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青海省雷暴活动的气候特征与防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根据全省56个气象台站1989-1998年雷暴资料,扼要介绍了本省雷暴活动的地理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特征。利用这些特征变可以科学的掌握雷暴发生的地点和时期,更合理地做好避雷装置的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2.
罗天虎 《贵州气象》2004,28(Z2):57-59
利用遵义县1961~2003年的地面观测资料,对遵义县雷暴的时空分布特点作初步统计分析,并计算遵义县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年平均密度,划分防雷类别,对遵义县开展防雷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遵义县的综合防雷措施具有实际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利用位于曲江境内的韶关国家气象观测站1981-2010年共30年的雷暴气候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曲江地区雷暴活动的气候特征,并根据其活动规律提出防御雷电灾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对开平最近10年期间的雷暴气候特征和雷电灾害资料进行整理、利用Excel统计分析,总结出开平地区雷击活动规律。  相似文献   

5.
玛纳斯河流域雷暴气候特征及防雷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玛纳斯河流域中上游和中下游4个气象站1970—2005年的雷暴气候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玛纳斯河流域雷暴活动的气候特征,并根据其活动规律提出防御雷电灾害的几项事宜。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雷电灾害特征及防雷工作中的隐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河南省雷电灾害特征及防雷工作中的隐患,提出了解决隐患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赖琼娟  吴从权 《广东气象》2007,29(B12):124-125
1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的计算 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下简称规范)第2章的相关条款,规定了建筑物的防雷分类外,同时规定了部分第二、三类防雷建筑物需通过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的计算来确定;在工程设计和进行雷击风险评估时,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的计算成为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8.
苏锡康 《贵州气象》1997,21(4):20-22
该文利用黔南12个测站1961-1995年地面观测记录资料,对黔南雷暴的时空分布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然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对黔南 建筑物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预计雷击次数、防雷分类等进行综合整理统计,以提供全州开展防雷工作和建筑物防雷工程的设计安装、防雷安全检测、防雷工程改造等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统计学方法研究肇庆高新区雷暴发生频次特征,并针对相应的防雷安全策略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肇庆高新区属于多雷区,年际差异显著,2005年以后年雷暴日数明显减少且呈逐步下降趋势;危化场所防雷安全策略在安全管理方面应建立灾害天气的应急响应机制,定期巡检,完善危化品台帐。在技术要求上主要是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各电气系统的可靠接地。  相似文献   

10.
某通讯基站对炸药库雷击风险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意活  杨经科 《广西气象》2007,28(2):66-68,87
以移动通讯基站为例,从基站“引雷”作用的角度,通过理论和计算分析,认为基站能使周边环境雷击频率和雷电强度增加,但基站周边建筑物自身受直击雷危害的影响远大于受基站雷击感应的影响,所以基站周边建筑物自身要有完善的防雷装置才能保证其安全。  相似文献   

11.
利用西天山地区14个气象站1960-2010年雷暴资料和新疆雷电监测网2008年观测资料,分析了西天山地区雷暴和闪电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西天山地区年平均雷暴日数分布呈东西多,南北少的形势。该区域年平均雷暴日数在17.3~85.5 d之间,并以2.7 d/10 a的速率减少。西天山地区雷暴日数的年变化呈单峰型,并在6-7月达到最大值。整个区域以正闪为主,正闪占总闪的比例达66%。该区域闪电电流强度在-130~+63 kA之间,负闪强度大于正闪强度。  相似文献   

12.
Progresses in the research on physical processes of lightning discharge and electric structure of thunderstorm in the last decade in China have been reviewed. By using the self-developed lightning detecting and locating techniques with high temporal and spatial resolu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arameters of lightning discharge in some representative areas in China have been obtained. Observations on lightning activity were conduct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in 2002-2005, and the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understorm and lightning activity in the plateau were revealed. The lightning spectra in the band of visible light were recorded, and the spectral lines were identified in detail with introduction of modern theories of atomic structure. The techniques on artificially altitude triggered lightning and related measurements under a harsh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have been well developed. Evidences of bi-directional leader propagation were observed by means of optics and VHF radiation during the triggered lightning discharges. Some lightning protection devices have been tested using the artificial lightning triggering techniques. In additi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lightning activities and weather and climate was preliminarily studied.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雷电活动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卫星观测到的闪电资料和山东省雷暴资料对山东省雷电活动进行时空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雷暴日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卫星观测到的闪电密度空间分布大体一致;雷暴日的季节分布特征与卫星观测到的闪电季节分布大体一致;山东省的雷暴日变化具有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开始,年雷暴日数具有明显的线性减少趋势,并呈现出在波动中下降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高层智能大厦雷击机理及防雷设计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提出高层建筑容易遭受雷击的问题,分析雷电的危害和雷击机理针对高层建筑自身的特点,对其进行雷击风险评估,提出综合防雷设计,并对幕墙及室外空调机等雷击敏感点的防雷施工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利用闪电定位资料和雷达资料,研究了宁波市城区、山区和海陆三种地区增强型雷暴的闪电活动特征,结果表明:城区增强型雷暴的≥50 dBz组合反射率面积和≥9 km、≥10 km回波顶高的回波面积,以及山区增强型雷暴的≥45 dBz组合反射率面积和≥12 km的回波顶高的回波面积,这些指标与每6 min地闪次数都有很好的相关性;而海陆增强型雷暴的≥10 km回波顶高的回波面积与每6 min地闪次数的线性关系明显,相关系数高达0.916;3种增强型雷暴对地闪密度分布的影响各有不同,城区增强型雷暴会产生更多的地闪。  相似文献   

16.
雷暴天气过程中降水结构与闪电活动特征个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分析四川雷暴天气过程中降水和闪电活动特征,运用统计与对比方法,对四川东南部一次雷暴过程中闪电活动及降水结构之间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强降水易发生在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流场中,局部地区最大降水强度发生在2~5km高度。降水开始1h后,地闪频数达到最高,地闪主要以负地闪为主,正地闪不活跃。对闪电活动与亮温分布关系知,闪电活动主要发生在低于220K降水云内,闪电活动发生的区域与降水落区一致。对总闪与地闪的分布知,负地闪主要分布在总闪的外围。通过对四川雷暴过程的研究,对雷暴预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次中尺度雷暴大风过程的闪电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冯桂力  王俊  牟容  刘冬霞 《气象》2010,36(4):68-74
2005年6月21日山东北部出现了一次中尺度对流系统,并伴有地面灾害性大风。作者综合闪电定位资料、雷达和卫星资料详细分析了这次中尺度对流系统的闪电活动特征,结果表明,在系统初始发展阶段地闪频数快速增加.成熟阶段地闪频数一直较高,且都在20次/5 min以上,在减弱消散阶段,正地闪比例超过负地闪。负地闪多发生在对流降水区,而正地闪则对应于稳定的层状云降水区。逐小时地闪次数峰值滞后于云顶最低温度峰值,小于-50℃的冷云覆盖面积峰值滞后于地闪次数峰值。这次地面大风主要是较强下沉气流底部外流造成的,利用WINDEX计算的地面最大风速潜势与观测的阵风值非常接近。地面大风阶段对应着剧烈的闪电活动,地闪频数的跃增略提前于地面强风发生时间,这对灾害性天气过程的监测预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介绍在进行建筑物防雷设计时,如何考虑从接闪、分流、屏蔽、均压、接地和布线这六方面来满足防雷技术要求,使新建建筑物防雷措施在设计阶段就能得到完善。  相似文献   

19.
洛阳地区雷暴活动规律和雷灾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洛阳市及9县10个观测站1966--2005年的雷暴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洛阳地区雷暴活动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洛阳地区雷暴时空分布很不均匀,栾川、嵩县、孟津偏多,宜阳、新安、汝阳偏少,南北多中部少;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雷暴日数偏多,80年代至今雷暴日数偏少,但从80年代开始,洛阳地区雷暴日数有缓慢上升的趋势,年际变化幅度大,季节性特点非常明显,集中出现在4—9月,而夏季雷暴日数接近全年的80%。洛阳地区雷击人员伤亡事件主要发生在农村,造成的财产损失主要在市区,近年来雷击次数及所造成的损失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