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区域生态修复效果评估是绿色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手段,数据、指标和模型方法是开展评估的基础和主要工具。目前关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评估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较少,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本文综合考虑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构建了包含1个目标层、4个准则层、18个评价指标适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区域的综合修复效果评估体系。指标体系从生态系统结构与质量、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变化驱动力以及经济和社会效益4个准则层,综合评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区域生态修复效果。本文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提出系统性的量化参照系,为大都市区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体系,解决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对象错位、行政部门间管控范围越位、规划落地实施缺位等问题,本研究构建了由指标、分区、地类和控制线等管控方式组成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体系。结合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经验,系统梳理了适合当下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土地用途管控理论体系,深化了浙江省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传导细则,并图示化各管制措施之间的编制逻辑关系,演绎了管控体系的实践操作逻辑,以期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3.
孙艺香 《西北地质》2021,(1):247-255
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视域下分析了中国工矿城镇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对工矿城镇发展的要求,探讨了将国土空间规划要求落实到工矿城镇发展中的政策和技术路径,并按照空间规划融合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思路,提出了工矿城镇发展融入国土空间规划的设想.通过对中国陕北煤炭资源集中开采区工矿城镇发展的分析和案例总结,结合国土空间规...  相似文献   

4.
榆林市米脂县高西沟村位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属于地质灾害多发区,因此,考虑地质灾害风险的国土空间规划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笔者基于地质灾害调查数据,选取坡度、坡向、地质灾害发育密度等评价指标,采用信息量模型以斜坡单元进行危险性评价,在此基础上叠加承灾体易损性进行定量风险评价,划定地质灾害风险分区。利用ArcGIS将地质灾害风险区划与现状功能区叠加,将高西沟重构为4个国土空间分区:地质灾害中风险–生活居住区、地质灾害低风险–生态功能区、地质灾害低风险–农业生产区和沟谷区,并提出国土空间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新晃侗族自治县凉伞镇、凳寨乡等两个乡镇为例,采用静态经济评价等方法系统对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进行效益分析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项目实施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巨大,生态效益明显,达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可为其他乡镇土地综合整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国宏观经济社会的变化赋予土地整治以新内涵、新目标和新任务,也对土地整治的工程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回顾分析土地整治目标任务与工程体系的关系基础上,结合新时期上海土地整治的新目标任务,提出了适合生态景观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现代乡村发展和良好人居环境建设等三个方面的土地整治工程体系调整策略,丰富完善了上海土地整治工程体系。  相似文献   

7.
土地整治环境影响评价是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的土地整治环境影响评价多是从某方面评价土地整治规划对环境的影响。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按照“全域规划、全域整治”的要求,通过识别土地整治规划对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以山东省诸城市为例,对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8.
诸城市是国土资源部确定的土地整治规划编制6个试点县之一。结合诸城市土地整治规划编制,探讨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的编制思路。首先准确定位土地整治规划的目标,进行前期研究,总结上轮规划情况,分析土地现状,开展专题研究,然后合理确定规划的目标,因地制宜地进行土地整治分区,最后规范确定土地整治重点项目。  相似文献   

9.
全城城市化战略的具体实施方案是大连市委十届八次全会提出的。实施该战略,是大连市在振兴发展进程中,对突破资源、空间制约形成的广泛共识,是落实辽宁沿海经济带战略,拉开发展框架的必然选择,也是当前调结构、扩内需,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2010年,大连市将以全域城市化为契机,按照组团式、链条式发展的思路,拓展空间、优化布局,  相似文献   

10.
进行土地整治分区是编制土地整治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往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分区已不能适应当前土地整治工作管理的需要。该文以山东省肥城市为例,提出了土地整治分区的原则和方法,从宏观尺度上,运用聚类分析法进行土地整治综合分区,从中观尺度上,运用叠图法进行土地整治功能分区,并指出了不同区域土地整治的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实例研究方法,以湖南省为例,在分析湖南省粮食产能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农村土地整治内容和目标,结合环洞庭湖基本农田建设重大工程,分析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对粮食产能建设、粮食安全保障方面的影响。经分析研究,环洞庭湖基本农田建设重大工程实施后工程建设区将新增耕地1.61万ha,通过中低产田改造可新增优质粮田11.20万ha,新增粮食生产能力为37.58%。研究表明,通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可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产能。  相似文献   

12.
2010年,新密市被确定为河南省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县(市)。该市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机遇,以统筹城乡一体化、推动经济发展为目标,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为立足点,将土地综合整治与煤矿沉陷区群众安置相结合,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与保障建设用地相结合,将实施土地开发复垦与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相结合,积极探索盘活土地资源、集约节约用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路子,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的迫切需求及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面临的良好形势,以桂林市漓江流域废弃矿山为例,对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整治与产业布设进行研究,理清漓江流域废弃矿山土地整治复垦潜力及利用方向.通过对漓江流域内废弃矿山的矿种、开采方式、周边产业情况等社会和自然环境以及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矿山在建设、生产...  相似文献   

14.
土地整治规划是对一定区域内的土地开发、复垦和整理等土地利用活动的总体部署和统筹安排,是一项重要的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土地整治规划对于科学指导土地整治活动,合理安排土地整治项目和资金,确保耕地保护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是保障土地整治合理、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以促进耕地集中连片为单一目标的传统土地整治区划工作,已无法满足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全域土地整治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新要求。本文以上海市青浦区土地整备引导区为研究区域,基于多目标优化理论与Pareto最优算法,考虑空间结构、生态价值、环境影响、农业生产潜力等多维度目标,建立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大都市土地整治潜力区划决策框架。基于权衡视角下的土地整治潜力区划方案显示,青浦区土地整备引导区内总面积近2922 公顷(6397个图斑)的区域划入土地整治潜力极高区,占引导区总面积的43.72%。本文提出的多目标最优的大都市土地整治潜力区划决策方法,能较好地处理多目标权衡下的定量求解问题,可对我国区县级重大土地整治项目的规划部署提供技术支持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必须在综合考虑土地整治具体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合理的规避导致生态破坏的农田设计,科学规划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自身维持与修护的工程设计。该文基于农田景观规划与设计的思想,探讨了山东平原地区基本农田景观规划设计的重点,以新泰市楼德镇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项目做为案例进行景观规划设计,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生态防护等几方面,通过探讨和摸索,为下一步土地整治规划设计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由于建德经济总量不高,上级每年切块下达给建德的新增建设用地量(计划指标)相应较少,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用地指标,基本上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获得。  相似文献   

18.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将低碳目标融入到乡村更新进程,是土地整治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选择。结合上海浦东新区惠南镇桥北村“田、林、产、水、路、文、村”各系统的现状分析,指出在土地整治视角下存在耕地保护与产业发展、低效用地减量化近远期落实、垃圾处置与乡村环境协调等三方面核心问题,据此提出产业在地化提质、空间复合化增效与资源循环化利用的低碳更新策略。同时以碳足迹测算成果的生态效益,并将其反馈至土地整治项目体系研究中,以期为低碳发展时期乡村更新提供工作准则与技术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李慧敏 《辽宁地质》2012,(11):54-55
县级土地整治规划是土地整治项目立项及审批的基本依据,科学编制十分重要。笔者在全程参与编制大连市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了以大连甘井子区为代表的都市和城郊混合型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重点内容,希望能为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的编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国土空间与自然资源、空间区划与用地分类、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与自然资源管理的关系,研究了土地自然、利用、远景类型的内在联系以及生态用地的内涵与范畴。以上海为例,探索建立国土空间用地分类体系,形成了国土空间用地分类与建设用地、农业用地、生态用地的对照关系,提出了农业—生态用地、生态—农业用地和生态—建设用地分类,以及森林覆盖率、河湖水面率统计和湿地归类方法。本文研究设计的国土空间用地分类体系,层次、类别相对清晰,能够为自然资源统一管理职责行使与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规则设计,以及与相关行业管理标准的衔接提供基础性指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