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通过对黄河口凹陷不同层位的原油物性特征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原油物性不仅受原油族组成的影响,而且也受成熟度、埋藏深度、保存条件和组分重力分异作用的影响。原油相对密度的影响因素较多,主要包括饱和烃、芳香烃、胶质含量、沥青质和含蜡量等;而原油黏度主要受饱和烃、芳香烃、胶质含量的影响,沥青质和含蜡量对其影响不大。分析认为,影响黄河口凹陷原油物性的因素很多,其中油源差异、生物降解、油气运移以及保存条件等是导致该区原油性质差异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辽西凸起锦州A构造沙河街组二段原油的地球化学分析,研究了原油的物性、成熟度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通过对比辽西凹陷和辽中凹陷已发现典型油气田的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分析了锦州A构造的油源。研究结果表明,锦州A构造西盘为低蜡、低硫凝析原油,而东盘为高蜡、低硫轻质原油。原油饱和烃色谱完整,显示未遭受明显生物降解。油源母质为混合型,沙河街组二段原油陆源有机质输入较少。原油形成于弱还原—还原条件下的微咸水或咸水沉积环境。根据锦州A构造原油的生物标志物特征,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划分为2类原油:Ⅰ类原油表现为高伽马蜡烷指数、低—中等四甲基甾烷指数、低藿烷/甾烷、高C_(27)/C_(29)甾烷和高C_(28)/C_(29)甾烷比值,主要来源于辽西凹陷沙一段烃源岩;Ⅱ类原油表现为低—中等伽马蜡烷指数、中等—高四甲基甾烷指数、高藿烷/甾烷、中等C_(27)/C_(29)甾烷和低C_(28)/C_(29)甾烷比值,主要来源于辽中凹陷沙三段烃源岩。  相似文献   

3.
苏北盐城凹陷天然气与凝析油的成因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盐城凹陷天然气中甲烷含量高,碳同位素具有正分布系列,主体具有高成熟腐泥型气特征,伴随产出的凝析油则体现出与本区湖相原油和海相原油既相似又相区别的特征。不同组分间存在成熟度差异,轻质组分反映高成熟,中等组分体现出未熟低熟,重质组分表现出成熟特征。母源分析对比表明天然气与凝析油主要源自古生界海相腐泥型源岩,混有泰州组少许贡献,造成组分差异和成熟度变化的重要原因是大量气体注入配以长期发育断裂引起的运移分馏和不同成熟度油气混合所致。  相似文献   

4.
滴南凸起-阜北斜坡区位于准噶尔盆地中央隆起带东段,其周缘地区有多个生烃凹陷,发育四套烃源岩,具复杂的油源关系。为厘清该区中上侏罗统油源关系,利用多项地化指标进行油源对比,结果表明:A类原油具轻碳同位素,植烷优势明显,高伽马蜡烷指数,表现出了湖相母质输入的特点,与二叠系泥岩具良好亲缘关系;B类原油具重碳同位素,姥鲛烷优势,几乎不含伽马蜡烷等特征,反映了原油母质形成于强氧化的沉积环境,与侏罗系泥岩同源;C类原油各项指标介于以上两类原油之间,是二叠系与侏罗系烃源岩的混源。  相似文献   

5.
珠一坳陷是珠江口盆地的主要产油区,本次研究选取该区79口井共计261个原油样品的密度分析数据,剖析了其分布特征,探讨了其成因。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原油密度以轻质油(140样品)和中质油(57样品)为主,含有少量凝析油(13样品)和重质油(51样品)。其中,轻—中质油在区内各个油田分布广泛;凝析油仅在惠州凹陷惠州26油田珠江组上段油层中分布;重质油主要分布在恩平凹陷、西江凹陷、惠州凹陷流花油田珠江组上段及其上覆地层,油藏埋深以2 000m为主,且现今油藏温度低于85℃。珠一坳陷所发现的凝析油主要为凹陷内浅湖—沼泽相烃源岩成熟阶段产物,其密度偏轻主要受油源所控制;轻—中质油密度主要受油源和成熟度控制,与浅湖—半深湖相原油、混源油及浅湖—沼泽相原油相比,半深—深湖相原油具有相对较高的密度,随着原油成熟度增加,其密度降低趋势明显;重质油密度主要受生物降解和水洗作用控制,生物降解和水洗作用导致原油轻组分丧失,原油密度变大。本研究成果可为珠一坳陷不同区域、不同层析原油类型、油品特征、资源量计算及产能预测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6.
埕北低断阶区沙二段是大港油田近年来重点勘探层系之一,研究目标层段原油特点及油源对比分析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原油物理性质总体表现出高成熟原油特征,具有四低一高的特点,即低密度,低黏度,低胶质+沥青含量、低含硫量及高含蜡量.原油地球化学性质和原油生物标志特征整体反映出生油母质形成于湖相沉积弱还原环境,具有丰富的藻类贡献,也表现出高成熟油特征.通过原油的物理四性分析和层系间油岩生物标志特征对比研究,分析认为其油气来源为两个方面:主要方面来自歧口凹陷和歧南次凹两大生油凹陷的双向供油,另一方面油气来自沙二段烃源岩的自生自储和沙三段的高成熟烃源岩.  相似文献   

7.
运用族组分、色谱、色谱-质谱等地化测试手段,总结了文昌13—1/2油田原油物性、母质类型及成熟度等地化特征,并分析了原油的来源。认为文昌13一1/2油田原油为典型的低硫、中高蜡陆相油源特征的正常成熟原油,推断原油主要来自文昌B凹陷文昌组滨浅湖相烃源岩。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环渤中凹陷挥发性原油特征、成藏主控因素和有利区带,利用原油族组分、原油物性、PVT高压物性实验分析等技术手段,对渤中凹陷及围区多个油田和含油气构造的原油组分和物性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明确了渤中凹陷挥发性原油“五高三低”的特征以及各特征的数值范围。基于多组分相态变化的机理分析认为,渤中凹陷易于发育挥发性原油油藏的主控条件有3个:(1)优质烃源岩经过较高的热演化能够为挥发性原油提供轻质烃类组分;(2)渤中凹陷埋深较大,高温高压能够满足挥发性原油赋存的条件;(3)渤中凹陷快速沉降形成的区域泥岩盖层是挥发性原油能够保存的有利条件。基于渤中凹陷的温压梯度,推测渤中凹陷及围区埋深在2.5~4.3 km且有区域泥岩封盖的地层中易于发现挥发性油藏。  相似文献   

9.
双河油田位于南襄盆地泌阳凹陷西南部,为一轴向为SE—NW的鼻状构造倾伏端,其中438块核三段Ⅲ11的A油区是砂岩储层的鼻状构造油藏。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发现该油藏油水界面深度不一,因此,从油气成藏力学的角度,结合研究区的储层研究资料,对油水界面差异分布的成因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油气藏油水界面的差异分布主要受控于储层物性、地层倾角及原油密度等因素,而双河油田438块核三段Ⅲ11的A油区各区域由于地层倾角及油水密度差相同,油柱高度即油水界面差异性分布主要受物性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10.
大港油田南部滩海区毗邻歧口和歧南两大生烃凹陷,具有双向供烃优势。沙三段是研究区最主要的产油层,但目前对该层段的油源对比结果尚存在争议。为明确油源,分别对原油的族组分、碳同位素、异戊二烯烃和甾萜类化合物等指标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对比,划分了原油类型。结果表明,南部滩海区沙三段原油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原油主要来自沙三段烃源岩,第二类原油主要来自沙一下段烃源岩,第三类原油地化特征介于两者之间,推测其为沙一下段与沙三段烃源岩的混合来源。三类原油在区域上也存在一定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1.
渤海古近系东营组三角洲相油田是渤海油田的主力含油层系.从构造、储层与沉积、流体和油藏等方面对渤海海域东营组三角洲相油田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按河流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相砂岩油藏两种沉积相类型分别对储层分布特征进行了描述.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此类油田的流体分布特点和油藏模式,并认为渤海东营组三角洲相油田以中到大型为主,储层岩性大都属于高孔高渗的疏松砂岩,储层具有分布较稳定、油层厚和物性好等特点,原油以普通稠油为主,其次是中、低黏油.  相似文献   

12.
已在墨西哥湾海岸盆地中提出了几个生油模式 ,根据大量原油特征以及同位素和生物标志物成分假设了不同的油/油和源岩/油的关系。该地区的源岩及与之相关原油的物理—化学变化主要由该区的构造演化控制。墨西哥湾最好的源岩与抬升构造阶段有关 ,由于沉降速率不同 ,在该阶段发育的独立构造断块具有不同的沉积相岩套 ,在地堑中沉积了自牛津阶至提通阶时的富有机质缺氧海相碳酸盐。从与之相关原油的分子特征中可以鉴定出其含盐量、氧消耗水平、粘土和碳酸盐含量的变化。提通阶的原油在整个墨西哥湾海岸盆地(从Tapico -Misantla…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气相色谱法对渤海海上6个不同区块、7个平台的8口油井原油中正构烷烃组分及姥鲛烷植烷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通过原始指纹谱图、正构烷烃组分及姥鲛炕植烷浓度分布比较和特征比值比较对原油进行了鉴别.结果表明,不同区块的原油指纹信息不尽相同,即使同一平台不同油井所产的原油指纹也存在一定差异,采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可对其进行鉴别.原油的风化对特征比值影响较小,可利用其进行风化油样的鉴别.为确保鉴别的准确性,分析过程中必须实施严格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厘清东海盆地X凹陷Y气田天然气成因,建立成藏模式,以指导下步勘探部署。本文从天然气组分、烷烃气碳同位素、轻烃、凝析油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分析入手,系统研究了油气成因类型及来源,并结合构造演化史、生烃史分析,建立了Y气田成藏模式,提出了大中型气田的勘探方向。主要认识如下:(1)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轻烃和埋藏史分析表明,Y气田天然气为凹中始新统平湖组烃源岩在龙井运动期(距今13 Ma)生成的高成熟煤型气;(2)凝析油姥鲛烷/植烷、规则甾烷等特征,反映了凹中区平湖组烃源岩发育于弱氧化-弱还原潮坪、潟湖沉积环境,生烃母质中存在一定数量的低等水生生物;(3)Y气田具有“凹中区平湖组烃源岩、花港组大型水道砂储集体、挤压构造作用”时空耦合的成藏模式,明确了凹中挤压背斜带是X凹陷大中型气田勘探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东营凹陷南斜坡原油生物标志物特征和油源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东营凹陷南斜坡沙四段油砂采样和高分辨率的GC-MS分析,研究了南斜坡沙四段原油的生物标志物特征,并且进行了油源对比,分析了原油成因.C29甾烷20 S/20(R S)和C29甾烷ββ/(αα ββ)参数显示纯化、乐安、广利、金家和王家岗部分样品为低成熟原油.小营、正理庄、高青和王家岗部分地区样品为成熟油原油.C27/C29>1反映广利、纯化和金家母源输入有低等水生生物输入,C27/C29<1反映王家岗、草桥、高青和小营地区母源有高等植物的贡献.原油中正构烷烃主要以奇数碳占优势,碳数分布为nC14-nC34,普遍存在生物降解,个别样品正构烷烃几乎消失殆尽.多数样品Pr/Ph<1,具有明显地植烷优势,伽马蜡烷/C30藿烷分布介于0.15~1之间,说明母源沉积环境为半咸水-咸水还原沉积环境.油源对比表明博兴地区的原油主要来自于博兴洼陷的沙三、沙四上段烃源岩.纯化油田油源主要来自于利津和博兴洼陷沙四上亚段,乐安、八面河、羊角沟、王家岗、广利油田的原油来自牛庄洼陷沙四上亚段.  相似文献   

16.
南沙海洋沉积物中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组成及地化意义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对1990年取自南沙海域102站位岩芯柱样中饱和烃进行色谱-质谱分析,研究沉积物中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和地球化学意义,结果表明,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烷烃,甾烷和藿烷组成特征指示了其先质主要为海洋浮游生物和细菌,部分为陆源高等植物,反映了南沙海洋沉积有机质起源于这些生物,较丰富的胡萝卜烷在和Pr/Ph比值低,说明沉积环境具强还原性,随沉积物理埋藏深度增加,藿烷和藿烷以及藿烷异体之间,均存在明显的成岩转  相似文献   

17.
以实际溢油案例中出现的4种油品为对象,利用GC/MS分析手段研究了不同油品之间的正构烷烃、多环芳烃和甾烷萜烷的分布特征和特征比值的一致性。结果表明:(1)不同油品指纹的正构烷烃特征比值CPI,萜烷类特征比值C31αβ(S/(S+R))、C32αβ(S/(S+R))、C33αβ(S/(S+R))、C34αβ(S/(S+R))和甾烷类特征比值C29甾ααα(S/(S+R))差异性不明显,可能会出现一致性;(2)不同油品指纹的多环芳烃特征比值存在明显差异,基本不存在一致性问题;(3)在油指纹鉴别过程中,要考虑到特征比值参数的稳定性,同时考虑不同油品指纹特征比值可能出现的一致性问题。  相似文献   

18.
黄河口凹陷是渤海湾盆地的富烃凹陷之一,近几年勘探发现原油超过2×108m3,天然气超过100×108m3,成果显著。但成功的背后,仍存在众多疑问:地质条件良好的构造上竟然钻了干井,同一个油源的相似构造,钻井结果有的以油层为主,而有的井含气层位多;同一深度段的油层,在不同井中原油密度却存在较大差异。为解决这些疑问,笔者运用差异聚集原理,首先对黄河口凹陷渤中28-2E空圈闭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本区油气运移的模式。在此模式的指导下对渤中29-4构造开展了评价,准确预测了该构造含油气区域的分布范围,结果证明黄河口凹陷的油气运聚符合差异聚集原理。该原理能够很好的指导本区下一步的勘探,可以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基于壁心、分析化验、测井曲线等资料,对XX21-3油田馆陶组储层岩性特征、孔隙特征和物性特征等储层特征进行分析,结合区域沉积背景认为馆陶组储层为辫状河心滩沉积,水动力条件的不同是导致N1gⅢ上和N1gⅢ下2个亚油组具有不同物性特征的原因,为后期优选开发层位提供依据。M油田与XX21-3油田相邻,是已开发经验较为成熟的油田,且与XX21-3油田在构造、沉积、储层和原油性质等方面具有相似性。为了规避XX21-3油田在储量评价过程中的风险,挖掘潜力,通过类比和借鉴邻近M油田,认为:1XX21-3油田馆陶组块状底水稠油油藏在不考虑油水界面起伏的理想模式下确定的含油面积存在风险;2N1gⅢ上油组探明油底下推到最大圈闭线计算的控制储量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20.
用气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了原油样品的正构烷烃和甾萜烷生物标志物。针对在仪器分析过程中由各种因素带来的采集点漂移的现象,利用相关系数校正方法对保留时间进行了校正。实验结果表明,保留时间校正后大大提高了采集点的重合性。采用欧氏距离方法对校正后的色谱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基于色谱数据的聚类分析对于降解油和非降解油的分类效果良好;而基于校正后甾、萜烷生物标志物数据的聚类分析结果能很好的将溢油样品与溢油源样品聚为一类,而与其他不相干油田的样品区分开来,聚类分析结果更能真实反映样品的真实信息。相关系数校正与快速聚类分析方法相结合为溢油来源的判断提供了一种快速分类辅助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