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围绕建立一个地震核查数据库的主题,论述了地震核查数据库的设计思路,数据库的数据结构和数据服务。  相似文献   

2.
基于网页提取与分析技术,开发IRIS台站元数据抓取程序,设计并建立禁核试核查北京国家数据中心(NDC)的IRIS台站元数据库,实现IRIS台站元数据从IRIS向NDC的定期自动同步。作为NDC运行的基础支撑数据库之一,该数据库为NDC开展辅助性地震监测数据的自动台站筛选和数据申请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3.
台阵具有不同的设计理念,因而在各自科学研究和地震探测领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当前正在运行的核查台阵(Seismic array)、美国台阵(USArray)以及中国地震科学探测台阵(China array)的情况,在此详细解释核查小孔径地震台阵与美国探测台阵、中国地震科学探测台阵的区别。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述了面向象数据库的特点,及与传统数据库的区别。结合面向地震层析成像数据库的设计,具体描述了定义地震事件对象、、地震震相和地震台站对象,确定属性,操作和类的方法。最后,讨论了用Foxpro2.5for Windows实现面向地震层析成像数据库的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5.
地震前兆数据一直是地震分析预报必不可少的重要数据资源。随着辽宁省地震前兆台站数字化技术改造的开展,地震前兆模拟记录将逐步被数字化记录所取代。我们结合数字化技术改造的实际情况,采用先进的网络关系数据库模型构造了辽宁省数字地震前兆数据库。该数据库直接面向整个地震系统,为地震预报提供详实的数据服务和先进的研究手段。本文对数据库系统、数据库总体设计及数据共享服务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从1985年到2000年间,中国及其邻近地区大约10%的地震事件属于重复性地震事件,并且彼此间不超过1km。我们对约14000个地震和爆炸的地震图做互相关,计算了相对到时约0.01 s,并使横向定位精度达到了100m~300m。这样的精度对于地震危险性研究、地震物理、禁止核试验的核查都非常重要。通过对已有的资料重复性信号的识别和测量,提高了定位精度,改进了在读取初至到时和定位方面目前程序的不精确性。  相似文献   

7.
地震目录和震相数据在地震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中国地震台网、全球地震台网地震目录数据库和震相数据库的内容和查询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8.
地震核查技术是《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规定的主要针对地下核爆炸监测的国际监测技术手段. 为了提高对低震级事件的检测、定位与识别能力,开发了禁核试核查地震信息系统. 该系统以ArcGIS为基础,充分发挥GIS的强大的空间数据分析、拓扑分析和数据可视化处理能力,为地震数据的分析处理建立灵活方便的图形化研究环境. 利用ArcSDE Geodatabase数据模型与大型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ORACLE相结合,并通过基于COM的ArcObjects组件开发技术扩展ORACLE的管理功能,真正实现了空间、非空间等多源数据的一体化无缝集成,并保留了ORACLE的海量数据管理、事务处理、记录锁定、并发控制、 数据仓库等功能. 本文主要论述禁核试核查地震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与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地震应急指挥决策演示系统是江苏省地震局“九五”重点课题-江苏省地震应急指挥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主要集成了测震数据库及测震学预报软件(CAPSEIS),前兆数据库及前兆学预报软件(JSOMEN),强震中短期预报动态图像系统,台站基础信息数据库,地震烈度分布计算等软件系统,一旦出现地震情时可以为地震研究人员提供常用的基础资料,震情分析判断工具和震害快速预测等。本文重点介绍笔者对基础图件和基础资料信息等系统数据库整理所做的工作,同时介绍该系统的功能及其使用。  相似文献   

10.
评估地震人员伤亡的软件系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程家喻  杨哲 《地震地质》1996,18(4):462-470
设计了地震人员伤亡评估系统软件包,并利用该系统对北京地区假定地震发生后的人员伤亡进行了预测。为设计该系统,建立了北京地区的人口数据库、唐山和邢台地震人员伤亡数据库,对一天中人在不同时间段逗留在房屋内部的概率进行了讨论,从而建立了地震人员伤亡评估的数学模型。该系统作为地震灾害评估系统的子系统,主要用于地震人员伤亡的快速评估  相似文献   

11.
根据云南省地震信息“十五”项目的规范和要求,设计并开发了云南省地震观测数据库系统软件。软件包括前兆模拟观测数据库管理软件(由数据源绘图检查、数据入库与管理、数据库绘图检查组成)、前兆模拟观测数据库文件上报软件和地震速报目录数据库管理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建立,解决了地震观测数据入库问题和数据库完整性问题,可为分析预报人员和地震科研人员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12.
强震观测数据库建设与Internet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基于web的强震数据库建设目标、数据模型、web数据库设计;在建立web数据库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强震数据库数据源和质量控制,讨论入库数据的信息范围及标准、数据的常规处理和录人流程、数据分级方式、数据产品产生方法;介绍中国大陆强震观测数据和Internet服务内容。  相似文献   

13.
陈晓琳  李盛乐  刘坚  刘珠妹 《地震研究》2020,(2):412-416,418
随着地震前兆观测台网的加密、采样率的提高,地震前兆观测数据量也在快速增加。在进行地震数据共享服务时,需要快速获得大量数据集,无疑对前兆共享数据库的数据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基于Greenplum数据库的地震前兆数据存储设计方案。通过搭建Greenplum分布式数据库环境,实现了海量前兆数据的快速处理,并与传统Oracle数据库进行对比,结果表明:Greenplum数据库读取前兆数据耗时更低,对于大批量数据的读取操作,Greenplum数据库的优势更加明显;Greenplum数据库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对应用编程接口(JDBC、ODBC)的支持,使得其在前兆数据分析处理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4.
地震应急基础数据检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斌  徐博  高翔 《震灾防御技术》2016,11(1):144-152
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是震后灾害快速评估及指挥决策的基础,数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指挥决策的准确性、实用性。由于数据库包含数据内容众多,来源多样,因此数据库更新时,对数据进行检查必不可少。本文以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为目标,研究了数据检查内容及检查方法,对数据库检查系统的整体架构、检查模块等进行了研究设计,并将之实现验证。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不同比例尺地震应急数据的融合与集成,在分析城市地震应急数据库功能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多比例尺空间数据库技术的南京市地震应急数据库框架。论述了其中不同尺度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处理、转换方法,以及多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融合建库方法。接着阐述了地震应急专题数据库的设计和与多尺度基础数据的联接。最后通过开发南京市地震突发事件救灾应急平台,展示了多比例尺应急数据库在地震应急平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地震前兆数据库服务系统故障率升高,硬盘存储空间不足,特别是地震台站节点无备份数据库,服务器一旦崩溃必然造成地震台站节点数据库中数据丢失。本文通过Oracle数据库EXP与IMP工具提供的导出/导入功能,完成由省地震局数据库到地震台站节点(崩溃)数据库的数据恢复,形成一套定期备份并恢复数据的方案,用于河北省地震前兆观测数据备份与恢复。  相似文献   

17.
湖泊数据库数据结构详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南  严晓蓉 《湖泊科学》1996,8(4):373-377
湖泊数据库为湖泊科学定量化研究、宏观决策分析提供了丰富的基础数据。对于如何提取数据库信息,为应用目的服务,必须了解湖泊数据库数据结构。本文概略地描述了湖泊数据信息种类,分析了湖泊空间信息和非空间信息的数据结构,尤其对关系数据库数据文件作了详细剖析,给出了调用数据文件的C语言源程序。  相似文献   

18.
地震前兆数据库软件的使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述新  朱燕 《内陆地震》2003,17(3):252-258
新疆地震前兆台网中心通过远程拨号的方式采集各台点的数字化数据,运用前兆通讯、数据服务等软件实现数据的格式转换、入库及基本数据查询等前兆数据库的各种操作,方便了分析人员的使用。初步建立起地震前兆数据库。  相似文献   

19.
中国数字地震台网 (CDSN)地震事件数据库系统是一个数据服务软件系统。它以国际著名的 ORACLE数据库为开发环境 ,以 CDSN数字地震事件数据为基础 ,借鉴 IRIS等国际地震学机构优秀的数据服务方式 ,利用 rdseed、 SAC等地震学领域流行的数字软件 ,为网上用户共享 CDSN数字地震数据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服务窗口。本文对该数据服务软件系统及分布数据库系统作相关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