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9 毫秒
1.
《地理教学》2006,(3):46-46
最近,山东兖矿集团煤炭间接液化技术和神华集团煤直接液化技术取得中试成功,我国“煤变油”的产业化进程在有序地进行之中。煤为啥变油?  相似文献   

2.
《地理教学》2009,(3):F0003-F0003
2008年12月31日14时30分,神华煤直接液化百万吨级示范工程打通了全部生产流程,生产出合格的石脑油和柴油等目标产品,截至发稿时为止,示范工程各装置运转正常。“神华煤直接液化百万吨级工业示范工程的试车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掌握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关键技术的国家。  相似文献   

3.
饱和砂土动力液化到渗流液化过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荣贵  张倬元  刘宏 《山地学报》2001,19(5):430-435
根据饱和砂土地层地震液化现象及饱和砂土动力学试验所观察到的现象,本文从砂粒-孔隙水两相介质相互作用的角度出发,研究饱和砂土在振动荷载作用下的液化过程和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饱和砂土受振,砂粒相对滑动并重新排列,孔隙率降低,孔隙水受压产生超静孔水压力并不断增大,部分孔隙水挤出渗流,隙水渗流对砂粒产生渗流压力。渗流压力与超静孔隙水压力迭加,形成的上托力等于或大于砂粒水中重力时,砂粒在隙水中处于悬浮状态。此时,饱和砂土宏观上表现为液态。为此,根据下沉砂粒与向上渗流孔隙水之间相对运动过程中的动力作用特征,建立了描述饱和砂土液化过程的模型和液化判据。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缺油、少气、富煤"是我国资源禀赋的主要特点,丰富的煤炭资源是我国持续发展中唯一可依靠的重要化石能源。因此,从能源安全角度和减轻环境压力考虑,开发基于中国资源特征的石油替代燃料,依靠中国资源储备相对丰富的煤炭,通过液化手段,来替代部分石油产品需求,具有现实的战略意义。内蒙古资源丰富,水资源相对充足,区域环境容量大,成本优势十分明显,具有打造千万吨级煤炭间接液化生产基地的绝对比较优势。因此,在内蒙古建设千万吨级煤炭间接液化生产基地,既是保证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需要,也是减轻环境压力,治理全国雾霾困扰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正>日前,内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计划投资建设的200万吨/年煤间接液化制油示范项目,已获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许可,开展项目前期工作。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也发布公告称,伊泰煤制油有限责任公司将按要求落实用煤、用水、用电等条件,待取得国土、水利、环保等手续后,将项目上报国家发改委核准。目前,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只有一条煤间接液化制油示范生产线,年产柴油等油品16万吨。"这意味着,随着中国自主开发的煤制油技术开始成  相似文献   

6.
利用对煤炭勘查工作的煤质测试数据,对东胜煤田布日其井田延安组2-2煤层煤岩和煤质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煤炭清洁利用潜力及途径。研究结果表明:布日其井田2-2煤层为属特低灰、中高挥发分、低—中硫、较低软化温度、较低流动温度、弱结渣性、低黏结性、高发热量煤。2-2煤煤质特征满足直接液化用煤二级指标要求和常压固定床气化一级指标要求,煤炭气化和液化可以作为清洁高效利用方向。  相似文献   

7.
《地理教学》2007,(1):44-45
继东海平湖油气田、西气东输工程后,上海天然气供应将添海外力量。市有关部门昨天透露,上海液化天然气公司近日与马来西亚液化天然气公司签署了《液化天然气购销合同》,马来西亚方面将从2009年起向上海供应液化天然气。到2010年,上海的天然气供应量有望从2005年的18.7亿立方米增加至55亿立方米—60亿立方米。  相似文献   

8.
黄土自重湿陷变形的脉动液化机理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提出了一种黄土自重湿陷的机理-地球脉动引起饱和黄土液化,简要地介绍了地球脉动的原理,并从土动力学的角度分析了地球脉动引起饱和黄土液化的过程。通过现场浸水试验、地球脉动的定时测量及室内土地试验等,揭示了脉动的幅值、卓越周期与液化程度的关系。最后还分析了影响脉动液化的因素,结果表明,这些因素都有利于液化的产生,从而导致黄土自重湿陷。  相似文献   

9.
全球液化天然气运输网络特征及其演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彭澎  程诗奋  杨宇  陆锋 《地理研究》2021,40(2):373-386
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作为一种清洁低碳能源,在全球能源消费市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LNG通过船舶在港口之间进行运输,但当前对港口尺度下的贸易模式及其演化了解相对有限.因此,本文采用复杂网络指标和社区探测方法,利用2013-2017年全球LNG船舶轨迹大数据来分析其贸易格局...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由汶川地震诱发的地面塌陷研究尚少的现状,以北川县安昌镇开茂村水没河流域地面塌陷坑群为研究对象,根据所处的地质环境条件,通过现场调查、工程勘察及钻孔岩土试验,探讨了地震诱发的地面塌陷成因及机制。认为塌陷区第四系松散层上部含细颗粒的饱和粉土、粉质粘土和下部粗颗粒的饱和砂层、砂砾层等的存在是产生地面塌陷的前提,强烈的地震诱发了砂土液化是产生地面塌陷的内因,而塌陷坑的陆续出现说明了地面塌陷一般都有个时间发展过程,是一种渐进性质的破坏;且地下水动力条件的改变、真空吸蚀作用、余震作用以及强降雨加剧了潜蚀作用,最终导致地面塌陷的产生与发展。结果表明:这些塌陷坑群的出现主要是由地震砂土液化和潜蚀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投资250亿元的神华煤液化项目一期工程最终落户在鄂尔多斯市,对于鄂尔多斯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件大喜事,它将对地方的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作为此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乌审旗浩勒报吉水源地供水水文地质勘探工程,可谓是此大项目落户鄂尔多斯市的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野外现场调查、载荷试验、轻型圆锥动力触探、车辆碾压原状草地观测试验及室内试验方法,对呼伦贝尔沙质草原不同碾压程度表层沙土物理力学性质及变形和剪切破坏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碾压使上软下硬高压缩性的原状表层沙土因应力集中产生振动密实沉降、塑性变形,直接破坏表土层原状结构。碾压程度越大,沙土密实度越高、抗剪强度越大、承载力越高。碾压形成上硬下软土层,因强度不足发生整体剪切破坏,塑性变形区的沙土在重复荷载作用下产生振动蠕变及砂土液化,使土层强度、稳定性显著降低。车辆碾压可直接或间接破坏沙质草原表层沙土,加剧土层破口形成及扩大,加速草原沙漠化。  相似文献   

13.
邹宏伟 《地理教学》2001,(5):35-35,21
1.运用谐音。谐音法是构成幽默的主要方法之一。用此方法可把一些难记的概念、原理、规律和知识点,利用谐音编读出大家熟知的事物或易记和词句,并给人以幽默。比如黑色属主要包括铁、铬、锰等,可以采用“铁哥们”作谐音记忆。又如类地行星的主要成份是氢、氖、氦,可以采用“勤奶孩子”作谐音记忆。这样不仅便于学生记忆,而且又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性,从而达到“记中乐,乐中记”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4.
煤炭的开采     
中国在西汉时已经正式用煤炼铁,河南等地的煤田已经开始开采。宋代,煤矿开采已经有一套比较完整的技术。从鹤壁古煤矿遗址知道,当时是先由地面开凿圆形竖井,深达四十六米,然后依地下自然煤层的变化开掘巷道。巷道高一米多,形状上窄下宽,上宽一米,下宽一米四,再把需要开采的煤田凿成若干小区,运用"跳格式"的先内后外的方法逐步后撤。井下排水一方面用辘轳往外抽水,另一方面把地下水引进采完煤的坑洼地区  相似文献   

15.
以天津汉沽盐场高镁卤水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成色原因,建立了过氧化氢氧化-氢氧化锆吸附联合脱色工艺,分别考察了脱色剂用量、温度、pH值等因素对卤水色度、CODCr及镁离子损失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脱色工艺条件:用卤水处理量1%(体积比)的过氧化氢于室温下将卤水氧化2 h后,在pH值为2~3的条件下经氢氧化锆吸附脱色40 min,氢氧化锆用量为60 g/L。在此条件下,卤水色度及CODCr去除率分别可达99%和85%,镁离子的损失率可控制在1%以下,均高于目前使用的工艺方法。吸附剂氢氧化锆经脱附后可循环使用,大大降低了工艺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6.
探讨湖南省攸县地区白垩系"红层"及其下伏地层,"红层"的分布,"红层下"找煤的一些有利条件,"红层下"找煤方向、方法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攸县桃水矿区外围"红层下"尚有较大范围隐伏煤矿床。  相似文献   

17.
《地理教学》2007,(5):47-48
一项由欧洲10个国家参与的,旨在研究将二氧化碳进行深藏从而减少废气危害的试验项目在德国勃兰登堡州小镇克钦正式启动。这个项目计划在未来的几个月中钻出一个800米深的孔道,然后科研人员将把6万吨液化的二氧化碳压进地下,并对这些气体是否会重新释放出来、其在地层中如何分布以及对岩层有何影响等问题进行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煤岩学和煤学理论为基础,地质构造和沉积环境为依据,同时结合上覆岩层或微观的煤岩特征,把新疆准东矿区的煤环境的森林沼泽作为研究的主要基础,将其划分为湿地和干燥的不同类型进行概述,为整个煤区煤层的煤变化规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地理教学》2005,(9):48-48,F0003
提起山西,人们总要说到煤。不能设想,没有山西煤,我国的经济会是什么样子。但山西还有比煤更宝贵的资源,这就是内涵丰富品质高雅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20.
高尚武 《中国沙漠》1982,2(1):40-42
自古以来,人类就用木材作为能源,今天木材在能源中仍占重要地位。十九世纪工业发达国家,由木材能源转移到煤炭,二十世纪又转移到石油天然气。目前由于"能源危机"从而重新重视森林能源。重视森林能源,是由于人们认识到树木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成生物物质是可再生的循环资源,潜力最大,而且森林能源有着其它能源不可能具备的附带好处。特别是森林能源在发展中国家村镇能源中,不可能由煤炭、石油、原子能所代替。木材作为能源使用,除了直接燃烧外,还可通过气化、液化、热解转化为其他类型的燃料加以利用。因此,森林能源的发展和技术的开发,已为世界各国所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