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本文对经日瓦金改正过的对流能通量公式做了进一步的修改,并根据改正后的公式,重推了费坦瑟计算太阳对流层时所用的一些公式.然后计算了太阳对流层.得到的结果是:对于混合长 l 等于大气等值高度 H 的模型,对流层厚度是3700公里;对于 l =2H 的模型,对流层厚度是8790公里.  相似文献   

2.
姚骑均  秦志海 《天文学报》1995,36(2):188-192
本文主要讨论了太阳射电快速观测记录中可能存在的几种非太阳因素,分析或定量估计了它们的影响,这些因素主要来自天线跟踪效应、接收机增益起伏效应以及地球大气吸收、折射等,估计、分析这些效应对确认太阳射电爆发中的精细结构现象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3.
4.
在对太阳软X射线研究与技术调研的基础上,本初步讨论未来中国空间太阳软X射线望远镜的框架,包括谱线选取,技术指标和方案,技术可行性及难点,以及可能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5.
在太阳对流层内,由于ω-效应产生了很强的纬向磁场,它的磁浮力引起了磁流体的上浮,在太阳表面造成了黑子双极磁场等活动区的现象。本文考虑了在磁流团上浮后,由于在太阳对流层内存在湍流磁扩散率的垂直梯度,因而在磁流团内外的磁扩散率之差要随磁流团上升距离的增加而增大,以致在磁流团表面形成了巨大的磁扩散率的梯度,从磁感应方程中可以看到,这一梯度将扰动纬向磁场,结果在磁流团表面形成了磁环,它随磁流团浮升到对流层顶,在太阳表面呈现出两个极性相反的磁区。本文企图以此来说明黑子双极磁场密集性原因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7.
研究太阳的意义现代关於原子能的极端重要的概念,尤其是包含氢在内的熟核子反应的概念,首先就是研究了太阳内部的产能机构而得来的。太阳和恒星的演化问题,不但是天体物理学的中心问题之一,而且也是整个自然科学的一个中心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的解决,对于太阳系和地球的起源及演化的根本问题曾天闢解决的途径。太阳可以说是某种巨大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对非线性系统中经常采用的变换方法所涉及到的同时消除快、慢变量法,加速收敛法以及非正则形式的Lic变换法等,从实用角度作进一步的比较,并给出一种用隐函数定义的非正则形式的变换方法,它比Lie变换简单。  相似文献   

9.
自1967年太阳活动第20周的峰年以来,我台用两架较简单的仪器——色球镜和5吋镜——先后开展的耀斑照象巡视和白光黑子细节照象都取得了预期的成果。色球镜连续运转已达11年之久,取得相当数量的耀斑资料,其中有不少完整的大耀斑爆发全过程,包括一些有强烈地球效应的质子耀斑,还观测到一定数量爆发的日珥。5吋镜自1970年照象观测试拍成功以来,拍摄到几百群黑子逐日发展的照片,显示出半影的纤维及其变  相似文献   

10.
在朔风怒号的严冬时刻,人们常围坐火炉取暖。谁都明白,离炉子越近,获得的热量越多……有时人们把太阳比作天上不熄的大火炉,这样也应有相同的规律,所以水星离太阳最近,全球的平均温度为300多摄氏度,而遥远的冥王星终年处于-230℃以下。 但不能就此“推而广之”,我们四季的冷热不同也是离太阳远近造成的,事实正好相反,对北半球而言,地球离太阳最近的1月3日却是全年最冷的“二九”时期。相反离太阳最远(约7月4日)时却反而是挥汗如雨的盛夏。 这岂非矛盾了吗?其实不然。因为对于地球而言,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人们在日冕中发现了许多准周期脉动现象,对脉动机制的研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译注了三类典型的脉动理论机制,并初步讨论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这些理论机制有助于研究和解释新的观测事件  相似文献   

12.
一些场合下,特别是无力场,有时可先得到磁场的解. B=B(r,t)然后再用感应方程求解横向速度,即速度垂直磁场的分量.如结磁场是冻结的,许多文献也采用另一途径:由(1)式直接积分微分方程  相似文献   

13.
熊大闰  邓李才 《天文学报》2001,42(2):121-124
众所周知 ,贯穿对流对恒星演化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然而至今对此问题尚无完善的理论处理方法 .尽管该问题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1-4 ] ,但在恒星演化计算中处理贯穿对流最广泛的仍是某种唯象的混合长理论[5,6] .日震学提供了一个探测太阳内部结构的强有力手段 ,它对恒星对流理论给出了一个严格的限制 .  在过去几年中 ,利用日震方法探测太阳对流区之下贯穿对流区的结构引起了人们的特别关注 .所有的理论研究都是根据这样一种简单的唯象贯穿对流模型[5-9] :在稍许高于绝热温度梯度的对流区的下方 ,紧贴着的是一个稍许低于绝热温度梯度的贯穿…  相似文献   

14.
在太阳引力场中,射电源信号的传播方向和速度发生变化。方向的变化改变了射电源在天球上的视位置。速度的变化改变了信号传播的“光行时”。为了计算引力效应产生的附加时延,有人依据视位置变化,有人依据光行时变化。本结论是,前一种算法在概念上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5.
甘为群 《天文学报》1997,38(4):394-396
白光耀斑研究近年来获得较大进展,对其连续发射起源机制目前流行三种解释.一是耀斑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色球凝聚[1-3],二是非热粒子注入大气致氢原子非热激发和电离[4-6],三是色球强加热所引起的对大气深层的辐射反加热[7].这三类解释具有一个共性,即除了自身直接对连续谱  相似文献   

16.
介绍使用10m天线上21cm波段ms级连续快速记录系统,观测到分米波太阳射电快速活动的几种形态,特征,尖峰辐射及其共生现象。  相似文献   

17.
介绍使用10m天线上21cm波段ms级连续快速记录系统,观测到分米波太阳射电快速活动的几种形态、特征、尖峰辐射及其共生现象。  相似文献   

18.
汪景璓 《天文学进展》1994,12(2):115-125
假定太阳是一颗普通的恒星,对太阳磁场的高分辨率观测,则从内禀磁场强度,尺度谱,面积填充因子,成穴分布趋势,双极分布特征和演化时标等多方面,为类太阳恒星磁场测量提供了一个基本标度,本文综述了与恒星磁场测量有关的,太阳磁场若干观测特征,与类太阳恒星测量结果对比表明,类太阳恒星磁场的内禀强度与太阳磁场接近,但面积填充因子大1-2个数量级,这可能真实地反映了恒星磁场的内禀强度成太阳磁场接近,但面积填充因子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在二十一太阳周期上升相期间太阳黑子、钙谱斑、2800MHz射电流量和太阳耀斑、质子耀斑、质子事件的活动情况。我们的统计结果表明,在这个时段,太阳活动通过三次脉冲性上升达到极大。 本文确定了上升相的活动经度:L160°~210°和L50°~90°。并对最强的活动区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太阳黑子的佛耳夫相对数存在平均11年的周期变化,这个周期称为太阳活动周。黑子磁场长期观测的结果表明,在同一活动周内,太阳南北两半球上的黑子群,其极性分布是稳定的,但前导和后随的磁场排列刚好相反。到了下一个活动周,这种黑子群极性的分布将完全颠倒过来。这就是所谓“太阳黑子磁周期”,磁周期平均22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