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对重庆上界高速公路K18+800右侧渣场滑坡的基本情况、地质环境条件、滑坡特征作了介绍,对滑坡的变形破坏机制进行分析,并对滑坡稳定性进行验算,最后提出实际可行的处治方案。  相似文献   

2.
成都第二绕城高速K51+400~700段以开挖路堑方式通过,在2013年06~07月间的多次连续强降雨后,路堑边坡发生沿基岩滑动的推移式滑坡变形。通过现场调查及地质分析,确定了降雨、前缘减载作用为本次滑动的重要因素,并提出了坡体后缘减载、前缘抗滑桩及挡土墙支挡、地表截排水的综合治理措施,为今后线路工程路堑边坡滑坡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俊 《山西地质》2010,(4):50-52
在对南三路—虎陇山段滑坡进行稳定性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对滑坡治理方案选型分析,提出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是一种在坡高较大且场地紧张等不利情况下进行滑坡治理的有效措施。同时,扼要介绍了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施工步骤。  相似文献   

4.
对于浅层富水性滑坡的有效治理,疏干、引排滑坡体内的地下水十分关键。探究治理浅层富水滑坡可行有效、造价节约的工程治理联合措施,以期为类似滑坡治理工程实践提供参考。结合曹家咀滑坡治理工程实例,讨论支撑盲沟的相关设计问题(适用条件、布置位置及间距、结构形式及断面尺寸等);提出"支撑盲沟+抗滑桩"联合措施设计计算方法、设计流程;比较联合措施与抗滑桩单一支挡措施,前者有利于减小抗滑桩桩身截面强度。采用"支撑盲沟+抗滑桩"联合措施治理浅层富水滑坡可兼顾"抗滑与治水"的治理目标,技术可行、造价节约、施工快捷,滑坡支挡和坡体地下水的疏干、引排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林思波 《探矿工程》2015,42(5):62-66
以桂林—阳朔高速公路K2542+750~810上边坡滑坡防护治理工程为例,介绍了锚拉抗滑桩及锚喷技术联合应用于治理快速滑动的滑坡的应用情况。滑坡体主要由断层破碎带岩土组成,具有地质构造复杂、岩石破碎、残坡积土孔隙大、雨季地下水丰富、滑坡体岩石成分复杂、力学性能差异大、正处于快速滑移阶段等特点;在滑坡防护加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中采用该技术方法等综合措施,解决了突出的问题,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6.
永泰旗山滑坡是福建省少见的深层中型岩质滑坡之一,2010年"5.18"强降雨诱发,滑坡中后缘拉张裂缝发育,前缘出现剥落、掉块、鼓胀、小滑坡,出现较明显的滑动征兆,采取应急卸方减载11×10~4 m~3,对滑坡稳定性起了重要作用。为彻底消除滑坡隐患,对滑坡进行了详细勘察、监测以及施工图设计。文章基于旗山滑坡变形活动特征,采用抗滑桩联合预应力锚索支挡+削坡减载联合坡面防护+微型桩局部加固+截排水(地表及地下)综合治理方案,为福建省相关类型滑坡防治提供参考案例。  相似文献   

7.
1概况沪-蓉高速公路湖北宜昌K59+000~K65+000段位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贺家坪镇古树屋至春潮村之间北侧南高北低的单面斜坡上。设计路线高程820~995m。斜坡坡脚高程一般730~790m,坡顶高程1200m以上,地表坡度一般20°~35°,局部稍陡达40°。沿线崩塌、滑坡及浅部岩体卸荷变形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如区段内孔家湾滑坡、春潮0#滑坡、春潮1#滑坡、春潮2#滑坡、头道河1#滑坡、头道河2#滑坡及响石坝滑坡等古滑坡均为沿层间节理面顺坡向发生的岩质滑坡。设计桩号K63+850~K64+120区段,因318国道开挖切断南侧斜坡岩层而发生浅层顺层滑移,对318国道造…  相似文献   

8.
实践证明抗滑桩具有良好的加固效果,但高填方滑坡抗滑桩对其进行加固时,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问题仍未定论。本文以晋城沁水中木亭K2+892~K3+115段高填方滑坡治理工程为依托,以SIMQKE_GR软件拟合地震设计反应谱,利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对比地震作用抗滑桩设立与否不同参数条件下滑坡体的动力响应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滑坡体内加速度放大系数整体沿坡内向上呈上升趋势,相对位移随着高度的增加也逐渐增大,而速度、位移放大系数随着高度的增加逐渐减小。(2)通过加速度、速度、位移放大系数可以看出,有支档结构较无支档结构,抗滑桩的施加对减小坡面和坡体内部放大系数及抵抗坡体相对水平位移的效果显著。(3)岩土分层界面会导致相关系数出现明显的拐点,甚至系数急剧变化,而抗滑桩能抑制这种突变,使得数值变化更加平稳。(4)对本文分析模型来说,抗滑桩支护措施在地震荷载作用下降低了桩身一定范围内砂岩及泥岩的系数值,减弱顺坡下部土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石太铁路下行K135滑坡稳定性评价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详细勘察石太铁路下行K135路段滑坡形成的地质条件、查明其基本特征及形成原因的基础上,对滑坡稳定性进行了评价,提出了滑坡防治的抗滑桩方案和改线方案,并通过该两方案的比较论证.认为石太铁路下行K135路段改线是滑坡防治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0.
郑玉元  覃仁辉 《贵州地质》2003,20(4):234-238
本文根据勘探和试验资料及其工程地质类比分析对K4 450K4 780地段工程滑坡进行定性,定量计算并提出了工程治理措施。认为工程滑坡是在一定的岩土工程地质背景下以及边坡在大面积的切坡基本成型,支护及路基工程还未完成时发生的,切坡产生工程滑坡的时间一般多在雨季或暴雨后。为山区工程建设和解决工程实践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对316国道线K160+840~K161+020处山体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深人的研究,剖析了该山体滑坡的平面特征和剖面结构特征,分析了山体滑坡的形成原因.并运用剩余推力传递法对该滑坡体进行了定量的检算分析,得出其稳定系数为1.053,滑坡体处于临界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2.
锦屏对外交通专用公路K48+125~230段通过一小型堆积层古滑坡(何家1#滑坡)下部。在公路建成后的2008年雨季,该古滑坡中下部出现强烈变形。通过对变形迹象、滑坡区地质及环境条件的分析,本文研究认为该古滑坡复活起因于趾部的部分削方减载,它使得古滑体缓慢蠕动、新滑动面逐渐孕育, 2008年的强降雨促进了变形的发展,诱使古滑坡中下部整体座落滑动; \  相似文献   

13.
天水花南村滑坡发生于2014年3月,经过数次现场调查,发现该滑坡属于黄土-泥岩接触面滑坡,本次滑动系由冻结滞水引起孔隙水压力升高,融冰后孔隙水压力无法及时消散造成。基于现场测量得到该滑坡面积1.24104m2,体积约1.24105m3,滑坡发生后摧毁了310国道K1428+10~K1428+210所有挡土墙,并且大量滑坡堆积物堆积于路面上,长约200m的路面一侧车道堆满滑坡堆积物,造成该段路面经常性堵车。通过2014年3月、2014年8月以及2015年1月3个阶段持续调查,发现该滑坡一直具有复活滑动痕迹-剪出口滑坡堆积物不断增多。同时,详细调查了花南村滑坡的地质环境和滑坡特征,结合滑坡发生过程,研究了花南村滑坡发生的地质成因,认为冻结滞水解冻后引起孔隙水压力升高无法及时消散对该滑坡的发生具有控制作用;持续强降雨和修路人工开挖形成的临空面是该滑坡发生的重要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14.
以西攀高速公路K151+180~650 m深挖路堑开挖失稳形成昔格达层内滑坡为例,总结了昔格达组泥岩与砂岩互层半成岩堑坡的工程地质特征,分析了开挖、场区构造影响和水文地质条件对堑坡失稳的影响,以及开挖造成部分坡体沿层面失稳的机理。并对失稳堑坡提出了综合治理措施,以及堑坡开挖失稳的防止对策。   相似文献   

15.
沪昆高速怀化至新晃段K73+590^+730段左侧路堑高边坡,在修建过程中发生了滑坡。通过野外地质调绘及勘察,揭露了该滑坡的滑体、滑带、滑床岩土性状;结合滑坡变形特征和监测资料,分析了滑坡的成因机制;利用试验和反演确定了滑带抗剪参数,计算了不同工况下的滑坡稳定性和剩余下滑力。通过地质分析,结合计算结果,该滑坡将继续变形并向两侧及后缘扩展,甚至显著滑动,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该滑坡实例的分析研究成果,对类似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求解库岸边坡岩土体的渗透系数是研究滑坡渗流场及多场演化的基础,一般通过原位试验和室内试验求得,但试验成本较高且试验位置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本文以三峡库区马家沟滑坡为例,提出一种利用地下水位动态观测资料反演滑坡岩土层渗透系数的方法。具体步骤为:(1)依据滑坡的勘察资料和水位观测数据,构建滑坡数值模型;(2)利用SPSS生成不同渗透系数正交试验组合,并将渗透系数代入数值模型中计算监测井的水位,得到不同渗透系数及其对应的模拟水位数据;(3)应用遗传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机构建坡体模拟水位与渗透系数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再通过代入实际动态监测水位值求得滑坡岩土层的渗透系数;(4)将求得的渗透系数代入数值模型,用计算的模拟水位与实际观测水位进行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遗传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机具有良好的学习预测效果,能准确预测渗透系数与水位的关系。该反演方法具有高效、准确的优点,反演结果的精度满足实际应用需要。  相似文献   

17.
唐连权  万小乐 《江苏地质》2018,42(2):328-333
隧道洞口段选址在滑坡体上的现象较为常见。以玉园隧道为工程实例,阐述了隧道洞口段滑坡地质灾害的成因及防治方法,通过数值计算针对性地提出该滑坡的应急处治措施。计算结果表明现有变形体为牵引式变形,卸载方案不利于其稳定,进而提出抗滑桩+降水、抗滑桩+旋喷桩2种方案,探讨2种处治方案的比较与选择,为类似的工程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8.
金沙江白格滑坡在经历了2018年10月和11月的2次滑动堵江后,在其后缘仍存在K1、K2和K3等3处规模较大的残留崩滑体,并有再次失稳堵江的可能。目前关于残留体稳定性的研究还存在较大争议,多从影响因素及成因机制等方面进行定性分析,其结果依赖于评价者的经验,差异较大。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针对白格滑坡所在区工程地质条件及其残留体变形特征,选取坡高、坡度、坡面形态、临空面、地下水出露、裂缝发育和变形等7个因素作为评价因子,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白格滑坡残留体进行分区稳定性评价,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评价结果表明:K1与K2残留体稳定性较差;K3残留体基本稳定,与实际调查状况较吻合。研究结果可为同类型滑坡的评价与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浦江海豹岭脚滑坡位于改(扩)建20省道K37+180-K37+250段南侧山坡上,为一小型牵引式土质滑坡。文章介绍了该滑坡的结构及变形特征,分析了滑坡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滑坡形成机理;根据岩土样品的试验结果,结合地区经验值及反算值,确定计算滑坡稳定性及剩余滑坡推力的抗剪强度参数,采用瑞典条分法对两种不同工况下滑坡体进行稳定性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天然状态下,滑坡体处于欠稳定状态;在持续降雨时,滑坡体处于不稳定状态。结合工程实际对滑坡进行了治理设计,提出抗滑支挡结合地表排水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