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陕西洛南上前寒武系高山河组的微古植物群及其地层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洛南县石门至陈耳沟一带的上前寒武系,属华北地层区南缘的金堆城—鲁山小区.地层出露良好,构造简单,各群、组之间的接触关系清楚.三十年代,赵亚曾、黄汲清等先后在该区进行过路线地质调查.解放以后,不少单位又相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地质调查及专题研究,使本区的地质研究程度不断提高,建立了晚前寒武纪地层系统.以往,本区除叠层石外,缺少其它古生物资料及直接的同位素年龄数据,其地层划分对比相差悬殊,长期来难以统一.本文试图运用微古植物资料对该区上前寒武系的划分及对比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报告系统地介绍了北山地区所建立的晚前寒武纪地层系统和剖面。根据岩石特征、沉积旋回、生物组合、地壳运动、冰川作用、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质年龄等,将其划分为四个系(群)和十二个组。分别论述了各群、组的主要特征、重要地层界线及时代划分与对比;探讨了该区晚前寒武纪古地理概况。尤其是着重解决了该区长期悬而未决的青白口系问题。提出了该区上前寒武系可分别与我国蓟县和峡东以及苏联的南乌拉尔剖面进行对比.本研究报告是对北山地区上前寒武系研究较系统而全面的总结。经地质矿产部科技司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组织的评审认为,该报告“较大地提高了研究地区的地质研究程度,是一份较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可供地质普查勘探、教学和科研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3.
苏北地区上前寒武系发育一套厚约五千米以上以海相为主的未变质地层。由于其岩性和生物组合的特殊性及其所处地理和构造位置的重要性,被视为解决我国南北方上前寒武系衔接和对比的关键地区之一。近年来,本区上前寒武系在生物地层、岩石地层、同位素地质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但对它们在我国上前寒武系所处的位置仍持有不同意见。至今,尚未见到有关的古地磁文章发表。  相似文献   

4.
1978年8月,国家地质总局组织了赴澳考察团,对澳大利亚的上前寒武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观察。10月,在美国西部犹他州盐湖城至加利福尼亚洲的死谷地区,举行了国际联络署(IGCP)No.118项的“上前寒武系对比”现场会议,我国派代表出席了会议,并进行了野外考察。现将这两次考察地区的上前寒武纪地层情况作一简介。一、澳大利亚的上前寒武系澳大利亚是国际上晚期前寒武纪地层发育较好的地区之一,第25届国际地质大会对  相似文献   

5.
杨付群 《安徽地质》2013,23(1):13-16
安徽滁州一带寒武系出露齐全,长期以来一直采用三分方案。随着地质研究程度的提高,全球寒武系开始采用四分方案。本文系统的梳理了滁州地区寒武系的划分历史,在详细论述滁州地区寒武系岩石地层特征的基础上,对比了区域寒武系地层与皖中南寒武系地层,进而提出了安徽滁州地区寒武系最新划分方案。  相似文献   

6.
西伯利亚乌楚尔—马亚区上前寒武系剖面在苏联境内是一个比较典型的里菲系层型剖面,闸明此剖面中核形石的垂向分布情况,对于上前寒武系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意义很大。乌楚尔—马亚区上前寒武系地层研究较早,发表的文章也较多。先后有德泽瓦诺夫(1939.1943.1946),亚尔莫留克(1946.1956),C.B.努日诺夫(1967)等人对乌楚尔—马亚地区上前寒武系进行了划分。最近又有阿尔丹地质队(1965)科马  相似文献   

7.
第118号学术项目——上前寒武系对比开始于1975年4月。这个科研项目继承了以前的“半球科研项目”。“半球科研项目”主要是从事晚前寒武纪冰川作用,特别是南半球冰川作用的研究。本项目的目的是研究和对比上前寒武系保存好的沉积或轻变质的岩系。最后的目的是确定上前寒武系的对比,试图划定参考地区和层型剖面,为前寒武系的年代地层划分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陕西省洛南一带发育一套构造简单,层序清楚,基本未变质的晚前寒武纪地层,角度不整合于巨厚的熊耳群火山岩系之上,平行不整合于下寒武系辛集组含磷灰岩之下,总厚度近7000米。这套地层向西北、东南延伸,衔接华北地台南缘两端的上前寒武系,向北向南呼应蓟县、三峡两个上前寒武系层型,在我国上前寒武系的划分、对比、统一地层表的建立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二十几年前,我提出了文德这一名称(文德系、文德杂岩、文德植系),以前在地层表中把这些沉积划分为俄罗斯地台的寒武系(含有古老的管状无骨骼化石的兰泥的波罗的群)。“文德”这一名称提出后很快在苏联被采纳了。在1957年我曾提出作为全大陆震旦最晚期的命名(在巴黎国际寒武及前寒武系划分会议上)。广泛传播这一概念中起很大作用的是的两本综合著作(上前寒武系,1963,1968),关于俄罗斯地台及全苏的上元古界(上前寒武系),及提交在印度召开的22届国际地质会议的资料(1964)。  相似文献   

10.
林天瑞 《地质论评》1991,37(5):396-403
本文依照岩石地层单位的含义,对宁镇山脉寒武系地层作了进一步研究,并与扬子区寒武系一些典型剖面进行了对比。对前人的划分方案作了修订和补充,将本区寒武系分为:下寒武统小仑山组(新名),幕府山组和迈皋桥组,下中寒武统炮台山组,中上寒武统观音台组。  相似文献   

11.
区内寒武系前人很少研究,一九五八年到一九六○年间,经长春地质学院吉南区测大队的工作,划分出寒武系上统凤山组、长山组、崮山组。中统张夏组、当十组。下统石桥组、馒头组。一九六五年安素兰对区内的青沟子、咋子、双安屯及通化等地的寒武系作了较详细的剖面研究,提出本区碱厂组存在的可能性。一九七三年以后我队在本区开展1:20万区测工作,积累了较多的地层古生物资料。在浑江市幅及集安县幅地质调查后进行了建阶工作,划分了十七个化石带、七个阶、一个组。  相似文献   

12.
在系统考察陕、豫、鄂地区和湖北三峡剖面以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原测制的南华系-寒武系主要剖面进行了重新划分对比,提出了本区应存在南华系莲沱组,寒武系被划分的上寒武统应恢复原来的组名,不用石瓮子组代表上寒武统蜈蚣丫组和下奥陶统水田河组较为合适。因柞水地区的石瓮子组是指碳硅质板岩之上不含生物化石的镁质碳酸岩。据所采集的生物化石、遗迹化石,寒武系可以清楚的被划分为下、中、上统(含芙蓉统),并对各统之间的岩相古地理特征进行了系统地描述,为区域地层划分、省内外地层对比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近期在桂西四城岭地区寒武系中新发现三叶虫Chuangia sp、Skirakiella atilimbata及Rhaptagnostus sp.等,首次发现腕足类Lingulla ef.sanfangensis等及遗迹化石Chondritessp.等一批古生物化石,填补了桂西碎屑岩型寒武系下部地层的化石空白,并将该区寒武系首次划分为芙蓉统第九阶、第十阶。江南型晚寒武世半游泳、漂游、深水混合型斜坡至次深海生物群落的发现,指示该区为次深海盆地相环境,应为江南盆地的组成部分。这一发现极大地提高了该区寒武纪地层的研究程度,在地层的划分对比、古生物学、古地理及区域大地构造研究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雪峰山西侧地区寒武系地层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最新的寒武系“四统十阶”年代地层划分方案的框架下,根据对雪峰山西侧地区以三叶虫为主的生物地层资料的分析以及牙形石生物地层学的研究,探讨了雪峰山西侧地区寒武系各统内部的地层划分与对比问题,从而为这一地区提供了可靠的寒武系地层划分与对比方案.  相似文献   

15.
塔里木盆地台地相区隐伏寒武系白云岩是油气勘探的主要目标之一,其地层划分对比一直是难题。自然伽马测井是井下地层划分对比的主要手段之一。利用好的地表露头剖面建立伽马标准曲线来指导井下地层的划分对比是国内寒武系地层研究的首次尝试。新疆柯坪肖尔布拉克的寒武系剖面位于塔里木盆地寒武纪台地相区的西北缘,包含整个寒武系,地层连续,总厚810m以上,出露良好。在野外工作中利用HD2000手持伽马仪按照0.25m间距实测该剖面整个寒武系的自然伽马值3800个,建立伽马曲线,分析了寒武系6个组的伽马曲线特征及与岩性的关系。应用于台地相区方1、和4、中深5、中深1共4口井寒武系伽马测井地层划分对比,纠正了以前划分的不准确之处,露头剖面伽马标准曲线方法的应用明显提升寒武系井下地层划分对比的精度。  相似文献   

16.
通过大量寒武系剖面测制和1:5万区调填图,将该区寒武系划分为7个三级层序。在系统讨论每个层序地界面性质、组成和对比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被动大陆边缘浅水区岩石地层格架,阐述和探讨了沉积盆地演化发育特征。  相似文献   

17.
云南东川上前寒武系特别发育,出露完整,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文章介绍了该区地层层序。  相似文献   

18.
<正> 吉林省境内的北方型奥陶纪地层主要分布于和龙—辉南—库仑一线以南地区,在辉南样子哨、浑江沿岸及鸭绿江江北沿岸等处出露较好。1979年8、9月间笔者对本区的野外考察及有关门类化石初步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了本区奥陶系的划分对比及寒武系与奥陶系界线等问题。野外工作期间得到长春地质学院、吉林省区域地质调查队等的大力支持及帮助,并承提供剖面资料;施从广鉴定介形类,深表感谢。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东南部晚前寒武纪地层发育较好,前人曾做了大量工作,作者在此基础上,获得了丰富的微古植物化石。经初步研究有20个属50个种,其中5个新种。为该区晚前寒武纪地层划分和对比提供了新的古生物依据。 一、地层 吉林东南部上前寒武系主要分布于浑江及鸭绿江沿岸一带,大致呈北东向展布。自下而上分为白房子组、细河群、浑江群。这套地层主要由陆源碎屑岩和碳酸  相似文献   

20.
甘肃龙首山区前寒武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首山位于甘肃中部,河西走廊北侧金塔、河西堡、民勤青山一线以北,金塔芨芨墩、阿拉善右旗、民勤县以南。山脉走向北西西。一九七七年工作重点是龙首山东段山丹至河西堡以北(图1)。该区解放前属空白区,无资料查考。解放后,开展了大规模的矿产普查和勘探工作,特别是一九六五年以后,在该区开展1:20万区测和各种比例尺的填图工作,为本区前寒武系划分奠定了基础。尤其近几年来发现了冰碛层,在地层划分方面又有了新的认识。我们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该区前寒武系进行了踏勘性的了解,对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了部分工作。由于室内工作尚在进行,一些实验数据短期内还出不来,现根据野外工作所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