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区主要由麻粒岩相变质的孔兹岩系组成,经历了初期、主期、峰期和晚期四个变质阶段。采用多种矿物对地质温压计方法估算,各变质阶段的温压条件分别为650-700℃,0.5GPa;670-837℃,0.53-0.74GPa;687-911℃,0.34-057GPa;650℃,0.35GPa。温压条件的变化反映了变质作用 的动态力学过程,表现为顺时的P-Tt轨变。具有典型大造山带环境的变质演化特点和动力学  相似文献   

2.
3.
Shi  YL 陈华 《世界地质》1991,10(1):105-106
对瞬时就位变质岩的一维P-T轨迹,前人开展了广泛的研究。不过,逆冲作用的二维性及有限时间对于冲断地体的热演化却是很重要的(Shi和Wang,1987)。本文研究中我们把研究对象扩展到堆叠冲断地体,并且考虑了磨擦生热作用。堆叠冲断地体的等地温线明显与冲断动动学有关(包括冲断速度、冲断时间间隔、断层几何及冲断事件序列)。对于堆叠下冲断层系,当冷的岩板下冲到热的上盘之下时,将会出现温度-深度剖面逆转,当然,它并不象一维锯齿状剖面那样简单。较低的下冲速率与较长的冲断过程有利于热松弛,从而导致温度-深度剖面逆转的减退以及上盘温度的降低。对于多个薄岩片的堆叠,每一岩片的热松弛时间比简单的二单元冲断模式要短,但是在冲断速度相  相似文献   

4.
5.
刘建忠 《世界地质》1995,14(1):31-39
变质作用P-T-t轨迹是当前变质地质学的研究热点,且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了时间对变质作用的控制,本文将地质体演化的时间规律研究划分为相对年龄和绝对年龄的确定,并较为系统地讨论了各种测年方法的原理及使用条件和影响因素,并对其研究意义做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夏彬  张立飞 《地球科学》2021,46(6):1960-1972
新疆伊犁板块南缘的狭长地带内广泛出露了高T/P变质岩系,其成因和属性研究有利于我们深入了解天山造山带的造山演化过程.前人认为这些岩石属早前寒武纪结晶基底,近期研究则显示其主要形成于早古生代.系统总结了课题组近些年在该区开展的工作,结合前人研究,对伊犁板块南缘不同岩石构造单元内的岩石成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提出伊犁板块南缘...  相似文献   

7.
胡恭任 《铀矿地质》2001,17(2):97-100
本文根据矿物组合及特征变质矿物,将赣中变质岩带划分出5条变质带,由低到高依次为绢云母-绿泥石(Ser-Chl)带、黑云母(Bi)带、铁铝榴石(Gt)带、十字石(St)带、矽线石(Sil)带。其分布的总体趋势是由南向北呈渐进分布的特点,即变质地层在纵向上由新到老具有由弱而强的变化趋势,同时受构造的控制。区域断裂带,从断裂中心向两侧变质程度递减,并常伴随混合岩化作用。本文从矿物化学特征及P、T条件计算结果来讨论变质岩的演化特征及形成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8.
卢良兆  董永胜 《岩石学报》1998,14(2):140-151
根据显微构造和矿物微区化学成分的详细研究,确定了胶东早元古代荆山群富铝片麻岩中存在平衡组合Grt-Crd-Bt-Sil-Kfs-Pl-Qtz,反映变质峰期Grt+Sil+Qtz→Crd,Bt+Sil+Qtz→Grt+Crd+Kfs+H2O和Pl(An)→Grt(Grs)+Sil+Qtz①等转换反应和Fe-Mg交换反应均基本保持平衡状态。实验资料和地质温压计估算确定其峰期P-T-X关系:P为0.60~0.70GPa,T为700℃~750℃,XGrtMg为0.21~0.26,XCrtCa为0.044~0.053,XCrdMg为0.65~0.72,XBtMg为0.50~0.57,XPlAn为0.285~0.388。但Grt、Bt和Pl又都有明显的微区成分变化,反映峰期后降温过程各种交换反应的效应,其封闭温度在500℃~600℃之间,压力为0.40~0.50GPa。研究确立逆时针的PTt轨迹,其样式反映早元古代陆缘壳内拗陷带的闭合过程。  相似文献   

9.
10.
经剖面测制及岩相学研究,确定小青山组主要由石榴石绢云母千枚岩、绢云母千枚岩及碳质板岩组成,而前人所提出的硬绿泥石千枚岩实际上是退变的石榴石绢云母千枚岩。镜下观察及成分研究证明石榴石具有两期生长的特点,其内核的Spe分子和Alm分子分别为29.22%~33.55%和43.28%~48.86%,而边缘的Spe和Alm分别为8.65%~17.08%和60.55%~70.06%。依照结构特征划分出了2个阶段的白色云母。不同阶段白色云母的化学成分有一定差异。用同样的方法识别出了3个阶段的绿泥石,不同阶段绿泥石的成分也有一定差异。通过变质岩结构特征及矿物生长关系将变质作用划分为3个阶段(M1、M2、M3)。利用矿物温压计估算出了这3个阶段的T、P条件,M1:500~550℃,0.6~0.75GPa;M2:400~430℃,0.3~0.5GPa;M3:280℃,<0.3GPa。将变质变形研究相结合,建立了变质作用的P-T-D轨迹。小青山组变质T、P条件的确定,排除了其中赋存的小青山Cu(Au)矿床属沉积变质成因的可能。初步认为该Cu(Au)矿床为深源流体交代成因。  相似文献   

11.
胶东金矿区高钾—钾质脉岩地球化学与俯冲—壳幔作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孙景贵  胡受奚 《岩石学报》2000,16(3):401-412
胶东金矿区与金矿成矿伴生的脉岩为一套高钾-钾质脉岩。根据地质、岩相学及与金矿化的时空关系,将主要岩石类型划分为粕斑岩、安山玢岩、英安玢岩类,它们分别形成与金矿化早期、同期和晚期;主要元素成分以富碱高钾、低钛为特征,成分变异具同源岩浆结晶分异演化的一般规律,早期以辉石和橄榄石、中晚期以角闪石和斜长石为主的矿物相分离结晶控制岩浆的演化;岩石明显富Ba、Sr、Rb、K、LREE等大离子元素、强烈亏损C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