”状态估计建立了关系。而从Hankel矩阵的组成来看,由于要使得该矩阵具有单无限的条件,所需的计算时间也比较长。据此对随机子空间方法进行了改进。改进的基本思想是采用一个测点的信号作为“过去”作为输出信号代替全部测点的信号。这样就减少了计算量。最后用一数值模拟算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CT重建算法中,投影矩阵反映探测器上的投影与重建物体的关系,其模型刻画对于重建速度和精度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介绍目前投影矩阵研究现状,着重分析投影矩阵系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快速计算正投影和反投影的方法,并总结了目前投影矩阵模型的性能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地理国情监测已进入常态化监测,数据成果已在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甘肃省全国第三次土地调查于2018年全面启动,争取利用两年时间,全面掌握地类分布及利用状况。那么2017版地理国情监测数据中的地表覆盖分类数据作为现阶段最新、最全的地类数据,其现势性与分类精度完全达到三调精度。本文将结合兰州市地理国情监测数据探索地类转换的方法及经验。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近年来多次现场地震的考察资料,提出了一种评定Ⅴ—Ⅹ度地震烈度的方法——“民房受害程度百分比”。采用“民房受害程度”作为评定标志,由类比统计方法直接得到烈度值。实际结果表明,用“民房受害程度百分比”估算的烈度值与用《新的中国地震烈度表》评定的烈度值有较好的一致性,与“震害指数”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0.
采用普遍测网法对广东省清连高速公路岩质边坡结构面进行测量,利用“赤平投影结构数据分析软件包”对参数统计分析,并以二维网络模拟程序进行模拟。研究了结构面特征及其组合关系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结构面组合关系对边坡稳定性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