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基于TM1300的G.723.1语音编解码器的实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G.723.1编解码算法原理和TM1300定点DSP芯片,针对该芯片的硬件结构特点,设计了一套运行于TM1300之上的实时语音信号采集-编解码-播放的可行方案。讨论了G.723.1语音编解码器在定点TM1300上实时实现的关键技术及在具体实现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单片的TriMedia1300能实现至少5路实时G.723.1语音编解码。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H.261视频编码协议中的BCH(511,493)纠错码的编码和纠错原理,分析了采用软件实现经典算法效率低的原因,提出了纠正2位随机错误的快速算法。与经典除法算法相比,快速算法使整机运算效率平均提高20倍以上,能够满足实时视频通信系统的要求。本算法已成功运用在PSTN和ISDN可视电话中,而且这些快速算法的实现方法对其他运算量较大的纠错编码也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描述了针对错误多发异质的网络环境进行视频编码系统总体设计的全过程。分析了外部需求,提出了改进视频表现、增强容错能力和提供可分级编码能力的系统设计目标。在简要介绍H.263+协议的全部16个可选的高级编码模式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设计对系统是否采用某个高级编码模式进行取舍的理由。对视频数据流的打包、错误掩蔽和错误跟踪的机制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实际应用表明,根据本文设计进行的系统实现完全达到了原定的系统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4.
根据低码率实时应用领域的特点,对H.264的新编码特性进行了分析选择,提出了一套合适的编码方案,在编码性能和编码复杂度之间平衡;利用BSP-15 DSP芯片硬件的特点,设计了H.264编码器,并在DSP上实现.实验结果表明,H.264编码器对CIF大小的图像实现了实时编码.  相似文献   

5.
新兴的视频卫星数据采集速率与星地实时传输速率间存在巨大差异。传统视频编码技术通过去除单个视频中短时局部冗余以降低待传输数据量,但仍无法满足在现有星地传输带宽下实时数据传输的需求。长程背景冗余由多个遥感视频对同一观测区域重复拍摄所引发,广泛存在于具有一定时间跨度的重复拍摄的卫星遥感视频数据中。针对这一冗余去除问题,首先探讨了影响地貌背景变化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长程背景参考字典;其次,提出了基于长程背景参考字典的参考帧生成方法;最后,提出了基于长程背景参考的卫星视频编解码框架。实验表明,通过引入长程背景字典参考,卫星视频压缩后码率较现有方法降低64.38%,有助于推动卫星视频实时监测的发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高晟俊  谭羽安 《测绘科学》2018,(3):19-23,34
针对RTCM委员会推出的GNSS差分数据传输格式RTCM 10403.2,该文介绍了其电文特点,并着重分析了其内部循环算法和CRC校验算法。RTMC 3.2格式相比之前版本增加了MSM电文组,在数据格式上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内部循环,并首次支持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针对这些特点,文章设计了编解码算法,编写软件予以实现并对编码算法和解码算法分别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编解码算法及编写的软件能够正确,并可靠地处理RTCM 3.2数据格式,可以在实际的GNSS差分定位中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7.
高清晰度的计算机视频图像远距离传输是图像传输、显示技术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电视视频图像和计算机视频图像的比较,通过对计算机视频图像的特性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利用图像压缩技术实现远程传输的思路,设计了利用微波通信实现远距离计算机视频图像客户端高清晰度实时显示的试验系统。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独立IP可视电话实现的关键技术,介绍了H.323协议的相关内容,并在H.323协议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可行的独立IP可视电话的设计和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9.
可定位视频采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视频技术及GPS定位技术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出将视频信息与GPS定位信息有机结合形成可定位视频,并通过DM642视频处理系统进行嵌入式开发。根据采集过程中GPS信息提取占用时间长以及DM642平台串口TL16C752B芯片资源有限的问题,详细介绍一种基于DM642的RF5多任务框架环境下GPS信息提取算法,同时采用线性内插方式解决GPS信息接收频率与视频采集频率不一致的问题,实现视频信息和GPS信息两者的实时同步采集形成可定位视频。  相似文献   

10.
视频监控系统能够实时获取监控范围的影像,发现被监控目标的即时状态。2维GIS与视频监控的集成逐步走向成熟,但在可视化效果方面远不如3维GIS。因此,结合Skyline软件中的Video On Terrain技术提出了一种3维地面影像视频监控新方案,并设计了地面影像视频监控系统的软硬件框架,分析了音视频编码传输原理和视频控制机制,总结归纳了地面影像视频监控系统的关键技术要求,最后实现了3维地面影像视频监控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嵌入式操作系统板级支持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在应用软件与板级支持包(BSP)之间加一层库函数,同时使用链表来组织管理板支持包涵数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应用程序与板级支持包函数间的通信问题并减少了板级支持包函数的维护复杂度,为嵌入式系统板级支持包的实现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利用实时监测软观察仪辅助可视通信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基于ISDN的H.320Videophone通信系统的开发过程中,介绍了利用软观察仪在确立系统软硬件分工、调整系统采用的算法、图像码率控制、码率统计及图像格式选取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讨论和分析了视频对象全自动提取及后续帧中的跟踪过程及采用的方法 ,对其算法、分割性能和结果进行了比较和评述。并结合Hausdorff和Snake跟踪器 ,对初始对象轮廓进行跟踪。结果证明 ,这种跟踪方法能有效地解决对象被遮挡和形变以及背景移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王相海  方锦  宋传鸣 《遥感学报》2011,15(5):989-1007
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遥感图像的实时传输成为可能。近年来,多描述编码机制作为一种有效克服不可靠信道传输时遥感图像降质的可选方案而受到关注。本文将多描述编码与图像质量可分级编码机制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DCT分层结构的遥感图像分级多描述编码方案,将包含图像细节信息的增强层通过下采样形成多个描述,并将包含图像关键信息的基本层作为冗余引入到每个描述中,保证了在解码端获取遥感图像基本层信息的最大可能性。此外,方案中对描述中的基本层信息进行了独立嵌入式编码,可方便对其进行有效的信道传输保护,提高传输码流的稳健性。本文编码方案具有计算复杂度低、描述间的冗余度方便控制和编码码流具有嵌入式等特性。实验结果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16.
面向多种网络带宽环境的远程教学视频传输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向网络教育教学视频传输的需求,对视频传输所涉及的视频编码、网络带宽自适应等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