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利用Web Cache均衡Internet上大流量的请求以减轻Web站点压力的优点,将Web Cache技术与WebGIS技术相结合,一方面对Web Cache技术的概念、使用方法进行了阐述,另一方面以综合矿产预测在Web上的三维可视化为例,对如何提高基于WebGIS的综合矿产预测三维可视化站点性能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在综合矿产预测三维可视化的WebGIS站点中应用Web Cache技术会从多方面大幅提升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3.
4.
5.
基于三维GIS地质灾害应急指挥平台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skyline三维地理信息平台为基础,整合云南省基础地理数据、地质灾害数据、社会经济数据、民政民生数据等各类信息资源,针对地灾应急救援工作的突发性和紧迫性的要求,建立了云南省三维GIS地质灾害应急指挥平台。该平台建设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地质灾害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是一个量级轻、携带方便、功能全、实用性好的三维GIS平台,实现了应急救援线路的快速设计、应急安置点规划、灾害扩散分析、水域淹没分析、救援土石方量计算等三维分析功能,能较好地解决以往多次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实践中的困难和问题,在应急部署和实地救援工作中起着较大的作用和帮助。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勘察企业的实际应用需求的基础上,该系统介绍了基于C/S和B/S模式的工程勘察协作信息系统的系统组成、总体设计以及实现方法。集成了勘察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部分,全面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分工协作,同时能够为领导决策提供辅助支持。 相似文献
7.
8.
9.
10.
本文在了解国内外沉降观测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变形观测的理论出发,探求提高沉降观测操作的质量,并结合亚奥国家广场建筑物沉降观测实例,对测量所得到的沉降监测数据进行科学整理。文章从理论分析入手,结合沉降观测收集数据,然后在相关理论支持下进行监测数据的分析。在数据分析过程中,着重运用GIS软件实现沉降的三维模拟,并绘制沉降等值线,直接、美观的再现了沉降的过程。经过分析,得出亚奥国际广场建筑物沉降状况的合理性,并提出了提高沉降观测质量、科学整理数据和成果分析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电法三维数据采集和三维正反演获得的信息是三维分布的。对这些三维数据体进行快速有效的立体显示是展示电法成果的最好方式。结合电法数据的特点,以Matlab2010b为平台实现了电法数据的三维可视化。该程序可方便地用于研究电法成果的三维展布特征,也可为其他地球物理数据的三维可视化所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ArcIMS平台工具的基础上,采用Access数据库结合MO自带的空间数据库管理功能,采用图层控制模块、数据查询模块、Access数据更新模块等技术,设计与实现了小型社区管理WebGIS系统.它具有科学可视化功能,能够辅助并提高社区管理人员处理日常工作的效率,扩展管理公司的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同时,结合Internet的信息交流技术,使居民能够从系统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加强与管理单位的互动,使居民能够真正参与到社区的管理.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具有代表性的W ebGIS平台MapX treme的基本体系结构及其瘦客户端、中等客户端和胖客户端三种实现策略,指出了选择MapX treme for Java作为地图服务器的优势。接下来详细说明了利用MapX treme for Java进行开发W ebGIS系统的关键技术,最后针对中等客户端实现策略,设计和开发了一个基于MapX treme for Java平台的光纤资源管理系统实例,并取得了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15.
工程勘察中的原始数据、成果资料中包含着较强的关联关系,有效地利用和表现这些内在关系有利于数据的存储管理和检索使用,因此勘察信息系统不仅要实现数据采集、图件编绘等的计算机辅助化,更要在成果使用管理上发挥计算机技术的优势,以体现勘察成果间的内在联系。在分析及明确了各类资料间固有的联系基础上,建立了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模型和资料生成模式以及基于RDB(关系数据库)技术的勘察资料管理模式。结果证明,基于GIS和RDB的勘察信息系统不仅可以满足基层单位用户的业务需求,而且可以可自动建立成果间的联系,实现勘察数据的一体化管理。 相似文献
16.
17.
地质数据三维可视化的属性、分类和关键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地质数据三维可视化具有显著的空间决策支持属性,其应用分类包括表达可视化、分析可视化、过程可视化、设计可视化和决策可视化。能否实现这两类"五个可视化",是检验所有地质三维可视化软件的水平和质量的试金石。地质数据三维可视化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勘查、矿山设计开发、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地质灾害勘查治理和国防工程建设领域,有着广泛的需求和应用前景。其发展趋势是实现地上、地下、地理、地质数据一体化三维可视化采集、存储、管理、处理和集成应用。复杂地质结构的表达和快速动态建模方法和技术,仍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的研究重点,引进知识驱动和本体论思路、方法,可能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