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文章基于近20年来我国的海洋灾害数据分析对比,得出我国沿海区域已成为海洋灾害影响的高危险和高风险区域,并且其威胁程度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在此基础上,对海洋灾害的基本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认为其具有开放性与动态性和不确定性与可预测性等基本特征,为海洋灾害的风险预测与管理提供了信心与希望。而后,回顾国内外的风险预测研究历史,总结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认为对待海洋灾害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规划阶段就考虑到海洋灾害这一问题,从风险管理与控制的角度,编制海洋灾害风险区划图并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对保障沿海区域的经济持续、快速、安全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因海洋与渔业灾害导致每年损失过百亿元人民币,海洋渔业灾害破坏力强,给整个海洋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也会造成极大的危害,所以我国急需建立海洋与渔业灾害防范和救助体系。政府在海洋灾害风险防范与救助体系中作用巨大,文章主要从政府机构的视角探讨了构建我国海洋与渔业灾害风险防范体系的问题。分别从法律制度建设、保险体系构建、组织机构保障、约束激励机制和基础建设投入等方面阐述了政府机构应当采取的行动,进一步明确了现阶段我国政府机构在海洋与渔业灾害风险防范体系构建中扮演的角色和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6.
利用2000——2012年海洋灾害和社会经济发展统计数据,在分析辽宁沿海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现状的基础上,根据自然灾害指数法和主成分—熵权法,得出各风险因子的贡献率和灾害综合风险指数,基于GIS进行该地区海洋灾害风险区划。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辽宁沿海地区海洋灾害经济损失不断上升,黄海区域风险程度较高,辽东湾地区风险水平低,沿海六市主要受暴露性和脆弱性因子的制约。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系统梳理海洋灾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综述海洋灾害与海洋经济影响关系研究现状,并分析今后研究方向。现有研究大多将海洋灾害或海洋经济进行独立探讨,基础理论支撑与定量化研究都很不完善;结合灾害经济学的研究,以海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海洋灾害经济问题意义重大;研究角度可侧重于海洋灾害与海洋宏观经济(包括短期经济和长期经济)、海洋灾害与海洋微观经济以及构建海洋灾害经济数理模型等,具体研究内容可从海洋灾害与海洋经济相互关系的计量检验、海洋灾害对海洋经济系统影响的实证检验、海洋灾害经济的影响模型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海洋灾害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主要致灾因子,将山东省沿海发生的海洋灾害分为海洋气象灾害、海洋水文灾害、海洋地质灾害和海洋生态灾害4类,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山东省沿海各类海洋灾害发生的时空规律,将山东沿海分为3个海洋灾害区:黄河三角洲-莱州湾沿岸风暴潮、赤潮和海水内侵海洋灾害区,龙口-成山头海岸侵蚀、海水内侵和海雾海洋灾害区,半岛南部-鲁南台风、暴浪和海岸侵蚀海洋灾害区。提出了山东省沿海各海洋灾害区防御海洋灾害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9.
10.
11.
文章从船舶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的主要物质:石油及其制品、散装有毒液体物质、包装有害物质、生活污水、船舶垃圾和有害排气等方面分析了船舶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的途径,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船舶防污染管理措施,以限制船舶污染物排放,保护海洋环境。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青岛市321个海洋渔户样本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对异质性渔户海洋渔业技术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全体渔户的家庭年均收入、家庭成员从事技术推广工作情况和生产方式3个因素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学历和享有补贴情况2个因素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捕捞渔户的生产方式因素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享有补贴情况因素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养殖渔户的家庭年均收入和生产方式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从事渔业生产的时间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对策建议,即加强对渔户的文化教育,提升渔户整体素质;加强海洋渔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满足异质性渔户海洋渔业技术需求;建立捕捞渔户渔业生产补贴的监管机制;结合养殖渔户海洋渔业技术需求开展普及性和针对性培训。 相似文献
13.
海洋灾害是沿海地带不可忽视的自然灾害之一,本文综合分析了气象灾害、风暴潮及海平面上升等灾害的现状及今后的变化趋势,并提出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14.
15.
经济学手段是政府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进行管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对实现海洋环境与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研究了海洋环境管理中运用的经济学手段,分析了在海洋环境管理中运用经济学手段的优势及其局限性,指出各种经济学手段必须不断加以完善,并与其他手段组合使用,才能最终以最低的成本达到最大的海洋环境改善。 相似文献
16.
17.
为建立和完善现代化的海洋灾害防治体系,提高我国海洋治理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能力,文章以全球治理和国家治理为背景,在明确致灾因子、承灾体、灾害以及灾害风险和管理等基本概念及其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海洋灾害及其风险的特征以及海洋灾害防治的关键性和基础性科学问题,并提出我国构建海洋灾害防治体系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我国沿海地区的海洋灾害风险复杂多变且有所提升;提出以群-环-域为主体的体系架构,研究全球气候变化与区域海洋的响应和反馈、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海洋灾害与风险的特征和规律以及综合海洋灾害风险评估和海洋灾害防治等问题;在我国构建海洋灾害防治体系的过程中,应加强科学研究以及技术和信息支撑、促进区域和全球联动联防以及提高全社会对海洋灾害的认知和防范水平。 相似文献
18.
我国海洋赤潮管理与减灾--加强赤潮管理,保障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政府职能部门在海洋环境保护中的管理经验和获取的资料,在论述我国近年来赤潮发生频率及灾害状况的同时,从多视角,包括监测系统和监测手段以及赤潮科学研究等方面,阐述了在赤潮管理及减灾方面开展的工作。并指出在开发利用海洋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中,进一步加强赤潮的预报和防灾、减灾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海洋管理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文章综述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海洋预报减灾事业的发展情况,包括海洋预报减灾体制机制建设、海洋观测能力、海洋预警报公共服务水平、海洋减灾综合管理能力、海洋领域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和海洋防灾减灾国际治理能力等方面;在此基础上,对海洋预报减灾工作提出完善体制机制、优化顶层设计、形成有机有序业务体系和提升海洋环境保障工作水平的要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