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通过对1990 ̄1992年6月 ̄8月郑州,徐州、阜阳、南阳条件不稳定指数Kr及日本降水预报(E02+E03)组合因子的综合分析,确定了6 ̄8商丘地区区域性大 ̄暴雨及单站大 ̄暴雨预报指标,经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利用1984 ̄1993年6 ̄8月周口地区9个台站的历史气象资料,确定了大 ̄暴雨日标准和切变线入型条件,挑选了预报因子,建立了预报方程,并编制系统软件,上机自行运行。经1994 ̄1996年试用,预报成功率为75%。  相似文献   

3.
利用1984 ̄1991年7 ̄8月历史气象资料,分析了鹤壁市暴雨天气的产生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活动的关系。结果发现,暴雨与副高的位置密切相关,暴雨日前一天14h单站T、e及ΔT24、Δe24对暴雨的产生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基于此,根据副高活动的不同特点进行分型,并选择单站T、e,ΔT24,Δe24作为预报因子,制作了暴雨的分型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4.
1994年夏季黑龙江省连续出现了4次暴雨,灾害严重,通过对1956 ̄1994年,6 ̄8月大暴雨的统计分析,找出6 ̄8月大暴雨的活动规律,找出了暴雨的主要落区及时间分布,可为中、短期预报提供气候背景资料,提高预报的准确率和服务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5.
用波状低云替代δθse/δZ做为降水前的位势不稳定场,可以分析出未来1 ̄7天潜在的中尺度上升运动区(天气系统)的发生位置,配合准确的未来1 ̄7天大尺度上升运动区预报,即可做出未来7天内逐日中尺度暴雨落区预报。  相似文献   

6.
杨勇 《贵州气象》1997,21(6):39-40
本文通过本站要素对独山县1954~1995年4~9月出现的146次暴雨过程的天气影响系统作了初步分析,得出本站暴雨预报的着眼点,发现一些对预报有启示性的特征,对县站暴雨预报有一定帮助。1独山县暴雨气候分析暴雨每年在我县约出现4次,除冬季外各月均可发生,但主要集中在5、6、7月,暴雨强度一般在50~75mm之间,强度较大的降水主要出现在6‘7两月,历年一日最大降水量为160.3mm。1/J‘时的最大降水量为59.smm,最长连续暴雨口数为3天,总雨量达271.lmm。从气候带来说,独山县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湿润气候;从暴雨分布来看…  相似文献   

7.
对1996年7月13 ̄17日的连续暴雨过程,武汉中心气象台作出了十分准确的预报,并开展了积极主动的服务,减轻了灾害损失,获得湖北省委、省政府和国家防汛总指挥部的表彰。从数值预报方法及产品的动力统计释用和经验预报集成等方面反映了近年来暴雨预报技术的进步并阐述了开展汛期决策气象服务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8.
1大雾过程2002年7~9月,我省共出现3次10站以上大雾过程(表1)。2暴雨过程2002年7~9月,我省共出现6次10站以上的暴雨过程。其中7月20~21日暴雨是汛期结束最后一场暴雨;7月27日暴雨是东风波暴雨;8月7~8日是12号热带低压暴雨。其中星子235mm创历年本月日降水新高(表2)。3强对流天气过程2002年7~9月,我省出现2次较明显的强对流天气过程:(1)7月17日上午到中午,湖口、上饶出现了雷雨大风,庐山、湖口、瑞昌、铜鼓、万载、上饶、井冈山、全南出现了1h强降水。其中9:50左…  相似文献   

9.
忻州市2002年6月8日至9日全市普降大雨,部分县市出现暴雨。从高空、地面天气图分析了有利于这次降水的天气形势及影响系统,并探讨了实况物理量场及要素变化与降水的对应关系,验证了HLAFS数值预报产品的某些物理量值与这次降水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0.
印江县地处梵净山西侧,每年平均有2~3次大—暴雨过程。在制作其长期预报时,应用韵律关系的概念,着眼于预报月最大两次降水过程出现日期。通过因子筛选,优先使用秋末、春初连晴骤雨日期、连晴无雨中间日期、单独雷阵雨日期(前后至少保证1天无雨,雨量足够大)三个因子;若某月连阴雨日期长,不满足上述条件,则选用最长连续降水中间日期(月最大降水出现在此时段)、准5个月最大与次大降水中间日期(与其它时次降水量比至少差5mm以上)作为预报因子。  相似文献   

11.
苗爱梅  吴晓荃  薛碧清 《气象》1997,23(7):24-28
运用高空和地面常规资料,雨量自记资料以及卫星资料,分析1996年8月3 ̄5日受9608号台风低压影响而导致的晋冀地区一场罕见大暴雨的中尺度降水系统演变过程,揭示了北方台风暴雨形成与结束的某些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2.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和他13数值预报产品,结合雷达图,较详细地分析了永顺县2008年7月23~24日出现的暴雨降水过程,总结西风带短波槽和中低层切变线导致永顺县降暴雨的各类天气形势特征,归纳了副热带高压短期变化与永顺县降水过程的关系,对提高本地暴雨预报准确率和暴雨灾害的预警能力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1暴雨概况及灾情1994年7月中旬末至下旬,低值系统持续控制华南,造成广东省有4个市县出现了特大历雨,37个市县降了大暴雨。这次过程具有强度大,范围广,持续时间长(9天)的特点。21日08时~25日08时,珠江口两岸为特大暴雨区,珠海、斗门、澳门、深圳、香港连降大暴雨,特大暴雨。其中珠海《天雨量共806mm,为历年平均雨量1963mm的41%,斗门《天雨量为592mm,深圳4天雨量也有480mm,均占历年平均雨量的四分之一以上。7月22日珠海市田雨量为560.4mm占历年平均雨量的28.5%。22日6~7时雨量达102.omm。据报导,香港从7月22日清晨起连…  相似文献   

14.
利用1965 ̄1989年5 ̄10月开封市所辖5站的降水资料,对影响并产生开封区域性暴雨的11次切变线天气过程进行了分型及能量分析,找出了预报指标,并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5.
杨霞  周鸿奎 《高原气象》2023,(6):1492-1503
中国季风区的区域性暴雨过程大多与低空急流有关,然而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每一次暴雨过程却不一定都有低空急流配合。根据南疆44个国家气象站1971-2020年5-9月逐日降水资料和2011-2020年逐小时降水资料,以及若羌站每日2次的探空资料,利用统计方法,分析了近50 a南疆东风急流暴雨与非东风急流暴雨的观测特征差异,以及造成二者的天气系统差异。结果表明:近50 a南疆东风急流暴雨日数略少于非东风急流暴雨日数,二者均呈增加趋势,但东风急流暴雨日数的增加趋势更显著;东风急流暴雨日数占南疆总暴雨日数的比例呈增加趋势,非东风急流暴雨日数占比呈下降趋势。南疆暖季东风急流暴雨日数在5月最多,非东风急流暴雨日数在7月最多,二者均在9月最少。20世纪70~90年代,南疆暖季以非东风急流暴雨为主,自21世纪起,以东风急流暴雨为主。南疆西(东)部地区的暴雨日数相对较多(少),且以东风(非东风)急流暴雨为主。短时强降水事件在南疆暖季非东风急流暴雨中出现的比例明显高于东风急流暴雨;约80%(60%)的东风(非东风)急流暴雨日的平均降水时数大于(小于)6 h,东风(非东风)急流暴雨以夜(日)雨为主。南疆暖季东...  相似文献   

16.
1过程概况今年4月19日02时开始到20日止,本省经历了~次全省性的暴雨到特大暴雨过程。这次降水过程主要是由移动性槽影响造成的,降水特点是:范围广——全省性,省内有58个站出现暴雨,14个站出现特大暴雨;强度强——6小时降水量超过50mm的台站有10个,台山最大达1llmm;降水时间短——降水过程从开始到结束2天左右。过程降水总量最多的市(县)有肇庆、斗门、阳山、连山、台山、东范分别为213.l、212.4‘203.8、200.i182.2‘181.4mm。最大降水时段集中在19日08~14时。本省的西北和中部偏西北地区降水较明显。2天气形势分析2.120…  相似文献   

17.
烟台市暴雨过程的数值预报产品分析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玉海 《山东气象》2004,24(3):17-18
分析了日本数值预报产品对2003年5—8月烟台市暴雨过程的预报结果,发现当其预报未来24小时有20mm以上降水时,烟台市未来24小时出现降水可能性较大,可结合天气在线、T213等数值预报产品进行综合判断未来是否有暴雨出现;当烟台市当天已有大的降水时,而数值预报未来24小时有19mm以上降水时,易出现虚假的暴雨预报;对暴雨落区的预报,要仔细分析大尺度环流特征和要素场,并结合预报员的经验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8.
对海南岛2000年12月11日出现的一次暴雨天气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1960—2000年海南12月份暴雨的普查分析结果,提出了海南12月暴雨降水率的计算公式及概念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19.
1996年第二季度我省天气的主要特点是:龙舟水明显,暴雨集中期明显,但时空分布不均,降水中间少两头多。平均气温前期偏低,后期偏高。1降水时段明显,中南部多暴雨3月28~30日,本省出现连续暴雨,3天内测得日雨量超过38.0毫米的台站有49个,从而我省的开汛日提前到3月30日。4月18日夜间到19日,受锋面低槽影响,我省出现暴雨到大暴雨,部分地区还出现雷雨大风、冰雹、龙卷风等强烈对流天气,造成了较大的损失。4月30日到5月7日,我省出现连续大雨到暴雨的天气,其中西南部在《月30日和5月5日出现了大暴雨。5月24~29日,本省出现连续暴…  相似文献   

20.
利用1980 ̄1995年武汉市梅雨期气象资料,统计暴雨与天气要素的关系,建立了7套梅雨期武汉市暴雨预报模型,在1996 ̄1997年汛期实际应用中,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