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95年,世界气候普遍偏暖。欧亚大陆大部、北美大陆中部、南美大陆中部、非洲西北部的年平均气温大多偏高1-2℃,其中俄罗斯大部、美国西南部显著偏高,部分地区偏高4℃,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冬暖非常显著。由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许多测站气温高达35-40℃,为近几十年乃至百年一遇。年内,全球许多地区旱涝频繁,诸如年初欧洲的暴风雪与美国加利福尼亚洲的特大洪水及夏季朝鲜、与中南半岛的大水灾、加勒比海的飓风等危 相似文献
2.
1993年,是世界异常气候事件突出的年份。美国东部春季的“世纪暴风雪”,中西部夏季的特大洪水,日本和中国黄淮,江淮地区罕见的“低温”凉夏,巴西东北,澳大利亚东部严重的干旱,大西洋加勒比海地区猛烈的飓风以及西欧秋冬的洪水……,种种异常天气气候事件,多与热带太平洋1992年夏曾宣告结束,而1993年春再度发生,并持续至今的厄尔尼诺现象,以及中高纬地区年内多数朋份大气环流的经向型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3.
1994年,世界气候普遍偏暖。欧亚大陆中南部,北美大陆西部、南美阿根延中北部、非洲西北部、大洋洲澳大利亚西南部和太平洋岛屿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许多测站年平均气温大多比常年偏高0.5-1.0℃,部分地区偏高2.0℃。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夏季因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位置异常偏北,高温热浪席卷了东亚,欧洲至北美大陆的大片地区。日本、韩国、中国、波兰、德国、丹麦等国若干测站盛夏高温为近几十年乃至上百年一遇。年内,全 相似文献
4.
5.
杨舵 《沙漠与绿洲气象(新疆气象)》1997,20(4):1-3
气候变化和异常对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的长期发展有很大的影响,非洲及其它大陆上的持续性干旱.中国江淮洪涝乃至新疆“96·7”大暴雨等均为其例证。对气候变化和异常的预测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与研究天气变化不同,研究气候变化涉及到更长的时间尺度。在这样的时间尺度内,仅考虑大气是不够的,要考虑包括大气、海洋、冰雪圈、陆地表面和生物圈在内的气候系统。对气候系统进行定量观园和综合分析,对气候形成和变化的动态过程进行理论研究和数值模拟是当代气候学研究的特点。而在此基础上准确理解气候变化的机制,使气候预测的可… 相似文献
6.
7.
8.
山西省1994年异常气候概况刘芳(山西省气候资料室030006)1994年我省的主要气候特点是: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日照较往年略偏少。四季平均温度高于往年;干旱少雨雪,夏秋连旱,中南部地区尤为严重;局地性暴雨、冰雹,大风等灾害性天气给工农业生产造成一...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1990年,世界气候仍属正常年份。各大洲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普遍较好,世界粮食生产连续两年喜获丰收。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1990年世界粮食产量达19.51亿吨,比1989年增长4.1%。基本上风调雨顺的中国、美国和苏联三国,粮食增长的幅度尤其显著。其中,中国粮食产量达4.2亿吨以上,创历史最高水平;美国达3.14亿吨,比1989年增长10.6%;苏联达2.3亿吨,比1989年增长14.5%。 亚洲:我国气候条件较好。全国大部地区1989年冬至1990年春普遍温和多雨雪。 相似文献
14.
1984年,世界气候总的看来正常偏好。欧亚、北美、大洋洲等大部地区气温适宜,降水较为调和。中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等国基本风调雨顺,粮食产量大多接近或超过历史最好水平。印度、巴基斯坦,朝鲜,澳大利亚、阿根廷及连续数年遭受旱灾的非洲津巴布韦等国气候状况也优于1983年,粮食普遍增产。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1984年世界粮食总产可达178500万吨,比1983年增产8.8%。但苏联气候不如1983年;南亚的孟加拉国雨季出现历史上罕见的洪水;越南、柬埔寨夏秋作物收获期遭暴雨洪涝;菲律宾8—11月几次遭受强台风袭击,非洲萨赫勒地区大部依然少雨,旱灾严重,饥殍遍野,农业生产气候条件较差。 相似文献
15.
1986年,世界气候基本正常。年内,各大洲部分地区虽有不同程度的早、涝、低温、热浪和气旋风暴等自然灾害,但全球无明显的大范围气候异常,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一般较好,许多地区谷物产量又有增长。世界粮农组织预测,1986年亚洲的粮食产量将达78700万吨,比1985年增产4%。非洲萨赫勒地区1986年干旱又有所缓和,农业生产也获得较好收成。 相似文献
16.
1982年冬季以来,异常的天气气候连续袭击太平洋沿岸的国家和地区,不仅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威胁,也使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1983年世界谷物产量为16.06亿吨,比上一年下降了6%。1983年亚洲虽然也有灾害,但相比之下气候条件仍为最好,粮食产量有所增长。北美不断遭到暴风雪、龙卷风和热浪的袭击,非洲连续两年受到干旱危害,气候条件最差,粮食大幅度下降。尤其是北美,比1982年下降13.7%。西欧受到低温阴雨和酷热的袭击,南美遭受严重的洪水,气候条件较差,粮食也减产。大洋洲属于一般情况。 亚洲:1983年我国气候条件较好。北方的甘肃、 相似文献
17.
1982年世界气候总的特点是:亚洲基本正常,东亚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较好,南亚大部、东南亚部份地区干旱严重;欧美气候稍差,部份地区在1981年冬遭受历史上罕见的严寒暴风雪之后,1982年秋季和初冬又相继出现了持续时间较长且程度较重的暴风雨、雪及偏冷、偏暖等异常天气;大洋洲和非洲气候条件最差,大部地区几乎全年干旱。 相似文献
18.
1985年,世界气候总的看来仍属正常偏好。全球大部地区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比较优越,部分地区持续风调雨顺。联合国粮农组织预计,1985年世界粮食产量可达创纪录的188400万吨,比1984年增产2%以上。连续多年遭受灾难性干旱的非洲大陆气候也有转机。萨赫勒及一些深受旱灾之苦的地区和国家年内普降喜雨,旱情得以缓和。西非、 相似文献
19.
1988年,世界气候仍属气象灾害较多的年份。欧亚大陆年初出现大范围冬暖之后,夏季东欧、南欧及东亚大陆又相继出现少见的酷热干旱或“低温冷夏”天气。南亚、东南亚和非泖撒哈拉以南一些国家和地区久旱遭涝。孟加拉先后两次发生历史上少见的金国性洪水。苏丹频繁的暴雨与蝗灾并发,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大洋洲澳大利亚大 相似文献
20.
1989年,世界气候基本正常。全球瞩目的1988年美国大旱渐趋缓解;非洲萨赫勒大部地区雨季降水正常;欧亚大陆冬春普遍气候温和,夏秋无大范围、长时间高温酷热和低温冷害天气;东亚、南亚和东南亚大部地区降水适时,旱、涝灾害程度轻于上年。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