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使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一带一路"框架中的主要国家和地区在海洋研究方面的论文发表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探讨并分析了"一带一路"国家与地区的科研竞争力,以及我国在海洋研究方面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合作情况,为相关研究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使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一带一路"框架中的主要国家和地区在海洋研究方面的论文发表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探讨并分析了"一带一路"国家与地区的科研竞争力,以及我国在海洋研究方面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合作情况,为相关研究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海洋地质学是一门新的蓬勃发展的地质科学,它与陆地地质学以及与地球科学有关的其他学科紧密相关。最近二、三十年以来,随着海洋流体动力学、流体化学、海洋生物学、沉积过程与洋底建造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的巨大进展,海洋地质学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美国、苏联、法国、丹麦、瑞典等国家,在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学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极为重要的成果。尤其是美国从1965年开始的深海钻探计划(JOIDES),经过系统取样,已经获得了极其珍贵的有关海洋地质方面的新资料,从而使我们对海洋地质建造的概念发生了变化,引起了海洋地质科学的革命性变革。业已获得的资料以无可争辩的事实,证实了海底扩张学说的正确性,从而发展了全球扩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 我们的地球有百分之七十一的面积为海水所覆盖,海洋的总面积达三亿六千多万平方公里,所以说要想认识地球,弄清地球的地质建造,就必须具有海洋地质学方面的知识。否则,对地球的地质建造,就得不出正确的合乎规律的认识。所以说,研究海洋地质学不仅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而且与整个人类的社会实践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北极拥有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价值,同时也是全球变暖最关键的敏感区,世界各国针对北极地区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计划,并开展了多年的北极海洋科学研究。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1998~2017年SCIE文章,采用文献计量与引文分析的方法与工具,分析了13784篇北极海洋科学研究的整体态势与热点前沿,结果表明:①全球北极海洋科学研究呈现出加快增长趋势,近5年的发文已经翻了一番,年均发文在689篇以上; ②环北极八国是该领域研究的主要力量,美国遥遥领先其他国家,挪威、丹麦研究基底深厚但近年发展稍缓,英国、德国是主要的非北极研究国,瑞典、法国的论文质量均衡,中国、波兰、格陵兰和荷兰则是该领域的后起之秀; ③俄罗斯科学院在本领域发文最多但文章质量良莠不齐,德国极地与海洋研究所、丹麦&格陵兰地质调查机构与挪威海洋研究所的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研究占比高,哥本哈根大学、德国极地与海洋研究所、华盛顿大学在该领域科研影响力较大; ④全球海洋科学研究主要涉及地质学、海洋学、环境生态学、自然地理学、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学以及气象学与大气科学等领域,研究热点包括北极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冰川消融与海平面上升、北极生态系统特征结构、北极海洋酸化与污染防治等方面。随着“一带一路”、“冰上丝绸之路”和《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的发布,建议我国针对本国情况制定综合性北极科研计划,并注重科研机构间跨部门、跨领域的研究合作,加强与环北极国家和“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加大科研投入并开展国际规模的科学考察活动。  相似文献   

5.
<正>《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是由国土资源部主管、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术性期刊。其办刊方针是:坚持以创新性、前沿性、系统性为特色,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依靠和联系广大海洋地质工作者,探索海洋地质过程中的科学奥秘,深入开展基础理论研究,促进地球科学全面发展,通过报道高水平科研成果,促进海洋地质科研人才的成长。《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主要刊登海洋地质学及海陆第四纪地质学各分支学科具有前沿性、原创性和探索性的学术论文;侧重报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要专项以及国际合作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突出中国海区、大洋地质以及"三极"地区研究报道特色;注重海区与大陆、区域性和  相似文献   

6.
三十卷的《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如同年轮,记录了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海洋地质科学的成长史.如今中国的海洋科学,已经开始进入世界大洋,活跃在世界海洋科学的前沿.新的发现证明,深海海底是地球表层和深部系统之间的通道,深海的认识已经成为地球系统科学的瓶颈.与此同时,海洋科学正在从“考察”向“观测”过渡,海底观测网正在成为观测...  相似文献   

7.
(2007年5月修订)《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是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办、海洋地质杂志社编辑、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术性期刊(2006年改为双月刊)。主要刊登海洋地质学及海陆第四纪地质学及各分支学科、边缘学科的具有前沿性、原创性和探索性的学术论文;侧重报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和专项项目以及国际合作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突出中国海区、大洋地质以及"三极"地区研究报道特色;注重海区与大陆、区域性和全球变化对比研究。主要内容为:沉积与环境、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古海洋与年代地质、油气与矿产、第四纪地质、综述与评述、技术方法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报道以及学术争鸣等。  相似文献   

8.
正《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创刊于1981年9月,现由自然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办。期刊主要刊登海洋地质学及海陆第四纪地质学各分支学科、交叉学科的前沿性、创新性和探索性学术论文;刊文范围突出中国海区、大洋地质和"三极"地区基础理论研究特色,注重海区与大陆、区域性与全球变化对比研究。期刊主要栏目有:"沉积与环境"、"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古海洋与年代地质"、"油气与矿产"、"第四纪地  相似文献   

9.
正《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创刊于1981年9月,现由国土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办。期刊主要刊登海洋地质学及海陆第四纪地质学各分支学科、交叉学科的前沿性、创新性和探索性学术论文;刊文范围突出中国海区、大洋地质和"三极"地区基础理论研究特色,注重海区与大陆、区域性与全球变化对比研究。期刊主要栏目有:"沉积与环境"、"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古海洋与年代地质"、"油气与矿产"、"第四纪地  相似文献   

10.
正《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创刊于1981年9月,现由自然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办。期刊主要刊登海洋地质学及海陆第四纪地质学各分支学科、交叉学科的前沿性、创新性和探索性学术论文;刊文范围突出中国海区、大洋地质和"三极"地区基础理论研究特色,注重海区与大陆、区域性与全球变化对比研究。期刊主要栏目有:"沉积与环境"、"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古海洋与年代地质"、"油气与矿产"、"第四纪地  相似文献   

11.
《海洋地质前沿》2005,21(1):25-25
2004年11月20日,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出资建造的“业治铮”号海洋地质科学考察船成功试航(见封底照片)。以我国已故著名海洋地质学家、教育家、中科院资深院士的名字命名的这艘科考船,配备了卫星导航、GPS定位、测深、测流、旁侧声纳、多波束、地震勘探、箱式和重力取样、海底钻探等先进仪器设备,可以承担我国近海海洋地质、地球物理、浅海工程勘探等工作,将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加强海洋地质调查研究、海洋油气等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以及近海和海岸带地区环境调查评价等方面做出贡献,本科考船的规格和性能如下:“业治铮”号海洋地质科学考…  相似文献   

12.
正《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创刊于1981年9月,现由自然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办。期刊主要刊登海洋地质学及海陆第四纪地质学各分支学科、交叉学科的前沿性、创新性和探索性学术论文;刊文范围突出中国海区、大洋地质和"三极"地区基础理论研究特色,注重海区与大陆、区域性与全球变化对比研究。期刊主要栏目有:"沉积与环境"、"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古海洋与年代地质"、"油气与矿产"、"第四纪地  相似文献   

13.
<正>《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是国土资源部主管、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办、海洋地质杂志社编辑、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术性期刊(2006年改为双月刊)。主要刊登海洋地质学及海陆第四纪地质学及各分支学科、边缘学科的具有前沿性、原创性和探索性的学术论文;侧重报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和专项项目以及国际合作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突出中国海区、大洋地质以及"三极"地区研究报道特色;注重海区与大陆、区域性和全球变化对比研究。主要内容为:沉积与环境、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古海洋与年代地质、油气与矿产、第四纪地质、综述与评述、技术方法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报道以及学术争鸣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研究文献搜集和资料统计,总结出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具有平台多样化、装备高精化、技术方法系列化、目标综合化的现状特点,并通过分析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研究与地球系统科学之间的密切关联性,指出地球系统科学理念对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研究范式、方向和内容、技术架构具有宏观全面的指导意义。未来的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研究将在调查理念、装备技术、方法手段、合作研究、数据融合交换与共享5个方面有显著的改变和新一轮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5.
正《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是由自然资源部主管、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术性期刊。其办刊方针是:坚持以创新性、前沿性、系统性为特色,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依靠和联系广大海洋地质工作者,探索海洋地质过程中的科学奥秘,深入开展基础理论研究,促进地球科学全面发展,通过报道高水平科研成果,促进海洋地质科研人才的成长。《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主要刊登海洋地质学及海陆第四纪地质学各分支学科具有前沿性、原创性和探索性的学术论文;侧重报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要专项以及国际合作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突出中国海区、大洋地质  相似文献   

16.
    
海洋地质学是海洋科学中的一门重要支柱学科。本世纪后半叶以来,由于大量的系统调查,特别是应用了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在海洋地质研究中出现了一系列重要的发现,从而动摇了某些传统的地质学基本概念和理论,诞生了一些新的理论和学说。例如古海洋环流变化的发现丰富了古海洋学这一新兴学科;海底热液矿床的发现充实了现代矿床成因理论;深海钻探计划等的实施加速了海底扩张学说的诞生……。人们已经认识到,海洋地质学的每一项重大进展,不仅加速了海洋科学的发展,还在更深的层次上影响地质学界,甚至在整个地学界引起了革命.  相似文献   

17.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7,27(3):F0002-F0002,F0003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以海洋及相邻陆区的环境演变与海底资源为总目标,以与国际接轨的深海基础研究为特色,围绕大洋钻探等大型国际研究计划,突出“地球系统科学”的思想,实现海洋与陆地相结合,古代与现代相结合,依靠国内外的广泛合作和学科的交叉渗透,采用高分辨率的测试和数值处理手段,探索和发展海洋地质研究中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以海洋及相邻陆区的环境演变与海底资源为总目标,以与国际接轨的深海基础研究为特色,围绕大洋钻探等大型国际研究计划,突出“地球系统科学”的思想,实现海洋与陆地相结合,古代与现代相结合,依靠国内外的广泛合作和学科的交叉渗透,采用高分辨率的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5月8-9日,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以下简称"海洋国家实验室")组织召开了2017年第5期鳌山论坛,10名院士及200多位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围绕"一带一路"战略,聚焦印度洋-太平洋海底过程与资源效应,开展了多角度、跨学科的广泛研讨和深入交流(封底)。论坛分为三个专题、二十六场报告进行,主要包括了深海深地动力、深海深部生物圈、深海深时环境等不同深度、不同尺度的研究主题,旨在通过发展"两洋一海"区域地球科学理论,深入探索板块构造动力学机制,从而更加深刻了解"一带一路"相重叠的特提斯构造域,认识区域资源分布规律,加快中国的大洋钻探及向深海、深地进军的步伐。  相似文献   

20.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是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办、海洋地质杂志社编辑、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术性期刊(2006年改为双月刊)。主要刊登海洋地质学及海陆第四纪地质学及各分支学科、边缘学科的具有前沿性、原创性和探索性的学术论文;侧重报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和专项项目以及国际合作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突出中国海区、大洋海洋地质以及“三极”地区研究报道特色;注重海区与大陆、区域性和全球变化对比研究。主要内容为:沉积与环境、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古海洋与年代地质、油气与矿产、第四纪地质、综述与评述、技术方法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