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前言河南省横跨华北地台南缘和秦岭褶皱系东端。这里的寒武系发育良好,分布广泛,且有着不同类型的沉积相和古生物群。区内寒武系主要分布于华北区(豫西、豫北地区)和东秦岭南麓(淅川地区)。总体而言,华北区的寒武系与山东、河北等地类似,但在岩性特征和生物面貌上也稍有差别,淅川地区的寒武系南北分异显著:淅川北部地区与峡东地区酷似;淅川南部地区则与湘西、黔东及祁连山等地相似。区内寒武系划分见表1。  相似文献   

2.
笔者在对陶湾群调研的同时,对其北邻的寒武系做了相应的工作。基本查清了寒武系的层序、构造及展布范围。在原划的“三道撞组”和陶湾群的某些层位中采到大量的早寒武世化石。并发现了中寒武统平行或角度不整合在下寒武统和罗圈组之上,即兴凯运动在华北南缘的表现。文章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洛南盆地以东页山河、扶庄河乖以西辋峪、斩子坪寒武系的层序和岩性进行了划分和描述。将寒武系由下而上分为三统七个岩段,并分别与邻区的寒武系进行了对比。同时,对寒武系的时代及其上覆陶湾群、下伏罗圈组的接触关系进行了计论和对比。指出洛河地区处于洛南—栾川过渡带的冒地槽沉积盆地,岩相属浅水相碳酸盐台地向大陆斜坡或次深海相过度沉积。  相似文献   

3.
林天瑞 《地质论评》1991,37(5):396-403
本文依照岩石地层单位的含义,对宁镇山脉寒武系地层作了进一步研究,并与扬子区寒武系一些典型剖面进行了对比。对前人的划分方案作了修订和补充,将本区寒武系分为:下寒武统小仑山组(新名),幕府山组和迈皋桥组,下中寒武统炮台山组,中上寒武统观音台组。  相似文献   

4.
云南晋宁梅树村剖面是我国下寒武统梅树村阶及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层型剖面,也是全球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层型剖面和界线点的中国候选剖面。该剖面位于昆阳磷矿区,北距昆明市区65公里。该区是我国研究震且系——寒武系界线的重要地点之一。早在1939年,程裕祺首次发现中邑村磷矿,并在磷矿层中观察到“类似三叶虫活动颊”的生物化石  相似文献   

5.
<正> 湖北均县习家店寒武系的研究始于50年代末,1965年1/20万内乡幅地质图将寒武系分为三统,未分组。1/20万郧县幅的寒武系分三统三组,即下统水沟口组,中统岳家坪组,上统蜈蚣Y组。项礼文(1981)把郧县幅寒武系的上述分组引用至中秦岭地层分区。项礼文等(1982)又把这些组名的应用范围扩伸至昆仑—秦岭区的寒武系。笔者将习家店的寒武系分为三统五组,下寒武统杨家堡组和岩屋沟组,中寒武统冯家凹组和习家店组,上寒武统蜈蚣丫组。  相似文献   

6.
在确定前寒武系和寒武系界限时,古生物法是唯一可以利用的方法,是确定前寒武系下界,特别是确定前寒武系和寒武系界限吋的较稳定的方法,在有关前寒武系和寒武系岩层的过渡问题的第一次国际讨论会上(1958年,在巴黎),古生物法没有被采纳,但  相似文献   

7.
云南的寒武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总结了四十多年来对云南寒武系调查研究的成就,特别是近二十年来的新进展。首次将云南的寒武系作了地层分区,划分为2个一级地层区,6个分区及8个小区。将云南的寒武系作了划分,建立了标准地层系统和化石带。下统以滇东分区的梅树村组,筇竹寺组,沧浪铺组及龙王庙组为标准;中上统以滇东南分区的大丫口组、田蓬组、龙哈组、歇场组、唐家坝组及博菜田组为标准,共分为10个组25个化石带。各分区亦作了分组和化石分带。本文讨论了云南寒武系的上、下界线及分统界线,寒武纪时期的岩相古地理概况及生物群特征,共划分为10个时期进行了论述。其次,云南的寒武系与国内四川、贵州、湖北及华北等省区的作了比较,同时与邻国越南、缅甸、巴基斯坦的亦作了对比。阐述了云南不仅在国内是研究寒武系的一个重要地区,而且在国际上研究寒武系也占有相当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鄂尔多斯地台西缘及南缘的寒武纪地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1977年5月至7月我们在陕西礼泉、岐山、陇县、宁夏贺兰山及内蒙古岗德尔山等地研究寒武纪地层。这一地区的寒武系出露比较分散,露出的地区交通不便,再加上有些地区黄土覆盖,因而在该区工作有不少困难。这一地区位于华北地台的西部边缘,西边与祁连山地槽区相邻。这两大区的分界线大致在宝鸡、固原至贺兰山南段一线。寒武系呈南北向的条带断续分布。宝鸡向东,寒武系出露在岐山、礼泉以北,呈东西向的条带分布。上述这些地区是华北区寒武系在地台最西部边缘的分布区。从位置上来看,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扬子陆块区磷矿资源丰富,矿产勘查和科研资料积累较多,其中新元古界震旦系—下古生界寒武系海沉积型磷块岩矿床地质研究和勘查工作较为深入。通过研究,在扬子陆块区震旦系—寒武系磷矿厘定出4个Ⅲ级成矿区带,12个Ⅳ级成矿亚带。扬子陆块区磷矿资源潜力巨大,根据成矿条件及找矿潜力分析,在区内圈定重要找矿远景区25个,并划分A、B、C级。研究成果可为扬子陆块区磷矿勘查部署和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这篇简介,系根据甘肃省1∶50万地质图验收汇报提纲整理而成。根据自然地理、构造体系和地质特征将甘肃省分为四个地层区。1.北山区; 2.祁连山区;3.秦岭区;4.鄂尔多斯西缘。各区下古生界发育情况:1.北山区下古生界发育较全;2.祁连山区下古生界最发育; 3.秦岭区有志留系和前志留系;4.鄂尔多斯西缘有寒武系和奥陶系。现按地层系统和地层区自北而南简述如后。一、寒武系 (一)北山区出露有下寒武统、中一上寒武统和未分寒武系,总厚大于3395米。它们分布于马鬃山,与阴山-天山东西复杂构造带一致,西起头吊泉经双鹰山至三道明水。  相似文献   

11.
区内寒武系前人很少研究,一九五八年到一九六○年间,经长春地质学院吉南区测大队的工作,划分出寒武系上统凤山组、长山组、崮山组。中统张夏组、当十组。下统石桥组、馒头组。一九六五年安素兰对区内的青沟子、咋子、双安屯及通化等地的寒武系作了较详细的剖面研究,提出本区碱厂组存在的可能性。一九七三年以后我队在本区开展1:20万区测工作,积累了较多的地层古生物资料。在浑江市幅及集安县幅地质调查后进行了建阶工作,划分了十七个化石带、七个阶、一个组。  相似文献   

12.
云南晋宁梅树村、王家湾筇竹寺组八道湾段黑色页岩是接近于目前所定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位置的一套地层,其年龄值对最终确定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年龄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内外对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年龄的时限看法各异,但总的趋势是认为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年龄应比570百万年为大。1978年国际地科联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工作组组长考依博士曾提出界线年龄为600百万年的意见,1977—1979年云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与宜昌地质矿产研  相似文献   

13.
塔里木盆地台地相区隐伏寒武系白云岩是油气勘探的主要目标之一,其地层划分对比一直是难题。自然伽马测井是井下地层划分对比的主要手段之一。利用好的地表露头剖面建立伽马标准曲线来指导井下地层的划分对比是国内寒武系地层研究的首次尝试。新疆柯坪肖尔布拉克的寒武系剖面位于塔里木盆地寒武纪台地相区的西北缘,包含整个寒武系,地层连续,总厚810m以上,出露良好。在野外工作中利用HD2000手持伽马仪按照0.25m间距实测该剖面整个寒武系的自然伽马值3800个,建立伽马曲线,分析了寒武系6个组的伽马曲线特征及与岩性的关系。应用于台地相区方1、和4、中深5、中深1共4口井寒武系伽马测井地层划分对比,纠正了以前划分的不准确之处,露头剖面伽马标准曲线方法的应用明显提升寒武系井下地层划分对比的精度。  相似文献   

14.
研究区位于扬子板块中段,地层发育齐全,构造层次清晰,交通方便(图1),因此早在本世纪初就有不少地质学家涉足此地(李四光、赵亚曾,1924)。该区地质研究程度较高,尤其在古生物地层学研究方面成果甚丰,其中前寒武系和寒武系的界线剖面已被国际地科联确定为该界线层型的主要参考点;寒武系和奥陶系亦被确定为我国南方寒武系、奥陶系的主要标准剖面;奥陶系与志留系界线剖面正在争取成为国际层型剖面。寒武系的研究有  相似文献   

15.
柯坪地区肖尔布拉克寒武系层序及沉积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峰  郭岭 《地层学杂志》2011,(2):164-171
实测肖尔布拉克寒武系剖面,其厚度达870.9m.在对剖面寒武系沉积相、露头层序地层学等方面分析的基础上认为,该剖面由下至上可以识别出9个三级层序,每个层序均由海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构成,由于寒武系时期研究区处于碳酸盐台地环境,缺少低水位体系域.该剖面主要发育碳酸盐台地沉积体系.海平面的升降变化是控制该区沉积相发育和分...  相似文献   

16.
一九七二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一次国际地质会议上,国际地科联寒武系地层学会决定对前寒武系—寒武系的界线进行工作,以便在世界范围内选出层型剖面及其界线,以供各国有关科学研究人员参考。近几年来,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工作组先后到澳大利亚、摩洛哥、苏联等地检查和验证层型剖面和层型界线。据目前所了解的情况,现在尚未得到一个统一的地层层序,作为前寒武系和寒武系界线的参考标准。但是目前已描述了许多个值得进一步审查  相似文献   

17.
贵州省的中西部和北部震旦至寒武纪地层分布较广,发育良好,属扬子地层区,是我国研究震旦系—寒武系界线的重要地区之一。近几年来,在我队1:200000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又开展了震旦系—寒武系界线研究工作,在有关单位的配合和支持下,在梅树村期地层中发现了丰富的小壳动物化石,找到了一些连续剖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海相烃源岩有机成熟度及演化史   总被引:43,自引:4,他引:43  
原生有机组分(镜状体和动物有机组分)反射率是评价塔里木盆地寒武系海相烃源岩有机成熟度的有效方法。从分析的探井和露头区110多个寒武系样品有机组分反射率数据来看,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烃源岩均处于高过成熟阶段,尚未发现目前仍处于生油窗阶段的寒武系中等成熟的烃源岩。利用BasinMod-1D软件计算了250口探井,26条地震测线中约340个人工井点有机成熟度随时间的变化,据此编制不同地质时期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寒武系有机成熟度平面变化图。目前满加尔凹陷中下寒武统烃源岩镜质体反射率在3%以上,中下寒武统烃源岩成熟度相对较低区分布在塔中隆起主垒带、塔北隆起的凸起区(英买力凸起)和巴楚断隆—部分地区,其等效镜质体反射率R^ 在1.6%~2.0%之间。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发现塔里木盆地典型来自于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的原油具有富集13C的特征,其稳定碳同位素比值基本上集中在-28‰左右。比如:塔东2井寒武系储层中的原油明显具有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成因原油的生标分布特征,被认为是寒武系自生自储的一个古油藏,其全油稳定碳同位素比值为-28.283‰,但相应的烃源岩干酪根同位素比值在-31‰左右;塔中62井志留系储层的原油被认为是一典型来自于寒武系烃源岩的透镜体油藏,其全油稳定碳同位素比值为-28.606‰;另外被认为来自于寒武系-  相似文献   

20.
前言贺兰山挺拔于腾格里沙漠和宁夏黄河灌区平原之间,习惯上可以分为南、中、北三段三关之南称南段;三关与大武口之间称中段;大武口以北称北段(图1)。贺兰山是我国西北区寒武系发育较好的地区之一,寒武系最早发现于1943-1944年,工作甚简。1959年全国地层会议时,对本区寒武系也只是根据这一零星的资料作了一些介绍。近年来,宁夏地质局第二地质队(1973-1974年)和区域地质测量队(1974年)在贺兰山中、北段测制了不少寒武系剖面,采集了大量的化石,大大提高了本区寒武系的研究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