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传礼 《地图》1991,(2):33-35
农业区划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项基础工作。自1979年以来,全国各省、市(除台湾外)均开展了农业区划工作,并于1986年全部结束。现正朝深度发展,向专题研究方向发展。湖南省先后分四批完成了县级农业区划,并先后编制了县级农业区划图集。省级农业区划图集是在县、地、省农业区划进入结束阶段时,作为一个研究课题而提出的,并列入农业区划的三大成果(报告、图集、数据集)。经过四年的艰苦努力,《湖南省农业区划图集》(以下简称图集)于1988年12月由湖南省地图出版社公开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农业区划图集》是一本中型的综合性农业专题图集。它是浙江农业资源调整和农业区划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也是我省农业科技史上首本综合性、基础性专题图集。以地图的形式,配以简要文字说明,直观、形象、系统地反映了建国四十周年、尤其是近十年来我省农业区划研究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从自然、经济和技术等综合方面,  相似文献   

3.
简讯     
据国家测绘总局制印处报道:为满足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自1958年大跃进以来,省、自治区地图和地图集的编制出版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有18个省、自治区成立了专门编图机构,进行编制省、自治区地图集的工作。其中有黑龙江、陕西、湖南、江苏、安徽、河北、山西等省已经出版,有广东、福建、河南、江西省等已完成编稿工作,即将出版,有的省在完成普通图集或综合图集的基础上,继续进行编制自然图集或分县挂图等。在工作中取得了相当丰富的经验。通过这些省、自治区地图集编制出版,培养了干部,提高了我国制图科学技术水平,为研究各省、自治区的地理环境、制订远景规划、社会生产配置、以及进一步改造自然、发展地方各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了全面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4.
大型海洋图集的编制出版,显示出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尤其反映出这个国家对海洋研究和开发利用的广度与深度。苏联是世界上最早编制大型海洋图集的国家,在50年代和70年代,先后出版了两部海洋图集巨著。其水平之高,已为各国所公认。美国于1977年也出版了海洋图集。1983年9月,英国泰晤士出版社编制出版了一本大型的、综合性的科学参考图集——《泰晤士海洋图集》(THE TIMES AT-  相似文献   

5.
第三代省图集的编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省图集编制出版概况,较深入地探讨第三代省图集的性质、编制原则、内容选题、编图资料、内容与表现形式、编制特色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编制系列地图和地图集过程中.产生不协调甚至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必须实施统一协调。本文结合《河南省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地图集》的编制,重点从地图的科学内容和表现形式两大方,面阐述了综合性农业地图集必须统一协调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南通市城市管理局市区地理信息系统网格划分图集》为例,结合图集项目的实际编制工作,对图集利用ArcGIS数据驱动页面功能编制工作进行阐释,详细阐述了图集的技术流程和制作方法,为今后运用ArcGIS进行相关图集、图册的编制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8.
新版《中国自然地理图集》的编制设计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中国自然地理图集》各次重版的背景及本次重版编制的意义;以该图集重版编制为案例,阐述基于系统科学理论、思想、方法,信息时代出版特征以及中国地图出版社技术变革状况的专题地图集编制设计的项目管理规范和业务生产流程等,可积极推动专题地图集编制工作的发展创新,引领专题地图集编务管理能力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测绘局和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共同编制的《浙江省情地图集》已由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了。这是浙江省第一本反映全省基本情况和面貌的以普通地图为主,公开出版发行的16开本大型综合性地图集。图集由序图,省专题地图,县、市、区地图,城镇地图等组成,并以序图为先导,  相似文献   

10.
无论编制国家普通图集还是省普通图集,都存在一个邻区各要素选取问题,特别是居民地选取。在一本图集中,邻区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它起到衬托主区、显示与主区及其周围的相关关系的作用。因此,邻区编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作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我国气候工作者与地图制图工作者密切合作,利用我国丰富的历史文献,展系统的古气候研究工作,编制成《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文中阐述图集编制工作概况,编图的原则与方法,并论述图集编制的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12.
行政区划是国家政权建设的组成部分,历来为国家管理者所重视。行政区划图对疆域管理、政权巩固和社会稳定都有重要作用,历史兴盛时期多有所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行政区划设置调整、地名标准化、行政区域界线勘界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编制出版权威的行政区划图集创造了条件。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图集》编制的背景,结合图集编制的实践,详细阐述了图集编制的原则、方法和图集的结构模式,总结了图集的特点与创新,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丁传礼  徐先海 《地图》1993,(4):29-32
《湖南省经济地图集》(以下简称《图集》)是由湖南省经济地图集编纂委员会编制、湖南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一本综合性8开大型参考图集。它的出版标志着湖南省在专题地图编制上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它以丰富的内容、完美的结构、多姿的图面配置、和谐悦目的色彩,给人一种新颖、明晰、艺术之感。可以毫无愧色地名列国内同类图集的前茅,亦可跻身于“世界之林”。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地理学会和中国测绘学会地图制图专业委员会于1982年10月14日至20日在广西南宁市召开了全国农业地图学术讨论会议。出席会议的代表共60人,他们来自21个省、市、自治区地理、测绘、农业部门的47个单位。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74篇,包括县级农业区划地图、地图集和省区农业地图的编制,土地利用图和土地资源图的编制,航空与卫星影像在农业制图中的应用以及农业统计资料自动制图等方面的内容。其中大会报告6篇,分组报告26篇。会议期间还举办了小型农业地图展览,共展出各种农业地图、农业图集及农业系列图近百件。会议围绕以下三个中心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简要介绍《新北京、新奥运地图集》(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编制、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编制背景,详细阐述图集及其电子版的内容、结构设计、编制方法和工艺流程,着重从技术、设计以及管理等方面总结图集的特色和创新点。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西部地区地貌的专题地图集空缺的现状,《中国西部地区典型地貌图集》的编制填补了这一空白,该图集是以表达我国西部地区十省(市、自治区)典型地貌形态特征为主题的区域性专题地图集,是国家西部测图工程成果之一。该文阐述了该地图集的概况,重点从图集编制原则、内容结构、表达方法、装帧设计等各方面详细介绍了该地图集的内容设计与编制特色。地图集为地学相关领域进行科学研究、测绘部门地貌表达以及相关院校科研教学等提供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17.
《北京旅游图集》简介刘振东(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213002)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和北京旅游事业管理局编制、科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北京旅游图集》是我国目前出版的同类旅游地图中的姣姣者。该图集获1991年北京测绘学会“地图优秀作品奖”和中...  相似文献   

18.
地图集是制图学作品的集中表现,它反映一个时代的制图学水平。明清两代是中国地图编制史上比较有代表性的时期,概括了中国封建社会制图学后期的状况和向现代制图学转变的过程。(一)明清全国地图集提要。本节主要综述了明代“广舆图”的版本,指明第一版刊行约在1555年。“广舆图”的价值在于能组合多方面的内容于同一图集之中,构成完整的统一体,在十六世纪就形成了综合地图集的雏形。明代及清初的地图集,主要是继承了“广舆图”的内容和体制。清代从康熙、乾隆两朝起,以单幅地图的分页合订为主要形式,对清代地图集影响很大。(二)清末省区地图集的编制。这一部分是本文的中心,主要叙述光绪年间为编写会典而进行的一次省图集编制活动。会典馆为此事曾前后发出两个通知,对省图集的编制方法和规格作了规定。各省的地图集均按此规定陆续完成。文中分节叙述了各省编制舆图集的经过、测绘方法、成图过程和省图集的内容。这批省地图集在内容的结构和组成、比例尺的统一和内容的表示各方面都前进了一步。这次省图集的编制,由于正处在我国新旧制图方法的转变时期,图上保留了很多过渡的痕迹,也是研究近期制图学史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临淄文物考古遥感影像图集》(下称图集 )由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编。德国波鸿鲁尔大学历史系史前史教研室提供航空遥感考古技术方法 ,德国大众汽车基金会提供资助 ,山东省地图出版社编制出版。图集的出版 ,是多学科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成功案例之一 ,自出版以来受到各界的好评。读者通过航空影像和地图寻踪觅迹 ,看到遥远的伟大文明。临淄是齐文化的发祥地 ,齐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齐国为两周时的大国 ,是春秋五霸之首 ,战国七雄之一。齐国故城临淄是当时我国规模大 ,人口多 ,相当繁华的都市之一 ,是区域性的政治、…  相似文献   

20.
从专题地图集编制特点和要求出发,针对《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地图集》编制中解决的具体问题,介绍其解决的办法和思路,并对专题地图集编制工作进行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