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哈密地区7·11大降水天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降水是由充足的水汽,高、低空各物理量场的合理配置及不稳定能量的释放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对哈密2001年10月大降水天气过程的降水成因进行了分析,表明低空急流和上升运动是其形成的重要机制,同时在哈密地区大降水天气短期预报着眼点方面获得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选用陕西1991—2001年共11 a的夏季大降水样本,利用实时高空观测资料,对大降水的时空特征、产生大降水的环流背景、影响系统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通过对大降水的动力条件分析,概括出陕西大降水基本物理量特征,即具有不同特征的大降水天气,涡度、散度在垂直方向上3种不同分布特征,对应在天气图上,高低空的天气系统有着不同的配置形式;对高空急流的天气学、动力学特征及其与大降水的关系进行较系统的分析,归纳出了高空急流的位置与陕西省大降水落区的3种配置形式,总结出大降水产生时的高低空急流配置情况,特别指出了当高空急流出口区与入口区形成的次级热力环流与低空急流的次级环流形成不同方式的耦合时,对大降水天气的影响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发生在2010年6月6-7日海西州大范围大降水天气,从环流形势、影响天气系统、物理量场反应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造成大降水的内在机制是一次大环流形势调整后高原低涡在柴达木盆地的长时维持而形成的降水系统,同时中尺度天气系统的发展为大降水提供了水汽、能量和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5.
哈密地区南部一次大降水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造成哈密南部"2000·6·23"大降水的主要影响系统南疆低槽、北方冷空气、中低层切变等进行了描述,并从热力因素、动力因素两方面对其特征予以剖析,得到哈密南部大降水预报的某些着眼点.  相似文献   

6.
哈密地区7·17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2007年7月16—19日哈密暴雨天气过程的分析表明:这次暴雨是伊朗副高北伸,里咸海长脊,与乌拉尔山高压脊反气旋型接通,推动中亚低涡东移进入新疆,在哈密滞留造成的。深厚的低值系统从低层到中层都表现为强的辐合上升运动,为暴雨产生提供很强的动力条件,有利于暴雨所需不稳定能量的储存,低层风场辐合及中高层强西南气流不断将水汽输送至暴雨区,为暴雨提供充足的水汽,冷暖、干湿空气的水平、垂直交换等在暴雨中激发大量不稳定能量的释放加强了对流,这都是暴雨产生的直接有利条件,欧洲数值预报产品、T213物理量场和FY-2红外云图进行暴雨天气预报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武威地区夏季强雷暴与大降水天气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武威地区夏季强雷暴与大降水天气的环流特征及物理量场,强调了二者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8.
对连云港市近5 a冬季45个不同形态降水样本统计分析基础之上,利用常规天气图、物理量场以及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对发生在2007年冬季的三次不同形态(纯雨、雨夹雪、纯雪)降水天气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归纳了冬季降水在物理量场及多普勒天气雷达图上的基本特征,总结了对降水形态预报具有指示意义的关键因子,同时探讨了连云港市冬季降水形态的预报着眼点,结果表明:降水区上空温度700 hPa是否低于-3 ℃、850 hPa是否低于0 ℃和地面温度是否小于3 ℃,以及雷达回波强度图上是否出现零度层亮带等,都可作为判断降水形态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2011年6月15-16日海西州冷湖出现的一次大降水天气过程的高空环流形势、地面要素特征以及降水区周围的物理量场等,总结了过程发生的主要原因,并且加深巩固了对此类影响系统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2012年春季绥化市2次较大降水天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2012年3月16日与3月29日2次较大的降水天气,对比分析了其大尺度的天气形势及相关物理量。分析表明,这2次过程在高空都存在低涡系统,低涡前部西南气流为降水提供了水汽输送,地面都有较强的低压中心维持。从涡度、垂直速度、水汽通量散度及相对湿度的垂直时间剖面看,在2次降水过程的时段内整层均表现为大面积的正涡度区,都有很强的上升运动,水汽输送带都处于中低层,只是相对湿度大值区高度不同。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2006年8月17日海东地区强对流天气的500hPa、700hPa环流背景、500hPa的气象要素特征、地面气压场及卫星云图的分析表明:长时间副高控制的高温天气形势和本地区处在西南暖、湿气流中,且有明显的冷平流,是产生这次强对流天气的原因。各物理量场的高低空配置和高能、高湿是此次降水出现必备的动力和能量条件。  相似文献   

12.
对2007年8月25~26日发生在青海东部地区的中~大雨,局部暴雨天气过程,从环流背景、物理量场、单站地面总温度变化、云的演变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了此次大降水天气过程发生、演变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利用Micaps常规资料,ECMWF客观分析场及T21300h的物理量场,对2009年冬季阿勒泰地区的两次罕见暖区大降水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分析表明:这两次天气过程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即维持较长时间的中尺度暖式切变;在降水过程中处于低压前部或低压控制;都配合南支槽比较活跃的暖湿气流。两次罕见暖区大降水天气过程配合有高低空急流、动力条件和水汽条件不同的是:2009年11月5-6日天气过程中,主导系统是乌拉尔山长波脊,影响系统是西伯利亚低涡;2010年1月6日至7日天气过程主导系统是西西伯利亚脊,影响系统是萨彦岭低涡。  相似文献   

14.
应用常规实况观测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分析阿拉尔市2005年5月15日的一次大降水天气的环流形势和物理量场演变特征,发现数值预报产品对此次大降水预报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同时结合本站要素分析得到一些大降水预报的经验,对今后大降水预报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2004年6月4日哈密地区东部大降水天气过程的分析表明,大降水是在北支低槽不断得到北方冷空气的补充,在哈密地区东部加深并切成低涡,低涡中心不连续西退,再加上特殊地形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并指出T’。,物理量预报产品对哈密地区大降水预报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对2002年6月16~18日、21日巴州地区出现的大范围的降水天气过程,重点从环流形势、物理量场以及数值预报产品的应用等方面作了初步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依据有关气象与水文资料对新疆呼图壁河1999年7月20日12时发生的大洪水进行了分析,从而揭示呼图壁河“99.7”洪水发生、发展的成因。  相似文献   

18.
阿克苏地区大降水天气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61—2006年阿克苏地区气象观测站资料,从时空分布及地形影响等方面对局地和系统性大降水进行了分析;普查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降水天气资料,探讨了大降水的预报指标。结果表明:阿克苏地区大降水次数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明显增加,50%以上发生在夏季,大降水集中出现在1~3h之内,1h降水量≥10mm一般出现在下午,傍晚是高峰期。局地大降水发生次数远多于系统大降水,有78.4%的局地大降水出现在西部和山区,东部和南部以系统大降水为主。大降水的主要影响系统是巴尔喀什湖低槽和中亚低槽,中低层切变线、辐合线的暖湿区和高能区与大降水落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9.
利用常规天气图资料,玉树地区2016年8月3日-4日出现的大将水天气过程,本文从天气形势、物理量场和卫星云图等几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造成本次区域性大将水天气的环流背景是副高588线外围的西南暖湿气流与巴湖槽底分裂的冷空气在玉树州交汇,形成"人"字形切变;前期低层大量不稳定能量的堆积和不稳定层结满足了大雨天气的基本条件,大范围强烈上升运动和深厚的水汽辐合为此过程提供了动力和水汽条件。  相似文献   

20.
利用天气形势图、物理量场和卫星云图资料,对西宁地区2012年7月29-30日出现的大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造成本次区域性大降水天气的环流背景是巴湖低槽分裂短波槽和副热带高压外围的西南暖湿气流在青海东部地区交汇;前期低层大量不稳定能量的积累及不稳定层结满足了大到暴雨天气的基本条件,大范围强烈上升运动和深厚的水汽辐合为此次过程提供了动力和水汽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