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尼木矿集区是冈底斯铜矿带重要的铜矿区之一,采用基于GIS的证据权法对该区进行成矿预测。介绍了证据权法的基本理论,对研究区进行综合致矿信息提取,分别从地质、化探和遥感数据中提取致矿异常信息,将不同异常信息作为成矿预测证据因子,并对相应证据因子进行分析和筛选。选择10个证据因子进行成矿预测,最终得出A类远景区1处,B类远景区5处,C类远景区10处。  相似文献   

2.
在介绍专家证据权重法的基础上,将东昆仑地区的基础地质、区域成矿规律及典型矿床研究等方面取得的认识(知识系统)与证据权重法结合,提出并建立了一个基于专家证据权重法的矿产资源定量预测评价系统,该系统在根据知识系统对各证据因子赋权重的过程中体现了地质专家的思想.应用专家证据权重法对东昆仑地区金矿的成矿概率进行了定量计算,并进行了金矿成矿远景区划.研究结果表明远景区内预测含矿单元的后验概率二重积分的大小可代表远景区的总体成矿潜力,据此将各远景区进行分级排队,由高到低划分为A、B、C 3级.  相似文献   

3.
邢学文  陈守余 《地质找矿论丛》2003,18(2):103-107,112
在了解秦巴地区地层、构造和侵入岩体等地质背景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该区已知金矿床的控矿地质因素。以控矿地质因素作为致矿证据层,应用证据权法对研究区进行成矿预测,圈定了7个金矿远景区并进行了远景评价。  相似文献   

4.
应用证据权法和MORPAS GIS技术开展了通城地区铍矿的成矿预测研究。在总结通城地区区域地质背景和预测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建立通城地区地质、矿产、物探、化探、遥感等基础空间数据库,综合分析多源数据,运用MORPAS矿产资源评价系统提取与铍矿相关的信息,采用证据权法对铍矿有关的证据图层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处理,编制成矿后验概率等时线图,最后根据高值区圈定了找矿远景区。此次预测工作共选出15个证据因子层,对该地区以铍矿为主的稀有金属矿床进行了定量预测,最终圈定了两个远景区。该两处远景区与己知铍矿点具有相似的成矿条件,应在今后的勘探工作中引到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张帅  肖克炎  朱裕生 《江苏地质》2018,42(3):393-400
以成矿系统理论为指导,通过提取甘肃夏河—合作一带与成矿有关的地层、岩体以及断裂等成矿有利证据图层,基于证据权法、找矿信息量以及最大熵模型方法进行成矿预测。成矿系统理论为从不同尺度选取成矿要素提供了理论依据,为进一步的数据驱动成矿预测奠定了基础。最大熵模型法作为广泛应用于成矿潜力分布的方法,通过与证据权法、找矿信息量法的预测结果对比以及ROC曲线分析,表明其在矿产资源预测中同样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
严冰  阳正熙  王小春 《新疆地质》2005,23(3):300-303
通过分析四川宁南地区层控铅锌矿床成矿特征,建立了基于GIS平台的应用图层数据库,采用Arc-WofE系统进行证据权法模拟预测,划分出13个铅锌成矿远景区.通过对宁南地区现有矿床的分析,认为证据权法数学预测模型对区域成矿远景区于预测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同时在和Arc—WofE系统结合后,可对多源信息进行空间位置综合处理并形成新的综合变量,能更全面、客观的反映地质体空间特征,使成矿预测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7.
基于GIS技术的地质矿产空间数据库综合分析了青海南部"三江"北段斑岩型钼铜矿床成矿条件,建立了区域斑岩型钼铜矿床的资源预测模型,并提取了相关成矿预测因子,采用分级证据权法对成矿预测因子进行了赋值,圈定了区域有利成矿远景区,对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进行了定量预测。研究表明,与斑岩型钼铜矿有关的矿床预测权重包括地层、岩浆岩、构造以及矿化异常等及其相关的定量化分析因子;依据后验概率值将研究区划分两个成矿远景区:纳日贡玛-东莫扎抓成矿远景区(Ⅰ)、阿多-结多成矿远景区(Ⅱ)。在两个成矿远景区内又可划分出A类铜钼矿有利靶区5处、B类铜钼矿有利靶区4处、C类铜钼矿有利靶区4处;利用丰度模型法估算青海"三江"北段区域内铜资源量为7 412 730 t,钼资源量为8 566 180 t。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综合分析丰宁地区银多金属矿成矿特征的基础上,对区内可能的各种控矿要素进行了深入研究.以ArcGIS为平台,运用证据权法进一步提取出地层、构造、岩体、重磁等10种证据权因子,计算后验概率,并依据SRC曲线进行分级,分界点值依次为0.000023(先验概率值)、0.000265、0.003965,由此划分3级成矿远景...  相似文献   

9.
证据权法用于组合各种来源的空间数据,描述和分析数据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预测模型,从而为决策者提供支持。在成矿预测中,证据权法的基本原理是把每一种成矿信息(转化为存在或缺失的二元图)都看作为成矿预测的一个证据因子,每一个证据因子对成矿预测的贡献是由该因子的权值来确定的。证据权模拟的目的就是  相似文献   

10.
混合模糊证据权模型在河北承德煤炭资源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秀  张钊  陈建平  刘清俊  别立东 《地质通报》2010,29(7):1075-1081
应用模糊逻辑法、加权证据权法相结合的混合模糊证据权模型和GeoDASGIS技术开展了承德煤炭资源预测研究。采用模糊逻辑法对与煤炭矿床有关的证据层进行了系统的处理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加权证据权方法编制了成矿后验概率图,最终划分出5个主要的找矿远景区。研究结果不仅对进一步开展预测区优选评价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而且为混合知识驱动与数据驱动的混合预测模型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以综合信息成矿远景预测评价模型(方法)分析为基础,通过对信息量法的改进,导出基于二态赋值与因子分析的线性加权法、加权闵可夫斯基距离法成矿远景综合评价模型;将信息量法等拓展为地质变量构置、筛选、赋值(变换)的方法,作为面向成矿远景定量预测评价GIS空间分析建模的依据(领域模型);应用混合型空间模型法,构建了基于变量存在与否赋值的成矿远景定量预测评价MapGIS空间分析模型。以武夷山成矿带1∶5万长坑幅铁、铜、铅锌成矿远景预测为例,应用构建的模型,进行定量预测评价。共圈定铁、铜、铅锌成矿远景区12处,其中,A类3处、B类3处、C类6处。  相似文献   

12.
Variance-based global sensitivity analysis (GSA) is used to study how the variance of the output of a model can be apportioned to different sources of uncertainty in its inputs. GSA is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model building as it helps to identify model inputs that account for most of the model output variance. However, this approach is seldom applied to spatial models because it cannot describe how uncertainty propagation interacts with another key issue in spatial modeling: the issue of model upscaling, that is, a change of spatial support of model output. In many environmental models, the end user is interested in the spatial average or the sum of the model output over a given spatial unit (for example, the average porosity of a geological block). Under a change of spatial support,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 of uncertain model inputs to the variance of aggregated model output may change. We propose a simple formalism to discuss this issue within a GSA framework by defining point and block sensitivity indices. We show that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 of an uncertain spatially distributed model input increases with its correlation length and decreases with the size of the spatial unit considered for model output aggregation. The results are briefly illustrated by a simple example.  相似文献   

13.
14.
针 对 多 煤 层矿 井 中 常 规地 质 方 法 对煤 层 判 分 的困 难 ,提 出 了 单 因 素方 差 分 析 的地 质 数 学 方法 。该 方 法对 煤层物 理 化 学 参数 进 行 量 化考 核 ,从而 将 煤 层 区分 出 来 ,既 考 虑 了 抽 样 观 测 中 的 随 机 误 差 ,又 考 虑 了 归 属 不 同 煤 层 的系统 误 差 ,为 煤 层 判 分提 供 了 一 种新 方 法 、新 思 路 。  相似文献   

15.
张文娟  陈力 《城市地质》2008,3(2):35-38
本文以瓦房店核联合泵房边坡为背景,在综合考虑地震地质因素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法对该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计算和评价,为该工程边坡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城市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主要有积分值法、指数模型法、敏感因子模型法、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灰色聚类评价法。鉴于各评价因素数值空间分布的不连贯性和地质环境特性的不确定性,本文讨论模糊聚类分析法在于地下空间开发有关的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杨彪  李长冬 《岩土工程技术》2007,21(6):292-295,303
楔形岩体的稳定性分析和评价一直是工程界的难点,而传统评价方法又存在种种缺陷。通过编制相关计算机程序,对传统方法进行了多方面的改进,并对建立的块体模型采用矢量代数法计算其稳定性安全系数,基本实现了楔形体稳定性分析与评价过程的自动化。结合工程实例论证了改进方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Shao  Ai-Ju  Yu  Tai-Yi 《Natural Hazards》2022,110(2):1227-1245

The delineation of natural hazard with adequate manners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nd a dominant process in designing weather derivatives. This research conducts and compares three delineation techniques with real-time weather data from 2013 to 2015, collected from monitoring stations of the Central Weather Bureau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 in Taiwan. Three multivariate analyses are performed, includ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 (PMF), and 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 (HCA). Results reveal the optimal number for temperature hazard delineation in Taiwan is three, composed of north of central Taiwan, the southwest, and southeast Taiwan; eigenvalues of the three sub-regions are greater than 1 and explanatory power of the variance accounted for temperature is 44.6%, 27.5%, and 24.7%, respectively. Though the regional delineation conducted by HCA is not as good as PCA, however, HCA is a useful technique to provide objective numbers of delineation. Analysis with PMF lacks uniqueness due to several stations having high factor loadings at distinct principal components. Additionally, PMF is not appropriate for high-dimension problems and non-uniform distributions of monitoring sites.

  相似文献   

19.
影响地下水水质变化的因素较多,且地下水由于水体循环周期比较长,自净能力比较脆弱,地下水一旦受到污染,就很难恢复原状,并且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直接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应对地下水资源进行监测,建立动态预测模型。根据地下水水质与其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运用回归分析理论和方法,建立了一个基于回归分析法的地下水水质动态预测模型,并将该模型用于研究区地下水水质的动态预测。结果表明预测精度较高,建立的模型较符合研究区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20.
将经度、纬度、海拔、坡度、坡向、分区(干燥度)和植被等七个因子作为影响现代降水的地理因子,结合R语言程序、Arcgis空间分析和SPSS统计分析工具,探讨对现代降水进行空间模拟时,其影响因子与重建方法的选择。基于广义可加模型(GAM)用R语言实现了对现代降水影响因子的非线性分析,得到除坡度外其它各因子均与多年平均降水量之间大体呈线性相关;继而对各地理因子进行共线性检验,通过检验的因子使用最小二乘法建立与多年平均降水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逐次叠加地理因子进行回归分析时,其方程的R2均有提升,显示地理因子的类型对降水空间模拟具有一定的影响;非线性和线性建模中坡向因子的P值都大于0.05,说明在本研究中其对降水的影响不显著;线性回归建模的模型拟合优度R2为0.849,非线性模型的解释达到89.6%,两种建模结果都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对分析今后中国大范围区域中现代降水的影响因子及空间模拟方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