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1.引言就气候变化或气候振动发生的时间特征尺度来说,包括几千年、几百年或几十年的时间尺度。研究气候变化就是了解某一种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因此,我们分别考虑以下几种气候:纪元气候(epoch-long climate)、世纪气候和“局地瞬时”气候。每种气候都有它自身的时间和空间的平均气象特征、统计波动和相关。对纪元气候而言,世纪气候就是它统计上的波动;对世纪气候而言,则相应的波动就是“局地瞬时”变化;对局地瞬时气候就是年和季的天气变化。为了确定气候的变化,首先要找出“局地瞬时”气候的变化,这对全球各大区域和一代人生命这样长期间内的气候预报是十分重要的。应注意的是: 相似文献
3.
4.
该文简述用关系数据模型的预报工作单描述天然预报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得到了更加直观的预报区域的四维时空结构,更加利于交互操作和关系数据库技术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1.引言很多统计方法都可用于作几天以上的天气预报,而对于短期预报来说,往往用非统计方法来作更为合适。对于单个变量来说,已经有一些人们所熟悉的统计预报方法。但是在气象学中,通常要求同时作出多个变量的预报。虽然在多元时间序列预报方面已经开展了一些工作,但其效果如何,尚不十分清楚。本文对多元分析的标准方法(不是多元时间序列方法)进行了探讨,用以说明这些方法是如何用于预报的。这些方法大多数是气象工作者所熟悉的,但人们对它们在气象预报中的作用则了解甚少。本 相似文献
6.
7.
长短期预报的差异在于:短期预报可用绝热近似的流体力学方程组。天气的变化取决于初始场的配置,通过对天气方程组的数值求解预报天气。长期预报则主要考虑加进来的能量,(太阳辐射、下垫面的热量交换等)。在其作用下形成了长期天气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对于认识大气行为和预报天气变化及气候趋势的经济和社会的重要性,这里已无需强调。目前,在朝着L.F.Richardson(1922)提出的“人类梦想”的境界已经取得稳步进展的时候,对我们的前景和存在问题作一系统的评述,看来是有益的。预报地球大气的行为是对科学家们一种真正的挑战。大气运动是受一组可以表示成流体力学和热力学方程的物理定律支配的。仅从这个角度来看,预报大气行为要比预报某种经济体系更可行一些,因为经济 相似文献
9.
10.
数值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的可预报性问题 总被引:29,自引:7,他引:29
考察由初始状态误差和模式中参数误差所引起的预报结果的不确定性。提出了数值天气预报与气候预测中三类可预报性问题,即,最大可预报时间,最大预报误差,初值与参数的最大允许误差。然后将这三类问题化成了对应的非线性优化问题,给出了处理此类非线性优化问题的思路,并且有数值方法对Lorenz模型研究了这三类问题。 相似文献
11.
就长期天气预报方法而言,目前通常分为天气学、流体动力学和统计学方法。本文仅就流体动力学和天气─统计学二个基本研究方面作一评述。 流体动力学方面的研究 长期天气预报的流体动力学方法无疑是 相似文献
12.
长期天气预报的若干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天气过程是长期天气预报的对象。研究长期天气预报问题,首先应该弄清楚长期天气过程的基本物理性质,亦即首先应该回答下列几个基本问题:什么是长期天气过程,它的时空尺度如何?它与短期天气过程有哪些原则性区别?构成长期天气过程的主导系统是什么?研究长期天气过程碰到哪些主要困难,其解决途径如何?本文根据国内外现有认识水平对这些问题作一些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3.
强对流天气预报的一些基本问题 总被引:32,自引:20,他引:12
对深厚湿对流(业务中通常称为雷暴)和强对流天气的发展条件和机理(尤其龙卷发展条件和机理)的科学理解是做好对其预报的基础。本文首先分析了对流有效位能和对流抑制能量与抬升气块温湿状态的关系、对流温度的物理意义、对流发展所需的水汽条件;然后提出了我国重大强对流天气的定义,给出了强对流天气时空分布的一些规律、极端强降水与地面露点的关系、雷暴大风产生机制、冰雹融化层高度与湿球温度之间的物理联系、超级单体风暴和龙卷的环境条件、龙卷的形成机理等;最后对涡度和风矢端图及其与龙卷、中气旋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说明。文中列举的对各个概念不尽相同的解释和阈值以及我们的一些认识和理解,可供相关人员学习和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孙祥彬 《沙漠与绿洲气象(新疆气象)》1990,(2)
世界气象组织执委会第41次会议(1989)期间,大气科学委员会主席F·Mesinger教授就该专业委员会的活动提出一项很有见地的报告.他特别关心天气预报研究,并注意到过去4年里,在预报热带和温带的气象条件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 对于甚短期预报(12小时以内),比如在巴黎Ro1and Garros体育场举行法国国际网球赛一类体育运动时什么时候出现降水,由于广泛使用气象雷达网资料已能作出 相似文献
16.
本书共分三篇十六章,还有附录、文献目次及名词索引等。第一篇(1—5章),大气运动一般规律。推导了运动方程及其定解条件。利用因次分析及量级比较,对大气运动进行了分类。着重讨论了大尺度的运动。还专门有一章,讲述气象要素场的统计结构。 相似文献
17.
空漏报一般是对二值预报问题而言的。鉴于目前预报水平的局限,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空漏报现象。另外,空漏报与预报制作者的主观意志和技术水平也有很大关系。下面仅就空漏报产生的技术原因作一分析,并对减少空漏报从技术上作点探究。 相似文献
18.
天气预报哲学观若干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根元 《沙漠与绿洲气象(新疆气象)》2001,24(6):28-30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从人与自然,人与机器互动的科学哲学观点出发,探讨了天气预报哲学观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 在日常预报工作中,通常都能获得较多的预报信息,并有制作预报的几种不同方法(或工具,下同),制作预报时,这些方法各自的预报结果很可能不同而出现矛盾,此时需要通过预报决策得出最后预报结论。 任何预报决策模型,各预报方法在决策中的权重是核心和关键,预报方法的预报能力同它们的决策权重应当相适应,否则,预报能力较差的预报方法权重大,会干扰决策的正确性;预报能力较好的方法权重小,则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从而导致决策混乱而失误。因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