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基于大量程百分表(0~30 mm)加步进电机的装置检测JSY-ⅠD型数字静力水准遥测仪的分辨率及其主要性能指标,检测结果满足电容式静力水准仪行业标准要求,从量值传递的方面解决了仪器整体测量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
采用GFZ精密卫星轨道、钟差和MGEX测站观测数据,分析BDS载波相位时频传递性能。在KARR站BDS可视卫星数较多(平均为10.1颗)时,BDS时间传递精度为0.2 ns,与GPS、GLONASS相当;在PTVL站BDS可视卫星较少(平均为6.9颗)时,平均TDOP为3.5,大于GPS和GLONASS,其时间传递精度较低,仅为0.68 ns,差于GPS和GLONASS。目前,由于BDS全球跟踪站有限,MEO卫星较少,BDS收敛时间长于GPS和GLONASS。两测站三系统频率传递结果和频率稳定度结果基本相当,变化趋势一致。因测站KARR、PTVL未配备高稳定度的原子钟作为外接频标,得到的频率传递精度和频率稳定度较差。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几种典型的脉冲信号分配方案的分析,提出了一种脉冲信号直接分配方案。该方案无需外部提供地址信号,即可实现脉冲信号的有序分配。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单脉冲测向方法中测向精度与测向范围间难以相互兼顾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运动相位中心天线阵的新型的宽角范围单脉冲测向方法.利用运动相位中心天线阵能够产生不同边带、不同指向的多波束的特性,在不同方向上同时利用和差比相测角方法对来波方向进行测向,从而达到覆盖较宽测向空域范围的目的.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方法在保留测向精度的前提下能够达到传统单脉冲天线测向范围的4倍以上.  相似文献   

5.
围绕BDS-3多频模糊度解算中的最优组合观测量选取问题,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分别实现不同基线长度下三频、四频及五频最优组合观测量的选取及特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频率数的增加,高质量线性组合数目急剧增多;相比于三频、四频,五频更有利于形成总噪声水平小的组合观测量、长基线模糊度的单历元快速固定及实现实时精密定位。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专门的函数信号发生器IC功能简单、精度不高、调节方式不灵活等缺点和DDS芯片外围电路设计复杂、成本较高等问题,设计研制了一种程控宽频带多波形信号发生器。该信号发生器采用单片机STC89C52控制专用函数发生器MAX038实现,通过键盘设置输出波形类型、频率、占空比和幅度等各种参数,采用闭环控制方法对输出频率自动反馈控制以提高频率精度,并由八位LED显示器实时显示状态信息。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产生频率范围在1Hz~20MHz、幅度在2~10V(VPP)连续可调、占空比在10%~90%变化的三角波、锯齿波、方波、正弦波和PWM波,输出频率精度小于0.01%。该仪器具有电路结构简单、性能优良、成本低廉、功能多样、使用方便等优点,在生产实践和科技研究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针对具体的军用超短波信号,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的改进信号识别算法.该算法利用模糊神经网实现模糊推理系统,采用分步识别的方法,将特征参数映射到模糊空间进行二分类.仿真表明:在具有高斯加性白噪声的环境中,信噪比高于15dB时,系统识别率高于95%.  相似文献   

8.
对现有的载波相位历元差分测速方法进行改进,同时增加伪距历元差分观测值,建立新历元差分测速模型,并用BDS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对改进的方法进行验证和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静态条件下,BDS历元差分测速精度为mm/s级,平面方向优于高程方向,与GPS历元差分测速精度相当;动态条件下,BDS历元差分测速结果与IE (inertial explorer)后处理软件解算的位置差分速度符合度为cm/s级,平面方向优于高程方向。  相似文献   

9.
地球表层系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巨系统,为了更精确地表达地球表层系统各种过程的动态演进,解决数据同化系统观测误差的估计与处理已经成为地球科学领域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在地球科学系统数值模拟中,一般采用集合数据同化来探讨地学变量预报时的各种误差。集合类卡尔曼滤波通常会由于集合数过小而带来欠采样、协方差低估、滤波发散和远距离虚假相关等问题。针对背景误差协方差被低估问题,局地分析方法(Local Analysis, LA)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抑制作用,但无法彻底解决背景误差协方差的虚假相关问题。因此,本文在集合卡尔曼滤波的算法框架下提出了一种与模糊逻辑控制算法相耦合的局地化分析方法(Fuzzy Analysis, FA)。在强非线性Lorenz-96模型中,对不同模型误差下的LA和FA方法进行了性能优劣方面的探讨,并比较分析了2种方法在集合数、观测数和观测位置、放大因子以及强迫参数变化时的同化性能。实验采用均方根误差作为算法评判依据,同时用功率谱密度(Power Spectral Density, PSD)更直接地对2种算法性能优劣作出了评价。结果表明:在完美模型下,FA相对于LA降低了17.5%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随着模型误差增大,RMSE减小的百分比和减小幅度都在降低;在严重模型误差下,FA降低了8.6%的RMSE。总体而言,新算法FA的有效性和鲁棒性都得到了验证,并且在EnKF同化基础下有效改进了传统的局地化分析方案,优化了观测误差处理,为今后的数据同化研究提供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观测误差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10.
给出了一种合理的数据库连接池的设计思想及Java实现。并对该连接池的效率进行了测试分析和比较,表明该连接池能以较好的性能工作,并显著提高系统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1.
先采用统计方法寻找最佳游程长度,再用HAFFMAN编码方法将雷达图象代码与游程长度代码一起偏码输出,提高了雷达图象的压缩率,达到了实时高效的压缩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FPGA平台上,实现了RMMSE快速算法中三维矩阵的求逆。求逆功能模块基于并行、高效的心动阵列结构,采用上下三角(LU)分解求逆法。它由LU分解模块、三角矩阵求逆模块和矩阵乘积模块串联组成。矩阵数据顺序流过阵列,便得到求逆结果,仅花费19个时钟周期,具有很高的计算效率。将QuartusII仿真结果,与MATLAB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详细介绍了信号定时器的特点和工作原理,并给出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风廓线雷达信号定时器的设计方法.该信号定时器在某风廓线雷达中成功应用,且运行可靠,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为探求BDS长基线模糊度解算的最优组合观测量,基于模糊聚类分析法分别选取2个BDS最优超宽巷组合和1个最优窄巷组合共同构建TCAR模型,分别采用GF_TCAR、GB_TCAR和GIF_TCAR模型对实测BDS长基线进行模糊度解算。实验表明,3种模型解算超宽巷组合模糊度的结果基本一致; GF_TCAR模型解算模糊聚类分析法所得最优窄巷组合(3,0,-2)的相邻历元组合模糊度差值优于常用的(4,2,-5)组合;GB_TCAR模型解算IGSO卫星时,窄巷组合(3,0,-2)的结果优于(4,2,-5)组合,而解算GEO、MEO卫星时2种窄巷组合结果一致;GIF_TCAR模型解算窄巷组合(3,0,-2)的结果略逊于(4,2,-5)组合。  相似文献   

15.
对2002年6月7日至9日发生在盆地东北部遂宁市和南充市的特大暴雨雷达回波演变特点、高度、强度及外形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雷达回波不断从盆地南部以逆时针方向朝盆地东北部汇合,形成50dbz左右,高约14km的强中心区域,该回波在盆地东北部累计活动时间长达10h以上,直接导致了这次特大暴雨发生。这对今后类似天气过程雷达回波信息的有效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Fourier spectra and acceleration response spectra of near-field acceleration records of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have been calculated. Relative fundamental frequencies (or predominant periods) were characterized. Then, the natural frequencies of a range of slopes with different geometric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height, slope ratio, and pattern, were analyzed. The seismic responses of the slopes were compared, and the variability of seismic response with the above geometric elements was found. Results show that if slope height increases, and provided that other conditions are unchanged, the natural frequency of the first mode of a double-surface slope will change as a power law. However, natural frequencies will diminish (based on a parabolic function) as the slope angle becomes large. Both the surface pattern and the number of surfaces on a slope can have a great impact on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the slope. Moreover, within a certain range of slope heights or angles, either height or angle will also greatly influence the variability of the seismic response.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will be helpful to understanding seismic dynamic response features and explaining the ways that slope stability can be affected by earthquak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