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用计算机模拟人类制图员解决地图缩编中的图形冲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地图综合中因道路符号的夸大表示而引起的道路与建筑物的图形冲突,提出了让计算机模拟人类制图员具备视觉及分析功能的具体方法,设计了一种新颖的栅格-矢量混合数据结构,以便通过将移位区内的所有建筑物分类,进行制图移位和受控变形等解决图形冲突。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在地图缩编中因道路符号所对应的实际尺寸加宽而破坏了建筑物与道路符号的正确关系时,针对第二、三、四类建筑物进行移位所涉及的数学方法,并给出了实验结果。最后,介绍了用栅格探测加矢量计算法对移位后可能产生的要素间的后继图形冲突所进行的探测,以及消除后继冲突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建筑物是城市地图中数量最多的地物,本文介绍了由多边形顶点生成普通建筑物、棚房和暖房等三种建筑物符号的算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地图中道路与建筑物的具体冲突问题,分析了移位的约束条件,阐述移位算法的发展历史,并对其算法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最后设计了解决道路与建筑物具体冲突问题的移位方案。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分析传统道路与建筑物空间冲突算法的基础上,借鉴其优点,从保持建筑物间的整体空间布局特征,以及模拟人工移位的处理方法角度出发,提出根据区域密集程度的不同,划分为稀疏区、密集区、高密集区三个等级区域,并制定相应的多层次移位处理原则,然后,根据道路与建筑物的邻近程度,将建筑物分为多等级的移位层,对移位层内的冲突进一步细分;据此,依据移位层的邻近程度,将多层次处理原则贯穿于要素冲突外力的计算、外力的聚合以及其移位算法的确定中,分别对道路与建筑物的冲突、建筑物之间的冲突分别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6.
一种实用的点状符号库快速建立与显示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TrueType格式的特点出发,探讨了建立TrueType格式点状符号库的新思路。经实践,这种方式能克服传统的点状符号库在绘制时容易出现锯齿、变形的现象,符号外形美观,而且绘制速度快。  相似文献   

7.
机助制图在保护煤柱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利用机助制图技术留设保护煤柱的方法,介绍了留设保护煤柱微机绘图系统,论述了利用预计变形法确定保护煤柱边界的主要原理,并提供了垂线法和预计变形法的制图方法。本文认为,利用预计变形法留设保护煤柱,不仅安全、合理,而且有利于矿区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一种可靠的含约束条件的GSP变形监测单历元求解算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分析现有GPS单历元算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建筑物变形监测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可靠的含变形区约束条件的GPS变形监测单历元算法。该法适用于主要变形特征可以预知的建筑物动态变形监测,成功率高、可靠性好、可分离度强等,特别适用于施工干扰大、卫星信号易中断且卫星数少的建筑工地的建筑物变形监测。实际算例证明了该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灰色系统理论的GM(1,1)模型应用于建筑物沉降观测,并结合南宁市民生广场沉降观测实例,进行沉降预测结果的分析和检验,充分证实了在建筑物沉降变形分析中应用灰色预测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以往居民地自动综合的研究多集中于建筑物的多边形化简,较少考虑到其与街区、道路网的联系。提出了顾及路网结构保持的城镇居民地自动综合模型,此模型包含道路选取和街区内部结构概括两方面。前者基于网眼密度并结合路划功能选取道路数据,用于街区合并;后者则主要涉及建筑物多边形化简,通过改进矩形差分组合方法,在原有面积阈值的基础上添加距离阈值,并提供新的分层化简思路。以1:1万地图数据到1:5万比例尺的自动综合实验验证了本文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一种基于降维技术的街区综合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钱海忠  武芳  朱鲲鹏  王辉连  王家耀 《测绘学报》2007,36(1):102-107,118
大比例尺城市建筑物综合一直是自动综合研究的重点。利用大比例尺城市建筑物和街道之间存在几何空间互补的特点,提出依据建筑物骨架线和街道骨架线对街区进行综合的新方法。定义骨架线提取方法,分析建筑物骨架线和街道骨架线之间的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降维技术的建筑物合并、化简、位移等综合方法。进一步,充分概括了本方法在自动综合技术实现上的优越性,并通过实验证明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以大连市中山区6个街道建筑信息为数据基础,选取建筑景观指标,基于ArcGIS空间统计与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各街道10年间建筑景观空间格局分异特征。结果表明:从2003-2013年,各街道建筑景观逐渐由水平向垂直空间扩展,其中青泥洼桥街道、人民路街道及海军广场街道城市建筑景观变化明显突出;2003年4种类型建筑物在尺度为928.68 m时,空间分布上均呈聚集状态,当大于928.68 m时,超高层建筑空间聚集程度降低。到2013年,高层建筑物随尺度的增加聚集程度逐渐减低,低层、多层和超高层建筑在空间分布上均呈一定的聚集状态。  相似文献   

13.
现代地图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图符号发展到今天,已经超越了其符号本身,应当把它当作一种语言来研究,即地图语言。地图语言使人们使用地图进行空间认识更加贴近现实,使地理空间信息的传输更加准确、生动和形象。文中主要对现代地图语言的形成,现代地图语言的主要表现形式即视觉符号、听觉符号和触觉符号,以及地图语言的本质即视觉变量、听觉变量和触觉变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Grouping of buildings based on proximity is a pre-processing step of urban pattern (structure) recognition for contextual cartographic generalization.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mparison of grouping algorithms for polygonal buildings in urban blocks. Four clustering algorithms, Minimum Spanning Tree (MST), 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Application with Noise (DBSCAN), CHAMELEON and Adaptive Spatial Clustering based on Delaunay Triangulation (ASCDT) are reviewed and analysed to detect building groups. The success of the algorithms is evaluated based on group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i.e. distribution of the buildings in groups) with two methods: S_Dbw and newly proposed Cluster Assessment Circles. A proximity matrix of the nearest distances between the building polygons, and Delaunay triangulation of building vertices are created as an input for the algorithms. A topographic data-set at 1:25,000 scale is used for the experiments. Urban block polygons are created to constrain the clustering processes from topological aspect. Findings of the experiment demonstrate that DBSCAN and ASCDT are superior to CHAMELEON and MST. Among them, MST has exhibited the worst performance for finding meaningful building groups in urban blocks.  相似文献   

15.
点状、线状和面状地图符号数学定义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根据集合论和拓扑学的有关理论,导出了点状地图符号、线状地图符号和面状地图符号的数字定义。阐述了图形和背景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及它们在传输地理信息中的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16.
17.
基于SVG的地图符号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尹章才  李霖  王铮  申怡 《测绘科学》2006,31(5):97-99
当前GIS能有效克服空间数据格式的私有性,实现地理数据的转换与共享,但缺乏地图符号的形式化描述,导致GIS之间难以实现地图符号库的共享。本文结合二维矢量图形标记语言SVG和地图符号的通用设计方法,提出了基于SVG的地图符号库结构与地图符号设计模型,在实验基础上详细与分析了点、线、面、注记与动画符号的设计方法与基本原理,为地图符号共享、GIS分布式处理与互操作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