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索达干坝址区泥化夹层工程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奇  杨国华  王磊 《岩土工程技术》2002,(3):125-130,143
泥化夹层的分布及强度不仅影响到库区两岸山体的稳定,而且还影响到坝基的稳定.在大量地质勘探试验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研究了索达干坝址区泥化夹层的类型及分布规律、泥化夹层的粒度成分及物理性质,分析了不同试验方法对泥化夹层抗剪强度的影响,提出了抗剪强度指标的建议值.  相似文献   

2.
三峡库区宝塔滑坡泥化夹层泥化过程的水岩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守定  李晓  张年学  刘艳辉 《岩土力学》2006,27(10):1841-1846
宝塔滑坡群是三峡库区4个体积大于1亿 m3的特大型滑坡之一,滑坡发育在侏罗系蓬莱镇组砂泥岩互层的地层中,其中泥化夹层比较发育,是致使滑坡发生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基于地质分析,进行X射线衍射(XRD)试验、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SEM-EDX)试验、物理化学试验和地下水水质分析,对宝塔滑坡区泥化夹层及其原岩的组分和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宝塔滑坡区泥化夹层形成的原因为:上硬下软的地层结构是物质基础;构造应力或重力是泥化夹层形成的必要条件;地下水的长期作用是泥岩泥化的主导因素。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宝塔滑坡泥岩泥化过程中的水岩相互作用。研究表明,地下水与泥岩的水化作用、离子交换作用、溶蚀作用相互促进,改变了泥岩的组构和性质,使泥岩泥化,转变为泥化夹层,从而解释了泥岩泥化的机理。  相似文献   

3.
软弱夹层是控制岩体稳定性的重要薄层,研究软弱夹层的工程地质特征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工程意义。在收集整理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首先从定义和分类、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分布特征和规律、工程地质特性和力学特性5个方面对国内软弱夹层和泥化夹层的研究进行总结和概述,然后分析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讨论软弱夹层与泥化夹层的区别与联系。研究表明,与原生软弱夹层相比,泥化夹层更薄,工程地质性质更差。最后提出下一步重点研究方向:软弱夹层的泥化演化过程及泥化夹层的演化趋势;软弱夹层的三维空间分布及可视化;软弱夹层的剪切蠕变理论模型,细观损伤破坏动态演变规律,应力松弛特性和动力学特性;软弱夹层与围岩间的接触面及组合岩体的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4.
煤系风化软弱夹层泥化与井筒破裂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定龙  周治安 《江苏地质》1996,20(2):101-107
文章以淮北临涣矿区为例,分析了二叠系煤系风化软弱夹层泥化的可能性,提出了夹层泥化发展的四个可能阶段,探讨了风化夹层泥化与井筒破裂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攀枝花兰尖铁矿兰营采场边坡泥化夹层的成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攀枝花兰尖铁矿兰营采场边坡中泥化夹层的地质特征、矿物成份和化学成份。根据矿物成份对泥化夹层成因进行了分析,根据化学成份运用巴尔特岩石计算法分析了泥化夹层的成因,为兰营边坡稳定性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层间错动带的强度参数取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权  冯夏庭  周辉  赵阳  徐鼎平  黄可  江亚丽 《岩土力学》2011,32(11):3379-3386
为获得高应力下具有剪切错动历史、延展规模大、组合结构和矿物构成多元化等特点的白鹤滩层间错动带强度值(黏聚力和内摩擦角),首先介绍了6种错动带试验研究,包括针对错动带泥化软层的环剪试验、高压直剪试验和三轴压缩试验,以及针对错动带复合体的直剪试验、三轴压缩试验和现场试验。综合分析不同试验对象和不同试验条件下获得的错动带强度值,归纳出了错动带黏聚力和内摩擦角与试验方式、加载的法向应力大小、试样特点及含水率之间的关系,并发现白鹤滩错动带强度特性具有典型的组合体结构效应、弱胶结效应、围压效应、水软化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原状错动带强度”和“扰动错动带强度”两个概念,并进一步讨论了白鹤滩厂址区原状的和扰动的层间错动带强度参数取值问题。其研究结果可为白鹤滩地下洞室群的安全设计和深部地下工程中同类泥化夹层的力学参数取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岩体中泥化夹层的流变试验及其长期强度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文中首先介绍两种室内试验设备--单剪流变仪和剪应力松弛仪(松弛流变仪)及其试验方法,然后根根岩体中泥化夹层的试验成果,证实陈宗基教授提出的最高屈服值f3--强度的临界值即长期强度值,工程设计要重视它。  相似文献   

8.
为了定量研究泥化夹层的空间分布和几何形态,以云南省玉溪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高边坡局部开挖剖面为对象,利用徕卡ScanStation C10三维激光扫描仪和瑞典ROMER RA-7520-2六轴关节臂三维测量仪进行扫描,得到了开挖剖面和泥化夹层的原始点云数据;然后采用Cyclone和Geomagic Wrap软件对点云数据进行一系列处理,分析了泥化夹层的三维空间分布、层面产状、间距、层面粗糙度和几何形态。结果表明:大部分泥化夹层横向分布于整个扫描剖面,少数呈局部分布;泥化夹层的平均倾向为196.41°±5.51°,平均倾角为22.27°±2.23°,间距在3.7~49.1 cm之间,平均值为(20.4±12.0)cm;不同层位及同一层位不同横向位置的泥化夹层厚度都不等,最厚约20 mm,最薄小于1 mm;泥化夹层顶面局部典型区域的平面拟合偏差在-22.4~32.5 mm之间,沿夹层倾向的粗糙度系数在5.67~16.77之间,平均值为10.11±3.25;泥化夹层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在5.14~5.86 cm-1之间。运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研究泥化夹层的空间分布和几何形态是可行的。玉溪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高边坡的泥化夹层具有宏观整体上相对平直、相互近似平行、非等距分布、间距小、层数多、厚度薄,细观上顶面粗糙底面相对光滑、三维形态复杂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粘土岩中泥化软弱夹层的工程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市粘土岩中泥化软弱夹层的发育分布状况及其特征,是山城岩体稳定性论证中所关注的重要因素之一。经调查,市中心区泥化夹层主要发育在两褶皱轴附近,它们是由于粘土岩层层面与褶皱轴轴部剖面X裂隙复合,使粘土岩沿层面方向发生挤压破碎,进一步发展成泥化夹层。本文讨论了这些泥化夹层的分布和特征及其对岩体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泥化夹层是岩质边坡常见的软弱结构面(带),其细观组构参数量化是细观损伤及破坏机制研究的基础。为实现泥化夹层细观组构参数的系统化综合提取,通过研究现有图像处理技术,提出了泥化夹层细观特征图像处理方法。以泥化夹层SEM扫描图像为基础,利用灰度直方图均衡化、加权平均非线性中值滤波以及基于标记区域的分水岭分割实现了泥化夹层细观组构参数的准确提取,并用Image-Pro Plus统计量化其参数。结果表明:(1)上述方法能够实现泥化夹层细观组构参数的量化;(2)并计算统计得到泥化夹层单元体粒径、圆度、定向角以及分形维数;(3)通过对区域扫描数据的分析发现泥化夹层细观组构具有成层特征。泥化夹层细观组构参数量化能够为后续泥化夹层的层状结构研究及结构化建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钻孔中的探测试验,研究了砂岩、灰岩、泥灰岩、黏土的管波特征,提取了软弱夹层的管波特征信息。  相似文献   

12.
黄河三角洲粉质土的动模量和阻尼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结合室内共振柱和动三轴实验,对黄河三角洲饱和原状粉质土体(粉土、粉砂、粉质粘土)动模量和阻尼比的影响因素和发展规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表明,在粉粒和粘粒含量对动模量的共同影响中,粉粒含量起着举足起重的作用;侧限压力对归一化剪模比和阻尼比的影响均较显著,相比粘粒含量的影响不大。通过与Seed建议的砂土及饱和粘土的G/Gmax~曲线和~曲线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研究区的粉质土相比一般的砂土和饱和粘土而言,其动力变形特性更接近于砂土,但是与砂土也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异;其发展规律与其他地区沉积粉质土也较为不同,具有明显的区域性。采用修正了的Hard in-D rnevich模型和对数模型分别对G/Gmax~曲线和~曲线进行拟合,给出了三类粉质土的归一化动力变形G/Gmax~/r关系曲线,对模型中有关参数的影响因素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基于爆破相似理论建立含软弱夹层顺层岩体边坡爆破的力学模型,并介绍模型爆破层裂试验和剪切试验的设计思路及试验方法。以某石灰石矿采场黏土质夹层物为软弱夹层原料,通过相似模型试验研究爆破作用下含软弱夹层岩体边坡的层裂特性及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爆破后可将软弱夹层分为爆腔区、压密区、影响区和无扰动区;爆腔区、压密区和影响区构成模型层裂区;爆前模型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最大、爆后次之、爆破过程中最小;层裂范围直接影响模型抗滑稳定安全系数。软弱夹层厚度对模型的层裂范围和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全风化花岗岩抗剪强度试验结果对比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对三轴和直剪试验得到的土抗剪强度结果对比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很少。本文通过对采自香港两处边坡顶部 3个探坑中 1 1组全风化花岗岩样三轴固结不排水剪切和慢剪试验 ,得到了它们的有效抗剪强度值。孔隙度小的中细粒kt样品抗剪强度值总体大于孔隙度大的中粗粒skm样品。对同一组样品两种试验得出的有效抗剪强度值对比发现 :三轴试验结果大于直剪试验结果。两者相差有效内聚力c' =- 6 0~ 6 0kPa ,有效内摩擦角 '=- 2~ 1 8;两者的c'呈正线性相关 (相关系数R =0 .84 9) ,两者的 '正对数相关 (R =0 .6 86 )。两种实验的c'差值和 '差值呈弱负线性相关 (R =0 .377)。这些差别主要归因于样品物质成分和结构特征 (如粘粒、石英和粘土矿物含量等 )不同。其中 ,粘粒含量和c'值负相关 ,而与c'值差值呈正对数相关 (R =0 .776 ) ,即随着粘粒含量增加 ,三轴和直剪的有效内聚力c'差别也变大 ;粘粒和粘土矿物含量都和 '值及差值负对数相关。而含量较高的石英与有效内聚力c'值和差值都呈正相关。本文结果表明 ,在分析对比抗剪强度试验结果差别时 ,要特别注意分析粘粒、粘土矿物和石英含量变化 ,其次是天然密度和游离Fe2 O3 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大量试验研究以及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全面分析研究了物质组成、组构特征、粒度成分、含水量和地应力等主要因素对软弱夹层抗剪强度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对夹层强度的影响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并不是孤立的。因此,要正确、合理地给定软弱夹层强度参数,必须综合考虑各因素的影响,并抓住其主控因素。天然性状指标(w/wP)是一个能反映夹泥的含水量、密实度,黏土矿物成分、黏粒含量以及夹泥稠度状态的指标。以向家坝为例研究了性状指标(w/wp)与强度参数间的相关性,其相关性良好,并建立了性状指标和强度参数间的相关方程,这对容易获得天然性状指标的夹层的强度参数取值是非常方便的。  相似文献   

16.
准噶尔盆地南缘断裂带显微构造特征与活动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准噶尔盆地南缘霍尔果斯-玛纳斯-吐谷鲁逆断裂带中的断层泥和构造岩显微构造进行了研究,并对断裂带中的石膏、石英脉和断层泥进行了ESR测年。显微构造研究表明,断裂带至少经历了3期构造变形,断层泥和石英碎粒中既发育有线状擦痕、阶步等粘滑活动显微构造,也发育有剪切滑动、定向排列等蠕滑活动变形现象。ESR测年结果显示,霍尔果斯-玛纳斯-吐谷鲁逆断裂带形成于1.5Ma前,在0.4~1.0 Ma和0.08~0.12 Ma期间进行了二次再调整。断裂活动时间与青藏高原阶段性隆升的时间一致,说明准噶尔盆地南缘霍尔果斯-玛纳斯-吐谷鲁逆断裂带的形成与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张炜  李亚  周松望  蒋正波  吴非  梁文洲 《岩土力学》2018,39(7):2413-2423
采用南海北部区域油田场址钻孔原状土样,开展黏土循环动力特性试验研究。结合共振柱与应变控制的循环单剪试验,获取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随循环剪应变的变化规律,将最大动剪切模量与原位静力触探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开展应力控制的循环单剪试验,采用对称加载方式获取土样动强度阈值,基于该阈值,通过单、双向加载方式获取土样动强度包络线,并将试验结果与Drammen黏土及世界范围内其余区域黏土进行对比。该研究初步获取了南海北部区域性黏土的循环特性及动力学参数,为南海北部区域油气田结构设计和地质风险评估提供基础资料,掌握了循环动力特性试验方法,为岩土工程动力学试验研究及数据分析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结构性软土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晓平  曾玲玲  吕晶  钱鹤  邝立文 《岩土力学》2008,29(12):3223-3228
选取广州南沙典型软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剪切、无侧限抗压、固结等室内试验.从强度和变形两方面对试样的结构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原状土和重塑土的变形特性、强度特性和固结特性,揭示了所研究的区域性软土的结构性特征以及这一特征对软土工程性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结构性软士经扰动后强度明显降低,压缩性增加;原状土的同结特性与结构屈服压力有关,压缩曲线呈现3阶段特征.在同一级荷载下扰动后的土体变形规律较原状土有更明显的主次固结划分界限.结构屈服压力是变形规律的控制因素之一,可以通过压缩系数-固结压力曲线近似确定.试验结果还表明,当崮结压力较大时,原状土的结构被完伞破坏,此时结构性对土体力学特性的影响可被削弱,甚至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